课件35张PPT。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原因环境污染与防治基础填充天然水的自净能力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________能力。
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
1.净化
2.(1)化学净化(2)水体自净能力比较:河流水>________>地下水。
(3)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________,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以________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3.水污染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________,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________,改变水中________组成,造成________,水体利用价值________的现象。(2)湖泊水 (3)自净规律 最经济
3.自净能力 理化性质 生物群落 水质恶化 降低甚至丧失重点突破1.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这就是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不同水体其自净能力是不同的,其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2.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
河道中位置不同,净化的机理也不完全相同,如下表所示:对点演练1.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
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循环周期越短,水体中的溶解氧越多,污染物越容易被氧化分解,自净能力越强,故就自净能力来说,一般是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水体污染,引起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
答案:B基础填充水体污染现象1.水体富营养化
(1)污染物:________等营养物质1.(1)氮、磷 (2)藻类 光合作用 鱼类 水生生态系统2.海洋水体污染
(1)主要污染物:________
(2)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________
(3)危害:
①直接危害________,表现为直接导致海鸟等的皮、毛丧失防水和________性能,或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
②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________,底栖动物也会受到影响;
③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________,间接对生物造成危害。2.(1)石油 (2)运输 (3)①水生生物 保温
②光合作用 ③溶解氧重点突破1.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以下几类,其主要成分和污染特征见下表:2.主要水体污染现象
因水体污染物多种多样,其污染现象也不相同,其主要污染现象见下表:对点演练2.日本水俣湾污染属于( )
A.铅污染 B.汞污染
C.氮肥污染 D.杀虫剂污染
解析:日本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是因为在生产化学产品的过程中,排出含有汞的废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贝类体内富集,最终造成人畜中毒。
答案:B3.“水华”现象不会导致( )
A.鱼类窒息死亡 B.湖泊由浅变深
C.藻类大量繁殖 D.湖泊由深变浅
解析: “水华”现象即水体富营养化,最终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藻类大量繁殖,生物残体在湖底积累,久而久之,水深逐渐变浅,湖泊演变为沼泽。
答案:B 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太湖目前的藻类比10年前增长了5倍,部分监测点每升水中的藻类数量已超过1亿个,整个太湖水面已有2/3的面积达到中等富营养化状态,如不加以治理,太湖将会因全部富营养化而“窒息死亡”。
材料二:2008年6月2日中国现代农业网 从全国来看,仅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近海记录到赤潮75次,90年代则高达234次;一次赤潮的面积从几平方千米扩大到几千甚至上万平方千米;发生区域从近岸局部海域发展到整个近海海域……
材料三:2008年4月初,在太湖的西部和南部已经发现了大面积的蓝藻,针对太湖2008年仍有可能大规模暴发蓝藻水花(华)的现状,2007年深受其害的无锡已经做好了应急准备。(1)太湖及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主要来自哪些污染?
(2)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及近海地区会引起哪些后果?
(3)下列区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4)如果要在短时间内使藻类植物大量减少,采取下列哪一措施最为有效( )
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B.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
C.大量引入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
D.采取人工捕捞藻类植物,控制无机氮和无机磷排入思路点拨:本题以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和我国赤潮发生状况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第(1)题,工业、农业、生活污水以及水运、旅游业污染是造成太湖及近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第(2)题,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物,大量排入湖海会引起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浮游生物死亡后要消耗掉大量的溶解氧,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死亡或引发赤潮现象。富营养化加快了湖泊自然演替的过程,加速湖泊的萎缩及消亡,还会使饮用水质变坏,影响人体健康。第(3)题,赤潮的发生往往取决于海水的温度、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海湾的形状。珠江三角洲地区轻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农业中的化肥淋失、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且珠江口纬度低、水温高,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上珠江口呈喇叭状,受海洋影响小,不利于污水扩散,最易发生赤潮。(4)题,浮游生物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类,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藻类属于浮游植物,但要在短时间内使藻类植物大量减少,可采取人工措施进行捕捞,同时控制污染源,防止含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废液排入。答案:(1)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水以及水运、旅游业污染。
(2)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和近海,会导致湖海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使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渔业生产,加速湖泊自然演化过程,还可能使饮用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
(3)D (4)D读图和材料,据此回答问题。材料一:2000年10月3日,一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000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材料二: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命危险。
(1)材料中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________,并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________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应________。
(3)若石油泄漏事故1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将向偏________方向漂流。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知,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________和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以石油污染图和相关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海上石油污染的相关知识。第(1)题,波斯湾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地,石油运输沿海地区,石油污染严重。第(2)题,马六甲海峡是日本海上石油运输的必经之地,被其称为“海上生命线”。第(3)题,北印度洋冬季(北半球),海水自东向西运动,致使鱼类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海水中缺氧。第(4)题,观察图可知,世界石油污染水域主要在大陆沿海水域及海上航道沿线附近。
答案:(1)中东波斯湾沿岸 标注略
(2)马六甲 日本
(3)西 因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死亡
(4)沿海水域 海上航道沿线 沿海石油开采,石油工业发达,海洋污染严重,海上石油运输过程中油船泄漏等现象时有发生。1.课本第16页 图2.2 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
图表分析:本图为河道剖面图,说明河流自净作用发生的位置以及净化的机理。位置不同,净化的机理不同。如下表所示:2.课本第17页 图2.6 富营养化过程对湖泊的影响
图表分析:本图描述了水体(湖泊)富营养化导致湖泊变为沼泽的过程。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富集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会使水藻大量滋生,由于水藻不能被鱼类食用或鱼类已死亡,自灭后的藻类成为新一代藻类的营养供体。因此,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湖泊水体生态也难以恢复,最终大量藻类沉积湖底,湖泊将演变为沼泽。沼泽的形成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无疑加速了这一演变的过程。3.课本第18页 案例 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
案例分析:思考提示:思考1.导致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是氮、磷等营养物质。
思考2.导致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太湖流域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
思考3.太湖富营养化会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落组成日益简单,并影响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4.课本第19页 案例 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
案例分析:本案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标明了石油泄漏事件发生的地点、扩展的范围,分析了事件造成的严重危害和清理污染工作的难度。石油比水轻,入海后会浮在水面上,扩展成油膜,光亮的油膜由厚变薄,逐渐扩展,每升石油的扩展面积可达100~10000平方米,随后分裂为片状、带状油膜,随风迁移。石油氧化后的残渣形成的沥青块,可以在海面上长期漂浮。
思考提示:思考1.该事件是瓦尔迪兹号油轮触礁后,约4万立方米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
思考2.此次污染导致300万只海鸟丧生,同时对海区的浮游生物、海洋鱼类、海兽类、底栖动物的生存均造成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基础达标1.环境污染物的最主要来源有( )
①工业生产中“三废”的排放
②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③生活中废弃物的排放
④交通活动中汽车尾气的排放
⑤自然界的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解析: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产性污染物和生活性污染物,即主要是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生活等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质。火山喷发放出的物质,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故不属于环境污染物质。
答案:A能力提升1.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②生活垃圾、家庭炉灶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水体污染源是指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场所、物质等,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其次,酸雨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答案:D祝您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