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授课教师:冉 玲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2011年四川省高中生物优质课展评—课案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稳态的概念(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问题探讨1:内环境成分含量的变化结论:内环境成分处于动态变化之中。(1)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
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2)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
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讨论(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内环境pH的变化特点问题
探讨2 实验材料: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
预先配制好的缓冲液(Na2HPO4/NaH2PO4)、
0.1 mol/L HCl 、0.1 mol/L NaOH、
量筒、试管、烧杯、pH试纸等。学生活动:
用投影仪展示实验结果及结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学生活动:
在相互讨论和自我评价中,完成曲线图的绘制。学生活动:
用投影仪展示实验结果及结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内环境 pH 处于动态平衡。内环境 pH 的变化特点问题
探讨2(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问题探讨3体温的变化特点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报告学生活动:
用投影仪展示课前完成的调查报告。(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问题探讨3体温的变化特点(1)同一个人在一天24小时内体温变化有何
特点?
(2)人体体温始终在37℃左右吗?
(3)将体温变化情况与当天的气温日变化大
致情况进行比较,能说明什么?讨论题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渗透压的变化特点问题
探讨4正常状态吸水胀破失水皱缩结论: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二)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例血浆中pH 的调节血液中的pH调节(二)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 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基础。(三)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法国贝尔纳美国坎农现代观点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依赖神经和体液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一、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一、稳态的概念 “中暑”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思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二、稳态的重要意义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体温39.3℃ 思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二、稳态的重要意义 有些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高原反应症状,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二、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意义适宜的体温和pH是
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
的基本条件正常的血糖水平
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
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二、稳态的重要意义一、稳态的概念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课堂小结血液透析法 患者的血液从动脉输出到透析仪,在中空纤维中向一侧流动,透析液(一种水溶液)在中空纤维外向相反方向流动。血液中的水分子、废物通过血液透析膜(中空纤维壁)进入到透析液中,透析后的血液通过病人的静脉血管回到病人的体内。例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课堂练习】例2: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B【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例3:患者的血液从动脉输出到透析仪,在中空纤维中
向一侧流动,透析液(一种水溶液)在中空纤维
外向相反方向流动。血液中的水分子、废物通过
血液透析膜(中空纤维壁)进入到透析液中,透析
后的血液通过病人的静脉血管回到病人的体内。① 使用后的透析液成分与使用前相比,主要增加了
尿素等 。
② 血液透析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尿毒症患者内环境的
。代谢废物稳态课后活动查阅
资料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与内环境稳态失衡有关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期以“内环境稳态与健康”为主题的宣传小报。1.上网查找
2.查阅书刊、报纸、杂志
3.去医院调查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