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26《诗词五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26《诗词五首》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5 15:42:4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诗词五首》
【学习内容】
教材:《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诗体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知人论世,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型及课时】
教读引领课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烟花三月,有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有诉不完的情。虽然古人都已经远去,但诗词的绝代风华却仍在人世间永恒流传。诵读诗词,它会变成萦绕在我们身上的温润气质。今天我们学习一组古诗词,领略不同体裁诗词的魅力。
二、熟读成诵,读出诗味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教师适时范读,纠正读音和节奏拿不准的地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圈出诗句的韵脚并注音,说说诗歌押什么韵。
饮酒(其五):
韵脚依次是“喧”“偏”“山”“还”“言”,押“an”韵。
4.比较阅读,说说这五首诗词体裁有何不同。
《饮酒(其五)》:五言古体诗,不要求对仗,押韵较自由。
《春望》《赤壁》: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律诗要求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每首共四句,一般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押韵较为自由,一般一、二、四句要押韵。
《雁门太守行》:乐府诗,属于古体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渔家傲》:词。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短句,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如果有难度,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以学生了解为主,不做过高要求。)
三、知人论世,读懂诗意
1.知人论世,分别说说这五首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诗词中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两句。
助读资料:
《饮酒(其五)》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417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天宝十四载(755),杜甫将家属安顿在鄜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未被囚禁,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雁门太守行》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关心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心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了雁门时,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
《赤壁》杜牧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渔家傲》写于李清照南渡后。国破家亡加之丈夫赵明诚的离世,使李清照受到很大的打击,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便有了这首有着豪迈气概、不凡壮举的词作。
《饮酒(其五)》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从大自然中获得恬静心境的思想感情。诗中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两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春望》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诗中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两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门太守行》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诗中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两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是一首凭古吊今的怀古诗,借地名寄寓吊古之意,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诗中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两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通过梦境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通过回答天帝的问话,直抒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体现
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达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词中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两句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言之有理即可,不设固定答案。)
2.比较阅读,说说这五首诗词感情基调有何不同。
《饮酒(其五)》,悠然惬意;《春望》悲痛沉郁;《雁门太守行》雄浑壮烈;《赤壁》慨叹不平;《渔家傲》渴望光明。
(言之有理即可,不设固定答案。)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两首诗歌,有感情地诵读,读出诗人的情感。
四、品析诗句,读透诗理
小组合作,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中的“见”字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
“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而“望”字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言之成理即可。)
2.《春望》这首诗的各联分别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首联写了国、山河、城、草木四种景象,这是一幅沦陷后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颔联学生可能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
颈联和尾联写了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言之成理即可。)
3.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具体说明。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色、红色,它们跟黑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4.《赤壁》《渔家傲》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杜牧的《赤壁》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的无奈。
李清照的《渔家傲》借梦境与天帝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都无法保障的不满,她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长风高飞,离开那黑暗的社会到仙山去,过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课堂总结
读诗三步法。(详见板书)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五首古诗词。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