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4. 初步了解东北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及特点。
5.通过观察东北地区景观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与农业布局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开拓学生视野,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的思想和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2.东北地区三大区域的内部差异。
教学难点
1.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2.东北区域内部划分三大区域的因素。
3. 以东北为例,说出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我国干湿地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等地图。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其中第一课时为发展区域农业的地理条件和农业的布局特点;第二课时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农业发展方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中国历来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中国最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的基础产业。从2004年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通过必修二,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农业区位的分析,假如你是一位决策者,现在给你某个区域,让你来决策如何发展农业:
(如考虑农业生产类型或农业生产品种)
1.大兴安岭 2.松嫩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 4.内蒙古高原
你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你考虑了哪些因素?
推进新课
(逐步深入,逐层分析)
问题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课件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问题2: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规律是怎样的?
问题: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在哪里吗?你知道我国最大的林区在哪里吗?
(引入正题)
我国有许多农业生产基地,不同的地区,其生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面临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我国农业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区域,发展条件优越。以东北地区为例,不仅可以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那么,影响这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又该如何?
一、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展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图片)
说明:指导学生找出东北地区位置,范围(大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纬度),所临的国家和海洋。指导学生找出界线,然后分析东北地区的纬度位置,明确东北地区的最北端是我国领土纬度最高的地方,为后面紧接着讲气候特点打下基础。
(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形图”)
说明:学生阅读东北地区图指出主要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总结东北地区地形有什么特点。为分析东北地区的农业区位打下基础。
(展示我国季风图,干湿区图,温度带图)
说明: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气候状况,根据气候特点分析完成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
学生活动:完成思考题
1.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思考探究:东北农业生产发展有利和不利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思考探究:热量条件既是不利条件,又是有利条件,你知道东北土地肥沃的原因是什么吗?
点拨: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纬度高,作物成熟所需的生长时间较长;冻死虫卵,减少了作物病虫害,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思考探究: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师: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土,下面我们依次来分析东北地区的水土条件。
板书:②水源条件:充足,水网密布→农业种植方式
师:东北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吗?它一年有几个汛期?各是什么原因?这给东北的农业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边画边讲)
点拨:大气降水是河流主要的水源补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型。因为东北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所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一年有两个汛期,分别是春汛,积雪融水补给;夏汛,雨水补给。洪涝灾害频繁。
小结:水源条件:利,充足;弊,季节变化大,洪涝灾害频繁。
过渡:土地条件如何影响东北农业的发展呢?
师:平原地区种植业;山地丘陵林业;高原牧业。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板书:③土地条件
地形条件:地形类型多样→农业类型
土壤条件:肥沃→提高产量
人均土地、地势:人少地多、开阔→生产方式(一大三高,现代化)
师:读图4.3,东北地区包括高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从而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我们再来看土壤条件?你知道东北地区为什么土壤肥沃了吗?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东北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2)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好,重化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和市场。
交通条件:便利→拓展了市场范围。
市场条件:广阔→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小结: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产业活动,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在加大。
二、农业布局的特点
1.和学生一起阅读图4.3、4.4、4.5。
2.由学生在图上指出降水的规律和气温的规律(出示4.4、4.5图)
点拨: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递减,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大于等于10摄氏度积温,自南向北递减,从平原向山地递减。
3.学生分析图4.4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分析4.5东西向分异的主导因素。
提示:南北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热量不同。东西向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自东向西距海洋越来越远,海洋的潮湿气流不能到达。
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东北地区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差异,因地制宜的组织农业生产,就形成了区域内部各具特色的农业布局。
教师给出自学提纲,请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下列表格。
农区 农产 分布区
耕作农业区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林业和特产区 树种
特产
畜牧业区 放牧
舍饲
活动:
1.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填表。
农业生产类型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耕作业
林业
畜牧业
(学生分析,老师总结)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去超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到处都能看到东北大米在出售,而且价格相对较高。东北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必修2我们分析过商品谷物农业,你能回忆起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条件吗?
点拨: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推进:从哪些方面能说明东北地区满足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条件呢?
点拨: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水陆交通很发达(,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较高。
(创设问题)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性生产又有哪些突出特点呢?
点拨: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的特点。
(展示“农场机械化生产”图、“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图以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
说明:让学生能深刻理解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地区专业化生产。
(转折)自20世纪以来,伴随着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各类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
出示东北地区水土流失图片、森林遭到破坏的图片以及草场退化的图片。
(创设问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学们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承上启下)由此可见,东北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思维引导:1.确定一地的发展方向应扬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农业区的发展消除贫困是核心,要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3.农村摆脱贫困,要提高优特产品的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条)
点拨:由于东北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农业生产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
(展示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貉复合生态模式图)
问:在平原地区农业应该怎样发展呢?
对平原区而言,该地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保持优势特色生产,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在确保国家粮食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基地的综合开发,使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主题,主要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展示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
问:分析山区和西部草原去农业发展方向又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分析并不全下图。
平原区 西部草原区 山区
农业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重点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教师总结,点评。
活动:
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生产有利的地理条件。
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基塘农业生产有利条件可以结合材料,归纳为三个方面:地形、气候、市场(当地和海外)具体分析略。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对东北的发展方向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体定位:东北的农业应发挥地区优势,走大规模专业化生产道路,建设成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对草原区和山区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延长产业链,摆脱贫困,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