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8-12 07:38:10

文档简介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掌握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的运动特点和天气特点,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台风、伏旱等天气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圈环流,同学们说说在0°、30°、60°90°分别形成什么气压带?气流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形成的天气特点是什么呢? 结论:低压控制下,气流上升易产生阴雨天气; 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易产生晴朗天气。 7、8月份,长江流域的天气往往是艳阳高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气晴热,又称“伏旱”,它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还有夏秋季节的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下面我们将学习一种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 学生通过思考,回顾所学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设疑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1.基本气压类型 读课本图2.21结合课本理解以下概念 并在图中找出: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鞍形气压场。 教师总结 学生读书,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2.低压与气旋 动画演示北半球气旋运动 教师讲解 绘制南北半球低气压的闭合等压线图,画出水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向的气流运动,近地面由于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入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上升,气温降低,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结论:气旋过境时,云量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 学生观看,增加感性认识。 学生在老师讲解并绘制示意图的过程中理解其选的形成过程及对天气的影响。
分组讨论 阅读教材案例“台风及其危害”,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台风? (2)台风与飓风的关系是什么? (3)台风的主要分布地区? (4)台风带来什么灾害? 小结转承 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往往形成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带来巨大灾害,但是也应该辩证地看到,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也提供了淡水资源。 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落实基本知识 2.气旋(低气压) (1)中心气压低──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 a.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b.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2)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如:我国夏秋季节的台风。 学生落实,记笔记
3.高压与反气旋 转承提问:如果中心为高气压,思考气流运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又会是怎样的呢?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绘制示意图。 高压指气压分布中心,反气旋是指气流的运动,反气旋总是伴随高压出现。 提问: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呢? 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示意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及产生的天气现象。 小结:反气旋的气流向外流出后,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补充,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反气旋控制的天气以晴朗为主。 学生回答问题,通过观看反气旋示意图,了解反气旋的形成过程。 学生思考回答
落实基本知识 3.反气旋(高气压) (1)中心气压高──气流由中心向外流出 a.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b.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2)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如:我国夏季的伏旱和冬季的干冷风。 学生落实,记笔记
学法指导 气旋、反气旋判断方法──左右手定则: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 学生 学习、演示
4. 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 由于地面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所以称为锋面气旋。 利用多媒体ppt逐步讲解锋面气旋的形成过程 学生思考、学习
练习巩固 练习1.读图回答问题 (1)该天气系统位于 半球。 (2)该天气系统位于 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 。 (3)甲地目前在 气团控制下,不久将经历 过境的天气过程。 (4)A、B、C、D四个区域中,可能出现降水的区域是______。 2.在学案中填写气旋、反气旋比较表 学生做练习,落实

附:学案

气流气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平气流 北半球
南半球
中心垂直气流
天气状况
我国典型的天气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气团的概念、锋面及锋面的分类。

2. 描述三种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现象。利用锋面示意图,根据冷气团移动方向、锋面符号或降水部位等差异判断锋面类型。

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三种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及相应的天气状况。

4.了解寒潮的危害,认识其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5.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6.使学生能联系当地的天气变化,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与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锋面系统的分类;在锋面经过的不同时段某地区天气变化规律;锋面系统对生活的影响。

难点:冷锋和暖锋的对比区分;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及其天气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例如:宋·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对江南风景的描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我国古代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流行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等。都是对不同天气现象形象生动的描写。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说天气、谈天气、学天气。 播放2010年9月26日的《天气预报》片段 [问题引领] 1.天气预报主要预报的是哪些天气要素? 2.天气预报图中有哪些主要图例? [问题引申] 1.在天气预报中,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将会有哪些天气现象?(视频中天气图) 2.我国西南地区持续阴雨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视频中天气简易图) 教师小结:因为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的不同部位,阴晴、冷暖、风雨等天气现象就会有不同的变化。 根据收看天气预报的记忆回答 回忆思考、读图回答 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同时又引入正课。 直观的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 关注气象要素如气温、冷气团、暖湿气流、气压等,关注图例。 了解主要天气现象,思考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过渡,引出气团
一、气团 1.气团概念: 2.气团分类: 3.对天气的影响: PPT展示 天气预报图,引出气团 回答问题。 (1)什么是气团?按性质如何划分? (2)影响气团性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教师小结给出正确的概念。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按性质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3)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有什么特点?两个不同性质的气团交替控制时天气会怎样? (板图)画出气团 小结过度:单一气团控制,天气单调,气团交替,冷暖气团相遇,天气变化。 [问题引领] 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气团的交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一侧? 读图,分析图 思考回答 让学生自主认识气团的概念 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明确冷气团温度低、密度大、湿度小。暖气团相反。为“锋面天气”作铺垫。 转承过渡
二、锋面系统: 1.锋面概念: [过程体验]大气中的冷暖气团我们肉眼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见,现在用冷、暖水来演示其交界处的运动特点。在一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与蓝色冷水,为了使实验效果显著,将冷水中加入一些盐。在向上抽出隔板的数秒内,观察冷暖水之间的移动现象。 (板图)画出锋面 板图边讲边画,引导学生理解锋的形成,及锋面、锋线、锋的含义。 小结强调:冷暖气团交汇的界面称为锋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由于两侧气团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异较大,因此在锋面附近天气是多变的。锋面移动就会带来某一地区天气的变化。 过渡:当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力发生变化时锋面就会运动,那么锋面是怎样运动的? 观看实验,体验大气运动过程,分析思考冷暖气团运动特点。 学生在学案上画出锋面 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气团交界面产生降水的原因。 培养学生绘制简图的能力,建立锋面空间概念。明确锋的形成以及结构。为后面画出冷锋和暖锋示意图奠定基础。
2.冷锋系统与天气 [教师讲解] 如果冷气团势力强大,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边讲解边将冷锋运动的剖面示意图画在黑板上, (板图)画出冷锋锋面侧视图 [问题引领] 冷锋在移动过程中对天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变化? 学生对三个时段的天气现象和变化的描述开始会有很茫然的感觉,教师适时地提醒学生从气压、气温、降水、风等几方面来表述。最后总结完成板书。 [问题引领] 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你经历的冷锋过境现象么? 总结完成板书。 学生同步画在学案上。 根据所画冷锋剖面示意图,分析讨论天气现象及变化,填写学案。 学生讨论回答,填写学案 通过动手画出锋面示意图,准确掌握冷锋的特点,并为分析冷锋对天气的影响奠定基础。 使学生学会分析天气状况,理解一地的天气状况,由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决定的。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天气变化规律和天气现象
3.暖锋系统与天气 [教师讲解] 如果暖气团势力强大,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暖锋。 (板图)画出冷锋锋面侧视图 [问题引领] 暖锋在移动过程中对天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变化? [问题引领] 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你经历的暖锋过境现象么? 总结完成板书。 学生将暖锋侧视图画在学案上。 分析讨论天气现象及变化,填写学案。 学生讨论回答,填写学案 通过动手画出锋面示意图,准确掌握暖锋的特点,并为分析暖锋对天气的影响奠定基础。 学会分析天气状况。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天气变化规律和天气现象
探究活动:冷锋、暖锋的判读 [问题引领]怎样判读冷锋和暖锋? 教师小结: 一是图例不同 二是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不同 三是降雨的位置不同。 学生利用自己绘制的冷锋与暖锋剖面图,进行分析判断。 让学生对自己所画的天气系统简图进行比较,落实冷锋和暖锋的差异,学会判断简易天气图。
4.准静止锋 [问题引领] 若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天气状况如何 教师讲述: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幅度很小时,我们将这类锋面称为准静止锋 。 江淮准静止锋的动画演示 思考回答 理解准静止锋的形成。
探究活动:寒潮及寒潮的利与弊 [问题引领] 利用前面天气预报中的3幅图,请学生来预报未来3天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状况。 [问题引领] 你认为9.26的天气预报中中秋节期间的天气变化与寒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案例分析]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寒潮的危害 大风:造成海上翻船事故;摧毁建筑物 大雪、冰冻:使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 急剧降温:造成霜冻、冰冻等冻害,危害农作物;尤其是春季和秋季的寒潮。还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寒潮的益处 ①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 ②能带来雨雪天气,是风调雨顺的保证; ③低温是“天然的杀虫剂”; ④带来风力资源。 学生思考,运用所学锋面系统知识回答 学生思考,运用所学锋面系统知识回答 学生回答 让学生运用锋面系统的知识,分析天气状况及天气变化,学以致用。 让学生认识都是冷锋这种天气系统的影响,冷空气的强度不同等。这次的冷空气活动势力较弱,没有造成灾害。 使学生了解寒潮的危害,认识其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小结 气团、锋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只有及时预报天气现象,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简单回顾本节的主要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