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节PPT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节PPT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8-12 11:26:28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西北地区为例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成都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土地退化西北东南丘陵风沙疏松多暴雨滥樵24%28%一、荒漠化的含义:P36
荒漠化类型:
石质荒漠化
沙质荒漠化西北地区荒漠化范围: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观察上图和课本P36图2-1,试说说图中的景观特征?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 P36活动:阅读P37:图2-2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
沙漠化地区和人类居住和分布有什么关联?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造成沙漠化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二、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进程。二、荒漠化的成因2.人为原因荒漠化90%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程建设过度放牧2.地形:以高原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P 37活动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大4.河流: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少5.植被:植被稀疏,以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温带
荒漠为主地理位置深居内陆气候条件海洋水汽来源少
气候异常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风力作用强盛荒漠化平地沙质
沉积物覆
盖深厚物质基础P38活动三、荒漠化的危害危害:对以下四方面的危害:
1、农业生产(流动沙丘淹没农田)
2、村镇、交通、水库、灌渠(流动沙丘淹没)
3、生态环境(沙尘暴频发)
4、植被和地表形态(引发饥荒)
四、荒漠化的防治1、我国防治荒漠化有哪些具体的措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封沙禁牧、
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2、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方针是什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
防护林以北、以西是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
“三北”防护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活动:P40:科尔沁沙地产业见成效沙地飞播造林种草,恢复植被沙障固沙选择植被沙拐枣梭梭课件39张PPT。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全球气候变暖与森林的减少(尤其是热带雨林)有关吗?巴西热带雨林在全球的环境效益表现在哪些方面?雨林目前的命运如何?一、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地球之肺”、“地球储水库”、“世界生物基因宝库”。这是因为热带雨林在维护全球碳氧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如下图所示: 图解森林的作用注: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对应的意思是: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净化空气;美——美化环境;无(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典例1】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带像由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它们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雨林,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尤为显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地理现象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湿度大 ⑥气候恶化 ⑦水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2)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将水返回大气,形成___
_______。亚马孙流域的降水量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因此,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_______、调节全球__________的作用。(3)热带雨林被毁,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主要有(多选)( )
A.水土流失
B.干旱
C.地表径流增多,引发洪涝
D.酸雨
(4)亚马孙雨林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什么?雨林被毁,“地球之肺”功能受损,会对全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思路点拨】本题以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为背景,考查热带雨林保护和开发带来的问题。解答该题需要理解如下思路: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第一行②⑦;第二行⑧⑥③④⑨;第三行①⑤
(2)云雨 水循环 水平衡
(3)ABC
(4)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加剧。【借题发挥】热带雨林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热带雨林能够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全球碳氧平衡。当雨林减少时,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具有保温效应,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变暖。二、巴西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及其前途1.雨林被毁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如下图所示:2.雨林的前途如下图所示 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但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高,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应负更多的责任。另外,发达国家对木材需求量大,再加上跨国企业在雨林地区毁林开荒,开辟大型农牧场,对雨林破坏作用大。【典例2】读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图,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亚马孙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西欧人与巴西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3)1992年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计划和措施。在保护雨林的六项具体措施中哪几项会带来经济效益?【思路点拨】西欧人与巴西人争论的实质是保护还是开发的问题。不同的国家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来分析问题,最终的解决办法是让巴西在保护热带雨林中受益。答案:(1)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
(2)发达国家要求保护环境,而发展中国家要求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实质上是保护全球生态平衡与谋求目前利益的关系,是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3)①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②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③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1.世界森林资源状况2.原始森林的分布及原因
世界上幸存的原始森林主要有两个地带:位于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和北纬60°附近的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导致这一分布特点的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较小。如下图所示:课件7张PPT。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一.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1.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在三江平原上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自然条件?为什么?2.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三.湿地的生态效益1.湿地具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2.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且加以保护?3.通过类比说明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