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基础填充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1.化石燃料的分布
(1)煤的分布:北半球________于南半球。世界最主要的煤带分布在________大陆上,从我国的________向西经________,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北美洲的美国和________也有一个煤带;南半球的煤炭分布在________和南非。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内蒙古的储量占全国的64%,南方除________外,均严重缺煤。1.(1)多 亚欧 华北 新疆 加拿大 澳大利亚 华北 山西、陕西 贵州 (2)石油的分布:世界石油在东半球的集中地带,从地中海地区经________到印度尼西亚;在西半球的集中地带,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蕴藏量最丰富。中国石油主要集中在东部和________。
2.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________,发展中国家普遍________。如占世界人口________的美国,能源消耗占世界的________。
(2)中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________。
(3)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________,并且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取自________。(2)中东 中东 北非 西部
2.(1)较高 较低 5% 25% (2)不足 (3)增长 煤炭、石油、天然气3.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中的主要措施
(1)采用________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________。
(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________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防止资源开发过程中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3)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________,合理利用土地。
(4)对化石燃料进行________加工和________加工,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________。3.(1)科学 回收率 (2)环境保护 (3)耕地 (4)深 精 (5)天然气重点突破1.石油资源潜在的危机及应对措施
(1)潜在危机:石油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由于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石油资源枯竭将使世界笼罩在石油危机的阴影之中。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世界石油供应将出现紧缺态势,石油价格必定上涨。以目前我国石油消费和进口高速增加的态势,与石油相关的庞大工业群将受到较大冲击,甚至阻碍经济增长。
(2)应对措施
①适度开发、均衡生产。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对其开发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②节约使用,提高效率。我国石油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约潜力很大。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以达到节约使用石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③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保证国内石油的正常供应。
另外,为了预防石油供应中断,保障石油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我国的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分别为浙江的宁波镇海和舟山岱山、青岛黄岛、大连新港。2.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与应对措施
采矿主要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者均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具体如下:对点演练1.南半球的煤带主要分布在( )?
A.澳大利亚、南非 B.南非、巴西?
C.澳大利亚、巴西 D.阿根廷、智利?
解析:南半球的煤炭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煤质较好。?
答案:A2.下列化石燃料在合理开发与利用的措施中,主要有利于防止生态破坏的是
A.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
B.对开采能源破坏的地表由采矿者负责复垦,恢复到原状态
C.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D.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解析:A项主要是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耗损;B主要是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防止生态破坏;C、D是为了减轻环境污染。
答案:CD基础填充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1.世界能源的总趋势
发展________结构的能源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技术。
2.原因
人类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________,化石燃料的使用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________。
3.措施
减少对化石________的消耗,日益重视利用________再生能源。1.多元化 高效 清洁
2.增长 严重
3.燃料 可4.太阳能
(1)优点:能量________、无污染、用之不尽。
(2)缺点:只能在晴天获得,比较________。
(3)利用形式:________转换(如太阳能供热系统、太阳灶等)、光电转换(如太阳能电池)。
5.风能
(1)优点:风力发电成本较低,不会产生________污染。
(2)缺点:不稳定,变化大,风力发电往往存在________和输送问题。
(3)利用形式:风推动________转动而产生电流。4.(1)巨大 (2)分散 (3)光热
5.(1)空气 (2)储存 (3)涡轮机6.水能
(1)实质:间接形式的________能。
(2)利用现状:水电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________的________再生能源。
(3)优点:大坝和电厂建成后,发电成本较________,不会产生空气污染。
(4)缺点:大坝建设可能会对________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5)中国水能现状:总量丰富,居世界________位,人均________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布很不均匀。6.(1)太阳 (2)广泛 可 (3)低 (4)库区
(5)首 低7.潮汐能
(1)形成:太阳与________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水呈周期性涨落。
(2)分布:狭窄的________、浅海、江河入海口。
(3)利用:潮汐能电站。
(4)优缺点:干净,________污染,但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
8.生物能
(1)传统利用方式:柴草燃烧,易造成环境________和资源浪费。7.(1)月球 (2)海湾 (4)无
8.(1)污染(2)目前农村比较理想的生物能:________。
9.地热能
(1)概念:是地球________蕴藏的巨大热量,包括地下热岩和热液中储存的能量。
(2)开发利用现状:现在被开发利用的多为________中储存的能量。
(3)优缺点:成本低廉,但可供开发的地点________,而且更新速度较慢,地热蒸汽中含一些________物质。(2)沼气
9.(1)内部 (2)地下热岩和热液 (3)不多 有毒有害重点突破1.来自太阳的能源
(1)是直接来自太阳的光能。
(2)是生物能及地质时期固定的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
(3)是来自太阳但已转化为机械能的风能和水能。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
按能量的转换来分类,可把能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天然能源;在一次能源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源,叫二次能源。需强调的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不论加工转换了几次,都称为二次能源。3.我国太阳能的分布规律
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太阳能丰富,东南和东北则较贫乏。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低值中心。
4.巧记世界和中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位次
(1)世界可开发水能资源居世界的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简化为“中俄巴美加”。
(2)我国各地区可开发水能资源的位次是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简化为“西中西,华东华”。对点演练3.下列我国各地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的是( )?
A.黄土高原——地热能?
B.内蒙古高原——风能?
C.四川盆地——太阳能?
D.青藏高原——核能?B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世界经济运转的动力。经济的增长总是伴随着能源的消耗。在20世纪的100年时间里,世界能源消耗量增加了约9倍,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在未来25年内,世界能源需求还要增加近1倍。我国石油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的1/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国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十几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变化示意图材料二: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就大力倡导“煤变油”技术的应用。所谓“煤变油”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所含的碳氢化合物转化加工成为汽油、柴油、液化石油等液体燃料的煤液化技术。
(1)目前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中亚和俄罗斯等地区,从上述地区进口石油的主要运输方式分别是什么?
(2)我国将“煤变油”技术列为国家重要课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析:(1)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主要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因中亚地区和我国修建了管道,所以从中亚地区进口石油的主要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因我国和俄罗斯间的管道尚未竣工,但有铁路和我国联系,所以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2)“煤变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缓解我国石油的严峻形势,其建立的前提是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答案:(1)海洋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
(2)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缓解石油供需矛盾。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_。C处的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__(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属于来自________的能量。
(4)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哪些意义?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哪些意义?解析:本题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主线,具体考查其沿线省市区、地形、能源分布和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
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新疆轮南油田,途径甘肃河西走廊、宁、陕、晋、豫、皖、苏,东到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西气东输”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西气东输”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环境的改善、相关产业的拉动、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
答案:(1)新疆维吾尔 上海 塔里木 柴达木 四川 (2)河西走廊 山西 (3)太阳辐射 (4)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5)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环境的改善、相关产业的拉动、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1.课本第40页 思考
思考提示: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课本第41页 思考
思考提示:思考1.会。因为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生成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并且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就其总量来说是用一点少一点,加之人类消耗石油等矿物燃料的量在快速增长,所以石油最终会耗竭。
思考2.石油不仅是人类优质的能源,更是优质的化工原料,所以石油资源耗竭会影响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思考3.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开发替代能源,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日益减少石油单纯作为燃料的比重,延长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3.课本第42页 思考
思考提示:思考1.节约能源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能源管理和人们的节能意识同样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通过发展科技,提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还要树立节约意识,自觉节约能源。
思考2.可从照明、取暖、做饭、烧水等生活方面和节约日常工业用品如纸张等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能,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同样要消耗大量能源。
4.课本第44页(上) 思考
思考提示: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而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又主要与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季节等密切相关。5.课本第44页(下) 思考
思考提示: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
6.课本第46页 思考
思考提示:相似点:都是间接形式的太阳能,都是洁净、可再生的资源。不同点:生物燃料属于二次能源,风能、水能属于一次能源。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能源消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B.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和人均耗能量都很低
C.目前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但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
D.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看,发展中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解析:发达国家能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耗普遍较低,因此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所以A项正确,D项错误。中国能消耗总量很大,仅低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耗能水平很低,还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B项错误。目前,全世界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C项错误。
答案:A能力提升读图,判断有关我国风能资源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干旱地区丰富,湿润地区贫乏?
B.高原地区丰富,平原地区贫乏?
C.沿海地区丰富,中部地区贫乏?
D.西北地区丰富,东南地区贫乏?C祝您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