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初中学段 七年级 生物学科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萌发、生长、繁殖,它们是如何获取物质和能量的呢?
七上第二单元
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1.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及原料相关实验
2.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3.举例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实验一: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液变蓝
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p54-p55页“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观看视频,思考学案问题引领1。
1.本实验共分几个步骤?
2.实验前应避免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怎么处理?
3.为什么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起来?
4.为什么要脱去叶片中的绿色?怎么脱去绿色?
5.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一: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一: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一: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暗处理
遮光对照
光照
脱色
滴加碘液
观察现象
【问题1】本实验共分几个步骤?
【问题2】
实验前应避免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怎么处理?
目的: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问题3】
为什么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起来?
形成对照实验
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光照
暗处理
对照组
实验组
【问题4】
为什么要脱去叶片中的绿色?怎么脱去绿色?
为避免绿色影响实验观察,可用酒精脱色处理
【问题5】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什么?
叶绿素易溶于酒精,而酒精易燃烧,因此将叶片进行隔水在酒精中加热,确保实验安全。
脱色到什么颜色停止加热?
叶片变成黄白色
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1.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部 分 遮光部分 见光部分
现 象
分 析 无光照, 不 能制造淀粉。 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不变蓝
变蓝
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
淀粉
光
一、知识梳理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①暗处理: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 )
②遮光对照:选取一叶片,用黑纸片把该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目的:形成 实验,变量是 )
③光照:将该植物光照几小时,摘下该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④脱色:将该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 。
⑤漂洗、滴加碘液:漂洗去 ,检验是否有 生成。
⑥冲洗、观察现象:冲洗去 ,便于观察。
现象:叶片见光部分 ,遮光部分 。
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对照 光
叶绿素
黄白色
酒精 淀粉
碘液
变蓝
不变蓝
淀粉
光
将一只健壮的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同时放在一个玻璃瓶密闭光照;将另一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单独放在一个玻璃瓶中密闭光照。请同学们思考哪一只小白鼠先死亡?
绿色植物是否产生了氧气呢?
实验二: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二: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原理:氧气具有助燃性
金鱼藻
有气泡产生
实验现象:快要熄灭的细木条 。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 。
复燃
氧气
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他在一个花盆里栽种了一棵柳树, 让树苗接受阳光照射,并且只给小树浇水。5年后,范·海尔蒙特重新将柳树称重,发现土壤比原来仅减少了100g,而柳树的重量增加了80多千克。海尔蒙特认为是植物吸收了水分的缘故。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正确吗?你认为海尔蒙特忽视了哪个重要的因素?
海尔蒙特实验
空气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所必需的吗?
实验三: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原理: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水
等量清
水
氢氧化钠
溶液
实验变量: 。
实验现象:
A:叶片 B叶片: .
变蓝
实验结论: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有无二氧化碳
不变蓝
二氧化碳
A
B
实验四
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水
实验五
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b
a
不变蓝
变蓝
实验变量: .
实验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
水
绿色部分
银边部分
(不含叶绿体)
(不变蓝)
实验变量: .
实验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有无叶绿体
叶绿体
(变蓝)
一、知识梳理
实验二: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现象:快要熄灭的细木条 。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 .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原理:氢氧化钠可以 二氧化碳。B装置注入的是氢氧化钠溶液,A装置加入了 的清水。
变量: 。
现象:滴加碘液,A装置内叶片 ,B装置内叶片 。
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四: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水
变量: 。
现象:滴碘液后a部分 ,b部分 。
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五: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变量: 。
现象:滴碘液后绿色部分 ,银边部分 。
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复燃
氧气
吸收
等量
二氧化碳
变蓝 不变蓝
二氧化碳
水
不变蓝 变蓝
水
叶绿体
变蓝 不变蓝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气
1.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 ,通过 ,把 和
转化成贮存能量的 (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 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能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气
知识点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知识点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2.反应式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 + 氧气
叶绿体
原料
条件、场所
产物
实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二氧化碳
氧气
水
有机物
知识点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利用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呢?
1.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2.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 + 氧气
叶绿体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2.反应式: + (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3.实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知识点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应用:
(1)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2)大棚种植时,适当提高 浓度、延长光照强度或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蔬菜瓜果的产量。
光能
叶绿体
光能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课堂小结
光合作用
应用
条件
场所
原料
产物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合理密植
间作套种
达标练习
1.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探究实验,方法步骤如下图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③光合作用需要光
④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⑤ 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⑤ D.③⑤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D
C
3.图一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二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探究实验,方法步骤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二
(1)图一中表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 ]______、[ ]____________。
(2)图二实验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
(3)图二中,脱色是将叶片放入图④小烧杯内的__________进行隔水加热,目的是溶解__________,脱色后叶片变成_________。
(4)图二中,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片的遮光部分_________,见光部分_________。
③ 水
④ 二氧化碳
① ③ ④ ② ⑤
光照
酒精
叶绿素
黄白色
不变蓝
变蓝
中考链接
1.如图是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做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是为了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B.乙中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分形成对照实验
C.丁中叶片滴碘液后银边部分不变蓝
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2023 济南)将一株幼苗栽种在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增重6Kg,使其质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于( )
A.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B.土壤中的水
B.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土壤中的无机盐
D
A
随堂听写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暗处理的目的: 。选一叶片把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形成 实验。
(2)脱色:方法: ,使 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 。
(3)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
光能
+ 水 (贮存能量) +
叶绿体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对照
隔水加热
叶绿素
黄白色
淀粉
光
二氧化碳
有机物
氧气
同学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