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市2021年4月初中八年级学科调研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5 小题,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1八下·海宁月考)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 B.NO C.SO D.PM .5
2.(2021八下·海宁月考)吡硫翁锌是洗发水的成分之一,其化学式是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吡硫翁锌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吡硫翁锌中含有25个原子
C.吡硫翁锌由6种元素组成 D.吡硫翁锌属于氧化物
3.(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是拟南芥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歧式检索表,下列关于拟南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种子植物
B.有种子,但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C.处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 R 位置
D.与铁树的共同特征多于与桃树的共同特征
4.(2021八下·海宁月考)左图是公交车自动爆玻器,爆玻器相当于电控安全锤,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原理带动钨钢头击碎玻璃。下图能表示自动爆破器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5.(2021八下·海宁月考)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图Ⅰ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图Ⅱ是四种月相图(阴影表示暗部)。当天太阳直射点大概的位置和月相分别是
图Ⅰ 图Ⅱ
A.直射点在乙丙之间,月相如图②
B.直射点在丙丁之间,月相如图③
C.直射点在丁戊之间,月相如图①
D.直射点在甲乙之间,月相如图②
6.(2021八下·海宁月考)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荷叶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
D.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
7.(2021八下·海宁月考)某元素 X 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X O (X 无变价),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A.XCl B. C.X(OH) D.XSO
8.(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面倾斜45°角。现有一艘军舰位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A.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后方 B.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C.平面镜1的正上方 D.平面镜2的正下方
9.(2021八下·海宁月考)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右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
B.一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 3:1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10.(2021八下·海宁月考)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其中一个电磁铁前后两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此时所研究的影响因素是
A.电流的大小 B.线圈的匝数
C.电流的方向 D.电磁铁的极性
11.(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是 a、b两种物质 m-V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 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立方体甲、乙,将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密度之比为 4:1
B.甲、乙两立体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4:1
C.a、b的密度之比为 2:1
D.甲、乙两立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2:1
12.(2021八下·海宁月考)海洋中有一种能把自己“吃成植物”的神奇动物,名叫绿叶海天牛,绿叶海天牛幼体通过吃一种藻类,将藻类中的叶绿体完整地保存在身体内,它就能依靠体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则绿叶海天牛
A.体细胞一定有细胞壁 B.不需要进行呼吸作用
C.所需的部分有机物由自身制造 D.不需要吸收外界氧气
13.(2021八下·海宁月考)小金归纳了获取氧气的六种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六种途径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B.采用①途径制氧气,无需加热
C.采用②⑥途径制氧气,试管口都要放一团棉花
D.为加快①②⑥途径制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14.(2021八下·海宁月考)每年的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 甲、乙两人早上晨练,同时从A地赶往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 B 地,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速度快,并且两人骑车的速度均大于跑步的速度。则两人离开 A 地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图像可能是
A.图①和图② B.图①和图④ C.图③和图② D.图③和图④
15.(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甲所示,高5cm、重5N的长方体物块被弹簧固定在烧杯底部。现向烧杯中匀速缓慢加水,水位高度 H 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每受到 1N 的力伸长或压缩1cm,弹簧体积及所受浮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B.t ~t 时刻,弹簧的长度变化了 15cm
C.t 时刻,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10N
D.该物体的密度为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 分,共 22分)
16.(2021八下·海宁月考)硒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关,硒原子与其它元素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已知 K SO 叫硫酸钾,则Na SeO 的化学名称叫 。
17.(2021八下·海宁月考)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玻璃瓶、细玻璃管、橡皮塞制作了甲、乙所示的简易测量仪器,甲瓶未装满水(留有空气),乙瓶装满水。
(1)用一吸管在两装置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甲装置玻璃管中的液面明显上升,原因是 。
(2)将乙装置同时放在烈日下暴晒,发现玻璃管中的液面均明显上升。请判断乙装置是模拟科学实验室中哪一种测量仪器,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
18.(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为小明家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灯和插座是 联的。某天晚上,正在发光的电灯突然熄灭,经检查发现:开关闭合,保险丝完好,用测电笔检测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此电路故障可能是 。
19.(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1)实验操作过程,①~④的正确排序为 。
(2)若将乙图中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方向移动。
(3)小明想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 a 的结构,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a 的清晰的像后,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他错把粗准焦螺旋当成细准焦螺旋,转动后发现细胞a 不见了。要想仍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a的像,写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 。
20.(2021八下·海宁月考)图甲是兴趣小组利用面粉、吸管、蜡烛进行探究粉尘性质的趣味实验,图乙是与之相关的科学模型。
(1)在吸管右端装面粉,从左端向燃着的蜡烛火焰上吹面粉,可以看到 。
(2)图甲中燃着的蜡烛的作用相当于图乙中燃烧的 条件。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3 小题,每空2 分, 共 18 分。)
21.(2021八下·海宁月考)某同学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5%的双氧水溶液中,发现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该同学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哪种微粒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度,设计并完成以下三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同学认为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填化学符号)。
(2)实验发现,②中无现象,①③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 。
(3)如要确定硫酸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通过实验确认它 。
22.(2021八下·海宁月考)很多鸟都会清理自己的巢,把“异物”丢出去,包括其他物种的蛋。研究小组以旅鸫(北美一种小鸟)为对象进行探究:
①提出问题:旅鸫依据鸟蛋的什么特征区分是否属于自己
③实验设计:研究者用两组12 种同质量、同高度假蛋模型,涂成与旅鸫蛋同款的蓝色。一组逐渐“棱角化”后变成多面体,另一组逐渐“瘦身”变成瘦长版(如表)。
④实验探究:在林场中随机找些旅鸫巢,趁旅鸫不备偷偷放进这些模型,观察记录。
⑤实验结果:当假鸟蛋模型变得越来越不像真鸟蛋时,它被旅鸫排斥的概率逐渐增大,且被测试鸟对“多面体”假蛋的态度更加犹豫不决。
⑥数据处理:模型被旅鸫排斥的概率(如图)。
⑦……
假蛋组 编号 A B C D E F
“瘦长版” 假蛋组 编号 A B C D E F
请结合以上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处的猜想 。
(2)小金认为该实验还不够完善, 比如缺少对照组样本的数据。按照小金的观点,对照组的样本应该是 。
(3)有一种名叫褐头牛鹂的小鸟常常在旅鸫窝里偷偷产蛋并孵化成幼鸟,这种现象称为“巢寄生”。在旅鸫看来,褐头牛鹂的蛋更接近哪一假蛋组 。
23.(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是科学兴趣小组用来探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相当于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
(1)【提出问题】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建立猜想】
猜想1: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能影响感应电流大小;
猜想2:磁场强弱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猜想3: 。
(2)【实验研究】
验证猜想1: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
验证猜想2: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 ,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
验证猜想3: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
(3)【实验结果】根据本实验可知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 。
四、计算题(本题有 2 小题,每题5分, 共 10 分。 )
24.(2021八下·海宁月考)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_,请分析数据,回答
实验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大理石质量/克 10 10 20 20
稀盐酸质量/克 100 150 100 150
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的 3 3 9 m
(1)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 。
(2)表中的 m= (填数值)。
(3)计算第三组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25.(2021八下·海宁月考)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协调发展。这是某村利用太阳能给LED 路灯供电的自动控制电路示意图。 白天,光照较强时太阳能电池板开始为蓄电池充电;傍晚,光照较弱时蓄电池开始为LDE灯供电。其中,R是光敏电阻,该光敏电阻的阻值 R、流过线圈也流Ⅰ与光照度E(单位勒克斯,符号lx)之间的几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光照度E/lx 5 10 15 20 25 30
光敏电阻R/Ω 60 30 20 15 12 10
控制电路电源电压6V恒定,线圈电阻不计,保护电阻 R 阻值185Ω,当线圈A 中的电流 I≥30.0mA 时, 电磁铁将衔铁吸下。
(1)工作电路中的甲、乙一个是 LED 路灯,一个是太阳能电池板,则 是 LED
(2)傍晚,当光照度小于多少lx(勒克斯)时,LED路灯才开始工作。 (要求有解题过程)
(3)请分析解释控制电路的电池使用较长时间,电源电压会降低,将使蓄电池充电时间变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的定义判断。
【解答】室外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而CO2属于空气的组成成分,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A、根据纯净物中只含该物质的分子,不含其它分子分析;
B、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D、根据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分析。
【解答】A 吡硫翁锌中只含该物质的分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 吡硫翁锌由分子构成,其一个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 ,不符合题意;
C、 吡硫翁锌由碳、氢、氮、氧、硫、锌6种元素组成 ,符合题意;
D、 吡硫翁锌由6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C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指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裸子植物是指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的植物;
【解答】A.属于有种子植物,A错误;
B. 有种子,并且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B错误;
C. 处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 R 位置 ,C正确;
D. 与铁树的共同特征少于与桃树的共同特征,D错误;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 按下开关,自动爆玻器的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产生一个冲击力,带动一个钨钢头击打车窗玻璃边角部位,实现击碎玻璃的目的,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 A、该图装置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
B、图中装置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产生电流的装置,故B错误。
C、图中装置是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故C错误。
D、图中的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运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自动爆玻器工作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 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9月10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即乙丙段,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当晚的月相是满月,②所示的是满月,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 A.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分析;
B.根据种子萌发的知识判断;
CD.莲藕的食用部分属于茎,茎中富含淀粉。荷花的茎(藕)生长在泥中,茎的孔道与叶柄中的孔道相通,叶伸出水 面,能为茎的呼吸提供氧气。
【解答】 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均能进行,故A错误;
B.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种子的数目是胚珠的数目决定的。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故D错误;
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莲藕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于茎,茎中富含淀粉,故C错误;
D.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输送,能将空气送到根部,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确定出X的化合价,再结合各选项物质中X化合价判断分析。
【解答】 某元素 X 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X O ,则X化合价为+3价, XSO 中X化合价为+2价,书写错误。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 平面镜成像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 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构成的,且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且所成的虚像位于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故选B。
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原子的个数;
C.甲和乙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D.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产甲醇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
A.甲相对分子质量为:1×2=6,故A错误;
B.根据化学式CH3OH可知,一个丙分子中含有氢原子4个,故B正确;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2:(16×2+12)=3:22,故C错误;
D.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同时要掌握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知道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
同时要掌握转换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
【解答】由图知,A、B线圈串联,所以通过A、B的电流相等,A的线圈匝数明显比B的线圈匝数多。每次实验总观察到电磁铁A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均比B多。所以此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
故选:B。
11.【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由图像可知,当m=80g时,甲、乙两物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a、b两种物质的密度,进而求出密度之比。
(2)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知道了密度关系,可求体积之比,再利用V=L3求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根据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求压强之比。
【解答】AC、由图像可知,当m=80g时,V甲=5cm3、V乙=40cm3,a、b两种物质的密度为:,,a、b的密度之比:ρa:ρb=16g/cm3:2g/cm3=8:1,故A、C错误;
BD、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其体积之比:,
由V=L3可得正方体的棱长之比:L甲:L乙=1:2,
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所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12.【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生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A.绿叶海天牛属于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A错误;
B. 需要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
C. 所需的部分有机物由自身制造,C正确;
D. 自己可以制造有机物释放出氧气,但是仍需要吸收外界氧气,D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A、根据空气制氧气发生物理变化分析;
B、根据过氧化氢常温分解分析;
C、根据到钾制氧气试管口不需加棉花分析;
D、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催化剂分析。
【解答】A、空气制氧气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采用①途径制氧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常温下分解,无需加热 ,符合题意;
C、 采用②途径制氧气,试管口不需要放一团棉花 ,不符合题意;
D、 ② 制氧气不需加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分析s-t图像中斜率的大小关系,然后与各个图像进行对照即可。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两人都是到中点变换了行走方式,且同时到达目的地,由于甲骑自行车的速度较快,故其骑车用时比乙少, 而跑步用时比乙多,故甲的行程关于时间的函数图象为骑车时斜率比乙骑车时斜率大,跑步斜率比乙跑步斜率小, 且其骑车用时比乙少,跑步用时比乙多,甲的图象是先斜率大,后斜率小,而乙的是先斜率小后斜率大,故①④符合要求。
故选B。
15.【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乙图可知,t1~t2时间内,水位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变得更快,是因为物块占了部分体积,因此t1时水面刚刚到达物块下表面,t2时水面刚好到达物块的上表面(即物块刚好浸没)。
A.弹簧形变的方向与弹力方向相反,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t1时刻弹力方向即可;
B.以物块的下表面为标准,分别确定t1和t2时刻下表面的高度,然后两个高度相减就是弹簧的变化;
C.根据甲图中0~t1时刻弹簧的受力情况判断弹簧的原长,根据t2时刻下表面的高度确定弹簧伸长的长度,进而确定物块受到弹力的大小,最后根据F浮=G+F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块的密度即可。
【解答】根据乙图可知,t1~t2时间内,水位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变得更快,是因为物块占了部分体积,因此t1时水面刚刚到达物块下表面,t2时水面升高速度减小,则水面刚好到达物块的上表面(即物块刚好浸没)。
A.t1时刻,物块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弹力和重力相互平衡,即弹力向上,那么弹簧被压缩,故A错误;
B.根据乙图可知,t1时刻时,物块下表面距离烧杯底部5cm,即弹簧的长度是5cm;
当t2时刻时,物块上表面距离烧杯底部20cm,下表面距离烧杯底部:20cm-5cm=15cm,
所以现在弹簧长度是15cm,则这段时间弹簧伸长了:15cm-5cm=10cm,故B错误;
C.t1时刻时,因为弹簧受到5N的压力,所以它缩短了5cm,这时弹簧长5cm,则弹簧的原长为5cm+5cm=10cm;
t2时刻时,弹簧的长度是15cm,所以它伸长了5cm,即产生向下的拉力5N;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物体这时受到的浮力:F浮=G+F=5N+5N=10N,故C正确;
D.物块的体积:
物块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硒酸钠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根据硫酸钾的名称推测读法,据此推测Na SeO 的名称即可。
【解答】(1) 硒原子与其它元素原子的本质区别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2)根据K SO 叫硫酸钾可知,根据中间元素的名字确定某酸,再将最左边的金属元素名称放在后面即可。那么根据化学式Na SeO 可知,它的名称为硒酸钠。
17.【答案】(1)吹气使瓶外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瓶内气体将液体压出。
(2)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2)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1)用一吸管在两装置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甲装置玻璃管中的液面明显上升,原因是:吹气使瓶外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瓶内气体将液体压出。
(2) 将乙装置同时放在烈日下暴晒,发现玻璃管中的液面均明显上;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中的液面明显下降,即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显示温度大小,这和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相同。
18.【答案】并;进户线的零线断路。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2)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当插座损坏时灯泡正常工作,则二者并联;
(2)开关闭合,保险丝完好,用测电笔检测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右孔与火线连接,氖管发光是正常的。而测电笔与左孔接触时正常不发光,而此时发光,应该是左孔通过灯泡与火线连接,而左孔和零线之间断路所致。
19.【答案】(1)④①②③
(2)左上方
(3)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低倍镜。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1)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 实验操作过程,①~④的正确排序为④①②③ ;
(2) 若将乙图中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方向移动。
(3) 要想仍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a的像,写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低倍镜。 因为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细胞数目多,更容易找到a细胞;
故答案为:(1) ④①②③ (2) 左上方 (3)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低倍镜。
20.【答案】(1)面粉爆炸,形成一团火球
(2)温度达到着火点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面粉遇明火爆炸的现象解答;
(2)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大的着火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在吸管右端装面粉,从左端向燃着的蜡烛火焰上吹面粉,可以看到面粉爆炸,形成一团火球。
(2)图甲中燃着的蜡烛的作用相当于图乙中燃烧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条件。
21.【答案】(1)SO42﹣、Cu2+
(2)起催化作用的是铜离子
(3)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分析;
(2)根据硫酸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硫酸铜和氯化铜溶液中都含铜离子分析;
(3)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分析。
【解答】(1)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SO42﹣、Cu2+ 。
(2) ②中无现象,说明硫酸根离子不起催化作用,①③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说明铜离子起催化作用。
(3)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要确定硫酸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故答案为:(1) SO42﹣、Cu2+ ;(2) 起催化作用的是铜离子 ;(3)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2.【答案】(1)旅鸫靠鸟蛋横截面的形状区分是否属于自己。
(2)旅鸫自己的蛋/真蛋。
(3)“多面体”假蛋组。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解答】(1)建立的猜想是: 旅鸫靠鸟蛋横截面的形状区分是否属于自己。
(2)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一组,所以按照小金的观点,对照组的样本应该是旅鸫自己的蛋/真蛋。
(3)当假鸟蛋模型变得越来越不像真鸟蛋时,它被旅鸫排斥的概率逐渐增大,且被测试鸟对“多面体”假蛋的态度更加犹豫不决。在旅鸫看来,褐头牛鹂的蛋更接近“多面体”假蛋组。
故答案为:(1) 旅鸫靠鸟蛋横截面的形状区分是否属于自己。 (2) 旅鸫自己的蛋/真蛋。 (3)多面体”假蛋组。
23.【答案】(1)导体长度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2)磁性强的磁铁
(3)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磁场强弱和导体长度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导线的长度越大,则也相当于很多根导线切割磁感线,此时产生的感应电流也可能较大;
(2)感应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度有关;
(3)根据(2)中的分析解答。
【解答】(1)导线的长度也可能影响感应电流大小,则猜想3为导体长度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
(2)验证猜想2: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磁性强的磁铁 ,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
(3)根据(2)中的分析可知,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 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磁场强弱和导体长度 。
24.【答案】(1)70%
(2)6
(3)设第三组反应后生成氯化钙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111 44
20g-9g=11g x y
x=12.21g,y=4.84g
第三组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确定大理石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为杂质,由此确定碳酸钙质量及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大理石中碳酸钙质量,加入一定量盐酸后剩余固体质量,确定加入盐酸后碳酸钙是否完全反应,由此计算m的值分析;
(3)由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氯化钙质量和二氧化碳质量,再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溶液质量,计算出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10克大理石中含有3克杂质,则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
(2)由第一组和第三组数据可知,100克稀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钙11克,则150克稀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钙16.5克,20克大理石中碳酸钙质量为14克,则m=6.
故答案为:(1)70%;(2)6;(3)11.5%。
25.【答案】(1)甲
(2)由题意可知,当线圈 A 中的电流 I≥30.0mA 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路灯刚开始不工作,由 I=U/R 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30.0mA=0.03A 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 总=U/I=6V/0.03A=20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光敏电阻的阻值:R=R 总﹣R0=200Ω﹣185Ω=15Ω,由表格数据可知,对应的光照强度为20lx,即傍晚,当光照小于 20lx 时,路灯才开始工作
(3)路灯开始工作时的电流不变,由 I=U/R 可知,控制电路电源的电压降低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由表格数据可知,光照强度变大,会导致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变短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分析光敏电阻随光照的变化规律,据此确定白天时电流变化,进而确定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弄清衔铁的位置,从而确定电池板的方向。
(2) 根据题意可知,当线圈 A 中的电流 I≥30.0mA 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路灯刚开始不工作。首先根据计算此时的总电阻,再根据R=R总-R0 计算光敏电阻此时的阻值,最后根据表格数据确定此时的光照强度。
(3)电磁铁吸合时的电流大小不变,根据分析总电阻的变化,再根据R总=R+R0分析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进而判断衔铁弹起时光照强度的变化,最终确定充电时间的长度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而电磁铁的磁场变强,那么衔铁吸下来,接通蓄电池所在的电路,此时为蓄电池充电,那么乙应该为蓄电池,而甲为LED路灯。
1 / 1浙江省海宁市2021年4月初中八年级学科调研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5 小题,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1八下·海宁月考)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 B.NO C.SO D.PM .5
【答案】A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的定义判断。
【解答】室外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而CO2属于空气的组成成分,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2.(2021八下·海宁月考)吡硫翁锌是洗发水的成分之一,其化学式是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吡硫翁锌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吡硫翁锌中含有25个原子
C.吡硫翁锌由6种元素组成 D.吡硫翁锌属于氧化物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A、根据纯净物中只含该物质的分子,不含其它分子分析;
B、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D、根据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分析。
【解答】A 吡硫翁锌中只含该物质的分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 吡硫翁锌由分子构成,其一个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 ,不符合题意;
C、 吡硫翁锌由碳、氢、氮、氧、硫、锌6种元素组成 ,符合题意;
D、 吡硫翁锌由6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是拟南芥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歧式检索表,下列关于拟南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种子植物
B.有种子,但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C.处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 R 位置
D.与铁树的共同特征多于与桃树的共同特征
【答案】C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指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裸子植物是指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的植物;
【解答】A.属于有种子植物,A错误;
B. 有种子,并且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B错误;
C. 处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 R 位置 ,C正确;
D. 与铁树的共同特征少于与桃树的共同特征,D错误;
故答案为:D
4.(2021八下·海宁月考)左图是公交车自动爆玻器,爆玻器相当于电控安全锤,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原理带动钨钢头击碎玻璃。下图能表示自动爆破器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 按下开关,自动爆玻器的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产生一个冲击力,带动一个钨钢头击打车窗玻璃边角部位,实现击碎玻璃的目的,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 A、该图装置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
B、图中装置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产生电流的装置,故B错误。
C、图中装置是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故C错误。
D、图中的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运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自动爆玻器工作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2021八下·海宁月考)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图Ⅰ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图Ⅱ是四种月相图(阴影表示暗部)。当天太阳直射点大概的位置和月相分别是
图Ⅰ 图Ⅱ
A.直射点在乙丙之间,月相如图②
B.直射点在丙丁之间,月相如图③
C.直射点在丁戊之间,月相如图①
D.直射点在甲乙之间,月相如图②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 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9月10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即乙丙段,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当晚的月相是满月,②所示的是满月,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2021八下·海宁月考)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荷叶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
D.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
【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 A.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分析;
B.根据种子萌发的知识判断;
CD.莲藕的食用部分属于茎,茎中富含淀粉。荷花的茎(藕)生长在泥中,茎的孔道与叶柄中的孔道相通,叶伸出水 面,能为茎的呼吸提供氧气。
【解答】 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均能进行,故A错误;
B.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种子的数目是胚珠的数目决定的。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故D错误;
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莲藕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于茎,茎中富含淀粉,故C错误;
D.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输送,能将空气送到根部,故D正确。
故选D。
7.(2021八下·海宁月考)某元素 X 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X O (X 无变价),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A.XCl B. C.X(OH) D.XSO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确定出X的化合价,再结合各选项物质中X化合价判断分析。
【解答】 某元素 X 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X O ,则X化合价为+3价, XSO 中X化合价为+2价,书写错误。
故选D。
8.(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面倾斜45°角。现有一艘军舰位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A.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后方 B.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C.平面镜1的正上方 D.平面镜2的正下方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 平面镜成像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 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构成的,且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且所成的虚像位于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故选B。
故答案为:B
9.(2021八下·海宁月考)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右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
B.一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 3:1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原子的个数;
C.甲和乙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D.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产甲醇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
A.甲相对分子质量为:1×2=6,故A错误;
B.根据化学式CH3OH可知,一个丙分子中含有氢原子4个,故B正确;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2:(16×2+12)=3:22,故C错误;
D.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D错误。
故选B。
10.(2021八下·海宁月考)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其中一个电磁铁前后两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此时所研究的影响因素是
A.电流的大小 B.线圈的匝数
C.电流的方向 D.电磁铁的极性
【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同时要掌握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知道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
同时要掌握转换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
【解答】由图知,A、B线圈串联,所以通过A、B的电流相等,A的线圈匝数明显比B的线圈匝数多。每次实验总观察到电磁铁A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均比B多。所以此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
故选:B。
11.(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是 a、b两种物质 m-V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 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立方体甲、乙,将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密度之比为 4:1
B.甲、乙两立体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4:1
C.a、b的密度之比为 2:1
D.甲、乙两立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2:1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由图像可知,当m=80g时,甲、乙两物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a、b两种物质的密度,进而求出密度之比。
(2)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知道了密度关系,可求体积之比,再利用V=L3求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根据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求压强之比。
【解答】AC、由图像可知,当m=80g时,V甲=5cm3、V乙=40cm3,a、b两种物质的密度为:,,a、b的密度之比:ρa:ρb=16g/cm3:2g/cm3=8:1,故A、C错误;
BD、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其体积之比:,
由V=L3可得正方体的棱长之比:L甲:L乙=1:2,
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所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12.(2021八下·海宁月考)海洋中有一种能把自己“吃成植物”的神奇动物,名叫绿叶海天牛,绿叶海天牛幼体通过吃一种藻类,将藻类中的叶绿体完整地保存在身体内,它就能依靠体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则绿叶海天牛
A.体细胞一定有细胞壁 B.不需要进行呼吸作用
C.所需的部分有机物由自身制造 D.不需要吸收外界氧气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生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A.绿叶海天牛属于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A错误;
B. 需要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
C. 所需的部分有机物由自身制造,C正确;
D. 自己可以制造有机物释放出氧气,但是仍需要吸收外界氧气,D错误;
故答案为:C
13.(2021八下·海宁月考)小金归纳了获取氧气的六种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六种途径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B.采用①途径制氧气,无需加热
C.采用②⑥途径制氧气,试管口都要放一团棉花
D.为加快①②⑥途径制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A、根据空气制氧气发生物理变化分析;
B、根据过氧化氢常温分解分析;
C、根据到钾制氧气试管口不需加棉花分析;
D、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催化剂分析。
【解答】A、空气制氧气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采用①途径制氧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常温下分解,无需加热 ,符合题意;
C、 采用②途径制氧气,试管口不需要放一团棉花 ,不符合题意;
D、 ② 制氧气不需加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1八下·海宁月考)每年的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 甲、乙两人早上晨练,同时从A地赶往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 B 地,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速度快,并且两人骑车的速度均大于跑步的速度。则两人离开 A 地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图像可能是
A.图①和图② B.图①和图④ C.图③和图② D.图③和图④
【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分析s-t图像中斜率的大小关系,然后与各个图像进行对照即可。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两人都是到中点变换了行走方式,且同时到达目的地,由于甲骑自行车的速度较快,故其骑车用时比乙少, 而跑步用时比乙多,故甲的行程关于时间的函数图象为骑车时斜率比乙骑车时斜率大,跑步斜率比乙跑步斜率小, 且其骑车用时比乙少,跑步用时比乙多,甲的图象是先斜率大,后斜率小,而乙的是先斜率小后斜率大,故①④符合要求。
故选B。
15.(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甲所示,高5cm、重5N的长方体物块被弹簧固定在烧杯底部。现向烧杯中匀速缓慢加水,水位高度 H 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每受到 1N 的力伸长或压缩1cm,弹簧体积及所受浮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B.t ~t 时刻,弹簧的长度变化了 15cm
C.t 时刻,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10N
D.该物体的密度为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乙图可知,t1~t2时间内,水位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变得更快,是因为物块占了部分体积,因此t1时水面刚刚到达物块下表面,t2时水面刚好到达物块的上表面(即物块刚好浸没)。
A.弹簧形变的方向与弹力方向相反,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t1时刻弹力方向即可;
B.以物块的下表面为标准,分别确定t1和t2时刻下表面的高度,然后两个高度相减就是弹簧的变化;
C.根据甲图中0~t1时刻弹簧的受力情况判断弹簧的原长,根据t2时刻下表面的高度确定弹簧伸长的长度,进而确定物块受到弹力的大小,最后根据F浮=G+F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块的密度即可。
【解答】根据乙图可知,t1~t2时间内,水位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变得更快,是因为物块占了部分体积,因此t1时水面刚刚到达物块下表面,t2时水面升高速度减小,则水面刚好到达物块的上表面(即物块刚好浸没)。
A.t1时刻,物块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弹力和重力相互平衡,即弹力向上,那么弹簧被压缩,故A错误;
B.根据乙图可知,t1时刻时,物块下表面距离烧杯底部5cm,即弹簧的长度是5cm;
当t2时刻时,物块上表面距离烧杯底部20cm,下表面距离烧杯底部:20cm-5cm=15cm,
所以现在弹簧长度是15cm,则这段时间弹簧伸长了:15cm-5cm=10cm,故B错误;
C.t1时刻时,因为弹簧受到5N的压力,所以它缩短了5cm,这时弹簧长5cm,则弹簧的原长为5cm+5cm=10cm;
t2时刻时,弹簧的长度是15cm,所以它伸长了5cm,即产生向下的拉力5N;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物体这时受到的浮力:F浮=G+F=5N+5N=10N,故C正确;
D.物块的体积:
物块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 分,共 22分)
16.(2021八下·海宁月考)硒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关,硒原子与其它元素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已知 K SO 叫硫酸钾,则Na SeO 的化学名称叫 。
【答案】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硒酸钠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根据硫酸钾的名称推测读法,据此推测Na SeO 的名称即可。
【解答】(1) 硒原子与其它元素原子的本质区别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2)根据K SO 叫硫酸钾可知,根据中间元素的名字确定某酸,再将最左边的金属元素名称放在后面即可。那么根据化学式Na SeO 可知,它的名称为硒酸钠。
17.(2021八下·海宁月考)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玻璃瓶、细玻璃管、橡皮塞制作了甲、乙所示的简易测量仪器,甲瓶未装满水(留有空气),乙瓶装满水。
(1)用一吸管在两装置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甲装置玻璃管中的液面明显上升,原因是 。
(2)将乙装置同时放在烈日下暴晒,发现玻璃管中的液面均明显上升。请判断乙装置是模拟科学实验室中哪一种测量仪器,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
【答案】(1)吹气使瓶外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瓶内气体将液体压出。
(2)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2)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1)用一吸管在两装置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甲装置玻璃管中的液面明显上升,原因是:吹气使瓶外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瓶内气体将液体压出。
(2) 将乙装置同时放在烈日下暴晒,发现玻璃管中的液面均明显上;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中的液面明显下降,即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显示温度大小,这和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相同。
18.(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为小明家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灯和插座是 联的。某天晚上,正在发光的电灯突然熄灭,经检查发现:开关闭合,保险丝完好,用测电笔检测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此电路故障可能是 。
【答案】并;进户线的零线断路。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2)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当插座损坏时灯泡正常工作,则二者并联;
(2)开关闭合,保险丝完好,用测电笔检测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右孔与火线连接,氖管发光是正常的。而测电笔与左孔接触时正常不发光,而此时发光,应该是左孔通过灯泡与火线连接,而左孔和零线之间断路所致。
19.(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1)实验操作过程,①~④的正确排序为 。
(2)若将乙图中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方向移动。
(3)小明想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 a 的结构,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a 的清晰的像后,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他错把粗准焦螺旋当成细准焦螺旋,转动后发现细胞a 不见了。要想仍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a的像,写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 。
【答案】(1)④①②③
(2)左上方
(3)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低倍镜。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1)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 实验操作过程,①~④的正确排序为④①②③ ;
(2) 若将乙图中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方向移动。
(3) 要想仍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a的像,写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低倍镜。 因为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细胞数目多,更容易找到a细胞;
故答案为:(1) ④①②③ (2) 左上方 (3)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低倍镜。
20.(2021八下·海宁月考)图甲是兴趣小组利用面粉、吸管、蜡烛进行探究粉尘性质的趣味实验,图乙是与之相关的科学模型。
(1)在吸管右端装面粉,从左端向燃着的蜡烛火焰上吹面粉,可以看到 。
(2)图甲中燃着的蜡烛的作用相当于图乙中燃烧的 条件。
【答案】(1)面粉爆炸,形成一团火球
(2)温度达到着火点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面粉遇明火爆炸的现象解答;
(2)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大的着火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在吸管右端装面粉,从左端向燃着的蜡烛火焰上吹面粉,可以看到面粉爆炸,形成一团火球。
(2)图甲中燃着的蜡烛的作用相当于图乙中燃烧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条件。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3 小题,每空2 分, 共 18 分。)
21.(2021八下·海宁月考)某同学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5%的双氧水溶液中,发现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该同学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哪种微粒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度,设计并完成以下三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同学认为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填化学符号)。
(2)实验发现,②中无现象,①③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 。
(3)如要确定硫酸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通过实验确认它 。
【答案】(1)SO42﹣、Cu2+
(2)起催化作用的是铜离子
(3)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分析;
(2)根据硫酸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硫酸铜和氯化铜溶液中都含铜离子分析;
(3)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分析。
【解答】(1)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SO42﹣、Cu2+ 。
(2) ②中无现象,说明硫酸根离子不起催化作用,①③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说明铜离子起催化作用。
(3)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要确定硫酸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故答案为:(1) SO42﹣、Cu2+ ;(2) 起催化作用的是铜离子 ;(3)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2.(2021八下·海宁月考)很多鸟都会清理自己的巢,把“异物”丢出去,包括其他物种的蛋。研究小组以旅鸫(北美一种小鸟)为对象进行探究:
①提出问题:旅鸫依据鸟蛋的什么特征区分是否属于自己
③实验设计:研究者用两组12 种同质量、同高度假蛋模型,涂成与旅鸫蛋同款的蓝色。一组逐渐“棱角化”后变成多面体,另一组逐渐“瘦身”变成瘦长版(如表)。
④实验探究:在林场中随机找些旅鸫巢,趁旅鸫不备偷偷放进这些模型,观察记录。
⑤实验结果:当假鸟蛋模型变得越来越不像真鸟蛋时,它被旅鸫排斥的概率逐渐增大,且被测试鸟对“多面体”假蛋的态度更加犹豫不决。
⑥数据处理:模型被旅鸫排斥的概率(如图)。
⑦……
假蛋组 编号 A B C D E F
“瘦长版” 假蛋组 编号 A B C D E F
请结合以上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处的猜想 。
(2)小金认为该实验还不够完善, 比如缺少对照组样本的数据。按照小金的观点,对照组的样本应该是 。
(3)有一种名叫褐头牛鹂的小鸟常常在旅鸫窝里偷偷产蛋并孵化成幼鸟,这种现象称为“巢寄生”。在旅鸫看来,褐头牛鹂的蛋更接近哪一假蛋组 。
【答案】(1)旅鸫靠鸟蛋横截面的形状区分是否属于自己。
(2)旅鸫自己的蛋/真蛋。
(3)“多面体”假蛋组。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解答】(1)建立的猜想是: 旅鸫靠鸟蛋横截面的形状区分是否属于自己。
(2)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一组,所以按照小金的观点,对照组的样本应该是旅鸫自己的蛋/真蛋。
(3)当假鸟蛋模型变得越来越不像真鸟蛋时,它被旅鸫排斥的概率逐渐增大,且被测试鸟对“多面体”假蛋的态度更加犹豫不决。在旅鸫看来,褐头牛鹂的蛋更接近“多面体”假蛋组。
故答案为:(1) 旅鸫靠鸟蛋横截面的形状区分是否属于自己。 (2) 旅鸫自己的蛋/真蛋。 (3)多面体”假蛋组。
23.(2021八下·海宁月考)如图是科学兴趣小组用来探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相当于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
(1)【提出问题】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建立猜想】
猜想1: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能影响感应电流大小;
猜想2:磁场强弱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猜想3: 。
(2)【实验研究】
验证猜想1: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
验证猜想2: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 ,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
验证猜想3: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
(3)【实验结果】根据本实验可知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 。
【答案】(1)导体长度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2)磁性强的磁铁
(3)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磁场强弱和导体长度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导线的长度越大,则也相当于很多根导线切割磁感线,此时产生的感应电流也可能较大;
(2)感应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度有关;
(3)根据(2)中的分析解答。
【解答】(1)导线的长度也可能影响感应电流大小,则猜想3为导体长度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
(2)验证猜想2: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磁性强的磁铁 ,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
(3)根据(2)中的分析可知,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 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磁场强弱和导体长度 。
四、计算题(本题有 2 小题,每题5分, 共 10 分。 )
24.(2021八下·海宁月考)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_,请分析数据,回答
实验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大理石质量/克 10 10 20 20
稀盐酸质量/克 100 150 100 150
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的 3 3 9 m
(1)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 。
(2)表中的 m= (填数值)。
(3)计算第三组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1)70%
(2)6
(3)设第三组反应后生成氯化钙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111 44
20g-9g=11g x y
x=12.21g,y=4.84g
第三组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确定大理石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为杂质,由此确定碳酸钙质量及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大理石中碳酸钙质量,加入一定量盐酸后剩余固体质量,确定加入盐酸后碳酸钙是否完全反应,由此计算m的值分析;
(3)由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氯化钙质量和二氧化碳质量,再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溶液质量,计算出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10克大理石中含有3克杂质,则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
(2)由第一组和第三组数据可知,100克稀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钙11克,则150克稀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钙16.5克,20克大理石中碳酸钙质量为14克,则m=6.
故答案为:(1)70%;(2)6;(3)11.5%。
25.(2021八下·海宁月考)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协调发展。这是某村利用太阳能给LED 路灯供电的自动控制电路示意图。 白天,光照较强时太阳能电池板开始为蓄电池充电;傍晚,光照较弱时蓄电池开始为LDE灯供电。其中,R是光敏电阻,该光敏电阻的阻值 R、流过线圈也流Ⅰ与光照度E(单位勒克斯,符号lx)之间的几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光照度E/lx 5 10 15 20 25 30
光敏电阻R/Ω 60 30 20 15 12 10
控制电路电源电压6V恒定,线圈电阻不计,保护电阻 R 阻值185Ω,当线圈A 中的电流 I≥30.0mA 时, 电磁铁将衔铁吸下。
(1)工作电路中的甲、乙一个是 LED 路灯,一个是太阳能电池板,则 是 LED
(2)傍晚,当光照度小于多少lx(勒克斯)时,LED路灯才开始工作。 (要求有解题过程)
(3)请分析解释控制电路的电池使用较长时间,电源电压会降低,将使蓄电池充电时间变短。
【答案】(1)甲
(2)由题意可知,当线圈 A 中的电流 I≥30.0mA 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路灯刚开始不工作,由 I=U/R 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30.0mA=0.03A 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 总=U/I=6V/0.03A=20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光敏电阻的阻值:R=R 总﹣R0=200Ω﹣185Ω=15Ω,由表格数据可知,对应的光照强度为20lx,即傍晚,当光照小于 20lx 时,路灯才开始工作
(3)路灯开始工作时的电流不变,由 I=U/R 可知,控制电路电源的电压降低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由表格数据可知,光照强度变大,会导致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变短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分析光敏电阻随光照的变化规律,据此确定白天时电流变化,进而确定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弄清衔铁的位置,从而确定电池板的方向。
(2) 根据题意可知,当线圈 A 中的电流 I≥30.0mA 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路灯刚开始不工作。首先根据计算此时的总电阻,再根据R=R总-R0 计算光敏电阻此时的阻值,最后根据表格数据确定此时的光照强度。
(3)电磁铁吸合时的电流大小不变,根据分析总电阻的变化,再根据R总=R+R0分析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进而判断衔铁弹起时光照强度的变化,最终确定充电时间的长度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而电磁铁的磁场变强,那么衔铁吸下来,接通蓄电池所在的电路,此时为蓄电池充电,那么乙应该为蓄电池,而甲为LED路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