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4给物体分类 单元教学规划+课时课件+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1.4给物体分类 单元教学规划+课时课件+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6 18:08:17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1.4 给物体分类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单元主题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目录
作业布置
07
板书设计
08
单元主题
科科是一个非常爱问问题的小男孩。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经常问“妈妈,糖为什么是甜的?”“妈妈,为什么你比我高呀?”“妈妈,爸爸嘴上面一圈黑黑的是什么?”“爸爸,你怎么不和我一起上幼儿园?”……妈妈每天都要想着如何去回答科科的问题,于是妈妈给他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科科特别喜欢看。现在科科上了小学,懂得了如何去观察和发现,所以他对身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给物体分类》
科学观念:通过给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认识到物体的外部特征可以用来分类。知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清晰、有序地认识事物。
科学思维:能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事物外在特征,能更方便研究和区别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属性。
探究实践: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点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态度责任:经历用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的过程,产生对更多物品进行分类研究的兴趣,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来自世界的各种信息,并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你能帮科科找到草莓味的酸奶吗?
新知讲解
生活中你知道如何给物体分类吗?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分类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归为一类。
要对物体进行归类我们就要了解物体的一些特征。
新知讲解
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看:颜色、大小、形状
摸:光滑、粗糙
闻:气味
掂:轻重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给物体分类记录表 物体的特征 按特征分类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按大小分类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车牌号
门牌号
第一步:给物体编个号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我们可以给每个物体贴上标签,写上1、2、3,用数字来代表物体。
新知讲解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大的
⑤ ⑥ ⑦ ⑧
小的
① ② ③ ④
大小
第二步: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给物体分类记录表 物体的特征 按特征分类
大小
⑤ ⑥ ⑦ ⑧
① ② ③ ④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第三步:尝试更多的分类方法。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较重的
① ② ④ ⑦
较轻的
③ ⑤ ⑥ ⑧
轻重
按轻重分类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光滑的
① ② ③ ④ ⑥
粗糙的
⑤ ⑦ ⑧
粗糙和
光滑
按粗糙和光滑分类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给物体分类记录表 物体的特征 按特征分类
大小
⑤ ⑥ ⑦ ⑧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④ ⑦
③ ⑤ ⑥ ⑧
轻重
光滑与粗糙
① ② ③ ④ ⑥
⑤ ⑦ ⑧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按不同的特征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新知讲解
你知道这个结果是按什么分的吗?
活动二:我分你猜
① ⑥
② ③ ④ ⑤ ⑦ ⑧
是否透明
新知讲解
根据同一个特征进行分类时,我们的分类结果有什么不同?
活动二:我分你猜
新知讲解
学生通过交流和操作发现,有些相同的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如轻重这一特征,在制定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地分类。
活动二:我分你猜
拓展提高
生活用品分类摆放,方便生活。
生活中的分类
拓展提高
垃圾分类,
保护环境。
生活中的分类
拓展提高
玩具不会再弄错了。
生活中的分类
1、将下面这四种球分成两类。
①高尔夫球 ②羽毛球 ③乒乓球 ④足球
第一种分法:( )一类,( )一类;
第二种分法:( )一类,( )一类。
2、下面的分类是按( )进行分类的。(3个单色气球和3个多色气球 )
大家来填空
颜色
①③④

课堂练习
①②③

大家来判对错
1、塑料块和乒乓球没有相同的特征,不能被分为一类。( )
2、分类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 )
3、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结果是一样的。( )
4、对物体进行分类时,我们要将物体编号,再分类。( )
×
课堂练习
×


大家来选一选
1、下面不是同一类的是( )
A. 苹果 B. 白菜 C. 牛奶
2、在比较物体的轻重时不会用到的是( )
A. 手 B.简易天平 C. 耳朵
3、市场里的蔬菜是按照( )来分类摆放的。
A. 颜色 B. 大小 C. 种类
A
课堂练习
C
C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什么?每个小组试一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我们知道了分类就是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可以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课堂总结
1.仔细观察家里的物品,你发现哪里用到了分类,记录下来。
2.你知道垃圾桶都有哪些分类吗?每一种请举些例子。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4.给物体分类
分类
为物体编号
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尝试更多的分类方法
按不同的特征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我们周围的物体》
单元主题 科科是一个非常爱问问题的小男孩。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经常问妈妈“妈妈,糖为什么是甜的?”“妈妈,为什么你比我高呀?”“妈妈,爸爸嘴上面一圈黑黑的是什么?”“爸爸,你怎么不和我一起上幼儿园?”……妈妈每天都要想着如何去回答科科的问题,于是妈妈给他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科科特别喜欢看。现在科科上了小学,懂得了如何去观察和发现,所以他对身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让我们跟着科科一起去看看他都有什么发现吧。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 1.1物体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1.2空气和水是重要的物质: ①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的特征。 2.2物质的溶解和溶液 ①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和白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如沙和食用油等。 学业要求: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物体和材料的外部特征,能说出空气和水的形态特点。 能依据一些外部特征对常见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能利用感官和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等)进行观察并描述,能口述或利用简单图形表达想法。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仔细观察和比较,如实表达观察到的现象;愿意使用工具辅助观察。 知道常见物质有些能在水中溶解,有些则很难溶解。 能操作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描述某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对生活中的溶解现象产生探究兴趣,能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材分析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端,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围绕“物体”这一主题,共设置了7课时,有《发现物体的特征》、《谁轻谁重》、《认识物体的形状》、《给物体分类》、《观察一瓶水》、《它们去哪里了》、《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第1课到第4课是认识具有固定形态的物体,并对其根据性质特征进行分类;第5课是认识没有固定形态的水;第6课了解水的特征——溶解性;第7课是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认识一袋空气的特征。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多为6、7岁,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围绕质量、体积、状态等表现特征展开。在面对一个物体时,一年级学生大多可以说出其最明显的特征,如黄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但是学生大多不会描述那些不显著的特征,如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特征。通常,只有当描述物体特征的任务明确指向与质量或体积相关的特征时,学生才能说出哪个更大、哪个更重。尽管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不知道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但是他们认识物体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不能描述,而是缺乏认识物体的角度,不能从更多角度、更全面地描述物体,无法稳定地从物体的外部特征、质量和体积三方面认识物体。
单元目标 1.科学观念: (1)我们的周围存在很多物体,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3)了解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4)知道水是无色、无味、会流动、透明的。 (5)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 (6)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科学思维: (1)如何通过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2)如何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3)知道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4)如何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 (5)如何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6)知道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 3.探究实践: (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知道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3)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4)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5)在对比观察中,知道水可以流动,但无固定形状。 (6)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7)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来观察和描述空气的一些特征。 4.态度责任: (1)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 (2)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 (3)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4)意识到材料是可回收利用的。 (5)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6)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7)体会到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会利用眼、手、鼻等器官和两两对比的方式对常见固体、水、空气进行观察,会用科学词汇从多角度描述物体的特征。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的特征和物体放入水中后的变化情况。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 (或问题) (一般1-2个) 达成评价1观察课发现物体的特征我们的周围存在很多物体,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1.如何通过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怎样通过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1.能通过物体的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认识物体。 2.能通过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1实验课谁轻谁重感受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并且可以被测量。怎样通过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明白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1观察课认识物体的形状知道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1.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1实验课物体的分类能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1.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物体需要进行分类。 2.分类的方法有哪些。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1观察课观察一瓶水知道水是无色、无味、会流动、透明的。学会用词汇描述对水的观察结果。在对比观察中,知道水和洗发液一样,可以流动,但与木块相比,水无固定形状。1实验课它们去哪里了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1观察课认识一袋空气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与木块、水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征,有哪些相同的特征。掌握如何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描述空气的特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课时《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给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认识到物体的外部特征可以用来分类。知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清晰、有序地认识事物。
科学思维:能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事物外在特征,能更方便研究和区别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属性。
探究实践: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点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态度责任:经历用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的过程,产生对更多物品进行分类研究的兴趣,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来自世界的各种信息,并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观察、比较过程,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1.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总结出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评价量表1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星等
给前面用过的所有物体都编上号 把编好的号贴在物体上,得1颗星 ( )
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先找出每个物体的一个特征,例如颜色;然后把分类依据和分类结果记录下来,得1颗星
尝试更多的分类方法 学生总结出除了颜色,还有哪些分类方法,例如大小、形状、轻重等,并记录下来没说出一种得1颗星。
2.研讨,总结出对同一个特征进行分类时,分类结果会有不同。
评价量表2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星等
研讨: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进行分类 相同的物体,研讨如果根据颜色分类,结果如何;根据大小分类,结果如何;根据轻重分类,结果如何。把结果记录下来,总结出结论,得1—2颗星 ( )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导入 星期天,科科陪妈妈去超市买菜。科科发现超市里的东西摆放得特别整齐,有很多区,如饮料区、水果区、蔬菜区等,所以妈妈买蔬菜不用转来转去的,直接去蔬菜区选择就行。 课件出示 科科帮妈妈推着购物车走到了酸奶区,他停下了脚步,因为科科最喜欢喝草莓味的酸奶了,你能帮他找到吗? 师小结:超市里的分类很清楚明白所以相信大家很容易就可以帮到科科,我们去酸奶区,再找到草莓味的酸奶就可以了。那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能给物体分分类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给物体分类。 揭示课题:给物体分类 通过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分类,体会分类对于人们生活的帮助,分类可以让人们更便捷的生活。 根据故事情境,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学生通过故事情境了解超市的特点(区域明确),同时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分类有关,对能够联系本节内容的,老师给予积极评价
(二)探究活动 过渡 课件出示 师:生活中你知道如何给物体分类吗? 出示: 师问:这是超市里某个区域的分类情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分类的地方,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图片 师解释:比如,我们在排队的时候,常常会分成男生一队,女生一队。还有街道上的垃圾桶,我们现在都用的是分类垃圾桶。 师小结分类的概念 课件出示:分类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归为一类。要对物体进行归类我们就要了解物体的一些特征。 评价活动一:如何给物体分类 1.认识物体特征,了解分类标准 课件出示之前认识的物体 问题: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观察方法观察物体的哪些特征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生1:眼睛看,可以观察到颜色、大小等特征 生2:通过手触摸,可以感受到是光滑或粗糙 生3:通过鼻子闻,可以得到物体的气味 生4:通过掂量,可以知道物体的轻重 课件出示 师小结:通过我们的观察可以得到物体的一些特征,下面我们就拿出物体的一个特征来进行分类。 学生说出自己计划以什么特征为标准进行分类,并填写在记录单中。 课件出示记录单 2.分类 第一步:为物体编号 课件出示物体图片 师问:如果我们想给这些物体分分类,你会选择哪种特点进行分类呢? 生举手回答 生1:大小 生2:颜色 生3:轻重 …… 师:好,那我们就先以大小为标准进行分类吧。 师问:那我们在分类的时候怎样去记住是哪个物体呢? 课件出示 师:马路上有那么多的汽车,我们怎样知道哪辆是自己家的? 生回答:车牌号 师小结:对,每辆车都有不同的车牌号,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车牌号的不同去分辨谁的车。除了车牌号,再比如我们各家门上的门牌号,它也可以帮助我们去找到谁的家,所以我们在给这些物体分类时,为了更好地区别出是哪种物体,是不是也可以给它们编上号呀。师问:那我们要如何编号呢?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课件出示 师小结:对,我们可以给每个物体贴上标签,写上1、2、3,用数字来代表物体。 课件出示 师:像这样,每个物体就有了自己的编号,那我们就来给它们分分类吧。 第二步: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师过渡:给物体编好号之后,我们就可以分类了。每个物体都有很多特征,我们不能同时去选择,所以只能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那我们就按前面说到的大小来给它们分类 师问:在8种物体中,你觉得哪些是大的,哪些是小的呢?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 师问:这些物体只能比较大小吗?它们还有其他哪些方面的特征? 生举手回答 师小结:对,还有形状的不同,轻重的不同,粗糙程度的不同,以及是否透明等。那我们如果选择它们别的特征,又该如何分类呢? 第三步:尝试更多的分类方法。 师:这一次,我们按照物体的轻重来分类。 如果想知道物体的轻重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法呢? 生举手回答:掂量 师小结:对,我们之前认识的掂量的方法。那好,请大家掂一掂,看看哪些物体是较轻的哪些物体是较重的?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记录结论 课件出示 师问:你的分类结果和老师的一样吗? 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呢?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举手回答 师小结:有的物体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粗糙的,所以我们也可以选择这个特征进行分类哦。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记录结论 课件出示 师问:你的分类结果和老师的一样吗? 师小结:这样我们选择了物体的3个特征对它们进行了分类,一起来看看你们的记录单吧。 课件出示 师问:仔细观察我们的分类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按不同的特征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评价活动二:我分你猜 师过渡:我们在一些物体中,可以选择某一个特征进行分类,那如果反过来,我已经根据某个特征分好类了,你能猜出我选择的是物体的哪个特征吗?那就来试试看吧。 课件出示 师问:你知道这个结果是按什么分的吗?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举手回答 师提示:①和⑥在一组,他俩有什么共同点? 生举手回答 (①和⑥都是透明的) 师小结:那你现在能猜出这种分类方法是选择的哪个特征了吗? 课件出示:是否透明 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我们不只可以根据特征去分类,还可以根据分类结果去找出选择的哪个特征。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讨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都展示自己分类结果,和分类标准,谈谈自己的分类依据。 小组活动,组内交流 师问: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根据同一个特征进行分类时,我们的分类结果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出螺母和橡皮的图片 师:我们知道螺母和橡皮都是比较重的物体,但是螺母比橡皮要小一些,所以橡皮会比螺母稍微重一些。这样我们在分类的时候还要考虑更细化的标准。 课件出示:学生通过交流和操作发现,有些相同的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如轻重这一特征,在制定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地分类。 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分类 师过渡: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了帮助?是哪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带来帮助的? 课件出示 师:生活用品分类摆放,方便生活。 师: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师:玩具不会再弄错了。 通过生活中的分类,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大家感受到分类的应用无处不在,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一: 通过常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复习之前认识到的物体特征,为后面的分类标准打基础。 经过沟通讨论,理解分类是以特色作为标准的,并且标准有很多,为学习分类活动明确主线和目的。 指导学生利用更直观实物进行首次分类,帮助学生明确分类活动的目的和过程,培育学生的操作能力。 师引导学生如何给物体编号方便记录和观察。 让学生明白分类时要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 指导学生选择轻重的标准,进行分类 指导学生选择光滑和粗糙的特征进行分类。 指导学生把分类结果填在记录单上。 活动二: 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育学生对于分类标准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分类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观察、总结物体的特征,方便我们的生活。 本环节是让学生对于相同标准,分类结果却不一样的现象进行讨论沟通,从而发现分类的标准除了特征以外还要有细化的标准,从而掌握科学分类的正确方法。 理解分类的意义不但是更好地认识特征,还可以帮助我们便利生活。 教师通过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对生活中的分类现象的了解。 活动一: 利用常见的观察方法,讨论总结出物体的特征方向,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补充。 认识记录单,了解分类标准。 学生依据制定的分类标准——大小,进行首次分类活动, 对物体进行数字编号 学生明白在分类时,要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按大小对物体进行分类,老师在学生分类时给予干预和指导。 学生通过掂量物体的轻重来给物体分类,老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评价。 学生通过触摸物体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来给物体分类,老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评价。 学生仔细观察分类记录单,发现问题,总结问题。 活动二: 根据老师的分类结果,猜出分类标准,感受分类的好处。 小组活动,讨论思考,通过问题的解答,明白什么是细化的标准。 认识并清楚生活中的分类,感受分类的无处不在和作用。
(三)知识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什么?每个小组试一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我们知道了分类就是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可以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查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四、成果集成
大家通过对选择物体不同的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感受“按不同的特征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大家来填空
1、将下面这四种球分成两类。
①高尔夫球 ②羽毛球 ③乒乓球 ④足球
第一种分法:( )一类,( )一类;
第二种分法:( )一类,( )一类。
2、下面的分类是按( )进行分类的。(3个单色气球和3个多色气球 )
大家来判对错
1、塑料块和乒乓球没有相同的特征,不能被分为一类。( )
2、分类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 )
3、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结果是一样的。( )
4、对物体进行分类时,我们要将物体编号,再分类。( )
大家来选一选
1、下面不是同一类的是( )
A. 苹果 B. 白菜 C. 牛奶
2、在比较物体的轻重时不会用到的是( )
A. 手 B.简易天平 C. 耳朵
3、市场里的蔬菜是按照( )来分类摆放的。
A. 颜色 B. 大小 C. 种类
答案:
大家来填空
①③④ ②
①②③ ④
2、颜色
大家来判对错
× 2、√ 3、× 4、√
大家来选一选
1、A 2、C 3、C
【综合实践类作业】
1、这两个物体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上面五种物体中,可以流动的是( )。
上面五种物体中,按照形状分类,( )和( )可以归为一类。
上面五种物体中,( )最小。
上面五种物体中,③和④相比,( )比较轻。
答案:
相同点:都是球形的,形状固定,不会流动,放入水中都不溶解。
不同点:大小不同,光滑度不同,气味不同,轻重不同。
2、(1)⑤ (2)①② (3)① (4)④
板书设计
4.给物体分类 为物体分类 分类 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尝试更多的分类方法 按不同的特征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七、教学反思
基于新课标和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是运用探究式、研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渐使学生掌握给物体分类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