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6.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同步练习
1.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 D.蚯蚓活动使土壤更疏松和肥沃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会制约生物的生存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会影响环境
3.每当冬季来临,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环境能适应生物
4.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哪一关系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
5.下列实例不能反映生物适应环境的的是( )
A.枯叶蝶的身体与干枯的树叶极为相像
B.青蛙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
C.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D.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
6.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
A.绿头鸭趾间有蹼 B.莲藕根状茎中有气腔
C.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D.蚯蚓疏松土壤
7.“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
8.下列能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的实例中,错误的是 ( )
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B.蚯蚓的活动和取食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
C.炎热缺水的沙漠环境中生活的骆驼,尿液变得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D.北极海域中生活的海豹,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mm
9.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萌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10.水稻与芦苇都是生活中在水中的植物,它们适应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是
A.根发达,通气组织不发达
B.根不发达,通气组织发达
C.根和通气组织都发达
D.根和通气组织都不发达
1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现象与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似的是(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雷鸟的羽毛在冬天为白色,在春天换为灰色 D.莲藕的茎和叶脉是中空的
12.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地衣加速岩石风化
C.沙漠中的骆驼的尿液少 D.一山不容二虎
13.火耕水耨(nòu)是一种古老的水稻耕种方式,火耕指放火烧去杂草,利用燃烧后的草本灰作肥料。水耨指将水灌入稻田以消灭杂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木灰为水稻提供无机盐 B.水耨使杂草缺氧死亡
C.水稻与杂草间是共生关系 D.水稻适应多水的环境
14.鲫鱼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易躲避天敌和觅食。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15.生活在岩石上的地衣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既要依赖环境又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对所生活的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6.铁芒萁是一种蕨类植物,在酸性土壤中长势较好,在碱性土壤中很难存活。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与此现象相似的是( )
A.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B.森林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C.荔枝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纬18—29度范围
D.雷鸟的体色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17.箭毒蛙有鲜艳的体色,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黄鼠狼可通过排放臭气避敌,这说明(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对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
18.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B.微生物分解动物尸体
C.干旱使水稻减产 D.沙蒿可以防风固沙
19.大自然里,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冬天杨树树叶凋落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20.以下不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D.蚯蚓使土壤疏松、肥沃
21.骆驼和骆驼刺等沙漠动、植物表现出对 的适应。海豹的皮下脂肪是对 的适应。
22.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 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 存在的。
23.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 和 ,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 环境的影响,其 的变化和 的增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4.为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请提5条建议:
( )
25.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 。生物生存离不开 ,同时受到 。生物能 ,也能 。
26.除了酸雨之外, 破坏、 效应、水污染、 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是 活动严重影响生物圈的结果。
27.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因此生物的 、 和 等通常和其生存环境是相适应的.
28.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现象。
29.蚯蚓能从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获得营养,这说明生物能 环境。同时,蚯蚓的活动又使土壤缝隙增加,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环境。
30.动物的生活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水、 和 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 的现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D
6.D
7.C
8.B
9.B
10.B
11.B
12.B
13.C
14.A
15.C
16.C
17.A
18.A
19.B
20.A
21. 干旱环境 寒冷环境
22. 环境 普遍
23. 食物链 食物网 水域 种类 数量
24.(1)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一步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的弱点和缺陷。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5)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和银行的作用。
25. 环境 环境 环境的影响 适应环境 影响和改变环境
26. 臭氧层 温室 噪声 人类
27. 形态 结构 生理
28. 生态因素 适应
29. 适应 影响
30. 陆地/空中 空中/陆地 适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