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6.2.2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步练习
1.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其中的两条食物链如下图所示。如果大量捕杀青蛙,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
A.蛇的数量大大增加
B.虫害严重,水稻减产
C.老鼠大量增加,水稻减产
D.蛇的数量大大减少
2.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树→蝉→螳螂→黄雀
B.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
C.草→昆虫→食虫鸟→蛇→鹰→细菌
D.昆虫→蛙→蛇
3.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三种生物,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如图书所示,那么该生态系统中的的杂食性动物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4.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B.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C.相互促进 相互发展 D.以上都不对
5.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水→草→牛 B.草→麻雀→鹰
C.阳光→鼠→蛇 D.蝗虫→蜘蛛→食虫鸟
6.如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B.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C.该食物网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
D.蛇与鹰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7.下列所表达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青蛙→蛇→猫头鹰 B.水→草→兔→狼
C.松树→松毛虫→啄木鸟 D.狼→鹿→草
8.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下列能够完整的表示食物链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田鼠吃庄稼,猫头鹰吃田鼠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蛇吃田鼠,猫头鹰也吃田鼠
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
C.丙是生产者,甲、乙、丁是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10.模式图可用于解释生物学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对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隐含的食物链,甲代表虾米
B.若该模型表示泌尿系统的组成,则乙是膀胱
C.若图表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D.若图表示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的过程,则氧从丙进入丁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对这条谚语中所包含的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树
C.螳螂→黄雀→蝉 D.树→蝉→螳螂→黄雀
12.如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指向取食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植食性动物
B.b是杂食性动物
C.c是肉食性动物
D.d是肉食性动物
13.下列生物中,生活在潮湿地带,并以植物的叶和嫩芽为食的是( )
A.北极熊 B.珊瑚虫 C.蜗牛 D.骆驼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正确食物链的是( )。
A.青蛙→蛇→猫头鹰 B.草→食草昆虫→青蛙
C.阳光→草→食草昆虫 D.草←食草昆虫←青蛙
15.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
A.青草→昆虫→食虫鸟 B.食虫鸟→昆虫→青草
C.食虫鸟→青草→昆虫 D.青草→食虫鸟→昆虫
16.下列生物之间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是 ( )
A.青蛙捕食昆虫 B.菜青虫吃白菜
C.狮子捕食斑马 D.松鼠吃蘑菇
17.如图可以反映某些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曲线可以表示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
B.B曲线可以表示种子萌发过程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C.在食物链为“草→羊→狼”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若过度放牧,B曲线可以表示短时间内狼的数量变化
D.B曲线可以表示血液流经小肠过程中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的变化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B.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弱
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各种生物成分之间才能长时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1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鼠和蛙
B.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鹰
C.此食物网中,包含三条食物链
D.若加上分解者,该图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0.水中的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药剂)在水草、虾、鱼和鹰组成的食物链中传递并积累。下列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 )
A.鱼 B.鹰 C.水草 D.虾
21.食物链总是从 开始的,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 和 。
2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形成一条条简单的食物链,而且许多食物链相互交叉成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自然界各种生物通过 而形成的复杂关系,反映了生态系统中 和 的流动情况.
23.无论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它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
2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提示了生物间的 关系;请写出与此有关的一条食物链: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 等。除了 以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25.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在此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
26.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 和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7.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
28.“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讲,原因是?
29.食物链只包括 、 。
30.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主要是 关系,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常见是 关系和 关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B
6.C
7.C
8.B
9.C
10.D
11.D
12.B
13.C
14.B
15.A
16.B
17.D
18.B
19.B
20.B
21. 生产者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22. 食物网 食物 物质; 能量
23.绿色植物
24. 吃与被吃 海藻→虾米→小鱼→大鱼 阳光 温度 水 病毒 细胞
25. 生物/环境 环境/生物 吃 被吃 食物网
26. 吃与被吃 物质/能量 能量/物质
27.食物链
28.种内斗争。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而虎的营养级别较高
29. 生产者 消费者
30. 捕食 捕食 竞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