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7.1.1发酵技术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7.1.1发酵技术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9 13:5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7.1.1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1.如图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几天后,其中一瓶变质,另一瓶仍保鲜;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丙图),几天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该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  )
A.空气的有无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温度的高低
2.如下图甲所示,将A瓶肉汤煮沸,B瓶肉汤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然后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乙所示),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了。关于该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微生物的有无
B.未打断瓶颈时,A瓶中的肉汤变质,B瓶不变质
C.此实验证明使肉汤腐败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D.要想得出科学的结论,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3.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实验器具好看 D.观察时认真
4.下列食品的制作没有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A.豆浆 B.馒头 C.泡菜 D.酸奶
5.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巴斯德所做的肉汤实验,证实了肉汤中的细菌是( )
A.空气中自然形成的
B.肉汤中自然形成的
C.全部产生于空气中
D.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中繁殖产生的
6.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 )
A.低温冷藏 B.真空包装 C.保持湿润 D.晒干储藏
7.图中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A.巴斯德
B.袁隆平
C.达尔文
D.孟德尔
8.下列保存食物的方法中,依据的原理不是“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是 ( )
A.将蘑菇晒干保存 B.对肉肠进行真空包装
C.对肉类熟食进行晒制与烟熏 D.将鱼进行腌制保存
9.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制作泡菜 B.用醋酸菌酿醋
C.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10.据报道,在新生儿的呼吸道内也有细菌的存在,这说明(  )
A.细菌的数量很多 B.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
C.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D.细菌对人类危害巨大
11.如下图所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 ( )
A.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
B.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C.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D.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
12.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B.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的双名法促进了学术交流
C.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证明了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D.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由空气的细菌引起
13.制作面包时,为了使面包松软多孔,应在面粉中加入()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链球菌 D.酵母菌
14.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
A.列文 虎克 B.达尔文 C.孟德尔 D.巴斯德
15.提出了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的科学家是( )
A.林奈 B.弗莱明 C.列文·虎克 D.巴斯德
16.下图是著名的巴斯德实验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肉汤煮沸可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B.曲颈瓶的妙处是阻止了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肉汤
C.实验证明肉汤的腐败是空气中的微生物造成的
D.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瓶颈的形状
17.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结果支持了哪种生命起源的观点( )
A.生生论 B.自然发生论 C.神创论 D.化学进化论
18.如图所示,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氧气 B.细菌等微生物
C.烧瓶口玻璃管的形状 D.烧瓶的容量
19.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推动着生物学不断向前发展。以下四位科学家与他们的重要成就,对应错误的是( )
A.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 B.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C.林奈——创立植物命名的双名法 D.巴斯德——发现病毒
20.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肉汤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中
B.甲乙两图所示的两组实验中,所控制的变量分别是是否煮沸和瓶颈
C.甲图中控制变量的办法是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
D.巴斯德的实验中,鹅颈瓶的妙处是鹅颈瓶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
21.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发明 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 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2.劳动课上,利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既要给泡菜坛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其中的科学道理是给泡菜制造 环境。
23.荷兰人 发现了细菌, 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4.发酵技术是指利用 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传统的发酵食品有 、 、 等,现代的发酵技术能够 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如 等。
25.在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写出图中P、Q、R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物质。
p代表 Q代表 R代表
26.制酸奶和泡菜用 菌;酿酒、制馒头用 菌;制腐乳、面酱用 菌。
27.将下列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实例与生物技术对应起来
28.“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是法国学者巴斯德的著名言论,他的“鹅颈烧瓶”实验的结论,推翻了关于“生命的起源”的“ 论”。
29.法国的科学家巴斯德被誉为“ ”。
30.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他还发现了 和 ,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D
6.C
7.A
8.B
9.A
10.C
11.A
12.C
13.D
14.D
15.D
16.D
17.A
18.B
19.D
20.B
21. 显微镜 巴斯德
22.无氧
23. 列文虎克 巴斯德
24. 微生物 酿酒 制酱 制醋 按照人的意愿 抗生素
25. 二氧化碳 酒精 氧气
26. 乳酸 酵母 霉
27.①C ②B ③D ④A
28.自然发生
29.微生物学之父
30. 乳酸菌 酵母菌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