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01 13:1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下列动物中, 在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是(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线形动物 D.两栖动物
2.下列有关进化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B.原始的爬行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
C.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
D.原始的爬行类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
3.原鸡每年产卵只有 8~12 枚,而经过人工驯化后的家鸡每年产卵可以达到 100 枚, 在家鸡基础上培育
的产蛋鸡每年可产卵 200~300 枚,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
C.食物改变的结果 D.气候改变的结果
4.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达尔文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无翅、残翅, 少数昆
虫有强健翅,岛上具有正常翅的昆虫消失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翅型的差异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
B.正常翅昆虫的消失是与海岛环境斗争的结果
C.频繁的大风导致昆虫的变异类型出现
D.无翅、残翅和强健翅都是与海岛环境相适应的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B.在较浅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一定比在较深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高等
C.同源器官是生物进化在解剖学上的重要证据
D.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6.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进化速度缓慢,其原因是( )
A.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生存斗争较缓和
B.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生物变异少
第 1 页(共 11 页)
C.海洋生物一般比陆地生物低等
D.海洋中生存斗争激烈,很多生物被淘汰
7.根据自然选择学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狗的牙齿坚硬, 是长期磨炼的结果
(
自然选择学说
)
)D.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的结果考点:
8.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结合如图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样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该农药使用初期,害虫的数量明显减少
C.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农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9.若△、口、 ☆表示具有血缘关系三类生物,如图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 则
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 △→ 口→☆ B. ☆→ 口→△ C. △→☆→ 口 D. ☆→△→ 口
10.如图所示是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的比较, 由图中信息我们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
第 2 页(共 11 页)
A.鱼类和人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B.鱼类和人不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C.各种脊椎动物间没有亲缘关系
D.无法作出任何科学推测
二 、填空题
11.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 的个体,在生存斗争
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 的个体则容易被 。
12.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是有 的,同一物种的生物群体中存在着 的基因。在代代相传的种族繁衍过程中,这些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并保持着相对的 ,同时
也发生着某些 。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发生着 。
13.如图所示, 图甲表示 1940-1960 年某地的降雪天数,图乙表示在同一时间里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
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
(1)雪地老鼠的毛色为白色, 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现象,是长期 的结果。若降
雪推迟,则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 这说明 。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多,白色老鼠的数量 ,白色老鼠所占最高百分比出现在降雪天数最
大值 (填“之前 ”或“之后”)。从 1940-1960 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逐渐上升, 以后逐渐
下降, 这种环境变化对老鼠的毛色起 作用。
三 、实验探究题
14.进化树又称“系统树 ”“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 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
请据下图分析回答:
第 3 页(共 11 页)
(1)树根处 A 代表 ,它生活在 中。
(2)A 由于 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
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 。
(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 进化来的。
(4)C 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 。
(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四 、解答题
15.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 有的跑得快, 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 ;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
就会被自然 .
(3)同样, 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 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
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 作用.
(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 这是 的结果.
第 4 页(共 11 页)
1.4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C
【解析】如图生物进化树
在动物进化历程中, 节肢动物、爬行动物、线形动物、两栖动物中,最先出现的是线形动物,因此在
上述四类动物中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在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是线形动物
故选: C.
(1)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
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和哺乳类.
2.B
【解析】根据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根据生物进化树可知:
A.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表述正确;
B.原始的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的爬行类;故错误;
C.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 表述正确;
D.原始的爬行类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B。
3.A
【解析】 人工自然选择是指针对特定性状进行育种,使这些性状的表现逐渐强化,而人们不需要的性
状则可能逐渐消匿的过程。
人工选择无非就是特指人为设立的选择场景,比如下蛋多的鸡留着,下蛋少的鸡都杀了吃,于是天生
第 5 页(共 11 页)
下蛋多的鸡就被这样的人工选择青睐,在后续世代中占比越来越高。
故答案为: A.
4.C
【解析】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A.同一物种, 出现不同性状的生物, 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故 A 正确;
B、物种的消失是环境选择的结果;故 B 正确;
C、变异的出现与外界环境无关; 故 C 错误;
D、经过大风的选择后, 无翅、残翅、强健翅的昆虫生存下来, 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C。
5.B
【解析】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 经过漫长 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 正确; B、简单、低等的生物化石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少(不是没有),而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多, B 错误; C、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 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
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C 正确;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正确.
故选: B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思考解答.
6.B
【解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 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 又要与其他生物进 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 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 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因此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客观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相对
稳定, 生物变异小较小, 导致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故选 B。
此题为基础题, 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条件。
第 6 页(共 11 页)
7.C
【解析】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正确。
B、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 鹿跑的不快、便容易被狼吃掉,狼跑的不快
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 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B 正确。
C、狗的牙齿坚硬并不是长期磨练出来的, 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错误。
D、恐龙由于缺乏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 导致恐龙的灭绝.因此恐龙的灭绝是自
然选择的结果, D 正确。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达尔 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 1859 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
科学的三大发现。故答案选: C
8.D
【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 自然选择 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 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 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 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 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 先不同了, 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 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A.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本就存在抗药性个体,不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A 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 使用农药初期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害虫的数量明显减少, 这叫不适
者被淘汰; 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 这叫适者生存,B 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符合达尔文进化
观点, C 不符合题意。
D.害虫原本就存在着变异,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 D 符合题意。
9.A
【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 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 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 结构越简
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 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
第 7 页(共 11 页)
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由图可以发现在底层只有△生物化石出现,说明该生物较简单、低等; 第二层从有△、口两种生物化 石,说明口比△更高等; 最上层有☆、△、口三种生物化石, 说明☆比口更高等; 所以三类生物的进
化关系最可能是△→ 口→☆,故 A 说法正确, 符合题意; B、C、D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10.A
【解析】胚胎发育初期相似,都有鳃裂和尾; 胚胎发育晚期, 除鱼以外,其他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
了,人的尾也消失了。
一切高等动植物的胚胎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说明高等生物起源于低等的单细胞生物;鱼 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彼此间的区别十分显著,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很 相似, 那就是都有鳃裂和尾,头部较大, 身体弯曲,彼此并不容易区分,到了发育晚期,除鱼以外, 其它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了, 人的尾也消失了, 这种现象说明了高等脊椎动物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 动物进化来的, 所以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迅速重演了它们祖先的主要发育阶段.例如: 古代脊椎 动物原始的共同祖先生活在水中,所以陆生脊椎动物和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还出现了鳃裂等.因此鱼、 蝾螈、龟、鸡、猪、牛、兔 7 种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有鳃裂和尾,这说明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
古代原始的有鳃有尾的共同原始祖先进化来的。
故答案为: A
二 、填空题
11.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淘汰
【解析】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
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选择学说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2.差异; 多种多样;稳定性;变异;自然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对进化理论发展的认识。
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异的, 同一物种的生物群体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基因。在
代代相传的种族繁衍过程中,这些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并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 同时也发生着某些
变异。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发生着“ 自然选择”。
第 8 页(共 11 页)
故答案为: 差异;多种多样;稳定性;变异; 自然选择
13.(1)适应;自然选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2)增多;之后; 定向选择
【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水分、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如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的主要是光照、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造成仙人掌叶变为刺的主要是水分:在东北地区的林 区。出现山脚下是落叶阔叶林、山腰处是红松林、山顶处是冷杉林的现象, 影响这种分布的环境因素
主要是温度。
(1)雪地老鼠的毛色为白色, 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若降雪推迟,则 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因为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
非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但是生物也能适应环境。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多,白色老鼠的数量增多, 白色老鼠所占最高百分比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 之后。从 1940-1960 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逐渐上升, 以后逐渐下降, 这种环境变化对老鼠的毛色起 定向选择作用。 因为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生物面对环境中的恶劣因素,能够适应与
战胜, 就能够生存下来。
故答案为:(1)适应;自然选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2)增多;之后; 定向选择
三 、实验探究题
14.(1)原始生命;原始海洋
(2)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界
(3)爬行类
(4)C 用种子繁殖,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
(5)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解析】根据生物进化树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在生物进化树中,生物越高等,所处的位置就越高。
解:(1)根据生命的起源相关知识可知: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闪电的作用下,合成了简单的有 机物; 简单的有机物在原始的海洋中,经过上万年的积累与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
进一步形成能够独立生活和繁殖的体系; 就诞生了原始生命;
(2)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 一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 进化成植物;另一部
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进化为动物。根据生物分类知识可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界;
(3)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为: 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 第 9 页(共 11 页)
类;故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古代的爬行类进化来的;
(4)C 是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是孢子植物, 用孢子繁殖后代;故两者
的主要区别是繁殖方式的不同;
(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故答案为:(1)原始生命、原始海洋;(2)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界;(3)爬行类;(4)C
用种子繁殖,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5)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四 、解答题
15.(1)变异;选择材料
(2)生存;淘汰
(3)选择
(4)自然选择
【解析】(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 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 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 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生存;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 就会被自然淘汰。(3)同样, 跑得 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
了相互选择作用。(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①达尔文认为: 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特征, 生物有了这个特征, 物种才能稳定存在; 生物界普遍存在变 异,每一代都存在变异, 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 遗传的变异为 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例如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中存在着跑得快与 跑得慢的变异, 这些变异是能够遗传的, 并且是随机产生的。 ②③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 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 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 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 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 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 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生存下去,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 就会被自然淘汰。这是食物和环境 对猎豹的奔跑速度的定向选择的结果。同样, 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 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选择作用。④在生存斗争中, 凡是生存下来
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
第 10 页(共 11 页)
争中,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进化过
程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