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6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 糖 油脂 提高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16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 糖 油脂 提高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8-21 11:0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 糖 油脂
一.解答题(共5小题)
1.为判断某物质存在或某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常以特定物质的显色达到目,能显色的物质就称“指示剂”.如: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判断待测液显酸性;用淀粉溶液变蓝判断单质碘(I2)的存在:
已知:★SO2+I2+2H2O═H2SO4+2HI(无色溶液);
★常温下,碘微溶入水;
★5SO2+2H2O+KMnO4═K2SO ( http: / / www.21cnjy.com )4+2H2SO4+2MnSO4(无色溶液).
(1)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SO2含量用如图吸收装置(量气装置省略).
①混合气体通过图示吸收装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时间后,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 色时即可停止通气.此法适宜测SO2含量较 (选填“低”或“高”)的混合气体.
②吸收装置内的I2的淀粉溶液一也可以用 溶液代替作为指示剂.因为 .
(2)若用10.0%的氢氧化钠溶液16 ( http: / / www.21cnjy.com ).0g滴加到20.0g盐酸中(含2滴酚酞试液),混合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
①原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②试列式计算说明将该反应后的溶液转化为20℃时饱和溶液的一种简单方法(计算结果精确到0.1g).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Og.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多发,“假奶 ( http: / / www.21cnjy.com )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地沟油”等接踵而来,使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1)馒头、面包主要为人体提供的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物质是淀粉.检验某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可取样加入 .淀粉在体内酶的作用下转化成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写出葡萄糖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醛(CH2O)不仅有毒,而且易燃,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使用要注意安全.写出甲醛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水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某饮品的主要成分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脂肪、鸡蛋白粉、钾、钙等.该饮品不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A.无机盐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4)小敏为检验某小食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的方法和现象是:取样灼烧, ,
结论:小食品中不含蛋白质.
(5)维生素C(简称Vc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维生素C泡腾片规格为每盒67.5克(4.5克×15片),每10片大约能提供0.2g维生素C,某病人服用2盒后,理论提供维生素C为 克.
3.铜及其化合物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用的物质,下面是对铜及其化合物的探究.
问题一:硫酸铜溶液的配制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配制硫酸铜溶液时意外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有时会出现少量白色浑浊,对此,他和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作出如下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 1
(1)形成浑浊条件分析:小明分别作出如图1配制方式,并记录现象如下:
另外,他将配好的饱和且澄清的硫酸铜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滴入纯净水中有如上现象,在配制过程中形成白色浑浊的因素可能有 、 、 等,因此,在实验室配制硫酸铜溶液时要用的配制用水是 (选填“自来水、市售纯净水、医用蒸馏水”)、在 (选填“较低温度、较高温度”)下配制稍浓些的硫酸铜溶液.
(2)白色浑浊成分分析.
[查阅资料]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获知:此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沉淀是一种名为碱式硫酸铜的物质,它可溶于酸,其有多种可能的组成,如Cu2(OH)2SO4、Cu3(OH)4SO4或Cu4(OH)6SO4等.为确定此次得到的白色沉淀究竟是哪种组成,小明设计实验如下:
[设计实验]称取5.16g白色沉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成两等份:一份溶于足量的 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2.33g白色固体;将另一份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到黑色固体1.60g.
[得出结论]通过计算确定该白色沉淀中C ( http: / / www.21cnjy.com )u2+、OH﹣、SO42﹣的质量比为 ,其化学式为 .(写出计算过程,共4分)
问题二:氢氧化铜与葡萄糖反应产物的分析
利用新制氢氧化铜可以验证葡萄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存在.下面是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对此实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Ⅰ.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葡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
提出猜想:红色沉淀可能是 、 或二者混合物.
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能与酸反应,得到+2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铜离子和单质铜;②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③铜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一氧化氮.
设计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3:称取红色沉淀a g,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直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 g,比较a、b关系;
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 .
Ⅱ.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设计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2所示.
①通入氢气体积 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
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玻璃管的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量 ④实验前,干燥管(含其中固体)质量
⑤硬质玻璃管质量 ⑥锌粒质量 ⑦稀硫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含溶质的量 ⑧实验后,干燥管(含其中固体)质量 (已知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且假设反应能完全进行)
A.②④⑤⑧B.②③⑤C.①⑥⑦D.①②⑤
你认为需要测定上述 (选择正确的字母填空)即可确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
Ⅲ.研究性学习小组丙上网查阅得知,“20 ( http: / / www.21cnjy.com )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绿色化学的科学家”.绿色化学强调对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他们收集上述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胆矾(CuSO4 5H2O).他们设计了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将红色固体反复灼烧后,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再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减压过滤,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晶体,晾干或用滤纸吸干.晶体用酒精淋洗而不用水洗的好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4.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与水作用逐渐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葡萄糖.现有一包白色粉末,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来证明:
(1)淀粉还没有转化成葡萄糖,白色粉末都是淀粉
(2)淀粉部分转化成葡萄糖,白色粉末是淀粉和葡萄糖的混合物
(3)淀粉完全转化成葡萄糖,白色粉末都是葡萄糖
5.碳、氢、氧几乎是所有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
(1)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就含有上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种元素.检验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最简单的方法是 ;如果样品中含有蛋白质,检验时出现的现象与碳、氢、氧元素 (选填“有关”、“无关”).
(2)绿色植物可以利用上述三种元素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物质A和物质B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 ;物质A和物质B还可以直接化合生成 .以上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生成物却不同,说明化学反应的产物不仅与反应物有关,还与 有关.
8.2 糖 油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5小题)
1.为判断某物质存在或某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常以特定物质的显色达到目,能显色的物质就称“指示剂”.如: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判断待测液显酸性;用淀粉溶液变蓝判断单质碘(I2)的存在:
已知:★SO2+I2+2H2O═H2SO4+2HI(无色溶液);
★常温下,碘微溶入水;
★5SO2+2H2O+KMnO4═K2SO4+2H2SO4+2MnSO4(无色溶液).
(1)工业上测量SO2,N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混合气体的SO2含量用如图吸收装置(量气装置省略).
①混合气体通过图示吸收装置一定时间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 无 色时即可停止通气.此法适宜测SO2含量较 低 (选填“低”或“高”)的混合气体.
②吸收装置内的I2的淀粉溶液一也可以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高锰酸钾 溶液代替作为指示剂.因为 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一定量的SO2可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
(2)若用10.0%的氢氧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钠溶液16.0g滴加到20.0g盐酸中(含2滴酚酞试液),混合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
①原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3% .
②试列式计算说明将该反应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溶液转化为20℃时饱和溶液的一种简单方法(计算结果精确到0.1g).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Og.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 (1)①依据溶液的变色情况判断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进行状态,并对反应进行的时机进行控制,依据此装置能吸收的二氧化硫量不大分析测量气体中二氧化硫含量高低的问题;
②依据题干中关于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的反应进行分析即可,;
(2)①依据反应的情况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对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计算即可;
②根据20℃是氯化钠的溶解度,结合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钠质量分析使其转化为20℃时的饱和溶液的方法;
解答: 解:(1)①碘的淀粉溶液呈蓝色,由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SO2+I2+2H2O═H2SO4+2HI(无色溶液)可知该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时该反应恰好完成,此时应该停止通入气体,通入过量气体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常温下,碘微溶入水,所以碘的淀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量较小,故该装置吸收二氧化硫的量较小,所以此法适宜测SO2含量较低的混合气体.
②因为紫红色高锰酸钾的溶液通入二氧化硫时会发生5SO2+2H2O+KMnO4═K2SO4+2H2SO4+2MnSO4(无色溶液)的反应,溶液现象由紫红色变成无色,所以也可采用高锰酸钾溶液代替碘的淀粉溶液完成该实验.
(2)由题干可知10.0%的氢氧化钠溶液16 ( http: / / www.21cnjy.com ).0g和2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因此可通过反应的方程式对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计算,也可计算出生成的氯化钠质量;
设该盐酸的溶质质量是x;生成的氯化钠质量是y.
Na0H+HCl═NaCl+H2O
40 36.5 58.5
16g×10% x y
,x=1.46g
,y=2.34g
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由于该溶液在20℃时不饱和所以可采用加溶质的简便办法使其转化成饱和溶液,原溶液质量是20g+16g=36g;
设加入溶质的质量是z,则有×100%=×100%
则z≈9.8g
故答案为:(1)①无;低;②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一定量的SO2可由紫红色变为无色;(2)①7.3%②可向溶液中加入9.8g氯化钠.
点评: 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题干中提供的新信息并结合相关的基础计算完成,题型涉及面广起点较高但落点较低.
2.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多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地沟油”等接踵而来,使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1)馒头、面包主要为人体提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营养物质是淀粉.检验某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可取样加入 碘酒(碘水) .淀粉在体内酶的作用下转化成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写出葡萄糖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6H12O6+6O2═6CO2+6H2O
(2)甲醛(CH2O)不仅有毒,而且易燃,工人使用要注意安全.写出甲醛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水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CH2O+O22H2O+2CO .
(3)某饮品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鸡蛋白粉、 ( http: / / www.21cnjy.com )钾、钙等.该饮品不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D
A.无机盐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4)小敏为检验某小食品中是否含有蛋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的方法和现象是:取样灼烧, 没有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
结论:小食品中不含蛋白质.
(5)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酸),易溶于水,易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维生素C泡腾片规格为每盒67.5克(4.5克×15片),每10片大约能提供0.2g维生素C,某病人服用2盒后,理论提供维生素C为 0.6 克.
考点: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 (1)根据碘与淀粉反应会呈蓝色的性质判断.葡萄糖被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根据题中的叙述分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进行书写方程式;
(3)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属生命活动必需物质.
(4)检验是否含有蛋白质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灼烧法,闻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5)由维生素C泡腾片规格为每盒67.5克(4.5克×15片),每10片大约能提供0.2g维生素C,可以计算2盒含有维生素C的质量.
解答: 解:(1)碘遇淀粉变蓝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碘的特性,所以可用碘水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葡萄糖被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
(2)由题意可知,甲醛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水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2O+O22H2O+2CO;
(3)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属生命活动必需物质,从该饮品的成分分析,该饮品缺少维生素.
(4)检验是否含有蛋白质最简单的方法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灼烧法,若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证明含有蛋白质;若没有闻到此气味,证明头不含有蛋白质.由结论可以推测出现象为没有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5)由题意可知,一盒15片,两盒则为30片;每10片大约能提供0.2g维生素C,故两盒含有维生素C的质量为0.2g×3=0.6g.
故答案为:(1)碘酒(碘水)C6H12O6+6O2═6CO2+6H2O;
(2)2CH2O+O22H2O+2CO;
(3)D;
(4)没有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5)0.6.
点评: 此题是一道生活常识考查题,只要常常留意生活,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就能解决好此类题目.
3.铜及其化合物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中常用的物质,下面是对铜及其化合物的探究.
问题一:硫酸铜溶液的配制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配制硫酸铜溶液时意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发现有时会出现少量白色浑浊,对此,他和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作出如下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 1
(1)形成浑浊条件分析:小明分别作出如图1配制方式,并记录现象如下:
另外,他将配好的饱和且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入纯净水中有如上现象,在配制过程中形成白色浑浊的因素可能有 温度 、 水中杂质含量(或水的纯度) 、 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等,因此,在实验室配制硫酸铜溶液时要用的配制用水是 医用蒸馏水 (选填“自来水、市售纯净水、医用蒸馏水”)、在 较低温度 (选填“较低温度、较高温度”)下配制稍浓些的硫酸铜溶液.
(2)白色浑浊成分分析.
[查阅资料]同学们上网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资料获知:此白色沉淀是一种名为碱式硫酸铜的物质,它可溶于酸,其有多种可能的组成,如Cu2(OH)2SO4、Cu3(OH)4SO4或Cu4(OH)6SO4等.为确定此次得到的白色沉淀究竟是哪种组成,小明设计实验如下:
[设计实验]称取5.16g白色沉淀,分成两等份:一份溶于足量的 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2.33g白色固体;将另一份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到黑色固体1.60g.
[得出结论]通过计算确定该白色沉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Cu2+、OH﹣、SO42﹣的质量比为 64:17:48 ,其化学式为 Cu2(OH)2SO4 .(写出计算过程,共4分)
问题二:氢氧化铜与葡萄糖反应产物的分析
利用新制氢氧化铜可以验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葡萄糖的存在.下面是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对此实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Ⅰ.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
提出猜想:红色沉淀可能是 铜 、 氧化亚铜 或二者混合物.
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能与酸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到+2价的铜离子和单质铜;②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③铜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一氧化氮.
设计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3:称取红色沉淀a g,在空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直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 g,比较a、b关系;
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三 .
Ⅱ.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设计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2所示.
①通入氢气体积 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
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玻璃管的总质量 ④实验前,干燥管(含其中固体)质量
⑤硬质玻璃管质量 ⑥锌粒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 ⑧实验后,干燥管(含其中固体)质量 (已知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且假设反应能完全进行)
A.②④⑤⑧B.②③⑤C.①⑥⑦D.①②⑤
你认为需要测定上述 B (选择正确的字母填空)即可确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
Ⅲ.研究性学习小组丙上网查阅得知,“2005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绿色化学的科学家”.绿色化学强调对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他们收集上述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胆矾(CuSO4 5H2O).他们设计了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将红色固体反复灼烧后,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再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减压过滤,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晶体,晾干或用滤纸吸干.晶体用酒精淋洗而不用水洗的好处是: 减少晶体溶解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水的净化;酸、碱、盐的鉴别;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鉴定题;化学与生活健康;空气与水.
分析: 问题一:
(1)观察表一,在10℃时,分别用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水、市售纯净水、医用蒸馏水配制硫酸铜溶液,自来水有浑浊,另外两个无浑浊;说明有无浑浊现象与所选用的“水”有关,再细想这三种水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纯度不同.自来水纯度最低,医用蒸馏水纯度最高.所以得出第一影响因素是水的纯度.
用市售纯净水配制硫酸铜溶液时,在10℃无浑浊,30℃时有浑浊,说明浑浊的形成与温度有关.
观察表二,当把饱和且澄清的硫酸铜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纯净水时,浓度越来越大.说明浑浊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2)白色浑浊分析
题目中告诉我们,碱式硫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铜溶于酸,所以我们应该联想到“一份溶于足量的__________中”填酸,常见的酸有稀盐酸、稀硫酸,但这里不能用稀硫酸,因为加入的稀硫酸也能与后面加入的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使沉淀偏大.盐酸与碱式硫酸铜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硫酸铜.
根据书写方程式的步骤:写出反应方程式;
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
分别减少2.33g硫酸钡中硫酸根(SO42﹣)的质量;1.6gCuO中铜元素的质量(即Cu2+的质量);一份白色沉淀中的质量;
即可求白色沉淀中Cu2+、OH﹣、SO42﹣的个数比;从而确定白色沉淀的化学式;
问题二:氢氧化铜与葡萄糖反应产物的分析
Ⅰ、紧紧围绕“红色”来猜想,因为铜也是红色的,所以红色沉淀可能是Cu、Cu2O或者二者混合物.
【设计方案】:方案1:由于Cu、Cu2O都能与稀硝酸反应,进行分析;
方案2:Cu2O与稀硫酸反应有Cu生成,有残渣,Cu不与稀硫酸反应有残渣,进行解答;
方案3: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Cu2O在空气中灼烧也生成氧化铜,但两者增加的质量不同;用极值法进行分析解答;
确定红色沉淀物;
Ⅱ、解答此题时,应知道测定的原理;用此装置测定物质组成通常在如下两种途径:
氢气与Cu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 2Cu+H2O.
结合装置图和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硬质玻璃管+其中固体在反应前后质量差是Cu2O中O的质量,通过氧的质量可求出Cu2O的质量,再进一步判断是否含有Cu;
一般不用测氢气的体积、锌粒、稀硫酸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质的方法,因为在用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通常需要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反应后还要再通一段时间氢气,再加上氢气并不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部分氢气会白白浪费掉,所以实际参加反应氢气的量很难测定.
Ⅲ、根据硫酸铜能溶于水但不能溶于酒精,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问题一:
(1)在配制过程中形成白色浑浊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水中杂质含量(或水的纯度)、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在实验室配制硫酸铜溶液时要在低温下用医用蒸馏水配制;
(2)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
2.33g硫酸钡中硫酸根(SO42﹣)的质量为:2.33××100%=2.33××100%=0.96g;
碱式硫酸铜在空气灼烧产物为CuO、H2O、SO3.
1.6gCuO中铜元素的质量(即Cu2+的质量):1.6××100%=1.28g;
一份白色沉淀中OH﹣的质量为:5.16g÷2﹣1.28g﹣0.96g=0.34g.
所以 白色沉淀中Cu2+、OH﹣、SO42﹣的个数比为:=2:2:1;
所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Cu2(OH)2SO4 ;
问题二:
Ⅰ、紧紧围绕“红色”来猜想,因为铜也是红色的,所以红色沉淀可能是Cu、Cu2O或者二者混合物;
【设计方案】:方案1:由于Cu、Cu2O都能与稀硝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所以不行;
方案2:Cu2O与稀硫酸反应有Cu生成,有残渣,Cu不与稀硫酸反应有残渣,所以方案2不行;
方案3: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Cu2O在空气中灼烧也生成氧化铜,但两者增加的质量不同.
agCu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反应后质量变为 g;
agCu2O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反应后质量变为 g;
所以ag红色沉淀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反应后,当b为 g时红色沉淀Cu;
当b为为 g 时红色沉淀 Cu2O;
当 g<b< g 时红色沉淀为两者混合物;
Ⅱ、解答此题时,应知道测定的原理;用此装置测定物质组成通常在如下两种途径:
氢气与Cu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 2Cu+H2O.
结合装置图和化学方程式,硬质玻璃管+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固体在反应前后质量差是Cu2O中O的质量,通过氧的质量可求出Cu2O的质量,再进一步判断是否含有Cu;此法需要测定的数据:B ②③⑤;
一般不用测氢气的体积、锌粒、稀硫酸中溶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法,因为在用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通常需要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反应后还要再通一段时间氢气,再加上氢气并不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部分氢气会白白浪费掉,所以实际参加反应氢气的量很难测定.
Ⅲ、硫酸铜能溶于水但不能溶于酒精,晶体用酒精淋洗而不用水洗的好处是可以获得最多的晶体;
故答案为:(1)温度;水中杂质含量(或水的纯度);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医用蒸馏水;较低温度;
(2)64:17:48; Cu2(OH)2SO4 ;
Ⅰ.铜;氧化亚铜;方案三;
Ⅱ、B;
Ⅲ、减少晶体溶解.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4.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与水作用逐 ( http: / / www.21cnjy.com )渐分解成葡萄糖.现有一包白色粉末,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来证明:
(1)淀粉还没有转化成葡萄糖,白色粉末都是淀粉
(2)淀粉部分转化成葡萄糖,白色粉末是淀粉和葡萄糖的混合物
(3)淀粉完全转化成葡萄糖,白色粉末都是葡萄糖
考点: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压轴实验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 (1)要证明有淀粉存在,而无葡萄糖存在即可.
(2)要证明既有葡萄糖,又要淀粉.
(3)要证明无淀粉,有葡萄糖即可.
解答: 解:用碘水可证明有无淀粉,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证明有无葡萄糖存在.
具体如下:(1)滴加碘水,发现变蓝色,说明有淀粉;加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后,没有产生红色沉淀,说明淀粉还没有转化成葡萄糖;
(2)滴加碘水,发现变蓝色,说明有淀粉.加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已部分转化成葡萄糖;
(3)滴加碘水,发现没变蓝色,说明没有淀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已全部转化成葡萄糖.
故答案为:(1)取少量白色粉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加碘水,发现变蓝色,说明有淀粉.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后,没有产生红色沉淀,说明淀粉还没有转化成葡萄糖.
(2)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碘水,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变蓝色,说明有淀粉.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已部分转化成葡萄糖.
(3)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发现没变蓝色,说明没有淀粉.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已全部转化成葡萄糖.
点评: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实验的较新型题目,它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中考的方向之一.
5.碳、氢、氧几乎是所有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
(1)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就含有上述三种元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检验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最简单的方法是 灼烧 ;如果样品中含有蛋白质,检验时出现的现象与碳、氢、氧元素 无关 (选填“有关”、“无关”).
(2)绿色植物可以利用上述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A和物质B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 6CO2+6H2OC6H12O6+6O2 ;物质A和物质B还可以直接化合生成 H2CO3 .以上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生成物却不同,说明化学反应的产物不仅与反应物有关,还与 反应条件 有关.
考点: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专题: 元素与化合物;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 (1)用灼烧法可见别蛋白质,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证明是蛋白质;蛋白质与碳、氢、氧元素无关,只与碳、氢、氧的组合方式有关;
(2)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6CO2+6H2OC6H12O6+6O2,则A是CO2、B是H2O,A和B直接化合生成H2CO3;由以上两个反应可知: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解答: 解:(1)检验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最简单的方法是灼烧,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证明是蛋白质;如果样品中含有蛋白质,检验时出现的现象与碳、氢、氧元素无关,只与碳、氢、氧的组合方式有关;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6CO2+6H2OC6H12O6+6O2,则A是CO2、B是H2O,A和B直接化合生成H2CO3;以上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生成物却不同,说明化学反应的产物不仅与反应物有关,还与反应条件有关.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故答案为:(1)灼烧、无关;
(2)6CO2+6H2OC6H12O6+6O2、H2CO3、反应条件.
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鉴别.鉴别蛋白质最简单的方法是灼烧,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证明是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