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三)(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借助模型有利于学科概念的学习与理解,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镁:Mg2O B.氢氧化钠:NaOH C.氨气:NH4 D.硫酸钾:KSO4
3.学习科学发展史可以帮助我们增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原子结构模型发展是指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开始,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如图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提出这该原子模型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卢瑟福 C.波尔 D.门捷列夫
4.过度使用氮肥,是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和+5 B.+2和+2 C.﹣5和+3 D.﹣1和+5
5.对于Cu、Cu2+、Cu+(亚铜离子)三种微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质量几乎相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6.下列微观示意图中黑球代表H原子,白球代表Cl原子,其中代表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7.据报道,1994 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A.433 B.161 C.272 D.111
8.R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下列含R元素的化合物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RCl2 B.R2(SO4)3 C.RNO3 D.R(OH)2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古代某恐龙身上一个原子也许存在于你体内
B.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D.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
10.在一些建筑物中有石棉,人吸入石棉纤维易患肺癌.其化学式为Ca2MgxSiyO22(OH)2,其中x、y的值分别为( )
A.8,3 B.5,8 C.3,8 D.8,5
11.某同学学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
D.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
12.用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以写成12C。1个12C的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CO2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若以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B. C. D.
13.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是两种用途广泛的有机物.已知由这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50% B.7.4% C.8.7% D.无法计算
14.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图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①”处应填( )
A.291 B.174 C.117 D.57
15.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该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
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 D.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6.有下列这些物质:
①氧气、②铁、③一氧化碳、④氩气、⑤水、⑥空气、⑦氯化钠、⑧澄清石灰水、⑨硫粉。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含氧化物的是 。
17.化合价为+3价的金属R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18.用化学符号填空:2个氮原子 ;n个钠离子 ;3个硫酸根离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表示氢原子,“〇”表示氧原子)表示 ;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19.卢瑟福用粒子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的实验,推翻了汤姆生在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
现象1: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2:一小部分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你根据原子结构知识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
(2)通过该实验的上述三种现象____(选填“能”或“不能”)获得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结论。
(3)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而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______。
(4)从原子变化上看,上述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 。
2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第13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4)一个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 (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5)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区别是 不同。
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请回答: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22.如图为原子核聚变(原理是让两个原子核发生聚合作用,生成一个新的原子核)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分别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聚变前后的微粒种类不变,各微粒总数也不变。
(1)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
(2)微粒“”所带的电荷类型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23.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化学式为C5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1)蛋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合格奶粉每100克含蛋白质约18克,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出某奶粉每100克中含有氮元素1.5克,通过计算判断这种奶粉是否合格?(假定奶粉中的氮元素全部来自于蛋白质)
24.新冠疫情发生时,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其中的一种消毒剂。列式计算:
(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2)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81克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和多少克的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相等。
25.抗流感药物——“达菲”被认为是这今为止对禽流感最有疗效的药物后,全球对达菲的市场需求膨胀,达菲的主要原料莽草酸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价格上涨几倍。全球蔓延的H1N1甲型流感,感染早期用达菲(Oseltamivir)有显著效果。“达菲”的原料莽草酸是我国传统的香料——八角商香的重要成分。
请你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C7H10O5)列式计算:
(1)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2)174克莽草酸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
(3)目前“达菲”两颗装售价涨至30元,其中一颗“达菲”药物质量为75毫克,其中莽草酸占该药质量的80%,而目前莽草酸的市场价格为3元/克,则一颗“达非”中莽草酸的成本价为多少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考点】模型与符号.版权所有
【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符号首先是一种象征物,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其次符号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发出的信息。一般指文字、语言、电码、数字符号、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据此分析。
【解答】解:A、图示为湖州标志,属于符号,不属于模型,故A错误;
B、图示为磁力线模型,故B正确;
C、图示节约用水的标志,故C错误;
D、图示为禁止鸣笛的标志,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模型是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各种模型的出现是科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
【解答】解:A、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1价,其化学式为:NaOH,故选项正确。
C、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选项错误。
D、硫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SO4,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考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化学史的知识来分析。
【解答】解:A、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认为原子呈圆球状,充斥着正电荷,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像一粒粒葡萄干镶嵌其中,故A错误;
B、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故B正确;
C、1913年玻尔提出了玻尔模型,波尔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绕核运动,故C错误;
D、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新成就,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考点】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原子团的化合价,结合硝酸铵(NH4N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硝酸铵(NH4NO3)中铵根显+1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1)×4=+1,则x=﹣3价。
硝酸铵(NH4NO3)中硝酸根显﹣1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y+(﹣2)×3=﹣1,则y=+5价。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5.【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离子的形成过程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Cu+(亚铜离子)是由Cu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Cu2+是由Cu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此过程中,核电荷数没有改变;电子的质量微乎其微,因此转化中质量几乎不变;但核外电子数不同。
故选:A。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6.【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解答】解:A、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B错;
C、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
D、该物质是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分类。
7.【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来解答.
【解答】解:由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则质量数为272,
又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
则质子数为272﹣161=111,
即核电荷数为111,故选D。
【点评】本题很简单,学生应明确原子结构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利用习题中相关的信息来计算解答.
8.【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题意,R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据此由化合价的原则计算出R元素的化合价,进而由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判断即可.
【解答】解:R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氧元素显﹣2价,设R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
A、R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氯元素显﹣1价,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Cl3,故选项错误。
B、R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硫酸根显﹣2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2(SO4)3,故选项正确。
C、R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硝酸根显﹣1价,其硫化物的化学式为R(NO3)3,故选项错误。
D、R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氢氧根显﹣1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OH)3,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元素的概念;同位素的概念及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
C、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
D、根据同位素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自然界的原子不会灭亡,只会转移,所以古代某恐龙身上一个原子也许存在于你体内,说法正确;
B、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都有10个质子,说法正确;
C、混合物不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是同种元素,说法错误;
D、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考点】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钙显+2价,镁显+2价,硅显+4价,氧显﹣2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石棉的化学式为Ca2Mgx Siy O22(OH)2,可得:(+2)×2+(+2)x+(+4)y+(﹣2)×22+(﹣1)×2=0,则x+2y=21,B选项符合该关系。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关系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11.【考点】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计算;元素分布.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有关元素和物质的含量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要比较这三种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可以将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改写为:Fe6O8、Fe6O9、Fe6S6,因为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氧原子的2倍,故Fe6S6还可以改写为Fe6O12;铁原子的个数相同,则氧原子对应的相对质量越小,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故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说法正确;
B、CaCO3的相对分子量为100,CaCl2的相对分子量为111,Ca(OH)2的相对分子量为74,故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说法错误;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说法正确;
D、KMnO4中锰元素为+7价,K2MnO4中锰元素为+6价,MnO2中锰元素为+4价,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版权所有
【分析】由题意可知:12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为:kg;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进行分析求出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12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为:kg;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可知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13.【考点】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版权所有
【分析】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分子中H原子个数相等,则H的质量分数相同,两物质以任意比混合H的质量分数不变.
【解答】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1个分子中H原子个数相等,
所以两者H的质量分数为×100%=8.7%,
两物质混合后H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混合物中H的质量分数为8.7%。
故选:C。
【点评】关键在于确定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所含H的质量分数相同,属于巧解巧算,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14.【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原子序数为117;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①”处表示的应为原子序数,则应填117。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5.【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C原子、6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A6B。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D、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C原子、6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A6B。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但A元素占13.0%,则A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较小,为氢元素;同理,则C元素为碳元素,B元素为氧元素。即其化学式为C2H6O。
A、该物质中只含有C2H6O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H6O,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由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考点】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设元素R的化合价为x,则可写出对应的氯化物、氢氧化物的化学式,然后利用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来列式可得到求R的化合价的数值表达式。
【解答】解:设元素R的化合价为x,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
则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Clx,
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可得到y+35.5x=n;
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H)x,
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可得到y+17x=m;
解得x=+。
故填:+。
【点评】本题难度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利用化合价的原则确定化学式、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7.【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版权所有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①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②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③一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于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也属于氧化物;
④氩气是由氩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于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也属于氧化物;
⑥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⑦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⑧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
⑨硫粉是由硫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属于混合物的是⑥⑧;属于单质的是①②④⑨;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⑤⑦;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⑤。
故填:⑥⑧;①②④⑨;③⑤⑦;③⑤。
【点评】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或混合物时,只要判断组成物质的种类即可;
判断物质属于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物质的种类,又要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18.【考点】化学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R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则其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2O3,由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R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则其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2O3,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3÷30%=160。
设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2x+16×3=160,x=56。
故答案为:
160;56。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考点】离子符号;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2个氮原子表示为2N;n个钠离子表示为nNa+;3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3S;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O3;(“ ”表示氢原子,“〇”表示氧原子)表示2H2O;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O。
故答案为:2N;nNa+;3S;Al2O3;2H2O;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0.【考点】初中物理.版权所有
【解答】(1)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是因为原子核很小。
通过该实验的上述三种现象不能获得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结论。
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而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粒子是氦原子核,原子核内有两个质子,氮原子变成氧原子增加了一个质子,另一个质子被打出来;所以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质子。
从原子变化上看,上述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化学变化原子核不变,电子改变,核变化是改变原子核。
故答案为:(1)原子核很小;不能;质子;化学变化原子核不变,电子改变,核变化是改变原子核。
2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概念.版权所有
【分析】元素的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解:(1)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为铝,根据周期表的结构可知,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铝字带有“钅“字旁,它属于金属元素;
(2)第13号元素为铝,第17号元素为氯,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为氯化铝,在化合物中氯元素为﹣1价,铝元素为+3价,因此氯化铝的化学式是AlCl3;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达到2个或8电子稳定结构,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氢原子的中子数为2﹣1=1;该氧原子的中子数为16﹣8=8;因此一个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2×1+8=10;
(5)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故答案为:
(1)三;金属;
(2)AlCl3;
(3)不活泼;
(4)10;
(5)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元素的相关性质判断规律即可解答。
22.【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则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分子。
(2)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含钠和氯气,故说法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原子;
(2)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构成物质的粒子、元素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考点】元素的概念;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2)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1)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由原子结构可知,“”、“”、“”分别表示原子中的中子、质子和电子。①和②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答案为:①②;
(2)微粒“”表示中子,中子不带电;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4.【考点】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式的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质量和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元素的质量;和合格奶粉中的氮元素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蛋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S:N=(12×5):(1×11):(16×2):32:14=60:11:32:32:14;
(2)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9.4%;
(3)根据题意,合格奶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g合格奶粉中氮元素的质量至少为:18g×16%=2.88g;每100g合格奶粉中氮元素的质量为2.88g>1.5g,因此现有的奶粉不合格。
答:(1)蛋氨酸中C:H:O:S:N=60:11:32:32:14;
(2)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4%;
(3)不合格。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考点】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5.5+16×2=90.5;
(2)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9.2%;
(3)设181克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和x质量的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相等,
181g××100%=x××100%
x=143g。
答:(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5;
(2)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2%;
(3)181克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和143g的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相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考点】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1)化合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药品中所含莽草酸的质量来分析。
【解答】解:(1)在C7Hl005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0):(16×5)=84:10:80=42:5:40;
(2)碳的元素质量=174g××100%=84g;
(3)莽草酸的质量=75mg×80%=60mg=0.06g,莽草酸的成本价=0.06克×3元/克=0.18元。
答:(1)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2:5:40;
(2)174g莽草酸中含有84g碳元素;
(3)一颗“达非”中莽草酸的成本价为0.18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