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新型材料的研制同步练习(含答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新型材料的研制同步练习(含答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2 16:3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新型材料的研制
一、多选题
1.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B.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等多种石油化工产品
C.用碱石灰干燥氧气、氢气 D.天然橡胶经硫化,碳化后制造汽车轮胎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可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氧气
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和化纤织物
C.在铁桶中用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锅里的油着火可盖上锅盖或倒入切好待炒的凉菜灭火
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区别棉线和羊毛线,分别灼烧后闻气味
B.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加入适量盐酸
C.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可将气体点燃
D.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剧烈燃烧,有白色固体生成
D.棉线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NaOH溶液是否变质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B 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 将食盐水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C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取样,分别点燃,闻气味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2022年4月16日,科技护航,英雄回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降落伞面以芳纶为材料,芳纶属于材料中的
A.合成材料 B.天然纤维 C.无机材料 D.复合材料
7.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汽车轮胎 B.塑料油桶 C.玻璃啤酒瓶 D.不锈钢餐具
8.下图是某服装标签部分内容,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棉属于天然纤维
B.腈纶属于合成纤维
C.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和腈纶
D.棉和腈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9.当前手机电池大多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从材料的角度看钴酸锂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10.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PV塑料 B.钢筋混凝土 C.镁铝合金 D.丝绸
11.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涤纶——合成纤维 B.羊毛衫——天然纤维
C.汽车轮胎—一塑料 D.不锈钢餐具——铁合金
12.下列做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加入二氧化锰后加热至反应完全
B.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将两种金属片互相刻画
C.检验铜粉中是否含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D.鉴别纯羊毛线和涤纶毛线——灼烧
13.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 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B 将垃圾分类,塑料瓶投入可回收垃圾箱 可减少白色污染
C 用洗洁精清洗有油污的碗筷 洗洁精能与油污发生乳化作用
D 入冬前给月季花施用磷肥 磷肥能使月季花抗倒伏,枝叶浓绿
A.A B.B C.C D.D
14.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氧化铜都是金属材料
B.尿素和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
C.合金、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D.干冰和冰水混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1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羊毛线与涤纶线 点燃,闻气味 观察颜色
B 空气和二氧化碳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澄清的石灰水
C 黄金和黄铜 观察颜色 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D 碳铵和磷矿粉 观察颜色 闻气味
A.A B.B C.C D.D
三、综合应用题
16.材料中的化学
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与材料的发展密不可分,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步入了文明社会: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芯片、光导纤维等的发明和使用,带领人类跨入了信息化社会。
(1)材料的类别
从材料分类的角度看,青铜属于 (填序号);光导纤维属于 。
A.复合材料 B.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2)材料的制备
①东晋《抱朴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
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发生有效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②现代工业采用高炉炼铁,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③工业上以石英砂为原料,生产纯度为99.9999999%的高纯硅用以制造芯片。生产过程如图所示,请依次写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 。

(3)探究材料的性质
小华在学习合金的性质时,对“合金的抗腐蚀性更强”这一结论产生了质疑。
【提出猜想】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她认为铜比青铜(铜锡合金)更抗腐蚀,理由是 。
【查阅资料】①铜蚀刻是通过使铜接触化学溶液,而达到溶解、腐蚀铜的作用,形成镂空或者凹凸成型的效果,用于钢材质的精密件生产等。
②蚀刻粉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能溶于水,能与铜反应将铜转化为可溶性铜盐。
【进行实验】小华分别取蚀刻粉于两只烧杯中,加水溶解,分别放入光亮的青铜片、铜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她发现:铜片表面比青铜片表面更加粗糙斑驳。
【获得论】合金的抗腐蚀性更强。
【反思评价】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过程并不严谨,理由是 。
请你设计定量实验,比较青铜片与铜片的抗腐蚀性。
药品:蚀刻粉,厚度相同的青铜片、铜片,蒸馏水。仪器自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青铜片比铜片抗腐蚀性更强。
除了抗腐蚀性外,合金的性能优于组成它的纯金属,还表现在 、 等方面。合金性能得到改良的主要原因是 。
17.手机中的化学
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如图是某品牌的一款手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玻璃钢具有诸多优点,可以作为替代金属和塑料的理想材料。请写出玻璃钢作为替代材料的优点(写两条即可): 。
(2)手机所用电池具有质量轻,充电时间短,放电时间长等优点,某种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 ,放电时的能量转化为 → 。
(3)如图2是某款锂电池手机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结合图像分析手机电池冬天不耐用的原因是 。
(4)最早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锂的方法制取锂,图3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并污染土壤和水体。某手机电路板中含有Sn、Fe、Cu、Au、Ag等金属,如图是某工厂回收其中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其中Sn、Au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3价)
①过程Ⅰ、Ⅱ、Ⅳ均涉及的操作是 。完成此操作需要的仪器有 。操作Ⅴ的名称是 。
②写出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写出过程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滤液4中的溶质是 。
⑤若步骤Ⅳ实验过程中加入铁粉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所代表粒子的符号为 。
(6)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以氧化铜为起点,相邻之间可以反应就可以连接,当连接了五个点才可以开锁:

请写出解锁路径:CuO- - - - 。
18.2022年1月31日,"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大面具,亮相春晚舞台。同时出土的还有黄金面具、青铜艺术品、象牙、残存丝织品等重要文物。
(1)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
A.象牙 B.黄金 C.丝织品 D.青铜
(2)青铜是铜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
(3)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O2、H2O和 化合生成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4)黄铜是铜锌合金,用稀硫酸区分黄铜和纯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铜制品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①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
④为测定A装置的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A装置的溶液100g,并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9.7g。计算A装置的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
参考答案:
1.CD
2.BD
3.AD
4.BD
5.CD
6.A
7.D
8.D
9.B
10.A
11.C
12.A
13.D
14.D
15.D
16.(1) B D
(2) Fe、Cu2+ 置换反应 一氧化碳/CO
(3) 锡比铜活泼 对比实验要单一变量,该实验中青铜片与铜片的厚度,接触面积不同
分别取蚀刻粉于两只烧杯中,加等量的水溶解,再分别放入厚度相同的光亮的青铜片、铜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铜片表面比青铜片表面更加粗糙斑驳 强度 硬度 合金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17. AC 硬度大、密度小 化学能 电能 冬天温度低,温度越低,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的时间越短 过滤 烧杯、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 蒸发结晶 、、 硫酸亚铁 Fe2+ HCl Ca(OH)2 Na2CO3 BaCl2
18.(1)BD
(2)大
(3)二氧化碳/CO2
(4)
(5) 黑色固体变红色 取少量A装置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质中含有Na2CO3;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质中还含有NaOH。不变红则无NaOH 解:设A装置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x=10.6%
答:A装置的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