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下3.2氧化和燃烧同步练习(基础巩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八下3.2氧化和燃烧同步练习(基础巩固)(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1 17: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氧化和燃烧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败 C.蜡烛燃烧 D.汽油燃烧
2.有下列说法:①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苹果切面变色 B.细胞呼吸作用
C.森林火灾 D.倒碳酸饮料冒气泡
4.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B.反应物中有单质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2:1
5.通常所说的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之间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B.反应都很剧烈
C.都是氧化反应 D.都要达到着火点
6.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使可燃物隔绝空气(氧气)
C.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
7.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8.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表示该物质一定不能燃烧的点是(  )
A.N、P点 B.P点 C.M、P点 D.Q点
9.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0.篝火晚会时,为使篝火燃烧更旺,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把木柴压紧一些 B.降低木柴周围的温度
C.把木柴架空一些 D.设法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二、填空题
12.物质跟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   性。
13.化学反应在生成   的同时,伴有   ,通常表现为   热量。
14.如图1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2)t1℃时,将3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至t1℃,析出的晶体含有A和C
B.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
D.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
(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开瓶中C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    .
15.如图是小勇用自制空气炮吹灭烛焰的实验。拉伸弹性薄膜然后放手,空气会从一端喷出,烛焰被吹灭是由于   。
16.我们依据反应事实,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图B所示的灭火原理是:   ;点燃篝火时,常将木柴架空以促进燃烧,是利用了增大   的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氧化反应
【解析】【分析】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让人不易察觉的反应叫缓慢氧化。
【解答】木炭燃烧、蜡烛燃烧和汽油燃烧时,放出大量的光和热,氧化反应是剧烈的,故A、C、D不合题意;
食物腐败时,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不易察觉的反应,为缓慢氧化,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氧化反应
【解析】【分析】根据对氧化反应和燃烧条件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①食物腐烂、铁生锈时,都没有明显的发光和发热现象,都是缓慢氧化,故①正确;
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故②正确;
③急速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气体体积会迅速增多,但是如果在开放的空间内,那么热量会迅速散失,则不一定会发生爆炸,故③错误;
④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故④正确;
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相同,故⑤错误;
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故⑥正确。
则正确的是①②④⑥。
故选C。
3.【答案】D
【知识点】氧化反应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分析。
【解答】苹果切面变色、细胞呼吸作用、森林火灾都与空气中氧气有关,属于氧化反应,倒碳酸饮料冒气泡是二氧化碳从饮料中逸出,属于物理变化,不是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氧化反应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A、从图示看出,该反应中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硫,均是氧化物,故A说法正确;
B、从图示看出,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单质,故B说法正确;
C、该反应是硫化氢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故C说法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3:2,此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本题应从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角度入手.从模拟图可看出,反应物中共有三种原子,其中两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生成物是两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5.【答案】C
【知识点】氧化反应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A、燃烧、爆炸,发光、放热,缓慢氧化不发光,但是放热。
B、缓慢氧化不剧烈,很缓慢。
C、通常所说的燃烧、爆炸、缓慢氧化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燃烧、爆炸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缓慢氧化不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灭火的原理:①隔绝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低温度。
【解答】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A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灭火的原理:①隔绝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低温度。
【解答】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只有物质在P点时温度低于物质的着火点t℃,因此此时肯定不能燃烧。而M点时虽然温度在着火点以上,但是氧气的浓度为零,因此也不能燃烧。
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正在燃烧的烟头温度很高,可以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起来,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篝火晚会时,为使篝火燃烧更旺,可采取的措施是把木柴架空一些,可以增大木柴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反应速率,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1.【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解析】【解答】①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说法正确;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但不是全部,如太阳能.错误;
③能源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燃料对人类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正确;
④可燃物不一定会发生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才有可能爆炸,错误;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都放热,也有吸收热量的,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就是吸收热量,错误;
故选A.
【分析】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燃烧一定放热量,缓慢氧化和金属与酸的反应也放出热量,给物质加热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12.【答案】氧;氧化
【知识点】氧化反应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反应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13.【答案】新物质;能量的变化;吸收或放出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分析解答。
【解答】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
14.【答案】C;不饱和;BC;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升高,C的溶解度减小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结晶的概念与方法;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解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C,故填:C;
(2)t1℃时,B的溶解度是40g,将3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3)A.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至t1℃,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C无晶体析出,错误;
B.由于在t2℃时,三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B>C,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B>C,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温到t1℃时,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它的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但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发生变化,但由图不难看出三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B>A>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正确;
C.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实现,正确;
D.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四种玻璃仪器,错误;
故填:BC;
(4)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开瓶中C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原因在于镁与盐酸反应放出了热量,温度升高,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填: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升高,C的溶解度减小.
【分析】(1)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2)根据t1℃时B的溶解度解答;
(3)根据A、B和C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4)根据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解答.
15.【答案】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拉伸弹性薄膜然后放手,空气会从一端喷出。当风从火焰附近经过时,会带走火焰的热量,从而使温度降低,则烛焰被吹灭是由于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6.【答案】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燃烧和灭火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从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正确的灭火方法。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破坏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促进燃烧。
【解答】(1)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可燃物.故填:可燃物;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与氧气隔绝.故填: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3)将木柴架空可以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故填:用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故答案为:(1)可燃物;(2)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48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0.0(83.3%)
主观题(占比) 8.0(16.7%)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4(87.5%)
主观题(占比) 2(12.5%)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5(31.3%) 26.0(54.2%)
单选题 11(68.8%) 22.0(45.8%)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容易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8.0(16.7%) 14
2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8.0(16.7%) 14
3 燃烧与灭火 18.0(37.5%) 6,7,8,9,10,15,16
4 氧化反应 14.0(29.2%) 1,2,3,4,5,12
5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16.0(33.3%) 11,13,1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