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浙教版科学 八下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同步练习(能力提升)(含答案)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1.0MB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版本资源 | 浙教版 | ||
科目 | 科学 | ||
更新时间 | 2024-03-13 08:59:41 |
P外
C.P内
P外
7.小明在运动时,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肺泡内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C.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8.2020年5月27日上午,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在冲顶珠峰过程中,登山者要借助氧气瓶进行呼吸。以下有关对甲、乙、丙图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的过程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B.乙图中气体交换后氧气浓度D>C
C.丙图中膈肌从E到F时呼气
D.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丙图中的E状态
9.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和肺密切相关,如图甲所示为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和肺的变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膈肌收缩,气体呼出
B.①过程对应曲线上的abc段
C.②过程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肺扩张
D.②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b点
10.如下页图所示为验证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碱石灰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中,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影响动物呼吸速率的因素
B.实验时为便于操作和观察,应该用手握紧试管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昆虫的生理状况
D.该实验应观察并记录红墨水移动的方向和速率
二、填空题
11.小柯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某些生命活动,根据设计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 .
(2)如图乙,把几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黑暗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并说明理由:
12.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呼吸模型”项目化学习,某小组利用吸管、木板、气球和铁丝等材料制作模型,用保鲜膜将整个装置包住形成一个密闭环境,如图甲所示。
(1)图甲模型中气球模拟的人体器官是 。
(2)老师对小组评价:结构完整,能实现气体进出过程但不能实现胸腔体积变化,为使该模型能更好的体现人体结构特征,请结合图乙选择合适的材料对该模型进行改进: (写出一点)。
13.如图甲所示为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如图乙所示为肺泡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橡皮膜D向上推,模拟膈肌 (选填“收缩”或“舒张”)时,横膈恢复拱形,图中C的体积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模拟人体 (选填“吸气”或“呼气”)的过程。
(2)成人约有3亿—4亿个肺泡,肺泡壁厚度只有0.1微米,肺泡面积一般为60-100平方米。肺泡表面毛细血管有30多万根,总长可达2400千米。这些结构特征都有利于肺泡 。
14.如图一为小科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是他进行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图中A、B、C、D、E是曲线上的五个点。据图回答:
(1)图一中膈肌由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变时,对应图二中的是 段曲线(填字母编号)。
(2)小科在睡觉、静坐、散步、跑步四种状态中,对应图二中A点到E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 。
(3)灯体中的燃料点燃后,烟尘和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沿着小宫女的袖管不断进入中空的灯体(导烟气体腔)内,烟尘逐渐冷却在灯体内部形成烟灰。如果灯体上部封闭,不与导烟气腔连通,火焰容易熄灭,原因是 。
(4)宫女为空心铜像,灯燃烧产生的烟尘上升,并通过宫女右臂管道沉积于体内底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处烟尘上升的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5.小科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步骤1:把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中,用绳子扎紧袋口,不使外界空气进入,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
步骤2:如图所示,用一根导管把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把新鲜菠菜放置暗处一个晚上的目的是 。
(2)步骤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除了要考虑实验样本的种类、数量等因素外,本实验中还应该设置对照组,具体方案是 。
16.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实现氧气的获得和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蒸气)的排出。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人吸气时应将弹簧夹A (填”打开”或”关闭”)。
(2)实验中,乙瓶中会发生的化学反应,其文字表达式为 。
(3)甲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乙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
【解答】通过分析知道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量的变化是: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所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量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
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呼吸作用只发生在活细胞内;
【解答】A. ①②③中种子均需消毒处理,防止种子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干扰,A正确;
B.②中种子经过“浸过水”处理,呼吸作用会加强 ,B正确;
C.③中种子经过“已煮熟”处理,已经死亡,所以不在进行呼吸作用,C错误;
D. ②中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D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氧化反应;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人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应生命活动,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汽油燃烧属于剧烈氧化。
【解答】A.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汽油燃烧属于剧烈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A正确;
B.呼吸作用的场所是活细胞,B错误;
C.汽油燃烧和呼吸作用都放出热量,C错误;
D.汽油燃烧和呼吸作用的意义都是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应人体的生命活动及汽车的行驶,D错误;
故答案为:A
4.【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
【解答】A、澄清石灰水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A符合题意。
B、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对照组的变量应该是温度,而题中的变量是种子的死活,所以B不符合题意。
C、检验氧气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所以C不符合题意。
D、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对照组的变量应该是水分,而题中的变量是种子的死活,所以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A
5.【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有机物与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解答】A. 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暖和得是因为蔬菜在地窖中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出来,表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不符合题意。
B.地窖内的蔬菜因腐烂而散发出霉味是由于在细菌或者真菌导致蔬菜变质的情况,不属于植物的呼吸作用,符合题意。
C.萌发种子释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物质是二氧化碳。植物呼吸作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表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需要氧气。贮存水果的仓库,发现点燃的蜡烛燃烧不旺说明仓库中氧气含量不足,是由于水果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表明了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包括了呼气和吸气两个部分;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大气压升高→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解答】异物排出时,应该是气体呼出的过程,所以膈会向上运动,胸腔变小,胸内气压变大,大于肺内气压,肺泡变小,肺内气压变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气体呼出,带动异物排出,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泡与其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血液与肺泡部位进行物质交换,血液把二氧化碳给了肺泡,让其排出体外,肺泡把氧气给了血液,带动其流向全身各处;血液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血液把氧气和营养物质给了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给了血液;
【解答】血液与肺泡部位进行物质交换,血液把二氧化碳给了肺泡,让其排出体外,肺泡把氧气给了血液,带动其流向全身各处,所以肺泡内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C
8.【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
①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的活动而产生的。在膈肌收缩、横膈变得扁平的同时(图丙中E→F),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内压力减小,人就吸气了。反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间内肌收缩时,人就可以呼气了。
②在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在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解答】
A、甲图表示的过程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故A正确;
B、乙图表示组织细胞中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后氧气浓度D<C,故B错误;
C、丙图中膈肌从E到F时表示吸气过程,故C错误;
D、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丙图中的F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甲图中①是吸气,②是呼气; 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呼气时: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的过成。乙图中abc表示吸气的过程;cde表示呼气的过程;
【解答】A. ①过程是吸气,膈肌收缩,气体吸入,A错误;
B. ①过程是吸气,此时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所以对应曲线上的abc段,B正确;
C. ②过程肋骨向上向内运动,肺收缩,内部气压增大,大于外部气压,气体呼出,C错误;
D. ②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c点,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动物的呼吸作用,消耗试管内的氧气,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使试管内的气压减小
【解答】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动物是否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
B. 用手握紧试管会使得试管的温度升高,导致试管内的气压增大,该实验是通过气压变化判断是否进行呼吸作用的,会对实验产生干扰,B错误
C. 甲中有昆虫,乙中没有昆虫,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有昆虫,C错误
D. 该实验是通过气压变化判断是否进行呼吸作用的,判断气压变化可以观察并记录红墨水移动的方向和速率,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1)对照
(2)不能,只能说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 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 (1)图中两个装置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一段时间后,由于A瓶中的种子在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瓶由于煮熟的种子,石灰水变化不大,因此B装置起到对照作用。
(2) 蜡烛熄灭,该现象不能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其他气体如氮气、二氧化氮等气体。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所以填 不能,只能说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12.【答案】(1)肺
(2)将保鲜膜改为有弹性的橡皮膜,模拟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用向上突起且有弹性的材料模拟膈肌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解答】(1)甲中器官模拟肺;
(2)结合乙图改进的措施是将保鲜膜改为有弹性的橡皮膜,模拟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用向上突起且有弹性的材料模拟膈肌;
故答案为:(1)肺(2)将保鲜膜改为有弹性的橡皮膜,模拟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用向上突起且有弹性的材料模拟膈肌
13.【答案】(1)舒张;变小;呼气
(2)与毛细血管内血液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A是气管,B是胸腔,C是肺,D是横膈
【解答】(1)将橡皮膜D向上推,模拟膈肌舒张时,横膈恢复拱形,B胸腔体积变小,胸内气压变大,图中C肺泡的体积将变小,肺泡内气压变大,当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时,人呼气,所以模拟人体的呼气过程。
(2)成人约有3亿—4亿个肺泡,肺泡壁厚度只有0.1微米,肺泡面积一般为60-100平方米。肺泡表面毛细血管有30多万根,总长可达2400千米。这些结构特征都有利于肺泡与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舒张、变小、呼气(2) 与毛细血管内血液的气体交换
14.【答案】(1)ABC或AC
(2)跑步
(3)隔绝了氧气
(4)燃烧使空气受热上升,形成对流,带动烟尘上升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运动是通过肺通气实现的,依靠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胸廓的变大和变小,使肺内气压大小发生变化,实现吸气和呼气。
【解答】(1) 肌由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变 ,膈肌向下运动,体积变大气压变小,外界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实现吸气,故为ABC或AC;
(2)AE最短即呼吸频率最高的一段,故为跑步;
(3)灯体上部封闭 ,原因为隔绝了氧气;
(4) 烟尘上升的原因是燃烧使空气受热上升,形成对流,带动烟尘上升 。
15.【答案】(1)避免菠菜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2)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取等量的用开水烫过的菠菜,重复以上实验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在活细胞内,消耗有机物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答】(1)本实验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所以把新鲜菠菜放置暗处一个晚上的目的是避免菠菜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2)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I变浑浊,所以步骤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除了要考虑实验样本的种类、数量等因素外,本实验中还应该设置对照组,具体方案是取等量的用开水烫过的菠菜,重复以上实验;
故答案为:(1) 避免菠菜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2)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 取等量的用开水烫过的菠菜,重复以上实验
16.【答案】(1)打开
(2)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证明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吸入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首先应除掉原来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Ⅱ中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人吸气时,要除掉混合气体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让吸入的气体通过I瓶进入,应打开活塞A;
(2)实验中,乙瓶中会发生化学反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3)甲瓶和乙瓶的作用不同,甲瓶是吸入气体的装置,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造成干扰;乙是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通过上述操作,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故答案为:(1)打开;(2)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39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20.0(51.3%)
主观题(占比) 19.0(48.7%)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62.5%)
主观题(占比) 6(37.5%)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4(25.0%) 12.0(30.8%)
实验探究题 2(12.5%) 7.0(17.9%)
单选题 10(62.5%) 20.0(51.3%)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种子的萌发 2.0(5.1%) 1
2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22.0(56.4%) 6,7,8,9,12,13,14,16
3 动物的呼吸作用 8.0(20.5%) 3,10,14
4 植物的呼吸作用 15.0(38.5%) 1,2,3,4,5,11,15
5 燃烧与灭火 2.0(5.1%) 3
6 氧化反应 2.0(5.1%)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