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下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同步练习(优生加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八下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同步练习(优生加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3 08:5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同学由于进食过急,导致呼吸道被食物阻塞。危急时刻,家人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助(如图),成功助其将食物排出。施救过程中,该同学(  )
A.横膈膜顶部上升→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变大
B.横膈膜顶部上升→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变大
C.横膈膜顶部下降→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变大
D.横膈膜顶部下降→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变大
2.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B.乙图:为了更好的探究气体分子的运动,可以把装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放在下面
C.丙图: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D.丁图:装有菠菜的黑塑料袋在暗处放置一晚上的目的是消耗并运走叶片内原有淀粉,防止原有淀粉影响实验结果
3.5月27日上午,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在冲顶珠峰过程中,登山者要借助氧气瓶进行呼吸。根据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过程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B.乙图中气体交换后 D 处氧气浓度大于 C 处氧气浓度
C.乙图中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D.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4.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AB段,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B.曲线BC段,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减小
C.C点代表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B点代表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5.关于人体的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表示人体中肺的大致位置的序号是1
B.图乙中表示人体呼气过程的是A
C.吸气过程对应的肺内气压变化可用图丙中的CD段曲线表示
D.图丁中①代表CO2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6.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B.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c表示萌发的种子
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D.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萌发的种子
7.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  )
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8.我们不能随地吐痰是因为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痰生成的部位是(  )
A.鼻腔黏膜 B.喉腔侧壁
C.口腔黏膜 D.气管和支气管
9.下面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用快或慢表示,呼吸深度用深或浅表示),则曲线1表示(  )
①睡眠状态 ②长跑状态 ③呼吸频率慢 ④呼吸深度浅 ⑤呼吸频率快 ⑥呼吸深度深.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0.如图表示人体胸廓容积的变化,到b点时,肺泡内,呼吸道,外界气压的关系是(  )
A.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B.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C.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D.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11.用温室大棚栽培反季节蔬菜时,农业科技人员指导农民通过改变一些环境条件,可提高蔬菜的产量.下列选项中,适合温室大棚改变的条件一般是(  )
A.氧气含量 B.二氧化碳含量
C.氮气含量 D.光照强度
12.在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温度和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A指温度,B指氧气含量)
A. B. C. D.
13.肺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
A.肺扩张引起呼气 B.肺收缩引起呼气
C.吸气引起肺收缩 D.呼气引起肺扩张
14.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石灰水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
A.变蓝 B.变浑浊 C.无变化 D.变红
二、填空题
15.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医院会采用呼吸机来缓解症状,分子筛制氧机供氧
(1)如图甲是新冠治疗时用的一款呼吸道正压呼吸机,呼吸机使气体压力增高,通过管道与患者呼吸道插管连接,气体经气管、支气管,直接流向肺泡,此时为吸气期;图乙中表示吸气期为   段(选填“AB”或“BC”)。
(2)分子筛制氧机是采用物理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如图丙)当空气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床层时,分子筛对   (写化学式)的吸附能力较强,而氧气不被吸附,这样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结合题中内容可知氧气的用途之一是   。
16.“咳嗽”是由于异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道发生炎症,引起的保护性生理活动。咳嗽时会快速向外呼出气体,此时膈肌   ,肺内气压   (“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喷嚏”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如图曲线中,符合打喷嚏时呼吸特点的曲线是   。
17.甲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B的状态与甲图中曲线   段表示肺内气压变化相对应的过程.
(2)甲图曲线BC段表示某呼吸过程使肺内气压变化,这时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变化都是   ,肋间肌处于   状态.
(3)本次呼吸中,吸气和呼气过程结束的那一瞬间甲图坐标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   大气压的值.
(4)经呼吸运动吸入的氧最终被人体组织细胞的   利用.
18.在治疗H7N9禽流感患者的过程中,有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功不可没.人工肺的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可在病人自身肺功能出现衰竭时使用.图甲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与人工肺不同,正常人体肺富有弹性,当膈肌   时,肺收缩,导致   运动,此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可用图乙中   阶段表达.
(2)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如:所用膜材料应该只允许   通过,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
(3)分析图甲,若血泵为心脏,则血管B最有可能为   血管.
(4)图甲中的气体流经人工肺后,成分显著增多的是   ,如何科学地证明?请写出你的做法   .
19.如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血液处于   血管中.
(2)通过你的观察发现,此处血管的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   、   、   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   、   从组织细胞进入血液.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内被利用.
20.关于人体的呼吸,回答下列问题:
(1)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是因为人们吃进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    ;
(2)如图所示,A箭头表示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B箭头表示    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完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3)图中由A箭头渗入血管里的物质由    细胞携带,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组织,穿过各组织间的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中.
21.下图是呼吸系统的模式图,请依据此图来回答问题。
(1)呼吸系统是由   和肺组成的。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它是   的场所。
(3)呼吸道由鼻、[   ]   、[   ]   、[   ]   、[   ]   共同组成;具有保证气体   的作用,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和   。
(4)呼吸系统的起始器官是[   ]   ,其前部生有   ;内表面具有黏膜,可以分泌   ,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   。
三、实验探究题
22.桐花树幼苗在盐度为1% ~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
(1)该植物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说明正常生长情况下,它的根毛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   。
(2)为探究其最适生长的盐度,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
a.将5个培养瓶编号并分别加入浓度为1%、1.5%、2%、2.5%、3%的NaCl溶液。
b.在每个培养瓶中分别放入树龄、生长状况相近的幼苗5株。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装配好后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进行培养。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
实验结果:4天后幼苗全部死亡,实验失败。
①该实验的主要变量是   。
②从营养供给的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
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
四、解答题
23.夏季,为防止刚移植的大树蒸腾作用强而失水死亡,除对树木的枝叶适当修剪外,还会结合使用蒸腾抑制剂。某蒸腾抑制剂产品信息如图所示。
[产品规格]:1000mI
[技术指标]:氨基酸≥100g/L:铁+锌≥20g/L
[保质期]:3年
[产品特性]:
能促进植物关闭部分气孔,减少水分散失,能有效抑制枝叶表层水分蒸发,提高植物抗旱能力。
[使用方法]:
①喷洒均匀,重点喷到叶子的背面:②要注意遮荫降温;
③一般一年最多使用3次。
(1)技术指标中的铁、锌指的是   。(选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2)氨基酸中的谷氨酸(C5H9NO4)能够调节气孔开闭。谷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
(3)147克谷氨酸中含有碳元素质量是多少?
(4)下列是对表中使用方法的解释,其合理的是_______。
A.①是因为大树叶上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下表皮,抑制效果好
B.②是因为蒸腾作用能帮助植物降温,气孔关闭会导致植物温度升高
C.③是因为气孔长期关闭后气体不能进出,导致植物其他生理活动也受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
【解答】
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马德堡半球实验是一次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物理实验。通过这次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小。
3.平面镜成像,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镜子里的影像。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4.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A错误;
B:乙图: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为了更好的探充气体分子的运动,可以把装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放在下面,故B正确;
C:丙图: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实验中以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可以通过玻璃直观的找到反射面后面虚像的位置,故C错误;
D:丁图:装有菠菜的黑塑料袋在暗处放置一晚上的目的是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方便观察,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内的气体交换;(2)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呼吸肌收缩引起胸廓扩大,使肺被动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呼吸肌舒张引起胸廓缩小,使肺被动回缩,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
【解答】A、图甲中有肺泡因此甲图表示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A不符合题意。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由于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的氧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含量远远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因此,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迅速分离,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使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所以乙图中气体交换后 D 处氧气浓度小于C 处氧气浓度, B不符合题意。
C、乙图中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由于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的氧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含量远远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因此,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迅速分离,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使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因此乙图中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C符合题意。
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在B处进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A、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胸腔容积变大,A符合题意。
B、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胸廓的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均变小,B不符合题意。
C、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呼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系中的C点,C不符合题意。
D、B点代表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以此对照图片分析选项解题即可。
【解答】A、图甲中表示人体中肺的大致位置的序号是2,A不符合题意;
B、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图乙中表示人体呼气过程的是C,B不符合题意;
C、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故吸气过程对应的肺内气压变化可用图丙中的CD段曲线表示,C不符合题意;
D、图丁中②代表CO2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实质上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解答】A、若y表示瓶内温度,a曲线升高表示释放了热量,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因此a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而不是煮熟过的种子,故说法错误。
B、若y表示瓶內二氧化碳的量,a曲线升高,表示产生了二氧化碳,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a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故说法错误。
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b曲线是水平,表示质量不变,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量减小,因此b表示煮熟过的种子而不是萌发的种子,故说法错误。
D、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c曲线逐渐减小,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C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哮喘一般是由于吸入了过敏性物质引起的支气管感染,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故答案选:A
【分析】呼吸的过程主要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以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其中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8.【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往往会有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随地吐痰,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痰的形成,解题需要了解痰的形成过程.
9.【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属于平静状态的有:①睡眠状态,③呼吸频率慢,④呼吸深度浅,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选:A
【分析】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
10.【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到b点时,胸廓容积在扩大,此时,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吸气运动;因此,到b点时,肺泡内、呼吸道、外界气压的关系是
肺泡内<呼吸道<外界.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肌的舒缩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吸气运动;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呼气运动.
11.【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只有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据此解答.
12.【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解答】图中曲线A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图中曲线B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所以瓶内的氧气的含量逐级减少,故答案选:C
【分析】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13.【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故选B
【分析】本题要求熟练掌握呼吸运动的原理。
14.【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呼出气体的成分里二氧化碳含量高,而二氧化碳遇到澄清的石灰水,会是石灰水变浑浊,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呼出气体的成分,这里需要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15.【答案】(1)AB
(2)N2;供给呼吸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根据吸气和呼吸的特点结合图片解题即可。
(2)分子筛制氧气,对于空气中直径较小的气体分子容易吸附,直径较大的气体分子不容易吸附。
【解答】(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导致胸腔的体积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这时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AB段是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2)分子筛制氧机是采用物理变压吸附制氧技术,釆用常温下变压吸附原理分离空气制取高纯度的氮气。氧、氮两种气体分子在分子筛表面上的扩散速率不同,直径较小的气体分子氧气扩散速率较快,较多的逬入碳分子筛微孔, 直径较大的气体分子(N2 )扩散速率较慢,逬入碳分子筛微孔较少。利用分子筛对碳和氧的这种迭择吸附性差异,导致短时间内氧在吸附相富集,碳在气体相富集,如此氧碳分离。
故答案为:(1)AB(2)N2;供给呼吸
16.【答案】舒张;大于;甲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呼吸运动的特征,解题从吸气和呼气方面切入即可。
【解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吸气的过程是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被吸入肺,甲图符合吸气过程。
故答案为:舒张;大于;甲
17.【答案】(1)AB
(2)缩小;舒张
(3)等于
(4)线粒体.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乙图B的状态,膈肌顶部下降,表示吸气时膈肌收缩,甲图中曲线AB段肺内气压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因此表示吸气时的肺内气压的变化.因此乙图B的状态与甲图中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变化相对应的过程.(2)甲图曲线BC段肺内气压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因此表示呼气时的肺内气压变化,这时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缩小,与之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状态.(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甲图坐标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4)在肺泡内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肺,然后通过呼吸道排出.答案为:(1)AB;(2)缩小;舒张;(3)等于;(4)线粒体.
【分析】图甲AB之间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吸气;BC之间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呼气.图乙中A、B表示膈的位置,据此解答.
18.【答案】(1)舒张;呼气;I
(2)气体
(3)主动脉
(4)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图乙Ⅱ阶段代表的相对气压逐渐减少,因此代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此时膈肌舒张,肺收缩。(2)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使血液渗不出去,但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进行气体交换,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3)若血泵为心脏,据分析可见:血管B是主动脉.(4)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人工肺时,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成分减少,氧气的成分增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答案为:(1)舒张;呼气;I(2)气体(3)主动脉(4)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
【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与此过程大致相反.
19.【答案】(1)毛细血管
(2)管腔窄;红细胞单行通过
(3)营养物质;氧气;水;二氧化碳;其他物质
(4)线粒体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血液处于毛细血管血管中.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具有数量多、管壁薄,管腔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慢的特点,故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慢.(3)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等其他废物扩散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氧气、水等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代谢的废物进入血液由血液运走.(4)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这个结构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答案为:(1)毛细血管;(2)管腔窄;红细胞单行通过;(3)营养物质;氧气;水;二氧化碳;其他物质;(4)线粒体
【分析】根据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推断血管类型,再根据推断出的血管得出血流速度;根据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进行回答第2题;根据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进入血液得出血液类型;根据呼吸作用发生的部位是线粒体进行分析回答
20.【答案】(1)咽
(2)氧气;二氧化碳
(3)红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
(2)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图示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A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B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血液中的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因此图中由A箭头表示的氧气渗入血管里由红细胞携带,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组织,穿过各组织间的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中.
故答案为:(1)咽
(2)氧气;二氧化碳
(3)红
【分析】(1)消化系统中,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是食物经过的通道;呼吸系统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图示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
(3)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
21.【答案】(1)呼吸道
(2)H;肺;气体交换
(3)E;咽;B;喉;F;气管;C;支气管;畅通;清洁;温暖;湿润
(4)A;鼻;鼻毛;黏液;毛细血管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如图,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A鼻腔、E咽、B喉、F气管和C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H肺,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3)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共同组成;具有保证气体畅通的作用,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4)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其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内表面具有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又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明确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22.【答案】(1)3%
(2)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培养液中缺乏幼苗生长所必需的元素;未设置通气装置,根无法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1)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的大小影响到细胞失水和吸水。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则解答。
(3)植物需要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
【解答】(1)该植物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说明正常生长情况下它的根毛细胞能从土壤中得到水,所以根毛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土壤中的浓度,大于3%。
(2)①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唯一变量对实验的影响,氯化钠溶液浓度不同,因此该实验的主要变量是氯化钠溶液浓度。
② 植物生长所需要无机盐,所以从营养供给角度分析幼苗死亡的原因是:培养液中缺乏幼苗生长所需的元素。
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茎和叶都是可以得到呼吸所需的氧气的,根据实验装置只能考虑根得不到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原因是:未设置通气装置,根无法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23.【答案】(1)元素
(2)5:9
(3)mc=147g×(60/147)=60g
(4)B;C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解答;
(2)根据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根据进行计算;
(4)根据该产品的特性进行解答。
【解答】
(1)在技术扶植中的铁、锌指的是元素;
(2)在每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和9个氢原子,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5:9;
(3)在147克谷氨酸分子中碳元素质量为:;
(4)A. ①喷洒均匀,重点喷到叶子的背,是由于大树叶子下表皮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这个样做能够使气孔关闭,使抑制蒸腾作用的效果好,故A错误;
B.②气孔关闭使植物温度升高,遮荫降温可以使植物降温,使蒸腾作用减弱,故B正确;
C.③由于气孔长期关闭后气体不能进出,导致植物其他生理活动受阻,因此一般一年最多使用3次,故C正确;
故选BC。
故答案为:(1)元素;(2)5:9;(3)60g;(4)BC。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96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34.0(35.4%)
主观题(占比) 62.0(64.6%)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5(65.2%)
主观题(占比) 8(34.8%)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7(30.4%) 55.0(57.3%)
解答题 1(4.3%) 9.0(9.4%)
实验探究题 1(4.3%) 4.0(4.2%)
单选题 14(60.9%) 28.0(29.2%)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困难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大气压强的存在 2.0(2.1%) 2
2 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2.0(2.1%) 2
3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0(2.1%) 14
4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75.0(78.1%) 1,3,4,5,7,8,9,10,13,14,15,16,17,18,19,20,21
5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9.0(9.4%) 23
6 植物的呼吸作用 21.0(21.9%) 2,6,11,12,22,23
7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4.0(4.2%) 2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