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免疫失调
(
知识梳理
)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的致病机理。
HIV感染人体的机理。
HIV感染人体的机理。
免疫系统疾病
(一)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如:花粉、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皮屑、羽毛等。
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分为吸入型(花粉、真菌孢子、菌丝、螨等)、食入型(果仁、牛奶、海产品、鸡蛋等)、接触型(金属、植物毒素)、动物毒素和药物等。过敏原更易于诱导Th2型免疫应答和IgE的产生。
3.过敏反应的机理:
有些当接触过敏原的时候,在过敏源刺激下,B细胞活化,从而产生浆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IgE。当IgE产生后,会吸附到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各种各样的活性物质,比如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4.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也不损伤组织;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二)自身免疫病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只对侵入机体的外来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移植物等产生反应,消灭或排斥这些异物。在某些因素影响下,机体的组织成分或免疫系统本身出现了某些异常,致使免疫系统误将自身成分当成外来物来攻击。这时候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机体自身一些成分的抗体及活性淋巴细胞,损害破坏自身组织脏器,导致的疾病。有些自身免疫病只影响一个或少数几个器官,如:桥本甲状腺炎;有些影响全身几乎所有组织器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数介于两者之间。发生在皮肤,就是过敏性皮炎和各类皮损,发生在关节就是关节炎,发生在肾脏就是肾炎………。
(三)免疫缺陷病
1.概念: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引起的疾病。
2.特点: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3.类型:先天性:与遗传有关,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由疾病或其它因素引起,如:爱滋病
4.实例:爱滋病
(1)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分为HIV-1和HIV-2两型,它们主要区别在于包膜糖蛋白上,90%以上由HIV-1引起。艾滋病发病过程分为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感染期和发病期。
(2)
(3)机理:HIV能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辅助性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人体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后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使人感染发病,一般在两年内死亡。或者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CD4+ 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其感染过程包括病毒的吸附、侵入、逆转录、基因组的整合、表达及释放等过程。当感染发生时,病毒的外膜糖蛋白首先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并与辅助受体等结合,暴露出跨膜蛋白与细胞膜作用,使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核心进入细胞内,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cDNA,再以此c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病毒进行复制时,早期转录的长链mRNA经拼接后表达病毒的调节蛋白,待调节蛋白的量到达一定阈值后,病毒进入晚期转录,产生的未拼接的mRNA部分用来指导合成病毒的结构蛋白,部分作为病毒的基因组,与结构蛋白进行装配成为病毒核心颗粒,由胞膜出芽时获得包膜及膜蛋白。
(
课后培优练
级练
)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1.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一些疾病,损害人体的健康。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首次接受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B. 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C. 艾滋病的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B细胞,使之大量死亡
D. 在器官移植中,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不会引起排斥反应了
2.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细胞表示的是浆细胞 ②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
③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 ④吞噬细胞也是免疫细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以下五种情况分别属于()
①有的人一经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
②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③“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使该受体失去功能
④效应T细胞与被新型冠状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A. 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
B. 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细胞免疫
C. 过敏反应、过度免疫、免疫缺陷病、体液免疫
D. 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细胞免疫
4.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淋巴因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会发挥作用
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淋巴因子的分泌不会减少
C. 某些淋巴因子分泌增多,有利于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
D. 某些淋巴因子分泌增多,机体可能会患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填空题
5.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某类细胞是指____________细胞,其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抗体Y2直接攻击胰岛B细胞,导致__________,血糖浓度升高。
(3)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_病。有一种青少年型(II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_。
6.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9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该主题意在强调包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下图为HIV的结构模式图,其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外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HIV专一性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从细胞膜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DNA,然后再表达出膜蛋白等蛋白质,整个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解表示)。
(3)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毒,却不能抵御HIV,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接着少数HIV在体内潜伏下来,经过2—10年的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如图所示)。请回答:
(1)表示HIV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在曲线Ⅱ中ED段呈上升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曲线I中的BC段效应T细胞作用于________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该细胞裂解死亡,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免疫。
(3)HIV识别并侵染宿主细胞时,与细胞膜的组成物质___________有关。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单选题
1.人体的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B. 人感染HIV后,机体能够发生体液免疫,不能发生细胞免疫
C. 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D.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的
2.生物学家巴尔的摩认为,艾滋病毒找到了“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目前科学家所提出的试图以抗体或加强人类免疫系统来防御艾滋病毒的方法都以失败告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IV在T细胞内通过分裂迅速增殖,使T细胞大量死亡
B. 艾滋病患者体内无法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 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
D. HIV“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是易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等
3.“西风起,蟹脚痒,金秋正好吃蟹黄”。秋天正是吃大闸蟹的最佳季节,但有的人吃了大闸蟹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皮肤奇痒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吃了大闸蟹后腹痛、呕吐等是发生了过敏反应,发生在初次吃大闸蟹时
B.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分布在血浆或吸附在皮肤、消化道黏膜等的表面
C. 过敏反应是患者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过弱或缺失而导致的
D. 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4.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临床上可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缓解糖尿病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
B. 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人
C. 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
D. 治疗该病的过程不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变
5.新冠肺炎患者中某些病例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细胞因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免疫应答
B. 利用IL-6的受体免疫实验动物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
C. 免疫系统对于肺泡细胞的损伤机制与过敏反应的致病机理相似
D. 阻止吞噬细胞向T细胞呈递抗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
6.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B. 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
C. 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 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
7.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的免疫学原理相同( )
A. 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 B. 感染HIV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
C. 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D. 产生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
8.T细胞主要包括抑制性T细胞(Ts)、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Tc能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Th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Tc的杀伤力,Ts能抑制Th的活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增强Th的功能有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
B. Ts功能异常可造成免疫低下或自身免疫病
C. Ts、Th和Tc均来自胸腺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D. Ts和T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二、填空题
9.血糖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据图分析回答:
(1)胰岛B细胞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中,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刺激有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可知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
(2)图中c过程的效应是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受体除分布在胰岛B细胞膜上外,还可能分布在____________细胞膜上。
(3)根据图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4)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病。根据图示分析,由__________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正常甚至比常人偏高。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
一、单选题
1.Graves病是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类疾病,患者体内产生刺激甲状腺的免疫球蛋白(TSI),TSI可模仿TSH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通过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来减轻Graves病症状
B. Graves病患者基础体温较常人高
C. Graves病发病机理与过敏反应类似
D. Graves病患者体内TRH含量较常人低
2.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 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 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3.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 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综合征
B. 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C. 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D. 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4.如图是外源性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该致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图中甲、乙、丙、丁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过程是体液免疫所特有的,丙过程是由浆细胞完成的
B. 乙过程为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随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抗体
C. 丁过程只属于体液调节,不属于体液免疫
D. 哮喘发生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
5.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时发现Ash1l分子可以阻止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其机理是通过一系列机制抑制MAPK(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NF-KB(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炎症信号通路及白细胞介素6(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基因的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可能与基因缺陷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有关
B. 白细胞介素6有利于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
C. 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相似
D. 利用Ash1l治疗自身免疫病主要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过程实现的
6.新冠肺炎患者中某些病例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细胞因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免疫应答
B. 利用IL-6的受体免疫实验动物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
C. 免疫系统对于肺泡细胞的损伤机制与过敏反应的致病机理相似
D. 阻止吞噬细胞向T细胞呈递抗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
7.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骨骼的成熟,作用遍及全身所有的器官
B. 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 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能分泌多种调节激素通到图中的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
二、填空题
8.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回答相关问题。
(1)与浆细胞相比,吞噬细胞中含量丰富的细胞器是 ______。
(2)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主要通过 ______调节对某些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引起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水分由 ______进入组织液,从而出现组织水肿等症状。
(3)某小鼠品系注射物质A后,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请设计实验验证物质A为该品系的过敏原,写出简要思路即可。 ______。
4.3 免疫失调
(
知识梳理
)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的致病机理。
HIV感染人体的机理。
HIV感染人体的机理。
免疫系统疾病
(一)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如:花粉、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皮屑、羽毛等。
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分为吸入型(花粉、真菌孢子、菌丝、螨等)、食入型(果仁、牛奶、海产品、鸡蛋等)、接触型(金属、植物毒素)、动物毒素和药物等。过敏原更易于诱导Th2型免疫应答和IgE的产生。
3.过敏反应的机理:
有些当接触过敏原的时候,在过敏源刺激下,B细胞活化,从而产生浆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IgE。当IgE产生后,会吸附到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各种各样的活性物质,比如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4.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也不损伤组织;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二)自身免疫病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只对侵入机体的外来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移植物等产生反应,消灭或排斥这些异物。在某些因素影响下,机体的组织成分或免疫系统本身出现了某些异常,致使免疫系统误将自身成分当成外来物来攻击。这时候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机体自身一些成分的抗体及活性淋巴细胞,损害破坏自身组织脏器,导致的疾病。有些自身免疫病只影响一个或少数几个器官,如:桥本甲状腺炎;有些影响全身几乎所有组织器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数介于两者之间。发生在皮肤,就是过敏性皮炎和各类皮损,发生在关节就是关节炎,发生在肾脏就是肾炎………。
(三)免疫缺陷病
1.概念: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引起的疾病。
2.特点: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3.类型:先天性:与遗传有关,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由疾病或其它因素引起,如:爱滋病
4.实例:爱滋病
(1)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分为HIV-1和HIV-2两型,它们主要区别在于包膜糖蛋白上,90%以上由HIV-1引起。艾滋病发病过程分为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感染期和发病期。
(2)
(3)机理:HIV能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辅助性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人体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后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使人感染发病,一般在两年内死亡。或者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CD4+ 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其感染过程包括病毒的吸附、侵入、逆转录、基因组的整合、表达及释放等过程。当感染发生时,病毒的外膜糖蛋白首先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并与辅助受体等结合,暴露出跨膜蛋白与细胞膜作用,使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核心进入细胞内,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cDNA,再以此c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病毒进行复制时,早期转录的长链mRNA经拼接后表达病毒的调节蛋白,待调节蛋白的量到达一定阈值后,病毒进入晚期转录,产生的未拼接的mRNA部分用来指导合成病毒的结构蛋白,部分作为病毒的基因组,与结构蛋白进行装配成为病毒核心颗粒,由胞膜出芽时获得包膜及膜蛋白。
(
课后培优练
级练
)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1.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一些疾病,损害人体的健康。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首次接受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B. 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C. 艾滋病的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B细胞,使之大量死亡
D. 在器官移植中,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不会引起排斥反应了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功能异常及免疫学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解记忆知识及与实际结合的应用能力。
【解答】
A.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再次接受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A错误;
B.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B正确;
C.艾滋病的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之大量死亡,C错误;
D.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时,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较小,D错误.
故选:B。
2.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细胞表示的是浆细胞 ②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
③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 ④吞噬细胞也是免疫细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图示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a细胞能产生抗体,a细胞为浆细胞,抗红细胞抗体能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掉。
图示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a细胞能产生抗体,a细胞为浆细胞,抗红细胞抗体能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掉。
【解答】
①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因此图中a细胞表示的是浆细胞,①正确;
②抗体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图中抗红细胞抗体能与红细胞结合,说明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②正确;
③题图中的该种免疫失调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而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③错误;
④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④正确。
以上叙述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B。
3.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以下五种情况分别属于()
①有的人一经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
②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③“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使该受体失去功能
④效应T细胞与被新型冠状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A. 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
B. 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细胞免疫
C. 过敏反应、过度免疫、免疫缺陷病、体液免疫
D. 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细胞免疫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所以熟记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机体,当再次接触到过敏原的时候所发生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一般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叫做过敏原,如花粉、室内尘土等。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敌我不分的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来攻击。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会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解答】
①花粉引起人体打喷嚏、鼻塞,属于过敏反应;
②HIV攻击T细胞使得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几乎丧失,属于免疫缺陷病;
③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属于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物质,属于自身免疫病;
④效应T细胞与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的过程。
A.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A错误;
B.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细胞免疫,B正确;
C.过敏反应、过度免疫、免疫缺陷病、体液免疫,C错误;
D.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细胞免疫,D错误。
故选B。
4.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淋巴因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会发挥作用
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淋巴因子的分泌不会减少
C. 某些淋巴因子分泌增多,有利于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
D. 某些淋巴因子分泌增多,机体可能会患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
【解答】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也可促进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A正确;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T细胞数量先增加再减少,因此淋巴因子的分泌应该会先增加再减少,B错误;
C.某些淋巴因子分泌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有利于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C正确;
D.某些淋巴因子分泌过多的机体,可能免疫系统过于强大,机体可能会患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5.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某类细胞是指____________细胞,其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抗体Y2直接攻击胰岛B细胞,导致__________,血糖浓度升高。
(3)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_病。有一种青少年型(II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_。
【答案】
(1)浆
(2)胰岛素分泌减少
(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4)自身免疫病;③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
【解答】
(1)图中①所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抗体Y2直接攻击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抗体Y3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从免疫角度的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是免疫功能过强,将自身结构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其中①②两种情况,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③。
故答案为:
(1)浆
(2)胰岛素分泌减少
(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4)自身免疫病;③
6.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9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该主题意在强调包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下图为HIV的结构模式图,其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外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HIV专一性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从细胞膜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DNA,然后再表达出膜蛋白等蛋白质,整个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解表示)。
(3)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毒,却不能抵御HIV,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脂质和蛋白质(以及少量糖类);T淋巴细胞具有HIV的特异性受体,其他细胞缺乏HIV的特异性受体
(2)自身的RNA;RNA→DNA→RNA→蛋白质
(3)HIV可杀死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当T淋巴细胞被杀死后,免疫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因而不能抵御HIV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艾滋病病毒的结构,掌握艾滋病病毒的分布及繁殖过程,还有理解艾滋病的致病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1)根据题意,HIV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则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以及少量糖类)。HIV专一性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从细胞膜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T淋巴细胞具有HIV的特异性受体,其他细胞缺乏HIV的特异性受体。
(2)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然后再表达出膜蛋白等蛋白质,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3)HIV可杀死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当T淋巴细胞被杀死后,免疫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因而不能抵御HIV。
7.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接着少数HIV在体内潜伏下来,经过2—10年的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如图所示)。请回答:
(1)表示HIV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在曲线Ⅱ中ED段呈上升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曲线I中的BC段效应T细胞作用于________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该细胞裂解死亡,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免疫。
(3)HIV识别并侵染宿主细胞时,与细胞膜的组成物质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1)Ⅰ
(2)T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靶细胞(或HIV宿主细胞);细胞免疫
(3)糖蛋白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艾滋病的致病原理,能结合曲线图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解答】
(1)图示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HIV进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随着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故表示HIV浓度变化的曲线是曲线Ⅰ。
(2)曲线Ⅱ是T细胞浓度变化曲线,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所以DE段呈上升状态。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所以使HIV病毒浓度下降,该过程是细胞免疫。
(3)HIV识别宿主细胞与膜上的受体有关,受体本质是糖蛋白。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单选题
1.人体的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B. 人感染HIV后,机体能够发生体液免疫,不能发生细胞免疫
C. 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D.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的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解答】
A、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
B、HIV侵染人体后初期,人体能够进行特异性免疫,由于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因此人感染HIV后,机体的辅助性T细胞数量减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影响,B错误;
C、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C正确;
D、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的,D错误。
2.生物学家巴尔的摩认为,艾滋病毒找到了“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目前科学家所提出的试图以抗体或加强人类免疫系统来防御艾滋病毒的方法都以失败告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IV在T细胞内通过分裂迅速增殖,使T细胞大量死亡
B. 艾滋病患者体内无法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 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
D. HIV“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是易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等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艾滋病为素材,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掌握HIV的致病原理,才能正确判断。
【解析】
A.分裂是细胞的分裂方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借助寄主细胞进行复制增殖,HIV主动攻击破坏T淋巴细胞,A错误;
B.机体可以在HIV的刺激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但抗体无法消除侵入宿主细胞内的病毒,B错误;
C.HIV通过破坏T淋巴细胞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遭破坏,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C正确;
D.HIV只能发生基因突变,而基因重组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染色体变异发生在有染色体的生物体内,D错误。
3.“西风起,蟹脚痒,金秋正好吃蟹黄”。秋天正是吃大闸蟹的最佳季节,但有的人吃了大闸蟹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皮肤奇痒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吃了大闸蟹后腹痛、呕吐等是发生了过敏反应,发生在初次吃大闸蟹时
B.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分布在血浆或吸附在皮肤、消化道黏膜等的表面
C. 过敏反应是患者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过弱或缺失而导致的
D. 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答案】
D
【解析】A、过敏反应发生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A错误;
B、正常免疫反应中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过敏反应中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B错误;
C、过敏反应是患者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过强而导致的,C错误;
D、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过敏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也可能24小时后才有症状。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D正确。
故选:D。
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本题考查过敏反应的概念及作用机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4.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临床上可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缓解糖尿病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
B. 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人
C. 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
D. 治疗该病的过程不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变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和血糖调节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从题中获取信息,能理解Ⅰ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识记自身免疫病的概念,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
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该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解答】
A、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B、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接近健康人,不可能高于正常人,B错误;
C、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效应T细胞与之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
D、治疗该病的过程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下降,D错误。
故选:A。
5.新冠肺炎患者中某些病例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细胞因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免疫应答
B. 利用IL-6的受体免疫实验动物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
C. 免疫系统对于肺泡细胞的损伤机制与过敏反应的致病机理相似
D. 阻止吞噬细胞向T细胞呈递抗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为题材,考查了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记病毒的结构和生命活动、免疫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中等。
【解答】
A.由图可知,细胞因子可以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起活化作用,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免疫应答,A正确;
B.由题干可知,细胞因子风暴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过强进而引起机体的正常组织损伤,利用IL-6的受体免疫实验动物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B正确;
C.免疫系统对于肺泡细胞的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与过敏反应原理不同,C错误;
D. 阻止吞噬细胞向T细胞呈递抗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D正确。
故选C。
6.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B. 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
C. 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 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
【答案】
B
【解析】A、图中的肥大细胞接触过敏原产生组织胺引发过敏反应,所以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A正确;
B、过敏反应是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才能发生,B错误;
C、抗体是体液免疫中的物质,图示表明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的肥大细胞接触过敏原可产生组织胺引发过敏反应,故推测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D正确。
故选:B。
过敏反应是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本题考查学生对免疫调节中过敏反应概念等内容的掌握情况,将所学免疫系统、特异性免疫过程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的免疫学原理相同( )
A. 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 B. 感染HIV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
C. 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D. 产生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应用,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免疫疾病包括防卫不足引起的免疫缺陷病、防卫过度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
据题干分析,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
【解答】
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属于过敏反应,与题干的自身免疫病不同,A不符合题意;
B、感染HIV病毒攻击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机能减弱,属于免疫缺陷症,与题干的自身免疫病不同,B不符合题意;
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免疫能力,属于免疫学应用,没患病,C不符合题意;
D、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D符合题意。
故选D。
8.T细胞主要包括抑制性T细胞(Ts)、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Tc能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Th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Tc的杀伤力,Ts能抑制Th的活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增强Th的功能有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
B. Ts功能异常可造成免疫低下或自身免疫病
C. Ts、Th和Tc均来自胸腺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D. Ts和T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解答】
A.增强Ts的功能有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A错误;
B.Ts功能异常可造成免疫低下(Ts功能强)或自身免疫病(Ts功能弱),B正确;
C.Ts、Th和Tc均属于T细胞,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C错误;
D.Tc能杀伤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参与的是细胞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9.血糖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据图分析回答:
(1)胰岛B细胞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中,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刺激有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可知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
(2)图中c过程的效应是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受体除分布在胰岛B细胞膜上外,还可能分布在____________细胞膜上。
(3)根据图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4)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病。根据图示分析,由__________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正常甚至比常人偏高。
【答案】
(1)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葡萄糖和神经递质;神经和体液调节
(2)促进;肝脏
(3)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数量;糖原、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4)自身免疫;抗体2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点,熟知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和正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
【解答】
(1)胰岛素为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经过内质网的初步加工和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所以胰岛B细胞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存在于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中;下丘脑有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还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所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刺激有葡萄糖和神经递质;根据图示可知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和体液调节。
(2)图中c过程表示胰高血糖素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所以胰高血糖素的受体除分布在胰岛B细胞膜上外,还可能分布在肝脏细胞膜上。
(3)根据图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通过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数量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糖原、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的合成。
(4)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根据图示分析,抗体1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使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甚至不能结合,从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导致血糖升高,根据分析可知,由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正常甚至比常人偏高。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
一、单选题
1.Graves病是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类疾病,患者体内产生刺激甲状腺的免疫球蛋白(TSI),TSI可模仿TSH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通过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来减轻Graves病症状
B. Graves病患者基础体温较常人高
C. Graves病发病机理与过敏反应类似
D. Graves病患者体内TRH含量较常人低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
分析题意可知: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刺激甲状腺的免疫球蛋白(TSI),TSI可模仿TSH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说明TSI具有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效果,并能持续发挥作用,则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旺盛。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因此可通过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来减轻Graves病症状,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的TSI可模仿TSH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病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人,甲状腺激素促进物质代谢,增加产热,使得Graves病患者基础体温较常人高,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Graves病发病机理与自身免疫病类似,C错误;
D.根据B选项分析可知,Graves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人,通过负反馈调节,人体内下丘脑分泌的TRH减少,故TRH含量较常人低,D正确。
2.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 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 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答案】
B
【解析】本题以常见的青霉素过敏为背景,综合考查人体免疫相关知识,涉及过敏反应的原因、特点、淋巴因子、过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的区别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A、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所致,A错误;
B、青霉素注射后出现胸闷等过敏反应,且在下次注射青霉素后仍会出现相应症状说明青霉素引起的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正确;
C、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不能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是T细胞分泌的,C错误;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D错误。
故选B。
3.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 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综合征
B. 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C. 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D. 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调节,细胞的识别作用,T细胞和红细胞发育的场所,主要考查叙述,解读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HIV病毒能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从而实现入侵T细胞,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人成熟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解答】
A.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该病毒主要侵染人体T 细胞,引发免疫缺陷综合征,A正确;
B.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会被HIV识别、入侵,而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B正确;
C.红细胞由于没有细胞核,很快会凋亡并连同入侵的HIV一起被免疫系统清除,C正确;
D.T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而红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D错误。
故选D。
4.如图是外源性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该致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图中甲、乙、丙、丁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过程是体液免疫所特有的,丙过程是由浆细胞完成的
B. 乙过程为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随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抗体
C. 丁过程只属于体液调节,不属于体液免疫
D. 哮喘发生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
【答案】
C
【解析】
【解答】
A、甲过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存在,A错误;
B、过程为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随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
C、丁表示过敏介质作用于肺部相关细胞或组织,属于体液调节过程,C正确;
D、由图示可知,哮喘发生的过程只有体液免疫过程,没有细胞免疫过程,D错误。
故选:C。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过敏反应及治疗方法,免疫细胞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5.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时发现Ash1l分子可以阻止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其机理是通过一系列机制抑制MAPK(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NF-KB(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炎症信号通路及白细胞介素6(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基因的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可能与基因缺陷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有关
B. 白细胞介素6有利于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
C. 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相似
D. 利用Ash1l治疗自身免疫病主要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过程实现的
【答案】
D
【解析】解:A、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强引起的,A错误;
B、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B错误;
C、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属于自身免疫病,这三种病的发病机理不相似,C错误;
D、题干信息显示,利用Ashll分子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机理包括抑制MAPK(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NF-KB(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炎症信号通路及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表达,推断该过程主要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过程实现的,D正确。
故选:D。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自身免疫病与免疫缺陷病的类型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判断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6.新冠肺炎患者中某些病例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细胞因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免疫应答
B. 利用IL-6的受体免疫实验动物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
C. 免疫系统对于肺泡细胞的损伤机制与过敏反应的致病机理相似
D. 阻止吞噬细胞向T细胞呈递抗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
【答案】
C
【解析】A、由图可知,细胞因子可以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起活化作用,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免疫应答,A正确;
B、由题干可知,细胞因子风暴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过强进而引起机体的正常组织损伤,利用IL-6的受体免疫实验动物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B正确;
C、免疫系统对于肺泡细胞的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与过敏反应原理不同,C错误;
D、阻止吞噬细胞向T细胞呈递抗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D正确。
故选:C。
1、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2、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
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7.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骨骼的成熟,作用遍及全身所有的器官
B. 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 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能分泌多种调节激素通到图中的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
【答案】
B
【解析】解:A、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促进骨骼的成熟,作用几乎全身所有的器官,A正确;
B、激素A是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B错误;
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都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C正确;
D、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能分泌多种调节激素通到图中的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D正确。
故选:B。
分析图形:甲状腺细胞分泌了激素A,则激素A是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的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受体,则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细胞甲产生了抗体,则细胞甲为浆细胞;抗体与细胞表面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本题结合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的图解,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自身免疫病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析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以及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属于考纲中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填空题
8.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回答相关问题。
(1)与浆细胞相比,吞噬细胞中含量丰富的细胞器是 ______。
(2)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主要通过 ______调节对某些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引起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水分由 ______进入组织液,从而出现组织水肿等症状。
(3)某小鼠品系注射物质A后,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请设计实验验证物质A为该品系的过敏原,写出简要思路即可。 ______。
【答案】
(1)溶酶体
(2)体液;血浆
(3)取未接触过物质A的该品系小鼠若干只分成相等数量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一定量的物质A注射到实验组小鼠体内,观察小鼠生命活动状态;如果实验组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则再注入一定量的物质A,继续观察实验组小鼠生命活动状态,如果实验组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则说明物质A为过敏原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过敏反应过程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过敏反应概念和特异性免疫的具体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解答】
(1)吞噬细胞能够吞噬、消灭相应病原体,所以溶酶体较丰富。而浆细胞能分泌抗体,应该具有丰富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2)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随血液循环并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进而引起靶细胞的代谢发生改变,该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透性增强,引起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等症状。
(3)在验证物质A为该品系的过敏原的实验中,应选用未接触过物质A的小鼠为实验对象,若第一次注射物质A未发生明显异常反应,但再次注射物质A会发生异常反应,说明物质A为过敏原;若两次注射物质A均发生异常反应或均未发生异常反应,说明物质A不是过敏原。具体思路可描述为:取未接触过物质A的该品系小鼠若干只分成相等数量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一定量的物质A注射到实验组小鼠体内,观察小鼠生命活动状态;如果实验组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则再注入一定量的物质A,继续观察实验组小鼠生命活动状态,如果实验组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则说明物质A为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