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化学方程式 课件(共66张PPT)+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 化学方程式 课件(共66张PPT)+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09 13:50:17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3.3 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燃烧、爆炸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着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的转化
化学能 → 热能
化学能 → 电能
蓄电池放电
热能 → 化学能
木头燃烧后只剩下灰烬,质量减少了。
蜡烛燃烧后留下的蜡油很少,质量减少了。
铁钉生锈,质量变大了。
真的是这样吗?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反应前后试管的总质量会如何变化?
如果把反应生成的氧气收集起来,加上氧气的质量,总质量又会如何变化?
反应物: H2O2
生成物:H2O 和 O2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活动1:将锥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待反应结束冷却后,重新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是否平衡。
细铁丝
细 沙
气 球
防止瓶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时橡皮塞弹出
引燃白磷
防止白磷燃烧时温度升高,锥形瓶底炸裂
实验前
实验中
实验后
白磷燃烧时温度升高,瓶内气压变大,气球膨胀。反应结束后温度下降,且瓶内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气球变瘪。
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
活动2:将锥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然后把滴管内的溶液滴入瓶内,使两种溶液混合,观察锥形瓶中的现象以及天平是否平衡。
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
与上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相比,本活动中的两个实验装置有什么特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两个装置均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密闭系统,没有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有利于验证反应前后质量的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
许多相似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判断下列变化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10g糖溶于90g水形成100g糖水
100g冰融化成100g水
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后生成3L水蒸气
不能,质量守恒定律仅适于质量的变化
不能,溶解不属于化学变化
不能,熔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
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
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
“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A. 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C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请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加以分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反应前 反应后
原子种类数
铝原子总数
氧原子总数
原子总数
4
4
6
6
10
10
2
2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原子数目
原子种类
微观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
分子种类


宏观
化学反应的特点
可能
改变
物质状态
分子数目
物质总质量
原子质量
元素化合价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选项中:
一定会改变的有 ;
一定不会变的有 ;
可能会改变的有 。
A.物质种类 B.物质总质量 C.分子种类
D.分子数目 E.原子种类 F.原子数目
G.元素种类 H.原子质量 J.物质状态
A
C
D
B
E
F
G
H
J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一)解释实验现象
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小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不平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否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
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了
没有违反
(二)推测物质的组成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这一现象,推断蜡烛中肯定会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
碳元素、氢元素
可能有的元素:
氧元素
例:22g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H2O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是( )
A. 50 B. 40 C. 10 D. 70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克)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克) 0 100 10 X
D
(三)进行有关的计算
计算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
说说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C
碳元素
1个碳原子
碳物质
CO2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二氧化碳物质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例: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
CO2
+
点燃
O2
比较上述两种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哪种方法可以更科学地表示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化学方程式
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①宏观上:
②微观上: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③质量上:
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原子或分子的个数比
各物质的质量比
CH4 + 2O2 CO2 + 2H2O
点燃
你能说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吗?
①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②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 : 2 : 1 : 2
③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的质量比为4 : 16 : 11 : 9
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16份质量的甲烷和64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了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原则
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C、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Fe
+
O2
点燃
Fe3O4
3
2
铁丝在氧气燃烧生成的是Fe3O4 而不是Fe2O3
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步骤
H2O2
H2O
+
O2
以双氧水制取氧气为例: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号连接。
1. 根据反应事实,在式子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短线。
H2O2
H2O
+
O2
2
2
配平后,把短线改成等号。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 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3. 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
MnO2
H2O2
H2O
+
O2
2
2
Ca(OH)2
CO2
CaCO3


H2O
如果反应需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必须把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MnO2
根据文字表达式写出化学方程式
KMnO4
K2MnO4

MnO2

O2
2
KCl
KClO3

O2
MnO2
3
2
2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
(1)观察法(找出化学方程式中一个相对复杂的化学式,将化学计量数定为1,先配元素出现次数少的,再配元素出现次数多的,配平过程中整数不行就用分数,最后再通分化成最简整数比)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为例: P + O2 —— P2O5
1
2
4
5
2
点燃
观察法配平
H2 + O2 —— H2O
Fe2O3 + HCl —— FeCl3+ H2O
Fe2O3 + CO —— Fe + CO2
点燃
2
2
2
6
3
2
3
3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为例: P + O2 —— P2O5
(2)最小公倍数法(从左右两边只出现一次的元素且其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原子入手,再配其他原子)
左边的氧原子数是2,右边的氧原子数是5,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因此在氧气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5,在五氧化二磷前面配上2。
再用观察法配平P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右边有4个P原子,左边P前应配上化学计量数4,最后注明反应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5
2
4
点燃
练习: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Al + O2 Al2O3
点燃
Al + Fe3O4 Al2O3 + Fe
高温
4
2
8
3
4
9
3
(3)奇数配偶法(从出现次数最多且一奇一偶的原子入手,把奇数原子配成偶数,相应引起其他原子的变化,最后回到起始原子)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为例: P + O2 —— P2O5
5
2
4
左边的氧原子数是2,是偶数,右边的氧原子数是5,是奇数,故在五氧化二磷前面配上2。
再用观察法确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最后注明反应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练习:奇数偶配法配平
FeS2 + O2—— Fe2O3 + SO2
C2H4+ O2—— CO2 + H2O
4
11
2
8
3
2
2
点燃
高温
练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 CO2 CO
高温
2
(2) Al + O2 Al2O3
点燃
4
3
2
(3) CuO + C Cu + CO2
高温
2
2
(4) C2H2 + O2 H2O + CO2
点燃
4
2
5
2
(5) H2S + O2 S + H2O
点燃
2
2
2
(6) C6H6 + O2 CO2 + H2O
点燃
6
2
15
12
1.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氧气生成水
B. 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C. 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D.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练习】
点燃
2H2+O2 2H2O
D
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以 为例)
(1)表明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
(2)表明反应的条件是 ;
(3)表明各物质间的分子个数比为 ;
(4)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
2H2O
通电
2H2 +O2

氢气、氧气
通直流电
2 :2 :1
9 :1 :8
书写化学方程式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3、过氧化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氧气
4、碳在氧气中燃烧
5、硫在氧气中燃烧
6、铁在氧气中燃烧
7、磷在氧气中燃烧
8、铝在氧气中燃烧
9、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0、氢气在氧气中点燃
11、水电解
12、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13、镁在氧气中燃烧
14、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15、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写出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2H2O+O2
2H2O
通电
2H2 +O2
2KMnO4

K2MnO4+MnO2+O2
算一算,这些物质完全分解后各物质的质量比。
68
36
32
316
197
87
32
36
4
32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例1: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现要制得2克氧气,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
A、先审题
①已知什么?
②求什么?
③已知和求之间有什么联系?
制得2克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
MnO2
H2O2
H2O
+
O2
2
2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解: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②写出正确化学方程式
MnO2
H2O2
H2O
+
O2
2
2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写出简明答案
68
2克
68
32
X
32
2克
X
=
X
=
68
2克
×
32
=
4.25g
答:需要过氧化氢4.25克。
B、规范解题
【评一评】:以下同学的解题有无错误?
错在哪里?如何改正?
例2:电解18克水,可得到多少克氧气?
18 g
X
18
32
通电
H2O H2↑ + O2 ↑
X
=
18
X = 32 g
18 g
32
①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
错在:
②没有设未知量、简明答案
例3: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评一评】:以下同学的解题有无错误?
错在哪里?如何改正?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2 Mg + O 2 2 MgO
点燃
48 80
3克 X
48
=
80
3克
X
X =
80×3克
48
= 20 克
①比例式错误
错在:
②计算错误
③无答案
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标明。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面。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计算时注意:
练1:加热分解24.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45
96
24.5克
X
245
96
=
24.5克
X
X = 9.6 克
答:可得到氧气 9.6克,可生成氯化钾14.9克。
解:
2KClO3
MnO2
2KCl
+ 3O2
245
149
=
24.5克
Y
149
Y
Y = 14.9克
变:加热分解24.5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多少升?
生成氯化钾为Y。
V=
练2: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 )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 )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H4+ N2O4 = 3____+ 4H2O
(2) 9.6克 N2H4完全燃烧时需要助燃物N2O4多少克?
N2
设需要助燃物N2O4质量为X。
解:
2N2H4+ N2O4= 3N2 + 4H2O
64
92
9.6克
X
64
92
9.6克
X
=
X = 13.8克
答:需要助燃物N2O49.6克。
练3:把一定质量的碳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
(1)从以上所提供的数据分析,这三次实验有什么不同?
(2)第二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28克CO2?哪种物质有剩余?余下多少克?
(3)第三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30克CO2?哪种物质有剩余?余下多少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氧气质量/克 8 16 24
碳质量/克 3 12 6
生成的CO2的质量/克 11 22 22
第一次反应物完全反应,第二次、第三次反应物有剩余
第二次反应物碳剩余6克
第三次反应物氧气剩余8克
【练习】
1. 已知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 ,质量比为 。若有32克甲烷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 克,生成水 克,生成二氧化碳
克。
CH4 + 2O2 2H2O + CO2
点燃
1 : 2 : 2 : 1
16 : 64 : 36 : 44
128
72
88
2. 在化学反应 4A+3B=2C中,若9克A和8克B刚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 克 ,各物质的质量比是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化学式为 。若生成8.8克CO2,则X中碳元素质量为 克。
17
9 : 8 : 17
102
点燃
X + 3O2 2CO2 + 2H2O
C2H4
2.4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克) 25 16 20 30
反应后质量(克) 37 0 ? 10
+24
4. 在一密闭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
(1)求反应后C物质的质量;
(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3)要使另一种反应物反应完全,需再增加( )物质( )克。
44
B
8
B + D = A + C
+12
-16
-20
能力提升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一、求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例1: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2.9克A和4.9克B完全反应生成6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
58
例2:将A、B、C三种物质各16克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克A,27克C和一定质量的D,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式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 2A + B = C + 2D
B. A + 2B = C + 2D
C. 2A + B = 2C + D
D. A + B = C + D
二、根据物质质量书写化学方程式
B
三、纯物质之间的计算
例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克置于干燥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测得固体质量为21.4克。试计算:
(1)能制得氧气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含氯酸钾多少克?
(3)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9.6克
24.5克
30.4%
四、不纯物质之间的计算
例4:用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要制取4.4克二氧化碳气体,则需要石灰石和稀盐酸各多少克?
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12.5克石灰石
73克稀盐酸
五、反应不完全的有关计算
例5:将27.6克氯酸钾与2克二氧化锰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后,使反应停止,测得剩余固体中含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10%,求:
(1)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多少?
(2)制得氧气多少克?
(3)有多少克氯酸钾没有分解?
9.6克
20克
3.1克
六、表格型数据的计算
例6:将16g硫在给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氧气的质量 15 g 16 g 20 g
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30 g 32 g 32 g
(1)在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g。
(3)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g。



1
4
七、多步反应的计算(关系式法)
例7:现有6.4克铜屑,将它在空气中加热使其全部生成氧化铜,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微热,氧化铜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硫酸铜,在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可得氢氧化铜沉淀多少克?
Cu
+
O2
CuO
2
2
2
CuSO4
+
NaOH
Cu(OH)2
+
Na2SO4

CuO
+
H2SO4
CuSO4
+
H2O
Cu
~
Cu(OH)2
9.8克
八、差量法计算
例8:56g足量的铁块投入到1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称得铁块的质量为56.8g,求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Fe
+
CuSO4
FeSO4
+
Cu
16%
九、关于无数据问题的计算
例9:C和CaCO3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若生成CO2的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C
CO2
点燃
O2
+
CaCO3
CaO
CO2
+
17.4%
十、有关溶解度、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等的综合计算
例10:不纯的Na2CO311克(内含少量NaCl)与73克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79.6克,将溶液蒸发掉34克水为30℃后的饱和溶液,求原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30℃时溶质的溶解度。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15.2%
96.4%
36.1克配平化学方程式:
①观察法
H2 + O2 —— H2O Fe2O3 + HCl —— FeCl3+ H2O
Fe2O3 + CO —— Fe + CO2
②最小公倍数法
Al + Fe3O4 —— Al2O3 + Fe Al + O2 —— Al2O3
③奇数配偶法
FeS2 + O2 —— Fe2O3 + SO2 C2H4+ O2 —— CO2 + H2O
练习:(1) C + CO2 —— CO
(2) Al + O2 —— Al2O3
(3) CuO + C —— Cu + CO2
(4) C2H2 + O2 —— H2O + CO2
(5) H2S + O2 —— S + H2O
(6) C6H6 + O2 —— CO2 + H2O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3、过氧化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氧气
4、碳在氧气中燃烧
5、硫在氧气中燃烧
6、铁在氧气中燃烧
7、磷在氧气中燃烧
8、铝在氧气中燃烧
9、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0、氢气在氧气中点燃
11、水电解
12、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13、镁在氧气中燃烧
14、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15、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练1:加热分解24.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练2: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H4+ N2O4 === 3____+ 4H2O
(2) 9.6克 N2H4完全燃烧时需要助燃物N2O4多少克?
练3:把一定质量的碳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
从以上所提供的数据分析,这三次实验有什么不同?
第二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28克CO2?哪种物质有剩余?余下多少克?
(3)第三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30克CO2?哪种物质有剩余?余下多少克?
1. 已知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 ,质量比为 。若有32克甲烷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 克,生成水 克,生成二氧化碳 克。
2. 在化学反应 4A+3B=2C中,若9克A和8克B刚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 克 ,各物质的质量比是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化学式为 。若生成8.8克CO2,则X中碳元素质量为 克。
4. 在一密闭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克) 25 16 20 30
反应后质量(克) 37 0 ? 10
(1)求反应后C物质的质量 ;
(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3)要使另一种反应物反应完全,需再增加 物质 克。
能力提升:
例1: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2.9克A和4.9克B完全反应生成6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2:将A、B、C三种物质各16克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克A,27克C和一定质量的D,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式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 2A + B = C + 2D
B. A + 2B = C + 2D
C. 2A + B = 2C + D
D. A + B = C + D
例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克置于干燥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测得固体质量为21.4克。试计算:
能制得氧气多少克?
原混合物中含氯酸钾多少克?
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例4:用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要制取4.4克二氧化碳气体,则需要石灰石和稀盐酸各多少克?
例5:将27.6克氯酸钾与2克二氧化锰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后,使反应停止,测得剩余固体中含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10%,求:
(1)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多少?
(2)制得氧气多少克?
(3)有多少克氯酸钾没有分解?
例6:将16g硫在给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1)在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g。
(3)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g。
例7:现有6.4克铜屑,将它在空气中加热使其全部生成氧化铜,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微热,氧化铜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硫酸铜,在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可得氢氧化铜沉淀多少克?
例8:56g足量的铁块投入到1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称得铁块的质量为56.8g,求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9:C和CaCO3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若生成CO2的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例10:不纯的Na2CO311克(内含少量NaCl)与73克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79.6克,将溶液蒸发掉34克水为30℃后的饱和溶液,求原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30℃时溶质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