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8 21: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端,黄河总水量的49%来自于该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主要补给区。黄河源区主体海拔为2675~6282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黄河源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显著,严重威胁黄河流域甚至是全国的生态安全。下图示意黄河源区沙漠化土地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黄河源区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在于(  )
A.地理位置特殊B.自然资源丰富
C.自然环境优越D.气候高寒
2.黄河源区沙漠化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过度垦殖 ②过度放牧 ③气候异常 ④城市扩张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为减轻黄河源区的沙漠化程度,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当地适宜采取的措施有(  )
A.全面禁牧禁垦B.调整农业结构
C.大力发展旅游业D.植树造林
传统村落,又称为古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艺术等社会经济价值,其分布受海拔、河流、人口、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南地区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建立起川滇—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区。如图为“西南部分地区传统村落集中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甲地生态屏障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
A.湿地保护与修复B.石漠化综合治理
C.推进天然林保护D.退化草地的治理
5.相较于川渝地区,滇黔地区传统村落分布较为集中的原因是(  )
A.传统农耕区,历史悠久
B.气候湿热,不宜居住
C.少数民族多,地形阻隔
D.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6.生态环境脆弱的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措施,最可行的是(  )
A.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B.修复保护为主,兼顾休闲旅游发展
C.加强政策扶持,优化配套基础设施
D.兼顾相邻村落,统筹规划优势互补
珠三角城市群是推进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的前沿阵地,区域内各城市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迫在眉睫,下图为2010~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部分产业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信息可知,珠三角城市群(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变化为负值的城市较多
B.资金密集型产业占比变化为负值的城市较多
C.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变化为正值的城市较少
D.制造业总体占比变化为正值的城市较少
8.珠三角城市群中城市产业发展(  )
A.广州产业结构合理
B.东莞产业产值下降快
C.佛山工业化水平高
D.深圳新兴工业发展快
9.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迫在眉睫的根本原因是(  )
A.矿产资源面临枯竭B.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C.经济发展动力不足D.高素质人才储备少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
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
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
11.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 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徐州都市圈地跨苏鲁豫皖四省,是楚汉文化的集中分布区。圈内大部分城镇因煤而兴,拥有江河海陆运输网。目前由于资源、距离、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该都市圈内经济协同发展效果不明显。下图示意徐州都市圈部分地区2021年GDP总量差异(单位:亿元)。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都市圈在经济协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交通结构单一化B.城市结构空心化
C.人口结构老龄化D.产业结构同质化
13.下列地域组合中,经济协同发展效果最好的是(  )
A.徐州市区—睢宁县B.徐州市区—泗县
C.宿迁市区—睢宁县D.宿迁市区—泗县
14.下列能快速带动该都市圈经济协同发展的产业是(  )
A.采矿业B.旅游业
C.种植业D.建筑业
读地理要素三角坐标统计图,完成15~17题。
15.若a、b、c分别表示一、二、三产业,甲、乙、丙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一般而言其发展的先后顺序应是(  )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甲→丙D.丙→甲→乙
16.根据上题分析,甲代表的产业结构地区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A.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B.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加速城镇化发展
C.积极鼓励人口外迁,疏散城市职能
D.实施产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
17.若a、b、c分别表示原料、市场、技术,则甲最有可能的工业部门是(  )
A.水产品加工B.糕点制作
C.飞机制造D.电子装配
辽宁阜新是全国著名的“煤电之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经济衰退。自2018年起,该地在24平方千米的废弃矿区中,保留矿坑、煤矸石山和作业道路等原有风貌,规划建设了越野、漂移、直线竞速等12类汽车、摩托车“主题赛道”,吸引赛车俱乐部、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研究等产业在此集聚,计划打造成我国首个百年赛道城。据此完成18~20题。
18.该地矿坑赛道类型多样主要得益于(  )
A.地广人稀B.地质稳定
C.技术水平高D.地形复杂
19.与国内其他专业封闭式赛车场相比,该矿坑赛车场(  )
A.交通便利B.环境优美
C.修建难度高D.土地成本低
20.与传统的先治理后发展的模式相比,该地选择先以矿坑发展赛道经济,再逐步治理环境主要考虑(  )
A.环境承载力B.经济发展水平
C.科学技术水平D.劳动力数量
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内产业结构特征不同,图示曲线代表不同产业类型。黑龙江大庆城市发展“因油而生,因油而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大庆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据此完成21~23题。
21.曲线①、②、③代表产业分别为(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22.大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
A.资金不足B.污染严重
C.交通拥堵D.人才短缺
23.大庆近年来产业发展方向为(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扩大重化工业规模,提高产能 ③改善交通,打造现代物流基地 ④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治理土壤次生盐碱化应因地制宜,采用水利、农业和生物等措施。植物生长旺盛会抑制土壤表层盐分上升。如图为我国西北某地春小麦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有关该地土壤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30厘米深度土壤盐分4月>7月>10月
B.4月,春小麦生长季节,土壤表层盐分较高
C.7月,春小麦成熟水分较多,土壤表层盐分较低
D.10月,春小麦完成收割,土壤表层盐分较低
25.为减轻该地土地次生盐碱化,下列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
A.改良种植结构,延长农作物覆盖时间
B.大规模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
C.夏季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
D.冬季大量采取地下水进行结冰灌溉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下图为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分布图,风沙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的周边地带。
材料二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1)说明黄泛平原的气候特征与该地风沙区面积广的关联性。(9分)
(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9分)
(3)说明“冬小麦—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房山区(图甲)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是京郊农业大区,过去以种植业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房山区持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减少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养殖业,积极发展精品、观光等现代农业,使农业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图乙为房山区1949~2019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1)2020年房山区三大产业比例为1.8∶37.5∶60.6,请在三角坐标统计图中的适当位置补绘房山区2020年三次产业比重的点位。(5分)
(2)据图描述1949~2020年房山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9分)
(3)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房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12分)
单元检测二
1~3.答案:1.A 2.C 3.B
解析:第1题,黄河源区海拔高,是黄河水的主要来源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A正确,排除B、C、D。故选A。第2题,黄河源区海拔高,气候高寒,当地植物主要是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不适宜垦殖,适宜放牧,①不符合;随着人口的增加,过度放牧使其沙漠化问题加重,②符合;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导致沙漠化土地增加,③符合;黄河源区城市扩张少,④不符合。故选C。第3题,黄河源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是草地系统,为减轻沙漠化程度,应适度放牧,同时发展经济,故需调整农业结构,B正确;全面禁牧,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A错误;大力发展旅游,可能导致当地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C错误;当地海拔较高,温度较低,不适宜林木生长,D错误。故选B。
4~6.答案:4.C 5.C 6.B
解析:第4题,甲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建立起川滇—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区。西南地区由于植被破坏,石漠化严重;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因此主要任务是推进天然林保护,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第5题,两地传统村落农耕历史都悠久,排除A;川渝和滇黔(云贵)地区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排除B;滇黔地区少数民族更多,山区面积更大,地形阻隔,C正确;滇黔地区属高原地形,高山林立,排除D。故选C。第6题,生态脆弱区不适合大力发展,排除A;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保护性开发,而生态环境脆弱的传统村落更容易遭受破坏,发展过程中更需要注重生态保护,所以要促进可持续发展最可行的是以修复保护为主,采取休养生息政策,B符合题意;优化配套基础设施和兼顾相邻村落,统筹规划优势互补都能促进传统村落发展,但不是生态脆弱区最可行的,排除C、D。故选B。
7~9.答案:7.A 8.D 9.C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珠三角城市群城市一共有九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变化为负值的城市有五个,较多;资金密集型产业占比变化为负值的城市有四个,较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变化为正值的城市有五个,较多;制造业总体占比变化为正值的城市有六个,较多。故选A。第8题,广州和东莞产业占比变化都是负数,说明其制造业总体比重都下降,但无法判断产值下降快慢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A、B错误;佛山产业占比变化都为正值,代表产业占比变化增大,但不意味着工业化水平高,C错误;深圳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增加幅度大,说明以先进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发展快,D正确。故选D。第9题,产业升级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及资金密集型产业占比过大,后期经济增速放缓,只有依靠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来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C正确;土地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和劳动力严重短缺是劳动力及资金密集型工业发展后期以及城镇化发展后期出现的问题,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具体表现,不够全面,A、B、D错误。故选C。
10~11.答案:10.A 11.C
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双核结构是以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两类不同功能定位的城市为主构建的。沈阳和大连是辽宁省规模最大的两大城市,两座城市区位条件优越,城市功能比较齐全,其区位和功能可以互为补充,形成双核结构可发挥最大作用,A正确;沈阳和大连均在辽宁省内,两城市间地域文化差异较小,B错误;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近都是两城构建双核结构城市的有利因素,但都不是主要因素,C、D错误。本题应选A。第11题,根据目前的发展规划,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而大连不是,①错误;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大连以及沿线地区的交流,能够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②正确;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市的技术、人才等向辽中南地区流动,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③正确;沈阳—大连双核结构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传统工业的比重不利于两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④错误。所以选C。
12~14.答案:12.D 13.A 14.B
解析:第12题,通过材料可知,徐州都市圈内大部分城镇因煤而兴,因而都市圈中协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同质化,D正确;徐州都市圈拥有江河海陆运输网,交通布局全方位,多层次,A错误;城市结构空心化现象并不明显,B错误;徐州都市圈确实存在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但老龄产业得以发展,能够促进产业协同发展,C错误。故选D。第13题,都市圈内经济协同发展效果受到资源、距离、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徐州市区—睢宁县属于同一行政区划,经济协同发展好,A正确,B、C、D组合不属于同一行政区划,协同度不高。故选A。第14题,伴随着交通的优化,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是一个必然规律。徐州都市圈可以凭借交通便捷的优势,进行楚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都市圈经济协同发展,B正确,A、C、D产业不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协同发展。故选B。
15~17.答案:15.C 16.D 17.B
解析:第15题,由三角坐标读取可知,甲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乙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丙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乙→甲→丙,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第1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应该积极实施产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D正确;扩大企业规模,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A错误;当地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并不意味其资源密集,B错误;鼓励人口外迁,疏散城市职能是特大型城市解决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发展的措施之一,当地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应该不是特大型城市,C错误。所以选D。第17题,由三角坐标图可知,甲的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是b市场。水产品加工为原料指向型,A错误;糕点制作为市场指向型工业,B正确;飞机制造为技术指向型,C错误;电子装配为劳动力指向型,D错误。所以选B。
18~20.答案:18.D 19.D 20.B
解析:第18题,地广人稀、地质稳定与矿坑赛道类型多样没有关系,故A、B错误;技术水平高与矿坑赛道类型多样关系不大,故C错误;由材料中的废弃矿区中,保留矿坑、煤矸石山和作业道路等原有风貌,规划建设了越野、漂移、直线竞速等12类汽车、摩托车“主题赛道”,可知该区地形复杂,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类型,设计了不同的赛道,D正确。故答案选D。第19题,由材料可知,矿坑赛车场,在废弃矿区中,保留矿坑、煤矸石山和作业道路等原有风貌,规划建设了越野、漂移、直线竞速等12类汽车、摩托车“主题赛道”,修建难度低,建设的成本低,利用废弃的矿区,土地价格也低,故D正确、C错误;该矿坑赛车场在环境优美方面没有优势,故B错误。故答案选D。第20题,该地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经济衰退,说明该区经济发展缓慢,而对矿坑进行环境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基础,所以该区选择先以矿坑发展赛道经济,提升经济水平,再逐步治理环境,故B正确;先以矿坑发展赛道经济,再逐步治理环境,这种发展的先后顺序与环境承载力的大小、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劳动力数量的多少没有关联性,故A、C、D错误。故答案选B。
21~23.答案:21.C 22.D 23.C
解析:第21题,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最高,故③为第一产业;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最高,故①为第二产业;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三产业比重最高,故②为第三产业,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2题,由材料“大庆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可知,大庆原产业为传统工业,产业层次低,技术水平低,要实现产业升级,最大的限制因素为人才,D正确;与资金、污染、交通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第23题,近年来,大庆逐渐从传统产业开始转型,可通过对原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①正确;另一方面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④正确;应逐渐缩减高耗能产业的比重,②错误;大庆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难以支持其短期内成为物流中心,③错误。故选C。
24~25.答案:24.C 25.A
解析:第24题,读图分析,20~30厘米深度土壤盐分10月>7月>4月,A错误;4月,春小麦开始生长,对地表有一定的遮阴作用,蒸发较弱,土壤表层盐分较低,B错误;7月,春小麦成熟,此时降水较多,且小麦植株遮阴作用增强,减少水分蒸发,土壤表层盐分较低,C正确;10月,春小麦完成收割,此时气温较高,且地表没有小麦植株覆盖,蒸发旺盛,土壤表层盐分较高,D错误。故选C。第25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土壤表层盐分的变化与农作物的遮阴覆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减轻该地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可以改良种植结构,延长农作物的覆盖时间,A正确。大规模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夏季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冬季大量采取地下水进行结冰灌溉,都不是减轻该地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主要措施,B、C、D错误。故选A。
26.答案:(1)夏季暴雨,历史时期易引发黄河泛滥改道,淤积的泥沙多,提供沙质沉积物;冬春季节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冬季气温低,复种指数低,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时间长;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加剧,土壤干燥,易起沙,导致风沙区面积广。
(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有利于地下块茎生长,且更易排水。
(3)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或留茬免耕减少对土壤的扰动。
解析:第(1)题,该题可以从气候干旱、沙源和大风等方面考虑。黄泛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暴雨,历史时期易引发黄河泛滥改道,淤积的泥沙多,提供沙质沉积物;冬春季节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为风沙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该地积温低,冬季气温低,复种指数低,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时间长;加上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加剧,土壤干燥,易起沙,所以风沙区面积广。第(2)题,分析开封采用沙岗地起垄种植方式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需要充分考虑红薯生长需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种植方法所带来的益处。红薯喜温,从通透性角度来看,沙地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红薯怕涝,从排水角度来看,岗地起垄种植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从土壤厚度角度来看,起垄种植增加土层厚度,利于地下块茎生长,且更易排水。第(3)题,“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能很好抑制风沙的原因,需要考虑如何使农作物隔绝风沙。从地面裸露时间角度来考虑,两茬作物生长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从对土壤的影响角度来看,留茬免耕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同时又增加了地面粗糙度,可削弱风力。
27.答案:(1)绘图见解析。
(2)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整体上升;1978年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2019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3)地形类型多样,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要求提高;土地成本提高;养殖业、旅游观光业等经济收入较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业技术的进步等。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2020年房山区第一产业比重1.8%,第二产业比重37.5%,第三产业比重60.6%。如图所示:
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从1949~2019年,房山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1949年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1978年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至2019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5%,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该地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减少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养殖业,大力发展精品观光等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房山区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的交界地带,地形类型多样,有利于开展多种农业经营。而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要求提高促使了房山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同时,随着土地成本的升高,传统的粮食生产取得的经济效益较低,而养殖业、旅游观光农业等收入更高,经济效益更好,加之农业技术的进步,促使了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该地的观光农业等主要服务于北京市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市区与房山区之间的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进一步促进了房山区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