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认识区域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我国某公司2001年起就在S国(下图)投资建厂,近20年来累计投资5亿美元、产销1000万台产品,每年为该国创造1万多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成为该国家电市场第一品牌。2006年与甲市合作规划建设了两个园区。目前,虽已有智慧空调和智慧电视等产品投向市场,但智慧家电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据此完成问题。
1.S国与我国自然环境及文化背景差异显著,公司进驻之后,产品却迅速赢得该国消费者的青睐,最可能是因为该公司( )
A.采取机械化生产,降低劳动力成本 B.推行本土化战略,形成差异化产品
C.进行组装式生产,增加了就业岗位 D.推广产品低端化,增强了价格优势
2.该国智慧家电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最主要是因为该国( )
A.市场认可度差 B.电力供应不足 C.生产水平较低 D.配套设施落后
读黄土高原南小河沟综合治理措施平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区域属于( )
A.功能区 B.均质区 C.大尺度区域 D.经济发达地区
4.南小河沟作为一个区域,它具有的基本区域特征是( )
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开放性④季节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 )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相似性 C.基本的不连续性 D.完全的相同性
读下面两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f水域两侧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 B.降水量丰富,适于水稻生长
C.气候干燥,光照时间长,适于棉花生产 D.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7.关于o和e两水域及附近地区地理特征的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燥 B.a、b、c、d四河流均为内流河
C.o和e两水域均为内陆湖 D.两地区均以灌溉农业或游牧业为主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各稻谷供需结余区域( )
A.具有明确的边界 B.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C.按自然指标划分 D.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9.与黑龙江省相比,湖南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
A.人均耕地多 B.复种指数高 C.淡水资源丰富 D.机械化水平高
《孟子·滕文公》记载:“周公相武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上述史实表明,夏商时期,我国野象曾经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至吕梁山、陕北一线。春秋时期以后,中国野象分布渐由华北地区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某一地区动物的生存与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出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11.由夏商时期到春秋时期以后,华北地区可能的地理现象是( )
A.气候由比较湿润变得干燥
B.植被景观由森林变成草原
C.多沙尘暴天气,生态环境恶化
D.海平面明显比现在低
我国风筝文化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同地域的风筝呈现出不同的造型风格。昆明“滇蜂”风筝的造型是由北京“沙燕”风筝演变而来。为保证在当地稳定飞行,“滇蜂”增大了翅膀的后拉角度;为了适应在空间相对狭小的场地放飞,“滇蜂”舍去了“沙燕”风筝尾巴的部分,放大了翅膀的比例。图1为“滇蜂”风筝造型图,图2为“沙燕”风筝造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滇蜂”风筝造型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昆明( )
①风力大②风向稳定③地势起伏大④降水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艺人对“滇蜂”的外形不断进行改造,出现了寿星型、几何型等,导致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 B.市场 C.政策 D.原料
在干旱区,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洲及背景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读绿洲城镇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绿洲城镇与我国珠三角地区城镇相比( )
A.环境承载力大 B.经济基础薄弱 C.社会文化差异小 D.交通通达度较高
15.制约绿洲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风沙 C.水源 D.矿产
16.下列措施中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最小的是( )
A.光照资源的开发 B.水利设施的建设 C.人工植被的培养 D.荒漠化治理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人均CDP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比例为10.1:39.4:50.5。为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群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包头市白云鄂博拥有世界第一大矿,属于稀土与铁共生矿床。
材料二图1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2为“稀土矿采选流程示意图”。
(1)描述此时内蒙古自治区所处区域发展阶段的特点。
(2)说明白云鄂博稀土矿在采、选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20年,该国人均GDP约2000美元,仅为世界人均GDP的20%。该国人口3900万(2020年),80%是牧民。全国年平均降水量240毫米,国土面积的80%是高原山地,只有12%的土地可用于耕种。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是该国最贫瘠的地区,南部山麓零星分布着一些高山牧场,只有每年盛夏有牧民来此放牧。图示意该国地理位置。
(1)简述甲国地理位置特征。
(2)分析牧民只有在盛夏才到瓦汗走廊放牧的原因。
(3)简述该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可采取的措施。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额尔齐斯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的南坡。河谷次生林宛若一条绿色飘带,镶嵌在荒漠戈壁上,呈现一派“大漠水乡”的壮丽图景。受气候和人为干扰,河谷原生植物一度出现退化,一些旱生植物甚至沙生植物开始入侵。
(1)描述图示范围内额尔齐斯河水系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额尔齐斯河河谷地区原生植物面积萎缩对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的汽车工业主要分布于五大湖沿岸,这里集中了汽车所需的数千个零部件工厂。总部设于底特律的福特汽车,早期采用“纵向一体化”模式,将许多零部件生产厂整合到自己公司,比如在胭脂河工厂,可以看到从铁矿石到成品车的全过程。20世纪末期,标准化生产的全球化趋势逐步明显,累赘不堪的产业链迫使福特汽车将附属的零部件供应商分离出去,建立全球化生产网络(见下图),成为一个轻快、有弹性的企业。
(1)简述“纵向一体化”模式集聚众多零部件生产厂的优势。
(2)说明建立“全球化生产网络”的优点。
(3)指出促使“全球化生产网络”成为可能的条件。
(4)描述福特汽车“全球化生产网络”中供应商的特点。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D
【分析】1.据材料分析,S国为巴基斯坦,与我国自然环境及文化背景差异显著,公司进驻之后,产品能迅速赢得该国消费者的青睐是公司的产品符合当地人的需求,推行本土化战略,形成差异化产品,而不是靠价格低的低端产品来取得优势,B正确,D错误;降低劳动成本和增加就业岗位对消费者影响不大,AC错误。所以选B。
2.智慧家电的消费使用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S国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智慧家电配套设施相对落后,比如智能电视需有网络系统配套支持,D正确;市场认可度差也是智慧家电市场小的原因,最主要还是配套设施落后,A错误。电力供应不足、生产水平较低影响的是家电市场而不是智慧家电市场,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价格、人口集聚;次要受政策、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等因素所影响。
3.B 4.A 5.B
【分析】3.在南小河沟中地理环境特征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且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是均质区,范围较小,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南小河沟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划分的,不行使功能,不是功能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南小河沟作为一个区域,内部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和其它区域之间有差异性;和其它区域赛联系的,有开放性。季节性不是区域特征。①②③正确,④错误。B正确。故选B。
5.一个区域内部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B正确。和其它区域之间有差异性,ACD错误。故选B。
【点睛】区域内部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均质区指自然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的区域。
6.C 7.D
【分析】6.由图示位置可知,f水域是咸海,里海东部平原地区(图兰低地)为中亚沙漠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加上阿姆河、锡尔河提供灌溉水源,适于棉花生产,C正确。由于该地深居内陆,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大,畜牧业发达,A错误。降水量小,不适于水稻生长,B错误。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水源。D错误。故选C。
7.由图示地理位置及所学知识可知,O水域及附近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燥,而e水域及附近地区是由于深居内地,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燥,A错误。a、b注入波斯湾,最后与海洋相通,是外流河,c、d注入里海,为内流河,B错误。O最终与海洋相通,O不是内陆湖;河流流入e不再流出,e为内陆湖,C错误。由于两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均以灌溉农业或游牧业为主,D正确。故选D。
【点睛】e 为里海,是内陆湖;f是咸海,是内陆湖,是咸水湖。O是波斯湾。
8.A 9.B
【分析】8.由题干及图可知,图示反映的是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结余情况,是按行政区结算的,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是按照人文指标划分的,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与位于高纬度的黑龙江省相比,位于中低纬度的湖南省,热量条件更充足,水热组合条件更好,复种指数高,稻谷供需盈余,B正确;黑龙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更多,A错误;两地淡水资源都丰富,C错误;湖南多低山丘陵,耕地面积小,不适于大型机械化,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10.A 11.A
【分析】10.动物、植物的生存与发展和气候因素联系密切,区域气候的变化也会引起生物生存环境变化,这体现出区域的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动态性材料体现不出来,故本题选A。
11.夏商时期,华北地区有野象生存,而大象的生活习性表明其生存环境应具备热带或亚热带的一些地理特征,因而可以推断当时华北地区气候比较暖湿,而春秋时期以后大象生存地域南移,说明气候变得干燥。植被景观还是森林,现在华北地区也是森林。沙尘暴材料无法体现。海平面跟野象南迁并无关联。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特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自然要素的变化会引发其他自然要素的变化。
12.C 13.B
【分析】12.云贵高原与华北平原相比,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多山地,山谷风和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风向多变,①③符合;②不符合;放风筝避开降水天气,④不符合;综上,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3.“滇蜂”出现不同的造型是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B正确;风筝制作科技含量低,A错误;不同的造型与政策原料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B。
【点睛】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采集和狩猎阶段,(1)影响因素: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生存和发展受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2)人类活动分布区: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2、农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2)人类活动分布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3、工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能源资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能形成重要的工业区。a、资源型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分布在矿产地附近。b、临海型工业基地,无大型铁矿、煤矿等资源优势,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工业基地往往分布在港口附近。4、后工业化阶段(1)影响因素:由于新技术的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2)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新技术产业大都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无污染或污染很小。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分布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优越的环境可以吸引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
14.B 15.C 16.A
【解析】14.绿洲城镇分布在西部干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与珠三角城市城镇相比经济基础薄弱,B正确。绿洲城镇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A错。西北干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社会文化差异大,C错。西北干旱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通达度较低,D错。故选B。
15.西部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制约绿洲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C正确。交通、风沙不是主要制约因素,A、B错。西北干旱区矿产丰富,不是制约因素,D错。故选C。
16.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最小的措施是光照资源的开发,不能体现出相互改变、适应的过程,D正确。荒漠化盐渍化治理,水力设施的建设,人工植被的培养都体现了人与环境相互适应、改变的过程,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大,B、C、D错。故选A。
【点睛】由材料可知,绿洲城镇分布在西北干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与珠三角城市城镇相比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17.(1)第二产业在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此时,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2)采矿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土地退化(荒漠化);选矿产生的废水,造成水污染;排放的废气,造成大气污染;尾矿大量堆积,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尾矿中的稀土资源未被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加剧资源短缺。
【分析】本大题以“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和“稀土矿采选流程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区域发展阶段特点、资源开发的问题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
根据材料“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人均GDP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比例为10.1:39.4:50.5”可知,目前,内蒙古二三产业的比重较大,处于区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特点为: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在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的三次产业比例为10.1:39.4:50.5,可以看出这一特点。伴随着二三产业的加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因此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如图中所示的城市和工业基地分布。此时,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由于中心城市的实力和发展势头强,因此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同时中心城市对于区域也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总体来说,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2)
读图可知,矿体为露天开采,开采过程中易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加之内蒙古气候干旱,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等土地退化问题。在选矿过程中,易产生废水、废气等,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同时,读图,铁精矿含稀土,稀土废弃,含稀土的尾矿废弃,既造成了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也导致稀土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加剧稀土资源的短缺。
【点睛】
18.(1)位于北温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邻国较多。
(2)瓦罕走廊位于内陆山地,海拔高(达4900米),气温低;盛夏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草类茂盛,适合放牧
(3)水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加强国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的困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分析】本大题以甲国地理位置图为材料,涉及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农业特点、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该国大致位于30°N-40°N之间,故该国位于北温带;由经纬度,海陆轮廊可知,该国应为阿富汗,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周边邻国较多。
(2)由材料“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分析可知,瓦罕走廊位于内陆山地,海拔高(达4900米),气温低,其他季节不适合放牧;而盛夏气温较高,有较多的冰雪融水,草类茂盛,适合放牧,因此牧民只有在盛夏才到瓦汗走廊放牧。
(3)由材料“甲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20年,该国人均GDP约2000美元,仅为世界人均GDP的20%”可知,该国经济落后,农业发展面临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资金短缺,根据该国的位置可知,该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量少,水资源缺乏;针对水资源缺乏,可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如修建水利工程等;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缺水问题;对于资金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引入外资。而面对技术薄弱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得以解决。
【点睛】
19.(1)特点:水系呈不对称的“梳状”分布,北侧支流多,南侧支流少。原因:北侧为高大的阿尔泰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较多,河谷发育,河流众多;南侧山地面积小,汇集流水少;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支流少。
(2)自然环境:额尔齐斯河水量减少,周边地区风沙灾害加剧,荒漠化加剧,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旱灾害更加频繁;社会环境:草场退化,农牧业产量降低且变得不稳定。
【分析】本题考查河流水系特点及原因,地理环境整体性等。考查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河流的水系特点及原因。额尔齐斯河水系分布特点从图中可直接读出:水系呈不对称的“梳状”分布,北侧支流多,南侧支流少。其形成的原因从其水源补给方面分析回答,额尔齐斯河北侧是高大的阿尔泰山,高山南侧,温度较高,冰雪融水较多;西风带来的水汽受地形抬升,会形成山地降水,因此河流较多;南侧山地面积小,温度较低,冰雪融水少;图中显示,南侧多沙漠,表明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支流较少。
(2)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原生植物萎缩,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会导致额尔齐斯河水量减少,植被减少,对地表的保护性下降,加剧周边地区风沙灾害,荒漠化加剧,荒漠化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低,当地导致水旱灾害更加频繁;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原生植物中有大量适宜牲畜食用的牧草,随着原生植物退化,旱生植物甚至沙生植物入侵,会导致草场退化,牲畜缺少食物,农牧业产量降低且变得不稳定。
【点睛】
20.(1)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内部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获得规模效益;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2)全球范围内寻找价格最低、质量最优的零部件,有利于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快速获得零部件,提高生产灵活性;缩减附加值小的生产部门,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答对3点即可)
(3)全球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长距离、大吨位货物的运输费用降低;发达的通信技术和手段,有利于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
(4)分布广;集中于欧洲;主要为发达国家。(2点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集聚、工业分散的意义、工业分散的形成条件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据材料分析可知,汽车工业采用“纵向一体化”模式集中的是和汽车生产有关的零部件工厂,它们具有生产上的联系,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内部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获得规模效益;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2)据图分析,福特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在世界多个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优势资源来降低汽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全球化生产网络,可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将附属的零部件供应商(附加值小的生产部门)分离出去,成为一个轻快、有弹性的企业,利于企业发展。
(3)材料提到“20世纪末期,标准化生产的全球化趋势逐步明显。。。建立全球化生产网络”,因此“全球化生产网络”的产生受全球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的影响;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因此需要交通作为保证条件;各国企业之间合作紧密,需要信息畅通,及时交流信息。
(4)据图分析,图中涉及的国家大多集中于欧洲,且为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强,距离近,便于交流协作。
【点睛】国际生产网络是一种全新的国际生产组织方式,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成为全球化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际生产网络中,一个最终产品并不是完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完成,而是被分为研发活动、产品定位和设计、投入要素的供给、制造(或者服务的提供)、分销和支持及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并分散在最有效率和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完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