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4春高中生物第1章发酵工程达标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4春高中生物第1章发酵工程达标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9 12:1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达标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酒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醋制作需要的温度高
B.果酒、果醋制作的全过程都需要严格灭菌
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
D.醋酸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可将果酒变成果醋
2.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冲洗葡萄不能次数过多,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
B.根据图1可知,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必须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
C.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D.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
3.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
B.从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来看,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C.用到的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依次是兼性厌氧型、需氧型
D.用到的主要微生物都可以通过分裂生殖
4.下图表示利用葡萄汁进行发酵时可能发生的物质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O2充足时,醋酸菌能进行⑤过程
B.当O2不足时,醋酸菌能进行④过程
C.当O2充足时,酵母菌能进行①③过程
D.当O2不足时,酵母菌能进行①②过程
5.(2023·江苏名校期末)《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下列关于酸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降低杂菌污染的风险,发酵前需要对器具进行灭菌处理
B.为保证泡菜坛内的无氧环境,腌制时应将泡菜坛装满
C.泡菜坛内液体表面可能出现一层由酵母菌繁殖形成的白膜
D.腌制过程中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
6.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醋酸菌是厌氧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B.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C.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30 ℃,果醋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 ℃
D.果酒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醋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7.发酵产品是中国传统食品中一个重要的类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泡菜制作过程中,坛内大量增加的液体主要来自微生物的代谢
B.果醋发酵时,需打开发酵瓶的充气口
C.将葡萄汁煮沸冷却后装入发酵瓶,密闭发酵即可得到葡萄酒
D.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淀粉酶
8.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步骤使用的培养基已经灭菌并调节过pH
B.②步骤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液
C.④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D.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9.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接种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多于实际的活菌数
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连续划在固体培养基表面
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D.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形成单菌落的效果更好
10.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
A.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B.接种前、后都要过火灼烧试管口
C.操作者的手一般用酒精消毒,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
D.某同学平板计数时,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是55、60、65,空白平板上有5个菌落,则平均每个平板菌落数为55个
11.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若不倒置培养,将可能导致菌种污染
B.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脲酶,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变黑
C.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4CO2
D.步骤X表示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涂布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获得单菌落
12.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是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按照一定要求贴上浸有不同种类抗生素的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圈的大小,从而得出受试菌株药物敏感性的结论。某次试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细菌时可以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B.出现抑菌圈的说明在接触抗生素后细菌受到抑制或已死亡
C.抑菌圈越小,说明细菌对该种抗生素越敏感
D.抗生素在培养基中的扩散速率会影响抑菌圈的大小
13.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未突变的三孢布拉霉负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着β-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要得到乙培养基中的菌落,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操作,然后培养
B.经①过程紫外线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都能在含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
C.在进行③的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进行接种培养
D.能在添加β-紫罗酮的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14.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下列有关消毒和灭菌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奶等食品常用巴氏消毒
B.紫外线、氯气的消毒属于化学药剂消毒法
C.接种针、接种环等金属用具不能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D.培养基、玻璃试管常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15.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超级细菌”(对多种抗生素有高耐药性)的产生。某兴趣小组探究了细菌产生青霉素抗性与青霉素之间的关系,过程及结果见下图。下列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菌培养基在使用前、后都要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结果表明细菌的青霉素抗性出现在接触青霉素之前
C.结果表明抗生素的使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原因
D.提高青霉素的浓度,培养基上菌落的位置和数量可能不变
16.图1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图2为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要先切块,然后再进行清洗
B.②过程若需过滤,过滤器应进行消毒处理
C.③过程发酵所用酵母菌有多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D.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的充气口开关关闭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
17.(12分)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图1)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图2),回答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进行酒精发酵,请写出相应的反应式: 。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主要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1所示装置制作果酒时,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2所示生产工艺流程制作樱桃酒,其中冲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樱桃榨汁前需要去除枝梗,此操作是在冲洗______(填“前”或“后”)进行的。
(4)为验证樱桃酒制作是否成功,可将发酵液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__溶液来鉴定,若出现________色,则说明有果酒产生。
18.(12分)媒体曝光“老坛酸菜包竟是土坑腌制”事件引起社会极大反响。酸菜是泡菜的一种,制作过程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等均会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危害人体健康。某研究小组以“测定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为课题开展了如下研究。请分析回答:
①取3个泡菜坛,分别编号为A、B、C。
②向3个泡菜坛内分别加入调味料和0.6 kg洗净的新鲜大白菜。
③向3个泡菜坛内分别加入2 L浓度依次为3%、5%、7%的食盐水。
④密封后置于相同的环境中发酵。
⑤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在封坛前进行第一次测定,以后定期测定,并将测定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如图所示。
(1)在腌制过程中产酸的菌种主要是__________,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食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浓度为3%的食盐水的最后测定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收集坛中的泡菜滤液,为测定滤液中微生物的浓度,小组成员利用涂布法获得了统计结果,同一浓度下接种的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28、32、279,取平均值113作为统计结果,该结果是否有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一步在泡菜滤液中分离该产酸细菌,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其中的(NH4)2CO3 ______(填“能”或“不能”)为该菌提供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繁多,某生物小组为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物质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g 1.4 2.1 0.2 10 1 15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目的是 。
(3)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法接种,获得单个菌落后继续筛选。
(4)下列材料或用具中,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需要消毒的是______。(均填序号)
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璃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5)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3·广东佛山名校期中)(14分)苯酚是含酚工业废水的主要成分,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某污水处理厂检测出要处理的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欲从淤泥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甲和乙营养成分相同,都要加入__________作为唯一的碳源,培养基甲中还加入了__________________使其与乙的物理性质不同;甲、乙两种培养基按用途划分均属于选择培养基,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C培养基中的菌液稀释并涂布在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在平板上长出一些形态、大小和颜色不完全相同的菌落,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一定要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数据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章 达标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酒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醋制作需要的温度高
B.果酒、果醋制作的全过程都需要严格灭菌
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
D.醋酸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可将果酒变成果醋
【答案】C
【解析】果酒制作需要的温度(18~30 ℃)比果醋制作需要的温度(30~35 ℃)低,A错误;传统制作果醋、果酒的过程都不需要严格灭菌,B错误;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防止发酵液溢出,以及避免瓶内压强过大导致发酵瓶炸裂,C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其只有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将果酒变成果醋,D错误。
2.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冲洗葡萄不能次数过多,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
B.根据图1可知,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必须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
C.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D.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
【答案】B
【解析】果酒制作过程中,应先冲洗,后去除葡萄枝梗,而且冲洗时不能反复冲洗,以防菌种流失,A正确;根据图1可知,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可以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也可以直接制作果醋,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乙酸,B错误;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C正确;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排出二氧化碳,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D正确。
3.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
B.从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来看,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C.用到的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依次是兼性厌氧型、需氧型
D.用到的主要微生物都可以通过分裂生殖
【答案】B
【解析】果酒制作所需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制作所需的菌种主要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B错误;果酒制作所需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果醋制作的菌种醋酸菌属于需氧型,需要严格的有氧条件,C正确;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可以进行有丝分裂等方式增殖,醋酸菌是原核生物,可以通过二分裂增殖,故都可以通过分裂生殖,D正确。
4.下图表示利用葡萄汁进行发酵时可能发生的物质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O2充足时,醋酸菌能进行⑤过程
B.当O2不足时,醋酸菌能进行④过程
C.当O2充足时,酵母菌能进行①③过程
D.当O2不足时,酵母菌能进行①②过程
【答案】B
【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当O2充足时,醋酸菌能进行⑤过程,即乙酸发酵,A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当O2不足时,醋酸菌不能进行④过程,当O2充足而糖源不足时,醋酸菌能进行④过程,B错误;当O2充足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即能进行①③过程,C正确;当O2不足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即能进行①②过程,D正确。
5.(2023·江苏名校期末)《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下列关于酸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降低杂菌污染的风险,发酵前需要对器具进行灭菌处理
B.为保证泡菜坛内的无氧环境,腌制时应将泡菜坛装满
C.泡菜坛内液体表面可能出现一层由酵母菌繁殖形成的白膜
D.腌制过程中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
【答案】C
【解析】为了降低杂菌污染的风险,发酵前需要对器具进行消毒处理,A错误;制作泡菜所需要的微生物为乳酸菌,是厌氧菌,为保证泡菜发酵过程中的无氧环境,在装坛发酵前后需要检查泡菜坛有无裂纹和砂眼,并对泡菜坛进行用水密封坛口处理,B错误;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酵母菌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形成一层白膜,C正确;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乳酸菌的含量先增加,后由于营养物质缺乏,pH下降而减少;乳酸的含量会一直增加,后稳定,D错误。
6.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醋酸菌是厌氧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B.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C.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30 ℃,果醋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 ℃
D.果酒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醋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答案】C
【解析】醋酸菌属于好氧细菌,A错误;人工接种的发酵菌种纯度更高,所以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B错误;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30 ℃,果醋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 ℃,C正确;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pH都在下降,D错误。
7.发酵产品是中国传统食品中一个重要的类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泡菜制作过程中,坛内大量增加的液体主要来自微生物的代谢
B.果醋发酵时,需打开发酵瓶的充气口
C.将葡萄汁煮沸冷却后装入发酵瓶,密闭发酵即可得到葡萄酒
D.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淀粉酶
【答案】B
【解析】泡菜制作过程中,坛内大量增加的液体主要来自蔬菜细胞渗透失水,A错误;果醋发酵时,发酵瓶中如有较多游离的液体,则影响发酵液的通气性,不利发酵,需打开发酵瓶的充气口,B正确;将葡萄汁煮沸后,葡萄自带的菌种被杀灭,难以自制葡萄酒,C错误;在腐乳制作中,主要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为小分子物质,D错误。
8.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步骤使用的培养基已经灭菌并调节过pH
B.②步骤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液
C.④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D.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答案】B
【解析】①步骤为倒平板,使用的培养基已经灭菌并调节过pH,A正确;②中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冷却后再挑取菌液,以防高温杀死大肠杆菌,B错误;④中每次划线前后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是为了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个菌落,C正确;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被杂菌污染,D错误。
9.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接种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多于实际的活菌数
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连续划在固体培养基表面
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D.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形成单菌落的效果更好
【答案】D
【解析】由于两个或多个活菌连在一起时,往往形成一个菌落,所以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A错误;平板划线法不需要稀释菌液,是将菌液通过接种环连续划在固体培养基表面,B错误;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C错误;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D正确。
10.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
A.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B.接种前、后都要过火灼烧试管口
C.操作者的手一般用酒精消毒,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
D.某同学平板计数时,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是55、60、65,空白平板上有5个菌落,则平均每个平板菌落数为55个
【答案】D
【解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A正确;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进行无菌操作,接种前、后都要过火灼烧试管口,B正确;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选用高压蒸汽灭菌,而操作者的双手用酒精消毒,C正确;若空白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则证明培养基被污染,则其余培养基所测数据也不可靠,D错误。
11.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若不倒置培养,将可能导致菌种污染
B.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脲酶,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变黑
C.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4CO2
D.步骤X表示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涂布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获得单菌落
【答案】B
【解析】在倒平板后,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在培养时,也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恒温培养箱中,若不倒置培养,将导致培养基被污染,A正确;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脲酶,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存在会分解尿素,培养基pH会升高,酚红指示剂将变红,B错误;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幽门螺杆菌含有脲酶,能分解尿素为菌体提供氮源,故Hp能将14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4CO2,C正确;步骤X表示在培养基上接种Hp,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涂布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获得单菌落,以便分离到单一菌种,D正确。
12.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是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按照一定要求贴上浸有不同种类抗生素的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圈的大小,从而得出受试菌株药物敏感性的结论。某次试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细菌时可以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B.出现抑菌圈的说明在接触抗生素后细菌受到抑制或已死亡
C.抑菌圈越小,说明细菌对该种抗生素越敏感
D.抗生素在培养基中的扩散速率会影响抑菌圈的大小
【答案】C
【解析】图中需要比较不同种类抗生素的纸片周围的抑菌圈,则要求培养基的菌落分布比较均匀,因此接种细菌时应稀释后均匀涂布,选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出现抑菌圈说明纸片上的抗生素发生扩散,细菌接触到抗生素后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B正确;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由此推测形成的抑菌圈越大,说明细菌对该种抗生素抗性越弱,对抗生素越敏感,抑菌圈越小,说明细菌对该种抗生素抗性越强,C错误;在平板上扩散速度慢的抗生素,形成的透明圈可能会比实际结果偏小,因此,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D正确。
13.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未突变的三孢布拉霉负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着β-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要得到乙培养基中的菌落,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操作,然后培养
B.经①过程紫外线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都能在含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
C.在进行③的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进行接种培养
D.能在添加β-紫罗酮的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要得到乙培养基中的分布均匀的菌落,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接种操作,然后培养,A正确;使用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经①过程紫外线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不可能都能在含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B错误;根据题干可知,未突变的三孢布拉霉负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因此能在添加β-紫罗酮的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随着β-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C正确、D正确。
14.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下列有关消毒和灭菌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奶等食品常用巴氏消毒
B.紫外线、氯气的消毒属于化学药剂消毒法
C.接种针、接种环等金属用具不能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D.培养基、玻璃试管常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答案】A
【解析】可利用巴氏消毒法杀死牛奶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A正确;紫外线消毒属于物理消毒,B错误;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常使用灼烧法进行灭菌,也可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C错误;培养基需要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D错误。
15.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超级细菌”(对多种抗生素有高耐药性)的产生。某兴趣小组探究了细菌产生青霉素抗性与青霉素之间的关系,过程及结果见下图。下列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菌培养基在使用前、后都要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结果表明细菌的青霉素抗性出现在接触青霉素之前
C.结果表明抗生素的使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原因
D.提高青霉素的浓度,培养基上菌落的位置和数量可能不变
【答案】C
【解析】细菌培养基在使用前要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使用后要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A正确;由图可知,多个含青霉素的培养基在相同的位置长出了细菌,说明细菌的青霉素抗性出现在接触青霉素之前,B正确;抗生素的使用是对“超级细菌”进行选择,不是“超级细菌”产生的原因,C错误;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提高青霉素的浓度,培养基上菌落的位置和数量可能不变,D正确。
16.图1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图2为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要先切块,然后再进行清洗
B.②过程若需过滤,过滤器应进行消毒处理
C.③过程发酵所用酵母菌有多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D.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的充气口开关关闭
【答案】C
【解析】①过程如果先切块,则内部组织容易被杂菌污染,所以应先清洗后切块,A错误;②过程若需过滤,过滤器应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B错误;③酒精发酵所用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多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C正确;④过程是醋酸菌发酵,醋酸菌是好氧菌,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打开,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
17.(12分)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图1)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图2),回答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进行酒精发酵,请写出相应的反应式: 。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主要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1所示装置制作果酒时,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2所示生产工艺流程制作樱桃酒,其中冲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樱桃榨汁前需要去除枝梗,此操作是在冲洗______(填“前”或“后”)进行的。
(4)为验证樱桃酒制作是否成功,可将发酵液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__溶液来鉴定,若出现________色,则说明有果酒产生。
【答案】(1)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野生型酵母菌
(2)先打开后关闭 放气,并防止杂菌污染
(3)洗去浮尘 后 (4)重铬酸钾 灰绿
【解析】(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2)利用图1所示装置制作果酒时,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酵母菌大量繁殖)后关闭(制造无氧环境);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放气,并防止杂菌污染。(3)利用图2所示生产工艺流程制作樱桃酒,其中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樱桃榨汁前需要去除枝梗,此操作是在冲洗之后进行的,以减少杂菌污染。(4)酸性条件下,酒精可与重铬酸钾反应,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因此为验证樱桃酒制作是否成功,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发酵液。
18.(12分)媒体曝光“老坛酸菜包竟是土坑腌制”事件引起社会极大反响。酸菜是泡菜的一种,制作过程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等均会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危害人体健康。某研究小组以“测定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为课题开展了如下研究。请分析回答:
①取3个泡菜坛,分别编号为A、B、C。
②向3个泡菜坛内分别加入调味料和0.6 kg洗净的新鲜大白菜。
③向3个泡菜坛内分别加入2 L浓度依次为3%、5%、7%的食盐水。
④密封后置于相同的环境中发酵。
⑤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在封坛前进行第一次测定,以后定期测定,并将测定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如图所示。
(1)在腌制过程中产酸的菌种主要是__________,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食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浓度为3%的食盐水的最后测定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收集坛中的泡菜滤液,为测定滤液中微生物的浓度,小组成员利用涂布法获得了统计结果,同一浓度下接种的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28、32、279,取平均值113作为统计结果,该结果是否有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一步在泡菜滤液中分离该产酸细菌,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其中的(NH4)2CO3 ______(填“能”或“不能”)为该菌提供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乳酸菌 异养厌氧型
(2)食盐水的浓度、发酵时间 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避免高温杀死乳酸菌等发酵菌种
(3)低浓度食盐水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偏高
(4)无效,一个平板上的菌落计数与另外两个相差太大,结果不具说服力
(5)不能 乳酸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解析】(1)在腌制过程中产酸的菌种主要是乳酸菌,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食盐水的浓度、发酵时间。实验中食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避免高温杀死乳酸菌等发酵菌种。(3)图中浓度为3%的食盐水的最后测定结果与5%和7%对比可说明:低浓度食盐水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偏高。(4)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28、32、279,一个平板上的菌落计数与另外两个相差太大,结果不具说服力。(5)乳酸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所以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其中的(NH4)2CO3不能为该菌提供碳源。
19.(14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繁多,某生物小组为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物质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g 1.4 2.1 0.2 10 1 15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目的是 。
(3)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法接种,获得单个菌落后继续筛选。
(4)下列材料或用具中,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需要消毒的是______。(均填序号)
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璃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5)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目的菌 选择
(2)尿素 葡萄糖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3)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 (4)①② ③
(5)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解析】(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为唯一氮源能够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此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尿素为目的菌提供氮源,葡萄糖为目的菌提供碳源。振荡培养基可增加培养基中的氧气,利于目的菌生长。
20.(2023·广东佛山名校期中)(14分)苯酚是含酚工业废水的主要成分,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某污水处理厂检测出要处理的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欲从淤泥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甲和乙营养成分相同,都要加入__________作为唯一的碳源,培养基甲中还加入了__________________使其与乙的物理性质不同;甲、乙两种培养基按用途划分均属于选择培养基,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C培养基中的菌液稀释并涂布在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在平板上长出一些形态、大小和颜色不完全相同的菌落,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一定要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数据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苯酚 琼脂(或凝固剂) 该培养基允许苯酚分解菌的生长,同时会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长
(2)使菌体与培养液、空气充分接触,利于菌体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 能降解苯酚的菌株有多种
(3)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计数时遗漏部分菌落
【解析】(1)培养基甲的作用是通过选择作用初步获得能够分解苯酚的菌株,培养基乙的作用是进一步的纯化培养,故培养基甲和乙营养成分相同,都要加入苯酚作为唯一的碳源,培养基甲中还加入了琼脂或凝固剂使其与乙的物理性质不同;甲、乙两种培养基按用途划分,均属于选择培养基,因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分解苯酚的微生物能生长,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2)图中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使菌体与培养液、空气充分接触,利于菌体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以达到扩大培养的目的。将C培养基中的菌液稀释并涂布在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在平板上长出一些形态、大小和颜色不完全相同的菌落,这说明筛选的能降解苯酚的菌株有多种,因为菌落的形态和颜色是鉴别菌种的依据。(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苯酚降解菌的数目,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应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数。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一定要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数据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避免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计数时遗漏部分菌落,从而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