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常见的酸和碱
一、多选题
1.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则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也一定是中和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
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3.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组合可能是
液体A 气体B
A NaOH溶液 CO2
B NaOH溶液 O2
C 浓硫酸 H2
D 稀硫酸 NH3
A.A B.B C.C D.D
4.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与记录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固体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向稀硫酸中插入打磨后的铁钉,有气泡冒出,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 FeCl2(Zn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CO(CO2) 点燃
D FeSO4溶液(H2SO4) 加入足量Fe粉、过滤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多
B.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紫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过滤
C.取用固体粉末 D. 熄灭酒精灯
8.下列有关物质除杂和鉴别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C. 鉴别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 分别溶于等量水中,根据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鉴别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9.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发现了生锈的铜器,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下图为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铜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中x=2
B.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
C.铜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D.铜生锈除了需要氧气,还需要水和二氧化碳
10.下列变化要消耗空气中氧气的是
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 B.钢铁在空气中生锈
C.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D.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
11.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D.电解水实验能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1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俗称、化学名称和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熟石灰、氧化钙、CaO B.纯碱、氢氧化钠、NaOH
C.生石灰、氢氧化钙、Ca(OH)2 D.烧碱、氢氧化钠、NaOH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C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除去O2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氧气,点燃
D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 加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14.安全教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下列各项中,符合安全操作要求的是
A.可戴普通口罩防止CO中毒
B.闻氯气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C.为了节约药品,锌与稀硫酸一开始反应,就做氢气点燃实验。
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水缓缓加入浓硫酸中,边加边搅拌。
1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给液体加热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三、综合应用题
16.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一周以后发现铁钉表面锈蚀。图中a、b、c三处锈蚀情况最严重的是 (填字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3)请设计实验利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100 g某稀硫酸恰好与13 g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理论上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7.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一块订书钉(40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
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13.4g;
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电子天平显示的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
④5.8min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中剩余的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7.8g。
【提示】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金属化合物和水。
(1)图丙中,表示电子天平读数的曲线是点 所在的曲线(填“O”或“P”)。
(2)图丙中,P点纵坐标X的值为 。
(3)0~0.2min不产生氢气的原因主要是 。
(4)1.7min后锥形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订书钉表面镀的金属是 。
(6)订书钉的主要成分铁,在工业上是用赤铁矿冶炼出来的。工业上用10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18.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 2020年跨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为收治病人,我国仅用了十天时间就建成了火神山医院。如图为正在建设时的火神山医院的钢结构。
①钢属于 材料;
②钢制品表面刷漆能防止生锈,原理是 。
(2)小强用“W”型玻璃管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
①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为什么要进行尾气处理 。
(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
①写出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分析滤液的成分 ;
③反应后滤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4)在铁路建设中,常用下列反应实现钢轨对接: 。若建设中需要56kg铁,则消耗三氧化二铁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D
2.CD
3.AD
4.BD
5.BC
6.D
7.C
8.C
9.D
10.B
11.C
12.D
13.D
14.B
15.C
16.(1)3CO+Fe2O32Fe+3CO2
(2) b b处铁钉与水、空气同时充分接触
(3) 加盐酸(或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洗涤,干燥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Fe+2HCl=FeCl2+H2↑
(4)设生成H2的质量为x,
x=0.4g,
答:生成H2的质量为0.4g。
17. O 0.18g 订书钉表面有少量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会先与酸发生反应 Fe+H2SO4═FeSO4+H2↑ Zn 设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x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所以:
1000吨×80%× =96%×x,x≈583.3吨
答: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3吨。
18. 金属 隔绝氧气和水 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亚铁,可能含有没反应完全的硝酸银 减少 8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