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习景物描写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学习景物描写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2 15:5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妙心感知,融情于景——学习景物描写
【教学目标】
1.能细心观察景物,描绘时能突出景物特征。
2.能在描写景物时,运用选择典型景物、调动联想想象、准确用词等方法融情入景,增强文章感染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写景传情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在描写景物时,运用选择典型景物、调动联想想象、准确用词等方法融情入景,增强文章感染力。
【教学创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由此可见,将“教材”这个“例子”作为学生写作时阅读的对象,从中归纳、提炼出相关的写作技巧,再通过写作训练实现写作技能的迁移与内化,是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最常用的策略之一。
我精选《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经典文本中的相关段落,引导学生对比、揣摩、探究,步步归纳出描写景物时融情于景的常见技巧,同时现场开展写作训练,在练笔中实实在在提升学生融情于景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每到暮春,落花飘零,人们便总会借落花而抒发感情。请大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与“落花”有关的古诗词吧!
2.全班交流后教师重点出示下列三句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曹雪芹《红楼梦》
3.提问:这些诗句中都写到了落花,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预设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诗人虽离开了官场,但仍关心国家命运,愿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
预设2:李煜借“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感叹故国就如这水流花落,一去难返,无法再见。
预设3:“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由落红想到自己的身世,自伤自怜,为自己以后的命运感到悲伤。
4. 教师小结并导入课题
由此可见,虽是同样的景,由于人物性格、遭遇的不同,融入景物的感情也就不一样。也只有在笔端融入了情感的景物描写,才会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要怎样才能在描写景物时做到融入情感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重要的写作技巧。
二、范文引路,探究技法
(一)选用典型景物,寄寓情感
1. 出示《雨的四季》片段,全班齐读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2.提问:你从这一段景物描写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为了传递这一感情,作者在写作对象的选择上有何特点?
预设1:作者写出了春雨的清新和娇媚,表达了他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预设2:作者抓住了春天所特有的景物,如树叶、花苞、小草、芳甜的空气来写春雨对大地的滋润。
预设3:是的,作者确实是列举了很多景物来写春雨,但这些景物的特征又是独属于春天的。你看,叶子是刚刚萌发的;花儿还没有开放,只是花苞;小草是刚刚复苏的;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借助这些春天特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3.合作探究,比较思辨
在这篇文章中,同是写雨,同是出现在春雨与夏雨中的花、树叶、草,作者在描写时又有什么不同?
5.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作者对春雨和夏雨的赞美之情是同中有异,对春雨的赞美重在表现它的清新与美丽,对夏雨的赞美则重在表现它的热烈与粗犷,而寄寓这一感情的承载物,则是一系列的典型景物。因此,我们在描写时要根据表达的情感选择典型的景物来加以描绘,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融情入景。
6.迁移运用
如果以《我爱 季》为题写一个片断,你会选择哪些景物来描写?并简单说说你理由。
预设1:我爱秋季,我准备重点描写屈子公园里的秋天。屈子公园里种了很多银杏树,每到秋天,这些银杏树上的叶子便会慢慢变黄,那些金黄的杏叶在阳光下变得半透明,熠熠闪光,美丽极了。这也正是我爱秋天的原因,经过了一个火热的夏天后,一切都走向成熟与美好。
预设2:我也爱秋季,我更爱校园里的秋季。每到秋天,校园里的桂花树便长出一簇簇或淡黄或金黄的桂花,它们香气浓郁,在这香气的缭绕下,我们畅游知识的海洋,与同学尽情嬉闹。这是独属于我们的芬芳四溢的校园。
预设3:我爱夏季。夏季的阳光特别火辣,天空特别湛蓝,河水特别凉爽。我最喜欢在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后再去游一下泳。这样的夏天正是青春的味道。
(二)善于联想想象,渗透情感
1.比较辨析下面这组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A. 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
B.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预设1:第一句话给人的感觉是语言干巴巴的。
预设2:我从第二句话中仿佛看到了各种花儿争先恐后开放的热闹景象。
预设3:第二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原本静止的景物写活了,树和花似乎都成了一个个调皮的小顽童,有了个性,有了情感。
2.引导:大家说的都很对,也就是说,因为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原本平淡的句子变得生动,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也流露在字里行间。那么,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修辞手法呢?关键还在于作者面对景物时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产生适当的联想与想象。
3.全班交流明确
4.小结归纳:面对各种景物,只要善于联想与想象,我们就可以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态、动作、心理,将我们或喜悦、或沉痛、或哀伤的感情投射到景物之中。在具体描绘时,还需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或写作方法,从而自然地打通情与景之间的通道,实现情景交融。
(三)准确使用词语,蕴藏情感
1.比较辨析下面这组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慢慢张开了眼。山绿起来了,水多起来了,太阳的脸亮起来了。
预设1:我更喜欢第一句,第二句中的“慢慢”一词虽然也是对“张开了眼”的形容,但不如“欣欣然”那么富有情态感。
预设2:第一句中的“朗润”是“明亮滋润”的意思,它准确地写出了春天里空气湿润、万物复苏给山带来的变化,蕴藏的感情也更丰富。
预设3:春天雨水多,水自然是多起来了,但“涨”更能体现水慢慢增多的过程,更有动态感。
预设4:“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中的“红”字,在这里是形容词做动词,用色彩来表现春天的太阳,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2.小结归纳:作者准确地使用动词和形容词,既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特征,又使文章景中寓情,融情入景。
3. 迁移拓展:请大家到《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文章中找一找通过准确使用词语来传递感情的美句,并具体说一说它的表达效果。
预设1:我找的是《春》的第一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句话将“盼望”一词反复使用,生动地传达出人们对春急切的期盼之情。
预设2:我找的是《济南的冬天》中的句子:“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里的“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出了冬天的济南城温暖,以及人在这样的城市中的舒适,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渗透其中。
预设3:我觉得《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中用词特别形象生动。“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都是叠词,强调了小草刚生长出时不为人注意,颜色极为浅淡,“钻”字表现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4. 小结归纳:通过刚才的品味赏析,我们可以知道,融入感情的景物描写,都会抓住景物特征,精准选择词语展开描写,这样便能如歌词中所唱的一般“风含情,水含笑”,读来便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摹绘美景,迁移运用
1.出示写作题目及提示。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 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要抓住所选季节的特点,尤其是鲜明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比如春天百花盛开,夏天暴雨倾盆,秋天枫叶似火,冬天雪花纷飞等。
2.除了写某一季节独有的景致,还可以写某个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
3.要把“我”对所选季节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