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课题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型 讲授
学情分析 初中学习过反射及反射弧,本节内容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不同反射的示意图,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反射弧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
难点:举例说明反射弧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
教学准备 PPT、练习册 授课教师 姚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旁批
导入新课 【教师】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 【学生】根据初中知识,作出解答,如:手上的感觉神经末梢接受到刺激,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信息,迅速地将手缩回。 【教师】追问:你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痛呢?这有什么适应意义呢? 提示:缩手在前,可以使机体迅速避开有害刺激,避免机体受到伤害。之后产生感觉,有助于机体对刺激的利弊作出判断与识别,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更有预见性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教学过程 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 【教师】用PPT演示反射的概念: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教师】提问: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被触碰会合拢叶片,这些现象属于反射吗? 【学生】根据反射的概念思考问题。 【教师】提醒:反射是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的活动,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应答反应不能称为反射。 2.反射弧 【教师】仔细观察教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缩手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教师】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而感受器的结构一般有三类即:游离的神经末梢(如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神经末梢周围包绕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状结构(如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结构和功能上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如眨眼反射的感受器)。 (1)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用PPT演示反射弧的结构,要求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读图、判断,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讲解反射弧各部分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②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③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后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前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④切断实验法 切断实验法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效应器无应答,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效应器产生反应,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判断出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 【教师】用PPT演示兴奋的概念: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教师】出示表格,讲解反射弧相关结构的功能: 反射弧的结构结构特点功能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感觉神经元的一部分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运动神经元的一部分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
【学生】对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功能进行识记,尤其需要注意效应器的结构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的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例如感觉的产生。感觉的形成属于反射吗?有感觉不能动和能动无感觉是什么原因? 【学生】回顾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尝试解答问题。 【教师】感觉是大脑皮层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产生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不是感受器或效应器。感觉形成的过程,信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感觉的形成不属于反射。其他部位正常,传出神经或效应器病变,会导致有感觉但不能动。如果是高位截瘫,四肢受到刺激会发生反射,但没有感觉形成,因为信息不能沿着脊髓的白质传到大脑皮层。如果感受器或传入神经被麻醉,刺激后既没有感觉形成,也无运动发生。 【教师】反射弧中某个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还能不能完成? (2) 脊蛙反射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脊蛙反射过程 脑被切除或破坏,仅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此时蛙产生的各种反射活动为单纯的脊髓反射。由于脊髓已失去了脑的正常调控,所以反射活动比较简单便于观察和分析反射过程的某些特征。 用解剖针从蛙的枕骨大孔中插入,向前捣毁颅腔中的脑,即为脊蛙。将脊蛙悬挂在铁架台上进行实验。 ①感受器的分析:将蛙的右足底皮肤剥去,分别刺激两只后足的足底,可见左后肢出现搔扒反射而右后肢不动。说明搔扒反射的感受器存在于皮肤。去掉皮肤,没有了产生神经冲动的感受器,因而不会出现反射。 ②传入神经的分析:拉出右后肢的坐骨神经,将其剪断,分别刺激两只后足的足背,可见左后肢出现搔扒反射而右后肢不动。说明坐骨神经中有传入神经的成份。传入神经被切断,神经冲动不能传入,因而不会出现反射。 ③传出神经的分析:刺激蛙背部的中央部分(纸片应稍大些),可见左后肢出现搔扒反射,右后肢的大腿部分有反射性运动,而小腿和足不动。说明坐骨神经中有分布到小腿以下的传出神经的成份。传出神经被切断,神经冲动不能传出,小腿以下部分不出现反射。而分布到大腿部分的传出神经未被切断,所以大腿部分仍会出现运动。 ④效应器的分析:将右后肢大腿处的肌肉在远体一端剪断,刺激蛙背部的中央,可见左后肢出现搔扒反射,右后肢(包括大腿部分)完全不动。说明肌肉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效应器被破坏,不能出现运动反应。 ⑤脊髓的分析:用探针捣毁蛙的脊髓,刺激蛙背部的中央,可见左后肢与左后肢一样不出现任何反应,说明脊髓被破坏,反射不能完成。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跟随老师的操作和讲解对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进行分析。 【教师】归纳反射形成的条件: 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是实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或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均不能出现反射活动。对于较复杂的反射活动,需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较高级部位的整合才能完成。而较简单的反射只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较低级的部位就能完成。而本实验验证了脊髓可作为中枢完成某些简单的运动反射。例如屈肌反射、搔扒反射。 反射实现的条件: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强度的刺激。 【教师】提问:分离出脊蛙的左后肢坐骨神经,并将其剪断。用一定强度的电流连续刺激外周端(距离脊髓远的一端),左后肢收缩。这种现象属于反射吗? 【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强调:反射发生通常需要兴奋经历完整的反射弧,但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直接刺激传入神经使之兴奋并最终引起效应器应答,这也属于反射。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能引起效应器应答,不属于反射。 3.膝跳反射 【教师】用PPT演示膝跳反射示意图: 膝跳反射的过程:橡皮锤叩击膝盖下方的肌腱,刺激了膝盖处股四头肌肌腱内的感受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脊髓中的感觉神经元直接与运动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兴奋由传出神经传出,作用于大腿股四头肌,引起股四头肌收缩,同时兴奋也通过另一反射弧作用于股二头肌,引起股二头肌舒张,共同完成膝跳反射。 指出:膝跳反射中属于单突触反射的股四头肌收缩并非只有两个神经元参与,单根肌纤维是不可能完成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股四头肌收缩是由一群传入神经元和一群传出神经元才能完成的活动。股二头肌舒张也不是只有两个神经元参与的反射活动。 【教师】安排两组学生进行膝跳反射实验,一组蒙眼,一组不蒙眼。每组都设5名被测试者。 【学生】两组学生进行膝跳反射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提出问题:两组测试结果出现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膝跳反射是一种最简单的反射类型,它直接受低级中枢控制,但也会受高级中枢调配。大脑中枢在有意识的情况下也可抑制这种膝跳的反射。 【教师】提问: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才能完成。当然这种只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反射弧其实是有且只有膝跳反射(也称为单突触反射)。 4.与社会的联系 【教师】用PPT演示脊髓灰质炎的资料: 脊髓灰质炎又称为小儿麻痹,脊髓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主管运动,后角主管感觉,造成小儿麻痹的病毒对脊髓前角有非常大的亲和力,对脊髓灰质造成一定的破坏,然后造成患儿的瘫痪,但是感觉一般是正常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肢软瘫、没有力量、肌肉肌力减退、肌张力减退、浅反射减退,长时间后就会出现关节变形,如足内翻。 预防措施:适龄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教学反思
思备三年成名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