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 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3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 教案(表格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13 10:5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课题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 课型 讲授
学情分析 本节通过问题探讨引入教学主题,通过比较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方式,归纳两种调节方式的各自特点,通过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具体实例展现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总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等,形成生命的稳态与平衡观及生命的系统观。 2.通过建立体温调节及水盐调节的模型,培养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建立水盐平衡调节的模型
难点:建立水盐平衡调节的模型
教学准备 PPT、练习册 授课教师 姚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旁批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渗透压调节) (1)水的来源和去路 (2)排出:多种途径。以水的排出为例,有肾排尿(主要途径)、皮肤排汗、肺呼出水蒸气、排便等。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3)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下面仅以抗利尿激素及相关神经调节为例。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表示机体相对缺水:渗透压降低时,水则相对过剩。 ②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参与水盐平衡调节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③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④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量增加→尿量诚少。 ⑤调节激素: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储藏于垂体中,在适宜刺激的作用下,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强,排尿诚少;反之,重吸收能力减弱,排尿增多。 (4)Na+和K+浓度对水盐平衡调节的影响 ①Na+的浓度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 ②K+的浓度不仅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等重要作用。 ③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相反,当血钠含量升高时,则醛固酮的分泌量减少,其结果也是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④Na+和K+主要是通过肾脏排出的,其排出特点分别是Na+表现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K+表现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K+需求量较少,对Na+需求量较大,因此人体内更容易缺Na+,而病理状态(长期不进食)下则会缺K+。 ⑤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机体的生命活动常常既受神经调节,又受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体液调节起辅助作用,二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1.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作为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渗透压的变化,维持水盐平衡。(2)神经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3)效应器: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作为效应器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4)分泌功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合成和分泌激素,被称作神经分泌细胞,如合成、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5)传导兴奋:下丘脑可以将兴奋传至更高级的中枢一大脑皮层,进而形成相应的感觉,如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可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形成渴觉,进而主动饮水。 2.垂体—最主要的内分泌腺 垂体位于脑的底部,主要分泌生长激素和各种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促激素一方面可以调节相应内分泌腺合成和分泌相应的激素,另一方面可以维持相应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教学反思
思备三年成名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