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14 12:5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4、8 B.4、6、11 C.5、6、10 D.3、6、10
2.如图,,,若,则等于(  )
A.30° B.50° C.60° D.100°
3.在①②③④这四个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
C.与的差等于吗
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5.如果那么b//c,推理依据是(  )
A.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B.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等量代换
D.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6.如图,为了估计池塘两岸A,B间的距离,在池塘的一侧选取点,测得米,米,那么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6米 B.米 C.27米 D.18米
7.命题: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对顶角相等;③同旁内角互补;④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一定相等;其中真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如图,△ABC≌△DEF,若∠A=100°,∠F=47°,则∠E的度数为(  )
A.100° B.53° C.47° D.33°
9.在中,根据下列尺规作图的痕迹,不能判断与大小关系的是(  )
A. B.
C. D.
10.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D,平分交于点E,,交于点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②;③若,则;④.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1.把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   那么   .
12.如图,AB//CD,∠A=25°,∠E=80°,则∠C的度数是   .
13.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S△ABC=21,DE=3,AB=9,则AC长是   .
14.如图,在△ABC中,AB=AC=24厘米,∠B=∠C ,BC=16厘米,点D为AB的中点,点P在线段BC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   厘米/秒时,能够在某一时刻使△BPD与△CQP全等.
三、解答题
15.如图,在某河道l的同侧有两个村庄A,B,现要在河道上建一个水泵站P,这个水泵站建在什么位置,能使两个村庄到水泵站的距离相等?请你画出点P.(不写作法,保留痕迹)
16.如图,在中,,,平分,是上的高.求的度数.
17.阅读下面解答过程,并填空或在括号内填写理由.
已知BE平分,交AC于点,且,
求证:.
证明:平分(已知),
(角平分线的定义).
°.
(已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 +∠
18.如图,已知,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长.
19.如图,在中,,,过点C作直线MN与线段AB相交,于点M,于点N.
(1)求证:;
(2)求证:.
20.在 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的中点.
(1)如图1,若 =1cm2,求 BEF的面积.
(2)如图2,若 =1cm2,则 =   .
2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80°.
(1)求∠BAD的度数;
(2)AE平分∠BAD交BC于点E,∠BCD=50°.求证:AE∥DC.
22.如图,在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以点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A,BC于点M,N;再以点N为圆心,MN长为半径作弧交前面的弧于点F,作射线BF交AC的延长线于点E.
②以点B为圆心,BA长为半径作弧交BE于点D,连接CD.请你观察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1)由尺规作图可证得 ,依据是   ;
(2)求证: ;
(3)若 , ,求∠ACB的度数.
2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边长为10cm,点E在AB边上,BE=6cm.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4cm/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以acm/秒的速度由C点向D点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CP的长为   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若以E、B、P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P、C、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求a的值.
(3)若点Q以(2)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正方形ABCD四边运动.则点P与点Q会不会相遇?若不相遇,请说明理由.若相遇,求出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正方形ABCD的何处相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3+4<8,∴这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A不符合题意;
B、∵4+6<11,∴这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B不符合题意;
C、∵5+6>10,∴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C符合题意;
D、∵3+6<10,∴这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
∴,
.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即可得解.
3.【答案】B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命题,故不符合题意;
B、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 是命题,故不符合题意;
C、 与的差等于吗 ,不是命题,故符合题意;
D、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命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据此判断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
∴可得b∥c
即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进行推理即可.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求出AB的取值范围,进而即可求解.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真命题;
②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原命题是假命题;
④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如下图中,,故原命题是假命题;
∴真命题有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BC≌△DEF,
∴∠A=∠D=100°,
∴∠E=180°-∠D-∠F=180°-100°-47°=33°.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求出∠D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求出∠E的度数.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作图痕迹,在上截取线段等于,则,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作图痕迹,在上延长线上截取线段等于,则,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作图痕迹,作的垂直平分线,可知,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即,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作图痕迹,作的垂直平分线,仿照C,可知,不能说明和的大小,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基本作图直接判定由A选项和B选项中和的长度的大小,再根据基本作图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比较和的长,可判断C,D不能比较和的长.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①在中,,
∴,
∵平分,平分,
∴,


故①正确,符合题意;
②若,
∴,
∴,
∴,
而由已知条件无法证明,
故②错误,不符合题意;
③如图,延长至G,使,连接,
∵,
∴,
在和中,

∴,
∴,
∵为角平分线,
∴,
∴,
∴,
∵,
∴,
故③正确,符合题意;
④如图,作的平分线交于点G,
由①得,
∴,,
∴,
∵,
∴,,
∴,
∴,
故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得,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60°,进一步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 ; 即可得出①正确;假定 ,即可得出,根据条件无法证明,故②不正确;如图,延长至G,使,连接,可根据SAS证明,从而得出,进一步得出,从而得出是等腰三角形,再根据EG=EC,即可得出,故而得出③正确;如图,作的平分线交于点G,可证明,,从而得出,进而得出,故而得出④正确,综上即可得出说法正确的由3个。
11.【答案】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这两个角相等
【解析】【解答】解:“同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则将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故答案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这两个角相等。
【分析】同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据此即可写成所要求的形式。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叙述,正确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的关键。
12.【答案】55°
【解析】【解答】解:过点E作EF∥AB,
∵AB∥CD,
∴AB∥EF∥CD,
∴∠AEF=∠A=25°,∠CEF=∠C,
又∵∠AEC=80°,
∴∠C=∠CEF=80° 25°=55°.
故答案为:55°.
【分析】过点E作EF∥AB,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EF=∠A,∠CEF=∠C,据此计算即可得解.
13.【答案】5
【解析】【解答】解:∵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DF⊥AC,
∴DE=DF,
∴S△ABC=×9×3+AC 3 =21,
解得AC=5.
故答案为:5.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DF,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14.【答案】4或6
【解析】【解答】解:设点Q的速度为x,则运动t秒时,CQ=xt,P点的速度为4,则BC=16
∴BP=4t,PPC=(16-4t)
又∵AB=AC=24,点D为AB的中点
∴BD=AB=12
∵∠B=∠C
∴运动t秒时,△BPD与△CQP全等共有两种情况
①当△BPD≌△CQP时,
则有BD=CP,BP=CQ
即12=16-4t,4t=xt
即t=1
∴由4t=xt可知,x=4
②当△BPD≌△CPQ时,
则有BD=CQ,BP=CP
即12=xt,4t=16-4t
∴t=2,x=6
【分析】根据题意,设Q点的运动速度为x,根据其运动情况表示出线段的数量关系,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即可。
15.【答案】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
【解析】【分析】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与直线l的交点是点P.
16.【答案】解:在中,,,

∵平分,





∴.
【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ACB的度数,进而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CB的度数,再结合题意进行角的运算即可求解。
17.【答案】证明:平分(已知),
ABC(角平分线的定义).
55°.
(已知),
DE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8.【答案】(1)解:∵,,
∴.
∵,
∴;
(2)解:∵,,

∵,
∴,
∴.
故答案为:7.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及全等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19.【答案】(1)证明:于M,,





(2)证明:∵,
在和中,


,,

【解析】【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得出,从而得出;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得出,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得出结论。
20.【答案】(1)解: , , 分别为边 , , 的中点,
, , , 的面积相等.
与 的面积相等.


(2)
【解析】【解答】解:(2) 为边 的中点,

, , 分别为边 , , 的中点,
, , , 的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 .
【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可得 , , , 的面积相等, 与 的面积相等,从而得出= ,据此即得结论;
(2)由(1)可得,从而得出结论.
21.【答案】(1)解:∵AD∥BC,
∴∠B+∠BAD=180°,
∵∠B=80°,
∴∠BAD=100°
(2)证明:∵AE平分∠BAD,
∴∠DAE=50°,
∵AD∥BC,
∴∠AEB=∠DAE=50°,
∵∠BCD=50°,
∴∠AEB=∠BCD,
∴AE∥DC.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BAD=180°,结合∠B的度数可求出∠BAD的度数;
(2) 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DAE=50°,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B=∠DAE=50°,推出∠AEB=∠BCD,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22.【答案】(1)SSS
(2)证明:由(1)得 .
∵AB=DB,BC=BC,
∴△ABC≌△DBC(SAS);
(3)解:∵∠BAC=100°,∠E=50°,
∴∠ABE=30°,
∵△MBN≌△FBN,
∴∠ABC=∠DBC,
∴ ,
∴∠ACB=∠DBC+∠E=15°+50°=65°.
【解析】【解答】(1)根据基本作图,得BM=BF,BN=BN,MN=NF,符合SSS原理,
故应该填SSS;
【分析】(1)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BM=BN=BF,MN=FN,符合了SSS;(2)根据(1)知,∠ABC=∠DBC,BC是公共边,BA=BD,符合SAS原理; (3)△ABE中,求出∠ABD=30°,从而求得∠ABC=15°,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23.【答案】(1)10-4t
(2)解:当△BEP≌△CPQ时有BE=CP,BP=CQ,∴6=10-4t,4t=at,∴t=1,a=4,
当△BEP≌△CQP时有BP=CP,BE=CQ,∴10-4t=4t,6=at,∴t=1.25,a=4.8,
∴a的值为4或4.8
(3)解:当a=4时,P、Q的运动速度相同且运动方向一致,∴P,Q不会相遇,
当a=4.8时,设经过x秒后,P,Q第一次相遇,
4.8x-4x=30,
x=37.5,
∴经过37.5秒,P,Q第一次在正方形的A点相遇
【解析】【解答】解:(1)PC=BC-BP=10-4t ;
【分析】(1)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得出BP=4t,故根据线段的和差得出PC=BC-BP=10-4t ;
(2)需要分类讨论: 当△BEP≌△CPQ时有BE=CP,BP=CQ ; 当△BEP≌△CQP时有BP=CP,BE=CQ ,从而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分类讨论: 当a=4时,P、Q的运动速度相同且运动方向一致,所以P,Q不会相遇; 当a=4.8时,设经过x秒后,P,Q第一次相遇 ,根据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点P所走的路程+AB+AD+CD=点Q所走的路程,从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