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
D.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已知X、Y、Z三种金属,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反应①X+H2SO4═XSO4+H2↑ ②Z+YSO4═ZSO4+Y ③Y、Z与H2SO4 不发生反应.请你选择它们的活动性顺序表示正确的是( )
A.X>Y>Z B.Y>X>Z C.Z>X>Y D.X>Z>Y
3.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B.普通火柴头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D.水通电时正极产生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4.下列有关实验及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电解水时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化学药品,可用手直接拿
B.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C.加热后的试管,可立即用水冲洗
D.集气瓶可用来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还可用于加热
6.向如图所示的五个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①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B.通过比较②、③中的现象,可判断锌、铜的金属活动性
C.④中随着反应的进行,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D.⑤中会先产生少量气泡,然后逐渐停止
7.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水、氯化钠、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
C.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差异,是因为解离出的阳离子不同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NaCl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溶液都能导电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9.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了盐和水,可证明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10.铁和铜都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将铜粉和铁粉的混 合物 mg 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 FeCl3 溶液,测得烧杯中 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 FeCl3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 点对应的溶液颜色为蓝色
B.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为(m 一 n)g
C.N 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Cu2+和 Cl-
D.当加入 V1 mLFeCl3 溶液时,Cu 恰好完全反应
11.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ZnSO4溶液 — Fe Ag Fe
FeSO4溶液 Zn Ag Zn —
AgNO3溶液 Fe — — Fe
A.A B.B C.C D.D
12.通过置换反应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比较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现有铜、铝、银的三种单质,如果另外只选用一种试剂达到实验目的,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硫酸铜溶液 B.氯化铝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稀硫酸
二、填空题
13.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但养鱼池中或长途运输活鱼常常由于鱼多而缺氧,因此要设法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材料一:已知过氧化钠(Na2O2)与水较快反应,反应方程式是 ,过氧化钙(CaO2)与Na2O2性质相似,与水缓慢反应放出氧气。
材料二:20℃时,NaOH的溶解度为109g,Ca(OH)2的溶解度为0.165g。
(1)试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长途运输活鱼,人们选择CaO2而不选择Na2O2作增氧剂的理由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14.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试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做法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正常雨水pH<7的原因是
(2)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有防潮作用
(3)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钠溶液,因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
15.在实验室里用浓度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稀硫酸。
(1)要配制19.6%的稀硫酸100g,需要98%的浓硫酸 g;
(2)量取和混匀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
(3)如果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配制出的稀硫酸的浓度会比19.6% ;
(4)用上述稀硫酸与足量锌粒完全反应能生成氢气 g。
16.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测定反应容器中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1)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滴入溶液体积为V1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17.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俗名 、 、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 ,如果不慎沾到皮肤 上,要用大量水 ,再涂上 溶液。
18.波尔多液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等的病害防治,是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请回答:
(1)配制波尔多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配制过程中不能用铁制容器,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喷洒波尔多液后,不到采摘期的蔬果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喊),蓝色斑点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不易用水清洗,可用厨房中的调味剂 浸泡除去。
三、综合题
19.环境治理问题是2015年两会的焦点之一。政府报告中指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1)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缓解其造成的 ;为改善环境问题,大力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举一例);
(2)2010年3月,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出了一种无毒、阻气、透明、全降解塑料﹣﹣二氧化碳聚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在的是( )
A.生产该聚合物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B.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廉价资源生产全降解塑料
C.该塑料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等方面
D.二氧化碳聚合物就是固体二氧化碳
20.某化学实验小组将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压强不变的原因 ,反应在 点停止(填字母)。
(2)CD段容器内压强变小的原因 。
21.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该反应的实质是 。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 中,理由是 。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 色。
22.矿物的储量是有限的,并且不可再生,所以我们必须碎金属资源加以保护.
(1)向含有Zn(NO3)2、Cu(NO3)2、AgNO3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里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里一定含有 ;滤液里一定含有 .
(2)保护金属资源除了可以对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还可以 .
答案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1)2CaO2+2H2O═2Ca(OH)2+O2↑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合理即可)
14.【答案】(1)
(2)
(3)
15.【答案】(1)20
(2)玻璃棒
(3)小
(4)0.4
16.【答案】(1)硫酸
(2)Na2SO4 (或硫酸钠)
17.【答案】烧碱;火碱;苛性钠;腐蚀性;冲洗;硼酸
18.【答案】(1)Ca(OH)2+CuSO4═Cu(OH)2↓+CaSO4;Fe+CuSO4=FeSO4+Cu
(2)Cu(OH)2;食醋
19.【答案】(1)温室效应;风能
(2)A;B;C
20.【答案】(1)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不产生气体;C
(2)反应结束温度降低
21.【答案】(1)等于;H++OH﹣=H2O
(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pH逐渐增大
(3)NaOH、NaCl;蓝
22.【答案】(1)Fe、Cu、Ag;Zn(NO3)2和Fe(NO3)2
(2)合理开采金属矿物资源(防止金属生锈,寻求金属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