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沪教版九下课后练习:基础实验 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沪教版九下课后练习:基础实验 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4 19:3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实验 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
C.氧化物一定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食盐是盐,盐不一定是食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等于11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含CO
D.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 足量稀盐酸 蒸发
B N2 (CO) 足量氧化铜 加热
C CaCO3(CaO) 无 高温
D BaCl2溶液(HCl) 过量碳酸钡 过滤
A.A B.B C.C D.D
4.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碱溶液一定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5.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稀盐酸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中和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活泼金属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7.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B.向一定量二氧化猛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8.下列有关铁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B.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D.铁质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9.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准确的是(  )
A.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片上的浅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向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D.探究水的组成时,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燃烧更旺
10.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A.保温瓶内的水垢
B.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盛石灰水试剂瓶内壁的白膜
D.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11.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
B.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相同稀盐酸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1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发光、放热
B.燃烧的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
C.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蓝色硫酸铜溶液混合,有蓝色沉淀生成
D.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二、填空题
13.用下列物质的序号选择填空:①食醋 ②熟石灰 ③稀盐酸 ④碳酸钡 ⑤氢氧化铝
a.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b.能治疗胃液中胃酸过多药物的是   ;
c.工业上通常用来除铁锈(Fe2O3)的是   .
14. 物质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若E为不溶物,A与F能发生反应,则A、D的化学式为:A     、D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D为密度最小的气体,F为红色固体,则C、F的化学式为:C     、F    ;A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莉莉整理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如图。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要密封保存。实验室须密封保存的物质还有   (填一种)。
(2)写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中的一种物质   。
16.在化学复习课上,同学们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他们用如图表达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的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填微粒符号).
(2)举出A类物质的一个实例    (填化学式).
(3)写出有气体生成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利用图中物质进行反应):    .
1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 B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
18.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Na2CO3、K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固体取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固体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综合题
19.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如图总结了 NaOH 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 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可以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
A、K2CO3 B、H2SO4 C、CO2 D、HNO3
(2)为了验证反应④,小明向NaOH溶液滴入一定量的某种盐溶液,观察到产生了蓝色沉淀,请你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20.除去 NaCl 溶液中 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 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蒸发结晶。
(1)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除去 Na2SO4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第④步加适量的盐酸的目的是什么   ?
21.某同学发现物质之间的转化有规律可循,画出了如图所示思维导图,其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物质A和B属于同种类别,B、C、D、E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常用于灭火,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物质A的化学式为   ;A和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已知A物质常温下是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B和C两种气体,而B和C点燃又会生成A,将D物质放在B中燃烧,会发出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常温下F物质在G催化作用下产生A和B,且G为黑色粉末.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    D:    E:   
(2)写出常温下F物质在G催化作用下产生A和B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②;⑤;③
14.【答案】CO2;H2O;Ca(OH)2+Na2CO3=CaCO3↓+2NaOH;CuSO4;Cu;Fe+H2SO4=FeSO4+H2↑
15.【答案】(1)2NaOH+CO2═Na2CO3+H2O;浓硫酸
(2)硫酸铜
16.【答案】H+;CuO等;Fe+2HCl═FeCl2+H2↑;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17.【答案】红色棉球褪色;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遇水形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棉球由紫色变成红色;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A处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遇碳酸变红
18.【答案】Na2CO3;CuSO4;
19.【答案】(1)BD
(2) (或 )
20.【答案】(1)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BaCl2+ Na2SO4=BaSO4↓+2NaCl
(3)除去过量的 NaOH 和 Na2CO3
21.【答案】H2O;化合反应;;
22.【答案】(1)水;硫;二氧化硫
(2)过氧化氢 水 + 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