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
1、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 )
A.石灰石 B.熟石灰 C.干冰 D.烧碱
答案 :B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常用于建筑材料,
B.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不与酸反应,不能改良酸性土壤.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一种常见的碱,能中和酸性物质,但其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
分析:酸性土壤一般用碱性物质来中和.选择碱性物质时还要综合考虑这种物质的性质等. 2.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 )
A.脱水性 B.强腐蚀性 C.易潮解 D.强氧化性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固体氢氧化钠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在其表面变得潮湿从而形成溶液,是潮解的特点, 而其他性质均不能吸收水分,顾不能做干燥剂..
分析: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吸水并在其表面变的潮湿形成溶液,可以做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3.固体氢氧化钠不能露置于空气中的原因是 ( )
A.易潮解 B.易与氧气反应
C.易潮解和易与CO2反应 D.易与氮气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由于氢氧化钠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还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必须密封保存.
分析:利用氢氧化钠的有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解释这些现象.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
4.氢氧化钠可作为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的气体是 ( )
A.H2 B.CO C. NO D.SO2
答案:D
知识点: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解析:解答:本题用的干燥剂是氢氧化钠固体,因此能用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不能用其干燥.氢气.氧气和一氧化碳都不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都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氢氧化钠不能干燥SO2.
分析:经常应用的气体干燥剂有: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等.干燥气体时必须满足:①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反应,②干燥剂吸水能力要好.结合物质的性质可以分析出不能干燥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5.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没有明显放热的是 ( )
A.烧碱 B.浓硫酸 C.生石灰 D.氯化钙
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由于物质溶于水是伴随有能量变化,具体表现为热量变化,.溶于水发热的物质有: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和生石灰,吸热的有硝酸铵,所以选择D答案.
分析:熟练记忆并知道常见放热物质有哪些,常见吸热物质有哪些,并能灵活运用.度:普通
6.区别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可用 ( )
A.稀盐酸 B.酚酞 C.紫色石蕊 D. 二化氧碳
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解答: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
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与盐酸反应,都没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且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都是碱溶液,无法用紫色石蕊和酚酞来区别,因此此题选择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的不同性质来区别,.
7.在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后,溶液的pH不会显著升高的是 ( )
A.Ca(OH)2 B.K2CO3 C.AgNO3 D.NaOH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是中和反应,产物是氯化钙与水,PH升高.
B.碳酸钾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PH会因为生成氯化钾与水而使PH升高.
C.硝酸银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溶液的PH不会明显升高,.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中性的氯化钠与水,溶液的PH变大,所以此题选择答案为C
分析:盐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溶液的PH不会显著升高,则产物中就会有酸性物质生成,始终使PH小于7.也就是反应后溶液要显酸性.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
8.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是 ( )
A.CuO B.CO2 C.CuSO4 D.HCl
答案:A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氧化铜不溶于水,形不成溶液,所以不能与碱溶液反应,故A正确;
B.烧碱溶解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故B错误;
C.烧碱溶液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C错误;
D.烧碱溶液可以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碱溶液的化学性质,可知道,氧化铜不能和烧碱溶液反应.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
9.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
A.盐酸.稀硫酸 B.火碱.烧碱
C.石灰石.熟石灰 D.金刚石.黄金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解析:解答:A.盐酸和稀硫酸属于同种类别的不同物质.故选项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C.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和黄金不属于同种类别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分析:A.盐酸和硫酸都属于酸,是不同种物质;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选项正确;
C.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金属于金属单质..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
10.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但反应若不加指示剂则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硫酸铜溶液B.碳酸钠溶液C.氯化钠溶液D.稀盐酸
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由于硫酸铜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很明显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沉淀现象很明显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复分解发生的条件,氯化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的现象.故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可以进行判断,它属于碱,具有碱的通性.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
11.制作松花蛋常用到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因此食用它时常有涩味,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前添加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 )
A.酱油 B.食用碱 C.食盐 D.食醋
答案:D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制作过程中用到了熟石灰和纯碱等,都为碱性物质,碱性物质一般有涩味,利用中和反应,可以降低碱性减轻涩味,故在食用时添加调味品应为酸性物质,食醋中含有醋酸,呈酸性,可以中和碱性物质
分析:由题意可知:“制作过程中用到了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熟石灰氢氧化钙为碱,纯碱碳酸钠为盐,其溶液显碱性,所以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时添加调味品应为酸性物质食醋.
12.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C.经常用钢丝球刷洗铝锅表面的脏物
D.用铅笔芯的粉末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而食醋中就有醋酸,所以食醋能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B.因为油渍能溶解在汽油中,所以可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C.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表面的脏物时,易把这层保护膜刷掉,起不到保护作用,不能用钢丝球刷铝锅表面的赃物;
D.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石墨具有润滑性,所以铅笔芯的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分析:A.依据水垢的成分分析除去的过程即可;
B.依据物质溶解的规律分析解决;
C.根据铝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分析解决;
D.根据铅笔芯的成分分析其性质即可;.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
13.欲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
A.稀盐酸 B.CaCl2溶液 C.CO2气体 D.澄清石灰水
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A.用稀盐酸虽然可以除去碳酸钠.但也会把氢氧化钠也除去,所选试剂错误;
B.氯化钙能把碳酸钠除去,但反应后会引入氯化钠新的杂质,此项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把氢氧化钠转化为碳酸钠,此项错误;
D.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方法正确
分析: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实质就是除去碳酸根离子,根据碳酸根离子的性质,可以把它转化为沉淀或气体除去,前提是除杂剂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14. 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答案:D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盐酸在水中能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A正确;
B.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B正确;
C.氢氧化钠与盐酸混合时,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分子,所以C正确;
D.两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不能结合,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D错误,.
分析:根据酸碱盐的知识进行分析,可溶性酸碱盐在水中能发生解离,得到相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而有些离子是可以重新结合的,有些离子是不能重新结合的.
15.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的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了鉴别真伪,可以用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
A.酚酞试液
B.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自来水中含有盐酸,纯净水中不含盐酸,所以要检验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需要加入含有银离子的可溶性化合物来检验,而硝酸银溶液符合此条件,且有白色沉淀现象产生,现象明显,而且他的选项无论反应与否,都无明显现象.所以选择C选项,.
分析: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可以知道,A.B.C与盐酸均无明显现象.只有D与盐酸会产生白色沉淀.
二.填空题
16.取一些固体NaOH于表面皿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将一些NaOH固体放入试管加水,振荡,触摸试管外壁发现__________,用玻璃棒蘸取一滴稀溶液沾在手指上有_______感,立即用水将手指冲干净,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氢氧化钠表面逐渐潮湿.溶解; 发烫;滑腻;氢氧化钠溶液由腐蚀性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因为易吸水而潮解,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其水溶液具有滑腻感和腐蚀性
分析:氢氧化钠是常用的.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的碱,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上用此配成___________液对农作物有很好的杀虫作用.
答案:蓝色沉淀生成;CuSO4+Ca(OH)2═Cu(OH)2↓+CaSO4;波尔多.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 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硫酸铜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溶液与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硫酸铜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所以经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故答案为:蓝色沉淀生成;CuSO4+Ca(OH)2═Cu(OH)2↓+CaSO4;波尔多.
分析:硫酸铜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同时硫酸铜也用来配制波尔多液,波尔多液常用于农作物做杀虫剂,具有很好的杀虫作用.
18.消石灰是松散的粉末,用石灰水粉刷墙壁干后能形成坚硬的墙面,这是由发生反应________.
答案: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或熟石灰,消石灰,能溶于水形成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物质,质地坚硬.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分析:消石灰就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使墙面变得坚硬.
1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石灰石.纯碱.水为原料来制取烧碱的过程.
答案:CaCO3CaO+CO2↑;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解析:解答: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
20.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理由(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_____________作用.
答案:CaO+H2O=Ca(OH)2 腐蚀
知识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可以吸收水分而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的氢氧化钙有腐蚀性,会腐蚀人的消化器官.
分析: 生石灰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可以用作干燥剂,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的氢氧化钙有腐蚀性.
三.简答题
21.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相似之处.工业上排放的尾气常含有二氧化硫,需用烧碱溶液或石灰浆吸收.试一试,写出二氧化硫与烧碱.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SO2+2NaOH=Na2SO3+H2O 或SO2+Ca(OH)2=CaSO3+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解析:解答:因为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所以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来推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SO2═Na2SO3+H2O和Ca(OH)2+SO2═CaSO3+H2O.
分析:根据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
四.实验探究题
22.2014年6月某校环保小组监测到一个造纸厂仍在向淮河排放无色碱性污水.请你根据碱的两条不同性质,设计两个实验来证明.
方案⑴:
方案⑵:
答案:(1)用试管取污水少许,滴入酚酞试液,试液变红;
( 2)用试管取污水少许,滴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要检验废水显碱性,就可以向废水样品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废水显碱性.
(2)碱溶液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有特殊反应现象的反应进行检验,向废水样品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如果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废水显碱性.
故答案为:(1)用试管取污水少许,滴入酚酞试液,试液变红;
( 2)用试管取污水少许,滴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分析:根据碱溶液的化学性质可以知道,要检验溶液显碱性,可以通过滴加指示剂或与非金属氧化物来.酸及盐溶液反应,但常见的碱溶液和非金属氧化物.酸反应均无明显现象,顾可以选用和指示剂及盐中的硫酸铜溶液反应来检验.
23.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请你用两种方法
加以鉴别,完成下表.
操作步骤 现象 分析及结论
方法一
方法二
答案:
操作 现象 分析及结论
方法一 取溶液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一支试管内液体变红,一支试管内液体变蓝 液体变红的试管内盛有的是硫酸,液体变蓝的试管内盛有的是石灰水
方法二 取溶液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一支试管内无变化,一支试管内液体变浑浊 试管内无变化的盛有的是硫酸,试管内液体变浑浊的盛有的是石灰水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解答:根据稀硫酸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行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钙与指示剂会显示不同的现象,另外稀硫酸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氢氧化钙溶液却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浑浊现象,所以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进行鉴别.
操作 现象 分析及结论
方法一 分别取溶液各少量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一支试管内液体变红,一支试管内液体变蓝 液体变红的试管内盛有的是硫酸,液体变蓝的试管内盛有的是石灰水
方法二 分别取溶液各少量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一支试管内无变化,一支试管内液体变浑浊 试管内无变化的盛有的是硫酸,试管内液体变浑浊的盛有的是石灰水
分析:利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鉴别.酸和碱遇到指示剂时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变化,稀硫酸和二氧化碳不反应,而氢氧化钙溶液可以和二氧化碳溶液反应,产生浑浊现象.
五.计算题
24.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人烧杯中,加入100g稀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8.8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为多少克?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1)20g;(2)14.6%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减少的质量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8.8g
设要生成8.8g二氧化碳需要CaCO3的质量为X,氯化氢的质量为Y则:
2HCl+CaCO3=CaCl2+H2O+CO2↑
73 100 44
y x 8.8g
根据:
=
解得x=20g
答:CaCO3的质量为20g.
(2)根据73:44=y:8.8g
解得y=14.6g则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14.6%.
答:稀HCl的质量分数为14.6%.
分析:解答此题可以通过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并结合化学方程式所反应出来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和氯化氢的质量,进而求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5.在20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50 g 盐酸时溶液pH=7.求:
(1)所得混合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若所用盐酸由36.5%(密度为1.2 g/cm3)的浓盐酸来配制,需要浓盐酸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1)所得混合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3%;
(2)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16.7mL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15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OH + HCl= NaCl +H2O
40 36.5 58.5
200g×4.0% y x
(1)
40:(200g×4.0% )=58.5:x=36.5:y
x=11.7g y=7.3g
所得混合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7.3g÷36.5%=20g
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20g÷1.2g/cm3≈16.7cm3=16.7mL
答:(1)所得混合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3%;
(2)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16.7mL.
分析:由于pH=7,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和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算出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由氯化钠的质量和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由盐酸中溶质的质量,结合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浓盐酸的质量,由浓盐酸的质量结合浓盐酸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浓盐酸的体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