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食盐 C.蔗糖 D.泥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会加快钢铁的锈蚀
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且原理相同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3.对于t℃时的30%K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透明 B.每100g水中溶解30gKNO3
C.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悬浊液 D.若再加30g硝酸钾,则变为60%KNO3溶液
4.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是由Cu2+造成的,而不是离子造成的,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意义的是( )
A.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铜丝,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且质量增加
B.对比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的颜色差异,浓度小的溶液颜色较浅
C.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未消失
D.观察Na2SO4溶液,溶液没有颜色
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都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二、选择题
6.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铝制品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膜,所以铝锅要经常用清洁球擦洗
B.用洗洁精和汽油洗衣服上的少量油污,是因为它们具有乳化作用
C.电解水实验时,电源正极上产生的是氧气,电源负极上产生的是氢气
D.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7.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 B.冰水混合物 C.液态氧 D.泥水
8.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面粉和蔗糖(加水,振荡) B.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C.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 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9.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B.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炭层
C.把水加入生石灰中 D.镁与稀盐酸反应
10.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排列顺序 B.化学史
①净化水程度由低到高:蒸馏、过滤 ②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硅、氧 ③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由少到多:NH3、H2O ①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成分:拉瓦锡 ②发现元素周期律:张青莲 ③相对原子质量测定:门捷列夫
C.性质与用途 D.化学解释
①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粮食瓜果保护气 ②石墨有导电性:干电池电极 ③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①撒盐融雪:降低凝固点 ②电解水加稀硫酸:起催化作用 ③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
A.A B.B C.C D.D
11.下列各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溶解,溶液温度降低的是NH4NO3固体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软水
C 鉴别木炭和氧化铜粉末 观察颜色,黑色的是木炭粉
D 检验CO2 中混有的HCl 气体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HCl
A.A B.B C.C D.D
12.学习化学时会遇到许多“相等”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与负价的数值一定相等
B.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
C.溶液中阳离子个数与阴离子个数一定相等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13.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X+Y=Z关系的是( )
A B C D
X 溶质 悬浊液 稀溶液 饱和溶液
Y 溶剂 乳浊液 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
Z 溶液 溶液 饱和溶液 浓溶液
A.A B.B C.C D.D
14.2022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B.将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升高
C.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少说明是硬水
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1:8
1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4mL水和4mL水混合后体积等于8mL 分子间没有间隔
B 氯化钠溶液形成的原因 氯化钠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间隔中
C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蔗糖能溶于水 蔗糖分子能溶于水
A.A B.B C.C D.D
三、综合应用题
16.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1)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 。
(2)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 。
(3)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 。
(4)C、D试管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产生了黄绿色气体,查阅资料可知:,X的化学式为 。
(5)询问老师得知用可处理Cl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处理0.142gCl2至少需NaOH的质量是多少 ?
17.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
a.植物油 b.蔗糖 c.粉笔灰
(2)NaCl能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NaCl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和 有关。
(3)净化水常用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起到过滤和 的作用,从盐水中获得饮用水,可采取的方法是 。
18.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氧气,以氧气为核心,开展以下主题式学习。
氧气的发现
(1)中国早在唐代就发现加热火硝(主要成分KNO3)能产生“阴气”(即O2),比欧洲发现氧气的时间早了1000多年。KNO3受热生成的另一产物为亚硝酸钾(KN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氧气的含量
(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利用以下思维模型设计实验: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使氧气与红磷化合,全部转化成固态物质;打开止水夹,让水进入装置;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步骤,请补全思维模型 。
氧气的制备
(3)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以KNO3为原料,通过装置A制备氧气。
①加入KNO3前,将曲颈甑在火炉上稍微加热,发现膀胱袋子涨大。说明该装置 (填“漏气”或“不漏气”)。
②实验中观察到固体先熔化,沸腾后有气泡产生。若改用装置B或装置C进行实验,应选择的是 。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填序号)。
(4)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配制17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双氧水,需要溶质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 g。如图F,为了加快稀释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5)以KNO3和浓硫酸为原料也能制取氧气,反应所得气体呈红棕色,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已知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所含分子个数之比。据此分析NO2能否支持木条燃烧,并说明理由: 。
②将红棕色气体通过G装置,U形管内出现红棕色液体,并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该分离方法,利用 不同。为了获得较低的温度,冰冻混合物可由水和 混合得到(填序号)。
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
参考答案:
1.BC
2.AC
3.AC
4.AB
5.AC
6.C
7.A
8.C
9.B
10.C
11.A
12.B
13.A
14.A
15.C
16. 一开始,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红色,过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均匀的红色 气态、液态、固态 乳化作用 MnCl2 解:设至少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x
x=0.16g
答:至少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0.16g。
17. b a 溶剂种类 温度 吸附 蒸馏
18.(1) +3
(2) 利用内外压强差,转化显示体积变化量 C D或E
(3) 34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 二氧化氮能支持木条燃烧,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但空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由方程式可知,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的分子数为4:1,氧气占生成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可使木条复燃,说明除氧气外有另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即二氧化氮能支持燃烧 沸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