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溶解现象达标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溶解现象达标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6 11:1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溶解现象 达标练习附答案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
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高锰酸钾 B.菜籽油 C.面粉 D.白糖
3、把下列少量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泥土 C. 植物油 D. 食盐
4、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在20°C时为饱和溶液的是( )
A.稍微降温,就有A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g水,有A晶体析出
C.加热到30°C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
D.20°C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6、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
B.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
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
D.图中“操作1”是称量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化合物
B.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C.加入洗洁精清洗碗上的油污,是利用其乳化作用
D.生活中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
8、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A. B. C. D.
9、少量的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泥土 B. 冰块 C. 植物油 D. 葡萄糖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D.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
1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B.蒸馏操作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C.用洗洁精除油污利用的是乳化作用 D.浓溶液稀释后溶质质量变大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13、在t1℃时,25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的物质X;在t2℃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5g的物质Y。则X和Y的溶解度关系是( )
A.X>Y B.X14、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
15、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植物油 B. 水 C. 白酒 D. 大理石
1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的溶液
二、填空题。
17、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最多溶解硝酸钾就形成饱和溶液,现加入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要得到硝酸钾饱和溶液,还应加入 硝酸钾。
18、(1)H2O2分子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氧来乐”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其主要成分为过氧化氢,使用方便,无残留。“氧来乐”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一定浓度的双氧水也适用于环境消毒。
(2)75%的酒精溶液可用于消毒,其溶剂是________。
19、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物质。
温度(℃)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氯化钠 36.0 36.3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31.6 45.8 63.9 110 169 246
(1)为配制100g、15%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g。
(2)20℃时,分别配制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需水量较多的物质是_____。
(3)60℃时,5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
(4)某固体混合物含244gKNO3、36.3gNaCl。为得到尽可能多且纯度较高的硝酸钾,设计如下实验:在该固体中加入100g水,加热至100℃,固体全部溶解后,再_______ 。(请将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20、使10%的蔗糖溶液:
(1)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需加多少蔗糖______?
(2)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降到5%,则需加多少水______?
21、粗盐的初步提纯:
①使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 ;②蒸发过程中要用_______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③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22、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铜 B.汽油 C.面粉 D.酒精 E.硝酸铵
(2)定边盐湖是西北地区的主要产盐地,薄薄的水层下面铺满了盐粒,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沙滩上一样。结合下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①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固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②实验室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在称量NaCl固体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该 。
(3)如图1所示,t1℃时将相同质量的NaCl和KNO3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图2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NaCl
B.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C.将t3℃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D.将t2℃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KNO3>NaCl
三、实验题。
23、图甲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甲标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甲②中,取用NaCl的仪器名称是    。
(3)称取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甲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乙,则称取的NaCl的质量为    。
(4)根据计算可知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水的密度为1 g·mL-1)。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    (填字母)。
(5)称取NaCl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24、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
①溶解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2g。
②过滤。
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 。
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 次称量;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精盐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根据下图所示溶解度曲线。
①40℃时,向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5g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 (精确到0.1%),将该溶液降温至20℃时,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 g。
②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KNO3溶液和蒸馏水,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则需要取蒸馏水的体积为 mL。
四、综合应用题。
25、以印刷线路板的碱性蚀刻废液(主要成分为[Cu(NH3)4]Cl2,杂质不参与反应)或以铜精炼炉渣(主要成分为Cu、Cu2O、少量FeO等)为原料均能制备CuSO4·5H2O晶体。
Ⅰ、取一定量蚀刻废液和稍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到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三颈瓶中,通入空气,加热并搅拌,产生大量的黑色沉淀,同时生成氨气、水等常见物质。待反应停止,趁热过滤、洗涤,得到CuO固体;所得固体经酸溶、结晶、过滤等操作,得到CuSO4·5H2O晶体。

(1)写出用蚀刻废液制备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NH3)4]Cl2+2NaOHCuO+2 +4NH3↑+H2O。
(2)检验CuO固体是否洗净的实验操作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加 ,(填试剂的名称)若无明显现象,则固体已洗干净。
(3)装置图中装置X的作用是 。
Ⅱ、以铜精炼炉渣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主要步骤如下:
【资料】①金属氧化物在稀硫酸中的溶解性:常温下,Cu2O、Fe2O3、Fe3O4不易溶于稀硫酸,而CuO、FeO易溶于稀硫酸。
②H2O2能将+2价Fe氧化成+3价Fe
焙烧:将铜精炼炉渣粉碎,使其中的Cu、Cu2O氧化成CuO;FeO氧化成Fe2O3、Fe3O4
酸浸: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除铁:向滤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pH值,然后缓慢加入H2O2和阻化剂形成沉淀,过滤
分离:将滤液结晶、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到CuSO4·5H2O晶体

(4)焙烧步骤中将Cu、Cu2O氧化成CuO;FeO氧化成Fe2O3、Fe3O4的原因是 。
(5)由图炉渣在750℃、800℃焙烧时的增重曲线,可知最佳的焙烧温度是 ℃、最佳的焙烧时长是 h。
(6)酸浸步骤中发生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7)除铁步骤中加CuO的主要原因是 , 。
(8)分离步骤中得到CuSO4 5H2O,需要低温烘干的原因是 。
(9)欲测定该产品中CuSO4 5H2O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21.00g样品配成100mL溶液,量取25.00mL,加足量标准BaCl2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沉淀4.66g。则该产品中CuSO4 5H2O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②若晶体中含有少量CuSO4 3H2O生成,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第6章 溶解现象 达标练习附答案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
【答案】A 
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高锰酸钾 B.菜籽油 C.面粉 D.白糖
【答案】D
3、把下列少量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泥土 C. 植物油 D. 食盐
【答案】D
4、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在20°C时为饱和溶液的是( )
A.稍微降温,就有A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g水,有A晶体析出
C.加热到30°C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
D.20°C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
【答案】D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6、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
B.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
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
D.图中“操作1”是称量
【答案】C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化合物
B.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C.加入洗洁精清洗碗上的油污,是利用其乳化作用
D.生活中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
【答案】D
8、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A. B. C. D.
【答案】B
9、少量的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泥土 B. 冰块 C. 植物油 D. 葡萄糖
【答案】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D.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
【答案】C
1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B.蒸馏操作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C.用洗洁精除油污利用的是乳化作用 D.浓溶液稀释后溶质质量变大
【答案】D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答案】D
13、在t1℃时,25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的物质X;在t2℃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5g的物质Y。则X和Y的溶解度关系是( )
A.X>Y B.X【答案】D
14、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
【答案】C
15、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植物油 B. 水 C. 白酒 D. 大理石
【答案】C
1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的溶液
【答案】A
二、填空题。
17、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最多溶解硝酸钾就形成饱和溶液,现加入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要得到硝酸钾饱和溶液,还应加入 硝酸钾。
【答案】不饱和
18、(1)H2O2分子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氧来乐”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其主要成分为过氧化氢,使用方便,无残留。“氧来乐”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一定浓度的双氧水也适用于环境消毒。
(2)75%的酒精溶液可用于消毒,其溶剂是________。
【答案】(1)1:16; (2)水
19、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物质。
温度(℃)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氯化钠 36.0 36.3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31.6 45.8 63.9 110 169 246
(1)为配制100g、15%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g。
(2)20℃时,分别配制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需水量较多的物质是_____。
(3)60℃时,5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
(4)某固体混合物含244gKNO3、36.3gNaCl。为得到尽可能多且纯度较高的硝酸钾,设计如下实验:在该固体中加入100g水,加热至100℃,固体全部溶解后,再_______ 。(请将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答案】(1)15 (2)硝酸钾 (3)11:10
(4)趁热过滤,将滤液降温至20℃,再过滤
20、使10%的蔗糖溶液:
(1)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需加多少蔗糖______?
(2)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降到5%,则需加多少水______?
【答案】
21、粗盐的初步提纯:
①使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 ;②蒸发过程中要用_______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③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答案】 玻璃棒 较多量固体
22、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铜 B.汽油 C.面粉 D.酒精 E.硝酸铵
(2)定边盐湖是西北地区的主要产盐地,薄薄的水层下面铺满了盐粒,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沙滩上一样。结合下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①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固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②实验室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在称量NaCl固体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该 。
(3)如图1所示,t1℃时将相同质量的NaCl和KNO3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图2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NaCl
B.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C.将t3℃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D.将t2℃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KNO3>NaCl
【答案】(1)DE
(2)蒸发结晶 向左盘添加NaCl至天平平衡 (3)BD
三、实验题。
23、图甲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甲标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甲②中,取用NaCl的仪器名称是    。
(3)称取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甲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乙,则称取的NaCl的质量为    。
(4)根据计算可知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水的密度为1 g·mL-1)。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    (填字母)。
(5)称取NaCl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答案】(1)②⑤①④③  (2)药匙  (3)18.2 g (4)163.8 mL D  (5)小于
24、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
①溶解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2g。
②过滤。
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 。
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 次称量;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精盐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根据下图所示溶解度曲线。
①40℃时,向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5g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 (精确到0.1%),将该溶液降温至20℃时,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 g。
②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KNO3溶液和蒸馏水,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则需要取蒸馏水的体积为 mL。
【答案】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84.2%;3;混合物;33.3%;9.2;75
四、综合应用题。
25、以印刷线路板的碱性蚀刻废液(主要成分为[Cu(NH3)4]Cl2,杂质不参与反应)或以铜精炼炉渣(主要成分为Cu、Cu2O、少量FeO等)为原料均能制备CuSO4·5H2O晶体。
Ⅰ、取一定量蚀刻废液和稍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到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三颈瓶中,通入空气,加热并搅拌,产生大量的黑色沉淀,同时生成氨气、水等常见物质。待反应停止,趁热过滤、洗涤,得到CuO固体;所得固体经酸溶、结晶、过滤等操作,得到CuSO4·5H2O晶体。

(1)写出用蚀刻废液制备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NH3)4]Cl2+2NaOHCuO+2 +4NH3↑+H2O。
(2)检验CuO固体是否洗净的实验操作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加 ,(填试剂的名称)若无明显现象,则固体已洗干净。
(3)装置图中装置X的作用是 。
Ⅱ、以铜精炼炉渣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主要步骤如下:
【资料】①金属氧化物在稀硫酸中的溶解性:常温下,Cu2O、Fe2O3、Fe3O4不易溶于稀硫酸,而CuO、FeO易溶于稀硫酸。
②H2O2能将+2价Fe氧化成+3价Fe
焙烧:将铜精炼炉渣粉碎,使其中的Cu、Cu2O氧化成CuO;FeO氧化成Fe2O3、Fe3O4
酸浸: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除铁:向滤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pH值,然后缓慢加入H2O2和阻化剂形成沉淀,过滤
分离:将滤液结晶、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到CuSO4·5H2O晶体

(4)焙烧步骤中将Cu、Cu2O氧化成CuO;FeO氧化成Fe2O3、Fe3O4的原因是 。
(5)由图炉渣在750℃、800℃焙烧时的增重曲线,可知最佳的焙烧温度是 ℃、最佳的焙烧时长是 h。
(6)酸浸步骤中发生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7)除铁步骤中加CuO的主要原因是 , 。
(8)分离步骤中得到CuSO4 5H2O,需要低温烘干的原因是 。
(9)欲测定该产品中CuSO4 5H2O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21.00g样品配成100mL溶液,量取25.00mL,加足量标准BaCl2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沉淀4.66g。则该产品中CuSO4 5H2O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②若晶体中含有少量CuSO4 3H2O生成,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1)NaCl (2)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答到硝酸银溶液即可得分)
(3)防倒吸
(4)便于初步分离铜、铁元素(常温下,CuO易溶于稀硫酸,Cu2O、Fe2O3、Fe3O4不易溶于稀硫酸)
(5)800 2.5 (6)CuO+H2SO4=CuSO4+H2O
(7)不引入新杂质 提高了CuSO4 5H2O晶体产量
(8) 防止硫酸铜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 (9)95.2% 偏大
【详解】(9)①解:设25.00mL溶液中含有硫酸铜的质量为。
则所21.00g样品中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则产品中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分数为:
答:产品中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95.2%。
②因为要制备的物质为CuSO4 5H2O,若晶体中含有少量CuSO4 3H2O生成,结晶水的质量减小,从而使铜元素在晶体中所占比例偏大,铜元素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