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7.2 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分层训练培优题(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2021·广州模拟)HCl的水溶液俗称盐酸,下列关于HCl的说法正确的( )
A.组成:HCl气体由H+、Cl-构成
B.性质:将HCl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
C.用途:浓盐酸常用来做干燥剂
D.生产:工业上可用氯化钠来生产盐酸
【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A、物质由元素组成, HCl气体由氢氧元素组成,A不符合题意;
B、石蕊遇酸变红色, 将HCl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 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硫酸常用来做干燥剂,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工业可用氯化钠来生成盐酸的原因是氯化钠中有氯离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来解答;
B、根据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来解答;
C、根据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来解答;
D、根据氯化钠中有氯离子来解答。
2.(2023·福州模拟)过氧乙酸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氧乙酸由三种原子构成
B.过氧乙酸消毒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过氧乙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D.过氧乙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过氧乙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A答案错误;
B、过氧乙酸消毒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答案正确;
C、过氧乙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C答案正确;
D、过氧乙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3.(2023·建邺模拟)如表是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为有毒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消毒液
有效成分
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是,属于非金属单质 D.这两种清洁剂可以混合使用
【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但是为零,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错误;
B. 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盐酸不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故错误;
C. 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有Na、3Cl、O、2H,反应后有Na、Cl、O、2H、X,X中含有2Cl,X是Cl2,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氯气属于非金属单质 ,故正确;
D. 这两种清洁剂不可以混合使用,会生成有毒的氯气,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但是为零。
B、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分析X 的化学式,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D、根据题意,NaClO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有毒的氯气分析。
4.(2023九上·苏州月考)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甲中逸出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含有氯化氢气体,错误;
B、乙中液体变红可能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造成的,错误;
C、加热红色不褪去,可能溶液中存在盐酸,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错误;
D、将盐酸改为硫酸,硫酸不会逸出酸性气体,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盐酸的挥发性进行分析。
5.(2024九上·岳麓期末)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苯甲酸不能使酚酞变色
C.苯甲酸溶液的 D.苯甲酸溶液的
【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 A、苯甲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正确;
B、苯甲酸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B正确;
C、苯甲酸属于酸,溶液的pH小于7,C错误;
D、苯甲酸属于酸,溶液的pH小于7,D正确;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苯甲酸属于酸,可以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和判断,酸的pH小于7,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进行分析。
6.(2023九上·丰城期中)现有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生成氢气的质量:A>B
②相对原子质量:A>B
③金属活动性:A>B
④消耗硫酸的质量:A>B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由图像可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A>B,正确;
②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等质量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越多,由此可知相对原子质量:A③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产生氢气越多),金属活动性越强,则金属活动性:A④产生的氢气质量即为反应的硫酸中氢元素质量,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质量越多,则消耗硫酸的质量:A>B ,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图像确定最终产生氢气质量关系,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等质量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产生氢气越多),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的氢气质量即为反应的硫酸中氢元素质量,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质量越多分析。
7.(2023九上·绥化期中)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的通性,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Fe2O3 B.CO2 C.CaCO3 D.Zn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我们可知柠檬酸为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
A项,三氧化二铁与酸可以进行反应生成盐和水,A 错误;
B项,CO2为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发生反应,B 正确;
C项,碳酸钙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 错误;
D项,锌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D 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项,考察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B项,考察酸性氧化物与酸不发生反应;
C项,考察盐类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D项,考察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8.(2023·启东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铁粉锈蚀吸收氧气,可用作食品脱氧剂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C.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因此可以做食品的脱氧剂,正确;
B、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使硬水软化,错误;
C、酒精杀菌不是利用酒精的挥发性,错误;
D、浓硫酸用来干燥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据此分析。
9.(2021九上·乳山期中)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①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
②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
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压强减小,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左移动,故不可能.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说明液体与固体反应会生成气体,或者放出热量,进行分析。
10.(2023九上·绥化期中)下列有关盐酸和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能用作干燥剂
C.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
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烧碱溶液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酸的化学性质;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解析】【解答】A项,浓硫酸没有白雾,A 错误;
B项,浓盐酸不能当干燥剂,只有浓硫酸可以,B 错误;
C项,浓硫酸易挥发,HCl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减少,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大,浓硫酸质量分数变小,C 正确;
D项,烧碱为NaOH,与浓硫酸反应放热,使皮肤受伤。应该使用硼酸进行涂抹,D 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项,是对浓盐酸、浓硫酸性质和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
B项,是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C项,是对浓硫酸的吸水性和浓盐酸的挥发性进行分析;
D项,是对实验室安全处理的考察,如何应对酸溅到皮肤上的处理。
11.(2018·淄博)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分离溶液中的固态物质
B.稀释浓硫酸
C.配制溶液
D.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该装置是过滤装置,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该装置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不符合题意;
C、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的pH时应该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在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涂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过滤的操作要求分析;根据稀释浓硫酸要酸入水中分析;根据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二、综合题
12.(2023九上·绥化期中)若把100克98%的浓硫酸稀释成9.8%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 沿器壁慢慢倒入 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答案】900g;浓硫酸;水;玻璃棒搅拌目的:散热
【知识点】酸碱溶液的稀释;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第一个空:根据题意100克98%的浓硫酸中所含硫酸98克,当稀释成9.8%的稀硫酸时,此时的稀硫酸溶液质量应为1000克,所以应向原溶液加900克的水才能使溶液质量达到1000克;
第二、三个空:稀释硫酸的步骤: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里应注意,一定是向水中倒入浓硫酸,只有这样才不会让稀释浓硫酸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暴沸;
玻璃棒搅拌的目的:为了散热,防止热量过于集中使液体沸腾。
【分析】第一个空考察稀释溶液的计算;
第二、三个空考察是浓硫酸的稀释步骤;
第四个空考察玻璃棒的作用。
13.(2023·同心模拟)化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末小明和爸爸、妈妈去野炊,妈妈准备了矿泉水、蔬菜、水果、面包等食物,其中蔬菜、水果含丰富的维生素。野炊开始后,爸爸从附近取来井水做饭,井水属于硬水,小明用 的方法将其软化。野炊结束后,小明用水将火浇灭,其灭火的原理是 。小明不小心将自行车链条上的油渍沾到裤子上,他可以用洗洁精除去油污,该原理是 。
(2)室外铁栏杆易生锈,原因是铁长期与 接触。实验室经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煮沸;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乳化
(2)氧气和水;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酸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故小明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野炊结束后,小明用水将火浇灭,其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小明用洗洁精除去油污的原理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室外铁栏杆易生锈,原因是铁长期与氧气和水接触。实验室经常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煮沸可以将硬水软化,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14.(2023·浏阳模拟)人类的日常生活处处与化学紧密相连,请按要求填空:
(1)被鱼刺卡住,可以服用少量食醋与鱼刺中的碳酸钙反应,这是利用了食醋的 性;
(2)用洗洁精清洗碗筷,利用的是洗洁精对油污的 作用。
【答案】(1)酸
(2)乳化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被鱼刺卡住,可以服用少量食醋与鱼刺中的碳酸钙反应,这是利用了食醋的酸性,即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的性质。
(2)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洁精清洗碗筷,利用的是洗洁精对油污的乳化作用。
【分析】(1)根据酸能与碳酸盐发生反应分析;
(2)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分析。
15.(2023·渌口模拟)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哪些差异: ;为什么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
(2)稀释浓硫酸时,应如何操作: 。
【答案】(1)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合理答案均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1)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石墨很软,有滑腻感,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分析】(1)根据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分析;
(2)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分析。
16.(2024九上·农安期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图1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装置的特点是 。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为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图2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性实验装置。用圆底烧瓶收集满氯化氢气体,如图组装仪器,将胶头滴管中的水压入圆底烧瓶中,打开止水夹。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观察到此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1)长颈漏斗
(2)A;2KClO32KCl+3O2↑;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
(3)A;CH4+2O2CO2+2H2O
(4)液体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氯化氢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 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是A,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常温,所选择的发生装置应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 。
(3)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即A,甲烷燃烧是与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4) 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溶液呈酸性,氯化氢溶于水时烧杯内压强减小,大气压会将烧杯内紫色石蕊溶液压入烧杯中,则观察到液体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3)根据甲烷制取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加热,甲烷与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4)根据 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装置内压强减小,溶液呈酸性分析。
17.(2024九上·长春期末)回答下列关于金属的问题:
(1)钢是一种铁合金,钢和纯铁相比硬度较大的是 ;
(2)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表面有气泡冒出,则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 。
【答案】(1)钢
(2)前面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钢是一种铁合金,钢和纯铁相比硬度较大的是钢。
(2)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表面有气泡冒出,则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前面。
【分析】(1)合金的硬度与成分中的纯金属硬度大。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三、实验探究题
18.(2023九上·宾阳期中)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打开包装袋,撕开一层明胶贴在衣服上即可发热。小明想知道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暖宝宝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任务一】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木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2)【查阅资料】木炭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能产生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未变蓝色 黑色粉末中肯定不含有
②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固体逐渐变少,发红光放热 黑色粉末中含有木炭粉
写出实验②中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任务二】小明探究:暖宝宝发热的原理是什么?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除含有铁粉、木炭外,还含有食盐、水、蛭石、吸水性树脂等物质。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完成下列表格中的3个实验。测得锥形瓶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
实验 放入锥形瓶中的物质
1 5g铁粉、1g氯化钠
2 5g铁粉、1g氯化钠、1.5mL水
3 5g暖宝宝袋内物质
①实验1中温度几乎不变的原因是 。
②能证明实验2中物质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
③【得出结论】结合铁生锈原理和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暖宝宝发热原理是 。
【答案】(1)铁粉
(2)氧化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锥形瓶内没有水 ,没有发生反应;温度逐渐升高;铁粉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发生反应,放出热量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铁能被磁铁吸引, 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说明黑色粉末中一定有铁粉。
(2)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未变蓝色,说明黑色粉末中肯定不含氧化铜,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固体逐渐变少,发红光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木炭粉, 实验②中现象产生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理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①铁粉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实验1中温度几乎不变是由于 锥形瓶内没有水 ,没有发生反应 。 ②实验2温度逐渐升高可证明物质发生反应。 ③由铁生锈原理和实验分析可知,暖宝宝发热是铁粉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发生反应,放出热量。
【分析】(1)根据铁能被磁铁吸引分析;
(2)根据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3)根据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铁生锈时放热分析。
四、计算题
19.(2023·聊城) 已知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将18g赤铁矿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并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该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
(2)计算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6
(2)设生成氯化铁的质量为x,
x=32.5g,
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 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即为反应时减少固体质量,则氧化铁质量为16克。
【分析】(1)由反应时减少固体质量为氧化铁质量分析;
(2)根据氧化铁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分析。
1 / 12023-2024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7.2 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分层训练培优题(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2021·广州模拟)HCl的水溶液俗称盐酸,下列关于HCl的说法正确的( )
A.组成:HCl气体由H+、Cl-构成
B.性质:将HCl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
C.用途:浓盐酸常用来做干燥剂
D.生产:工业上可用氯化钠来生产盐酸
2.(2023·福州模拟)过氧乙酸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氧乙酸由三种原子构成
B.过氧乙酸消毒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过氧乙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D.过氧乙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2023·建邺模拟)如表是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为有毒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消毒液
有效成分
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是,属于非金属单质 D.这两种清洁剂可以混合使用
4.(2023九上·苏州月考)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5.(2024九上·岳麓期末)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苯甲酸不能使酚酞变色
C.苯甲酸溶液的 D.苯甲酸溶液的
6.(2023九上·丰城期中)现有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生成氢气的质量:A>B
②相对原子质量:A>B
③金属活动性:A>B
④消耗硫酸的质量:A>B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7.(2023九上·绥化期中)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的通性,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Fe2O3 B.CO2 C.CaCO3 D.Zn
8.(2023·启东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铁粉锈蚀吸收氧气,可用作食品脱氧剂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C.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9.(2021九上·乳山期中)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23九上·绥化期中)下列有关盐酸和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能用作干燥剂
C.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
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烧碱溶液
11.(2018·淄博)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分离溶液中的固态物质
B.稀释浓硫酸
C.配制溶液
D.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
二、综合题
12.(2023九上·绥化期中)若把100克98%的浓硫酸稀释成9.8%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 沿器壁慢慢倒入 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13.(2023·同心模拟)化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末小明和爸爸、妈妈去野炊,妈妈准备了矿泉水、蔬菜、水果、面包等食物,其中蔬菜、水果含丰富的维生素。野炊开始后,爸爸从附近取来井水做饭,井水属于硬水,小明用 的方法将其软化。野炊结束后,小明用水将火浇灭,其灭火的原理是 。小明不小心将自行车链条上的油渍沾到裤子上,他可以用洗洁精除去油污,该原理是 。
(2)室外铁栏杆易生锈,原因是铁长期与 接触。实验室经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2023·浏阳模拟)人类的日常生活处处与化学紧密相连,请按要求填空:
(1)被鱼刺卡住,可以服用少量食醋与鱼刺中的碳酸钙反应,这是利用了食醋的 性;
(2)用洗洁精清洗碗筷,利用的是洗洁精对油污的 作用。
15.(2023·渌口模拟)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哪些差异: ;为什么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
(2)稀释浓硫酸时,应如何操作: 。
16.(2024九上·农安期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图1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装置的特点是 。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为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图2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性实验装置。用圆底烧瓶收集满氯化氢气体,如图组装仪器,将胶头滴管中的水压入圆底烧瓶中,打开止水夹。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观察到此现象的原因是 。
17.(2024九上·长春期末)回答下列关于金属的问题:
(1)钢是一种铁合金,钢和纯铁相比硬度较大的是 ;
(2)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表面有气泡冒出,则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 。
三、实验探究题
18.(2023九上·宾阳期中)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打开包装袋,撕开一层明胶贴在衣服上即可发热。小明想知道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暖宝宝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任务一】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木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2)【查阅资料】木炭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能产生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未变蓝色 黑色粉末中肯定不含有
②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固体逐渐变少,发红光放热 黑色粉末中含有木炭粉
写出实验②中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任务二】小明探究:暖宝宝发热的原理是什么?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除含有铁粉、木炭外,还含有食盐、水、蛭石、吸水性树脂等物质。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完成下列表格中的3个实验。测得锥形瓶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
实验 放入锥形瓶中的物质
1 5g铁粉、1g氯化钠
2 5g铁粉、1g氯化钠、1.5mL水
3 5g暖宝宝袋内物质
①实验1中温度几乎不变的原因是 。
②能证明实验2中物质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
③【得出结论】结合铁生锈原理和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暖宝宝发热原理是 。
四、计算题
19.(2023·聊城) 已知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将18g赤铁矿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并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该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
(2)计算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A、物质由元素组成, HCl气体由氢氧元素组成,A不符合题意;
B、石蕊遇酸变红色, 将HCl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 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硫酸常用来做干燥剂,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工业可用氯化钠来生成盐酸的原因是氯化钠中有氯离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来解答;
B、根据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来解答;
C、根据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来解答;
D、根据氯化钠中有氯离子来解答。
2.【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过氧乙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A答案错误;
B、过氧乙酸消毒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答案正确;
C、过氧乙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C答案正确;
D、过氧乙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但是为零,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错误;
B. 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盐酸不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故错误;
C. 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有Na、3Cl、O、2H,反应后有Na、Cl、O、2H、X,X中含有2Cl,X是Cl2,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氯气属于非金属单质 ,故正确;
D. 这两种清洁剂不可以混合使用,会生成有毒的氯气,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但是为零。
B、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分析X 的化学式,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D、根据题意,NaClO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有毒的氯气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甲中逸出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含有氯化氢气体,错误;
B、乙中液体变红可能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造成的,错误;
C、加热红色不褪去,可能溶液中存在盐酸,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错误;
D、将盐酸改为硫酸,硫酸不会逸出酸性气体,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盐酸的挥发性进行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 A、苯甲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正确;
B、苯甲酸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B正确;
C、苯甲酸属于酸,溶液的pH小于7,C错误;
D、苯甲酸属于酸,溶液的pH小于7,D正确;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苯甲酸属于酸,可以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和判断,酸的pH小于7,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进行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由图像可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A>B,正确;
②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等质量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越多,由此可知相对原子质量:A③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产生氢气越多),金属活动性越强,则金属活动性:A④产生的氢气质量即为反应的硫酸中氢元素质量,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质量越多,则消耗硫酸的质量:A>B ,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图像确定最终产生氢气质量关系,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等质量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产生氢气越多),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的氢气质量即为反应的硫酸中氢元素质量,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质量越多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我们可知柠檬酸为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
A项,三氧化二铁与酸可以进行反应生成盐和水,A 错误;
B项,CO2为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发生反应,B 正确;
C项,碳酸钙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 错误;
D项,锌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D 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项,考察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B项,考察酸性氧化物与酸不发生反应;
C项,考察盐类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D项,考察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8.【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因此可以做食品的脱氧剂,正确;
B、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使硬水软化,错误;
C、酒精杀菌不是利用酒精的挥发性,错误;
D、浓硫酸用来干燥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据此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①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
②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
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压强减小,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左移动,故不可能.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说明液体与固体反应会生成气体,或者放出热量,进行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酸的化学性质;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解析】【解答】A项,浓硫酸没有白雾,A 错误;
B项,浓盐酸不能当干燥剂,只有浓硫酸可以,B 错误;
C项,浓硫酸易挥发,HCl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减少,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大,浓硫酸质量分数变小,C 正确;
D项,烧碱为NaOH,与浓硫酸反应放热,使皮肤受伤。应该使用硼酸进行涂抹,D 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项,是对浓盐酸、浓硫酸性质和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
B项,是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C项,是对浓硫酸的吸水性和浓盐酸的挥发性进行分析;
D项,是对实验室安全处理的考察,如何应对酸溅到皮肤上的处理。
11.【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该装置是过滤装置,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该装置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不符合题意;
C、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的pH时应该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在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涂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过滤的操作要求分析;根据稀释浓硫酸要酸入水中分析;根据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12.【答案】900g;浓硫酸;水;玻璃棒搅拌目的:散热
【知识点】酸碱溶液的稀释;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第一个空:根据题意100克98%的浓硫酸中所含硫酸98克,当稀释成9.8%的稀硫酸时,此时的稀硫酸溶液质量应为1000克,所以应向原溶液加900克的水才能使溶液质量达到1000克;
第二、三个空:稀释硫酸的步骤: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里应注意,一定是向水中倒入浓硫酸,只有这样才不会让稀释浓硫酸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暴沸;
玻璃棒搅拌的目的:为了散热,防止热量过于集中使液体沸腾。
【分析】第一个空考察稀释溶液的计算;
第二、三个空考察是浓硫酸的稀释步骤;
第四个空考察玻璃棒的作用。
13.【答案】(1)煮沸;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乳化
(2)氧气和水;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酸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故小明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野炊结束后,小明用水将火浇灭,其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小明用洗洁精除去油污的原理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室外铁栏杆易生锈,原因是铁长期与氧气和水接触。实验室经常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煮沸可以将硬水软化,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14.【答案】(1)酸
(2)乳化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被鱼刺卡住,可以服用少量食醋与鱼刺中的碳酸钙反应,这是利用了食醋的酸性,即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的性质。
(2)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洁精清洗碗筷,利用的是洗洁精对油污的乳化作用。
【分析】(1)根据酸能与碳酸盐发生反应分析;
(2)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分析。
15.【答案】(1)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合理答案均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1)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石墨很软,有滑腻感,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分析】(1)根据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分析;
(2)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分析。
16.【答案】(1)长颈漏斗
(2)A;2KClO32KCl+3O2↑;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
(3)A;CH4+2O2CO2+2H2O
(4)液体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氯化氢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 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是A,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常温,所选择的发生装置应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 。
(3)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即A,甲烷燃烧是与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4) 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溶液呈酸性,氯化氢溶于水时烧杯内压强减小,大气压会将烧杯内紫色石蕊溶液压入烧杯中,则观察到液体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3)根据甲烷制取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加热,甲烷与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4)根据 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装置内压强减小,溶液呈酸性分析。
17.【答案】(1)钢
(2)前面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钢是一种铁合金,钢和纯铁相比硬度较大的是钢。
(2)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表面有气泡冒出,则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前面。
【分析】(1)合金的硬度与成分中的纯金属硬度大。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8.【答案】(1)铁粉
(2)氧化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锥形瓶内没有水 ,没有发生反应;温度逐渐升高;铁粉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发生反应,放出热量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铁能被磁铁吸引, 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说明黑色粉末中一定有铁粉。
(2)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未变蓝色,说明黑色粉末中肯定不含氧化铜,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固体逐渐变少,发红光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木炭粉, 实验②中现象产生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理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①铁粉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实验1中温度几乎不变是由于 锥形瓶内没有水 ,没有发生反应 。 ②实验2温度逐渐升高可证明物质发生反应。 ③由铁生锈原理和实验分析可知,暖宝宝发热是铁粉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发生反应,放出热量。
【分析】(1)根据铁能被磁铁吸引分析;
(2)根据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3)根据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铁生锈时放热分析。
19.【答案】(1)16
(2)设生成氯化铁的质量为x,
x=32.5g,
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 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即为反应时减少固体质量,则氧化铁质量为16克。
【分析】(1)由反应时减少固体质量为氧化铁质量分析;
(2)根据氧化铁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