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区域及其类型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区域及其类型)
一、选择题
1.(2017高一下·张家口期末)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完全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河北省和张家口市
A.②③ B.③④ C.①⑥ D.④⑤
2.(2017高一下·卢龙期末)地域文化是指( )
A.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B.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C.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
D.一个国家所包括的所有物质财富
3.(2017高一下·张家口期末)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都有明确的界限
C.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4.(2019高二上·邵阳期中)下列各组区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类指标归类的是( )
A.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
B.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
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5.(2019高二下·河南期末)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地理位置
③矿产资源
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3)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6.(2019高二上·凯里期中)区域是人们在地理钚境差异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和面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
A.温带落叶阔林带 B.渭河平原
C.湿润区 D.上海市
(2)我国四大经济地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落后于东部地区,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是( )
A.地形、土壤 B.气候、水文 C.地形、气候 D.土壤、水文
7.(2019高二上·吉林期中)由环境保护部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把全国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8.(2019高二上·榆林期中)下列地形区中,被赤道穿过的是( )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巴西高原 D.撒哈拉沙漠
9.(2019高二上·栾川月考)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10.(2019高二上·蒙山月考)下列区域中,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热量带 B.行政区 C.干湿地区 D.珠江三角洲
11.(2019高二上·蒙山月考)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
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C.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区域,一定是发达地区
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
二、综合题
12.(2023高二上·稷山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奥会是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运动项目包括冰上和雪上两大类,因此充足的雪量是一届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前提。下图示意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南半球目前没有国家举办过冬奥会,图中甲、乙、丙、丁为澳大利亚冬奥会申办备选地。
(1)从气温角度,分析与东亚举办地相比欧洲举办地纬度整体偏高的原因。
(2)从降水角度,分析非洲不适合举办冬奥会的原因。
(3)从气候角度,指出澳大利亚最适宜举办冬奥会的地点并分析原因。
13.(2023高二下·湖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数量约540万,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裕廊岛位于新加坡本岛的西南方向,以填海造陆方式衔接而成。政府以优惠政策吸引近百家大型跨国石化企业在岛上集聚,并引导岛上的石化产业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产生巨大的产业链整合效应,旨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材料二:下图为新加坡位置图及新加坡略图。
(1)说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特征。
(2)简述众多大型跨国石化企业在裕廊岛集聚的有利影响。
(3)分析该国石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C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1)区域有的有明确的界限,如行政区,有的没有明确界线,如地形区,A错;
区域内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存在差异,B错;
区域有的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有的根据社会要素特征来划分的,C错;
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D对。
(2)行政区有明确的界线,河北省和张家口市都是行政区,都有明确的边界,①⑥对;
自然带、热量带、干湿地区、三江平原都没有明确边界,②③④⑤错。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学生要明确哪些区域是有明确界线,哪些没有,区域内部相对一致,但并不完全相同,区域之间是有差别的。
2.【答案】B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域文化的概念,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即可。
3.【答案】A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是有差别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A对;
有的有明确的界限,如行政区,有的没有明确界线,如地形区,B错;
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受人为因素影响,C错;
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D错。
故答案为:A。
【点评】区域的基本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4.【答案】B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划分。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属于干湿度的划分,应属于同一类指标进行的归类,B项正确;热带、温带和寒带都属于温度带的划分,低纬度属于纬度位置的划分;江南丘陵、东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黄河流域属于河流流域的划分;广东省和广州市都属于行政区划分,由此判断ACD错误。故答案为:B项。
【点评】区域具有四个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有的区域边界是模糊的,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5.【答案】(1)A
(2)B
(3)C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1)根据图文材料关于国家中心城市定义、国家中心城市分布位置图,国家中心城市属于省级城市、直辖市,位于区域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高,A选项正确;丰富矿产资源、一定人口数量是区域发展基础,但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主导因素,不属于国家中心城市确定的依据。故选:A。(2)根据材料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B选项正确;城市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经济发展下的次要作用,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作用,A、D选项错误;国家中心城市,等级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加重,D选项错误。故选:B。(3)根据图形材料,西安位于陕西中部,地理位置优越,C选项正确;深圳位于沿海,经济较西安发达,A选项错误;西安发展历史较深圳悠久,结合文字材料关于国家中心城市可知发展历史因素不能成为主导因素,B选项错误;深圳东南沿海,海陆交通较西安便利,D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形:(1)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2)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3)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河口以及过河点.
(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 2.交通; 3.政治、军事、宗教; 4.科技和旅游.
6.【答案】(1)D
(2)C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1)区域有明确界线的一般是行政区划,D正确,自然区边界地区的自然要素特征变化往往具有过渡性,一般不会出现突变,因此自然区边界往往是不明确的。故答案为:D。(2)我国西部地区多山地高原,地势起伏大,许多地区降水较少,导致种植业等产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对外联系不便,从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东部地区多平原、丘陵,气候湿润,发展多种产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对内对外联系便利,从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C正确。选项中的土壤、水文差异,是在地形和气候差异背景下产生的,不是主要因素。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划分及区域特征。区域按照一定标准来划分,有些边界线模糊,如热量带、有些比较清晰,如行政区域等。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地形多高山、高原,经济发展落后于中东部地区。
7.【答案】A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区域划分的目的是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可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并非为了引导人口流动、有计划地施加影响和明确区域归属,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区域划分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了解区域差异,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加以利用。
8.【答案】A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刚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面积约 337万平方千米,A对。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约在25°N-40°N之间,B错;巴西高原约在5°S-25°S之间,C错;撒哈拉沙漠约在20°N-35°N之间,排除D。故本题选择A。
【点评】赤道穿过地形区有非洲的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美的亚马孙平原、科迪勒拉山系中段,亚洲的马来群岛。
9.【答案】(1)D
(2)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1)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这些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故选D。(2)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A正确;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B正确;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C错误;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D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
【点评】1、定义: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2、区域的划分
区域的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
②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模糊,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
③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
④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
⑤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10.【答案】B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热量带属于自然区划,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界线具有过渡性。故A错误;行政区一般是有具有明确界线的,故A正确;干湿地区属于自然区划,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界线具有过渡性,故C错误;珠江三角洲属于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的界线,D错误;综上分析可知,选B。
【点评】区域的基本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11.【答案】A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一定高;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但高收入地区不一定是发达地区,如中东一些石油出口国,依靠石油的出口换取大量外汇,人均收入较高,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般说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综上分析可知,选A。
【点评】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较和再生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12.【答案】(1)冬奥会在冬季举行,欧洲举办地冬季由于受西风带控制和沿岸暖流影响,气温较高;东亚举办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受陆地冷高压影响,温度较低,为满足冬奥会冰雪项目的气温要 求,故欧洲举办城市纬度整体高于东亚。
(2)非洲干旱区面积较大,降水较少;非洲整体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以降雨而非降雪形式呈现。
(3)丁地。原因:丁地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多降雪;其他地区以亚热带或热带气候为主,降雪天气少且降雪难以保存。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区域及其类型;区域的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冬奥会的举行需要适宜的温度,满足造雪或者降雪的条件,东亚和欧洲西部受大气环流影响不-样,冬季欧洲西部受西风带控制和沿岸暖流影响气候偏暖,东亚举办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受陆地冷高压影响,温度较低,因此欧洲举办地纬度偏高。
(2)非洲干旱气候区面积大,降水量不足;非洲地处纬度较低,气温高,降水以雨水为主,而冬奥会举办需要低温,非洲很难满足此要求,造雪成本较高,无合适的举办地。
(3)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纬度高,气候湿冷,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多降雪可满足冬季积雪或者造雪的要求,而其他地区以亚热带或热带气候为主,降雪天气少且雪难以保存,所以丁为最佳举办地。
【点评】按照冬奥会的举办标准,举办地2月份的降雪量必须达到30厘米以上,气温和降雪量两项指标的可能性必须要达到75%以上,任何一项指标不达标都意味着没有资格承办冬奥会。
13.【答案】(1)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亚欧非与大洋洲沟通的十字路口;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2)上下游企业,便于交流与协作;集中处理污染物;共享交通等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远离市区,减少大气污染。
(3)完善交通网络,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政策优惠,吸引外资;开拓国际市场;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注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实力。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区域及其类型;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亚欧大陆与非洲和大洋洲沟通的十字路口,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吸引了近百家大型跨国石化企业在岛上集聚,并引导岛上的石化产业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有利于上下游企业交流与协作;同时,产业集聚于此,可以共享交通等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集聚于此,可以集中处理石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同时,远离市区,减轻了市区的大气污染。
(3)结合所学知识,该国石化产业未来应注重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完善本地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方便原料和产品的流动;继续保持政府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来此投资;开拓国际市场,增加产品销售量;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获得规模效益。
【点评】1、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合理规划,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工业污染的排放,实行清洁生产。
2、工业集聚的有利影响:共用基础设施,共享公共服务;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集中处理废弃物。不利影响:可能加重环境污染与交通拥堵。工业分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工业联系常导致工业集聚,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会形成工业城市。
1 / 11.1区域及其类型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区域及其类型)
一、选择题
1.(2017高一下·张家口期末)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完全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河北省和张家口市
A.②③ B.③④ C.①⑥ D.④⑤
【答案】(1)D
(2)C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1)区域有的有明确的界限,如行政区,有的没有明确界线,如地形区,A错;
区域内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存在差异,B错;
区域有的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有的根据社会要素特征来划分的,C错;
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D对。
(2)行政区有明确的界线,河北省和张家口市都是行政区,都有明确的边界,①⑥对;
自然带、热量带、干湿地区、三江平原都没有明确边界,②③④⑤错。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学生要明确哪些区域是有明确界线,哪些没有,区域内部相对一致,但并不完全相同,区域之间是有差别的。
2.(2017高一下·卢龙期末)地域文化是指( )
A.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B.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C.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
D.一个国家所包括的所有物质财富
【答案】B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域文化的概念,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即可。
3.(2017高一下·张家口期末)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都有明确的界限
C.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答案】A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是有差别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A对;
有的有明确的界限,如行政区,有的没有明确界线,如地形区,B错;
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受人为因素影响,C错;
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D错。
故答案为:A。
【点评】区域的基本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4.(2019高二上·邵阳期中)下列各组区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类指标归类的是( )
A.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
B.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
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答案】B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划分。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属于干湿度的划分,应属于同一类指标进行的归类,B项正确;热带、温带和寒带都属于温度带的划分,低纬度属于纬度位置的划分;江南丘陵、东南丘陵属于地形区的划分,黄河流域属于河流流域的划分;广东省和广州市都属于行政区划分,由此判断ACD错误。故答案为:B项。
【点评】区域具有四个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有的区域边界是模糊的,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5.(2019高二下·河南期末)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地理位置
③矿产资源
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3)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1)根据图文材料关于国家中心城市定义、国家中心城市分布位置图,国家中心城市属于省级城市、直辖市,位于区域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高,A选项正确;丰富矿产资源、一定人口数量是区域发展基础,但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主导因素,不属于国家中心城市确定的依据。故选:A。(2)根据材料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B选项正确;城市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经济发展下的次要作用,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作用,A、D选项错误;国家中心城市,等级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加重,D选项错误。故选:B。(3)根据图形材料,西安位于陕西中部,地理位置优越,C选项正确;深圳位于沿海,经济较西安发达,A选项错误;西安发展历史较深圳悠久,结合文字材料关于国家中心城市可知发展历史因素不能成为主导因素,B选项错误;深圳东南沿海,海陆交通较西安便利,D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形:(1)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2)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3)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河口以及过河点.
(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 2.交通; 3.政治、军事、宗教; 4.科技和旅游.
6.(2019高二上·凯里期中)区域是人们在地理钚境差异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和面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
A.温带落叶阔林带 B.渭河平原
C.湿润区 D.上海市
(2)我国四大经济地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落后于东部地区,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是( )
A.地形、土壤 B.气候、水文 C.地形、气候 D.土壤、水文
【答案】(1)D
(2)C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1)区域有明确界线的一般是行政区划,D正确,自然区边界地区的自然要素特征变化往往具有过渡性,一般不会出现突变,因此自然区边界往往是不明确的。故答案为:D。(2)我国西部地区多山地高原,地势起伏大,许多地区降水较少,导致种植业等产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对外联系不便,从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东部地区多平原、丘陵,气候湿润,发展多种产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对内对外联系便利,从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C正确。选项中的土壤、水文差异,是在地形和气候差异背景下产生的,不是主要因素。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划分及区域特征。区域按照一定标准来划分,有些边界线模糊,如热量带、有些比较清晰,如行政区域等。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地形多高山、高原,经济发展落后于中东部地区。
7.(2019高二上·吉林期中)由环境保护部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把全国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答案】A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区域划分的目的是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可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并非为了引导人口流动、有计划地施加影响和明确区域归属,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区域划分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了解区域差异,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加以利用。
8.(2019高二上·榆林期中)下列地形区中,被赤道穿过的是( )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巴西高原 D.撒哈拉沙漠
【答案】A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刚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面积约 337万平方千米,A对。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约在25°N-40°N之间,B错;巴西高原约在5°S-25°S之间,C错;撒哈拉沙漠约在20°N-35°N之间,排除D。故本题选择A。
【点评】赤道穿过地形区有非洲的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美的亚马孙平原、科迪勒拉山系中段,亚洲的马来群岛。
9.(2019高二上·栾川月考)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1)D
(2)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1)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这些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故选D。(2)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A正确;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B正确;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C错误;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D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
【点评】1、定义: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2、区域的划分
区域的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
②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模糊,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
③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
④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
⑤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10.(2019高二上·蒙山月考)下列区域中,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热量带 B.行政区 C.干湿地区 D.珠江三角洲
【答案】B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热量带属于自然区划,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界线具有过渡性。故A错误;行政区一般是有具有明确界线的,故A正确;干湿地区属于自然区划,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界线具有过渡性,故C错误;珠江三角洲属于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的界线,D错误;综上分析可知,选B。
【点评】区域的基本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11.(2019高二上·蒙山月考)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
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C.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区域,一定是发达地区
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
【答案】A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
【解析】【分析】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一定高;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但高收入地区不一定是发达地区,如中东一些石油出口国,依靠石油的出口换取大量外汇,人均收入较高,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般说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综上分析可知,选A。
【点评】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较和再生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二、综合题
12.(2023高二上·稷山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奥会是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运动项目包括冰上和雪上两大类,因此充足的雪量是一届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前提。下图示意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南半球目前没有国家举办过冬奥会,图中甲、乙、丙、丁为澳大利亚冬奥会申办备选地。
(1)从气温角度,分析与东亚举办地相比欧洲举办地纬度整体偏高的原因。
(2)从降水角度,分析非洲不适合举办冬奥会的原因。
(3)从气候角度,指出澳大利亚最适宜举办冬奥会的地点并分析原因。
【答案】(1)冬奥会在冬季举行,欧洲举办地冬季由于受西风带控制和沿岸暖流影响,气温较高;东亚举办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受陆地冷高压影响,温度较低,为满足冬奥会冰雪项目的气温要 求,故欧洲举办城市纬度整体高于东亚。
(2)非洲干旱区面积较大,降水较少;非洲整体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以降雨而非降雪形式呈现。
(3)丁地。原因:丁地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多降雪;其他地区以亚热带或热带气候为主,降雪天气少且降雪难以保存。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区域及其类型;区域的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冬奥会的举行需要适宜的温度,满足造雪或者降雪的条件,东亚和欧洲西部受大气环流影响不-样,冬季欧洲西部受西风带控制和沿岸暖流影响气候偏暖,东亚举办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受陆地冷高压影响,温度较低,因此欧洲举办地纬度偏高。
(2)非洲干旱气候区面积大,降水量不足;非洲地处纬度较低,气温高,降水以雨水为主,而冬奥会举办需要低温,非洲很难满足此要求,造雪成本较高,无合适的举办地。
(3)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纬度高,气候湿冷,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多降雪可满足冬季积雪或者造雪的要求,而其他地区以亚热带或热带气候为主,降雪天气少且雪难以保存,所以丁为最佳举办地。
【点评】按照冬奥会的举办标准,举办地2月份的降雪量必须达到30厘米以上,气温和降雪量两项指标的可能性必须要达到75%以上,任何一项指标不达标都意味着没有资格承办冬奥会。
13.(2023高二下·湖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数量约540万,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裕廊岛位于新加坡本岛的西南方向,以填海造陆方式衔接而成。政府以优惠政策吸引近百家大型跨国石化企业在岛上集聚,并引导岛上的石化产业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产生巨大的产业链整合效应,旨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材料二:下图为新加坡位置图及新加坡略图。
(1)说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特征。
(2)简述众多大型跨国石化企业在裕廊岛集聚的有利影响。
(3)分析该国石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答案】(1)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亚欧非与大洋洲沟通的十字路口;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2)上下游企业,便于交流与协作;集中处理污染物;共享交通等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远离市区,减少大气污染。
(3)完善交通网络,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政策优惠,吸引外资;开拓国际市场;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注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实力。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区域及其类型;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亚欧大陆与非洲和大洋洲沟通的十字路口,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吸引了近百家大型跨国石化企业在岛上集聚,并引导岛上的石化产业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有利于上下游企业交流与协作;同时,产业集聚于此,可以共享交通等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集聚于此,可以集中处理石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同时,远离市区,减轻了市区的大气污染。
(3)结合所学知识,该国石化产业未来应注重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完善本地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方便原料和产品的流动;继续保持政府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来此投资;开拓国际市场,增加产品销售量;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获得规模效益。
【点评】1、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合理规划,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工业污染的排放,实行清洁生产。
2、工业集聚的有利影响:共用基础设施,共享公共服务;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集中处理废弃物。不利影响:可能加重环境污染与交通拥堵。工业分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工业联系常导致工业集聚,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会形成工业城市。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