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溶解现象基础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溶解现象基础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9 20:2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溶解现象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NaOH是常见的碱,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A.0℃时,200g水中能溶解84 gNaOH固体
B.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20℃的NaOH饱和溶液降温至0℃,析出晶体67g
D.将40℃的NaOH饱和溶液升高到60℃,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名称中有水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油水
B.泥水
C.硬水
D.蒸馏水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往烧杯中加水时 有水洒出
③转移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溅出
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A.②⑧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4.放入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粉笔灰 C.泥沙 D.食盐
5.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5.85 克氧化铜 B.用100毫升量筒量取5.26毫升稀硫酸
C.用10毫升量筒量取6.6毫升溶液 D.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2 C
6.实验室所用的某种过氧化氢溶液中,水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9:1,则该溶液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A.17:1 B.1:17 C.19:36 D.36:19
7.下列物质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 B.氧化钙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8.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9.20℃时,将不同质量的食盐固体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 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其中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① ② ③ ④
加入食盐的质量(g) 5 15 35 40
所得溶液的质量(g) 105 115 135 136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
A.碳酸钙、氯化银 B.氢氧化钠、硝酸铵
C.高锰酸钾、碘 D.硫酸铜、硫酸亚铁
11.如图是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KNO3和NaCl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等质量KNO3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t2℃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D.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从KNO3溶液中获得KNO3
12.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的溶解度为70
B.t0℃时,C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60%
C.A中含有的少量B,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D.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A的质量最多
1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无需使用的仪器是
A.玻璃棒 B.漏斗 C.电子天平 D.100mL量筒
二、填空与简答
14.t2°C时,将甲、乙两种固体各80 g分别放入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C,现象如图1,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a”或“b”)。
(2)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 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此时(t2°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只列出表达式)。
(3)分别将100gt2°C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甲 (填“>”“<”或“=”)乙。
(4)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3所示。若t1°C对应的温度为40°C,则t2对应的温度 (填“大于”或“小于”)40°C。
15.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所得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通过该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答一点即可)。
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同学们想通过探究,比较食盐和氯化铵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探究方案应该是 。
16.下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100g水 甲 13.3 31.6 63.9 110
乙 35.7 36.0 36.6 37.3
丙 0.18 0.16 0.14 0.12
(1)0℃时,甲乙丙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2)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 。
(3)20℃时S乙=36.0 g/100g水的含义是 。
(4)甲固体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操作是:加水溶解 → → →过滤、洗涤、烘干。
(5)将60℃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0℃时的饱和溶液 b.析出晶体质量:甲>乙>丙 c.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17.回答下列问题
(1)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在中国北京举行,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也是观察中国科技创造的一扇窗口。科技冬奥彰显出“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①冬奥会的新场馆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铝合金属于 (填“有机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之一)。
②冬奥会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可减缓温室效应,渗透节能环保的理念,日常生活中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填选项序号)。
a、少开私家车b、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c、使用节能灯照明
③冬奥会提供的高品质直饮水中可溶性钙、镁离子的含量很低,它属于 (选填“硬水”或“软水”),该直饮水都经过二氧化氯(C1O2)消毒处理,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M点的意义 。
②t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Na2CO3固体,经搅拌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 g。
③将t2℃时相同质量的Na2C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此时所得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一)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其 的性质;
(2)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的 作用;
(3)生活用水是经过净化处理得到的。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其 ;
(4)生活中可以用 的方法,既可以消灭细菌,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19.如图是两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时,将硝酸钾固体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克。
(2)将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时,分别取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恒温蒸发掉等质量的水(均不蒸干),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 (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氯化钾。
(4)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常用 方法提纯硝酸钾。
三、科学探究题
2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探究。
【引发思考】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100mL生理盐水(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 。
【提出问题】溶液的某些性质是否可以通过定量实验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实验探究1】
(2)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氯离子浓度电导率的测定。
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
第三步: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迅速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
分析图1实验数据:a~b段曲线呈这种形态的原因是 。说明在氯化钠未溶解时,蒸馏水几乎不导电,当氯化钠溶解后,离子浓度增加,电导率增大,当氯化钠全部溶解完毕后,离子浓度不改变,电导率也不再变化。
【交流反思1】
(3)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请简要说明。 。
【实验探究2】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慢慢加入等体积、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部分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
【交流反思2】
(4)推测c点时溶液的电导率是否为零,并说明理由。 。
21.实验中的变量控制
实验室有粉末状和颗粒状两种食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
实验过程:
①取5 g食盐粉末加入50 mL水中,
②取5 g颗粒状食盐加入50 mL,水中,
③取5 g食盐粉末加入50 mL热水中,分别记录食盐完全溶解的时间。
实验结果:③中食盐完全溶解的时间最短,②中食盐完全溶解的时间最长。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理:
对比(填序号) 可以推理,物质的溶解速率与 有关;
对比(填序号) 可以推理,物质的溶解速率与 有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由表可知,0℃时,的溶解度为42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2g,故0℃时,200g水中能溶解84g,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表可知,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20℃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降温后,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将40℃的饱和溶液升高到60℃,升温后,溶解度增加,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油水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泥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泥水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硬水中溶有钙、镁的化合物,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D、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3.B
【详解】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氯化钠质量减小,所得溶液浓度减小,正确;
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导致水的质量减小,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错误;
③溶液是均一稳定的,转移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溅出,不影响溶液浓度,错误;
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水的体积偏大,所得溶液浓度减小,正确;
故选B。
4.D
【详解】A. 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错误;B. 粉笔灰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错误;C. 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错误;D. 食盐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正确。故选D。
5.C
【详解】A、托盘天平称量物质质量精确到0.1克,选项错误;B、量取5.26毫升稀硫酸应该用10毫升的量筒,不能用100毫升,选项错误;C、用10毫升量筒量取6.6毫升溶液,量筒量程接近被量取液体体积数,选项正确;D、普通温度计精确到1℃,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量取液体体积选择量筒时,应选择量程大于且接近被量取液体体积数的量筒。
6.D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H2O与H2O2的化学式可知,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34;结合题意,过氧化氢溶液中H2O与H2O2的质量比为9:1,故可设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分子个数为x,H2O的分子个数为y,则有18y:34x=9:1,解答x:y=1:17,故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2+17×2):(1×2+17)=36:19。故选D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分子的构成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用相对分子质量替代物质的实际质量进行计算。
7.A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温度会明显降低,故符合题意;
B.氧化钙放入水中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量,温度会明显升高,故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的热量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会明显升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8.B
【详解】试题分析:由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溶液析出晶体,所以溶液变浑浊,故A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度减小,溶液还是饱和溶液,故选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度减小,溶液析出晶体,所以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C
和D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9.D
【详解】四个实验中的水的质量都是100g。③到④,食盐质量增大5g,但溶液质量没有增加5g,由④项中实验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只溶解36g食盐,即有4g未溶解的食盐,因此所得溶液饱和;而前三个实验中加入食盐的质量均小于36g,即所得溶液均不饱和。故选:D。
10.A
【详解】A、碳酸钙和碳酸钡均难溶于水,现象相同,故用水不能鉴别,符合题意。
B、NaOH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用水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色溶液,碘不易溶于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CuSO4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亚铁易溶于水形成浅绿色溶液,能出现两种显不同的现象,故用水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A、阴影部分在KNO3曲线的上方,在NaCl曲线的下方,对于KNO3溶液来说达到了饱和,但对于NaCl溶液来说没达到饱和,此选项说法错误;
B、t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是相等的,但是并没有说明KNO3溶液和NaCl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此选项说法错误;
C、t2℃时,KNO3的溶解度为60g,此时,100g水能溶解60gKNO3,此温度下KN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此选项说法错误;
D、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固体,可采用降温结晶或者蒸发结晶的方法,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t1℃时,A的溶解度为70g,溶解度的单位是g,不符合题意;
B、t0℃时,C的溶解度是60g,C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C、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则A中含有的少量B,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符合题意;
D、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都会析出晶体,C不会析出晶体,但是不知道A、B、C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B
【详解】A、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溶解时需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不需使用漏斗,符合题意;
C、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电子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固体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需水的质量=100g-100g×0.9%=99.1g合99.1mL,需使用100mL量筒,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1)a
(2)或
(3)<
(4)大于
【详解】(1)由图可知,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后,甲完全溶解,乙有剩余,说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a,故填a。
(2)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9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90g甲物质,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甲饱和溶液随温度的降低会有晶体析出,因此溶液质量会减小;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乙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降温后溶液的质量甲<乙。
(4)相同压强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相同压强条件下,t2对应的溶解度小,而t1对应的溶解度大,所以t1对应的温度小于t2对应的温度,故t1对应的温度是40°C,则t2对应的温度大于40℃。
15. BDE 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0℃时,各取100g水于两只烧杯中,分别逐渐加入氯化铵/食盐,至不再溶解,称量两溶液的质量,溶液质量越大,该物质的溶解度越大(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详解】溶液B、D中有固体剩余,一定是饱和溶液,E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一定是饱和溶液,故填B、D、E;
溶液B、D中有固体剩余,升高温度时固体完全溶解,说明温度越高,该物质的溶解度越大,所以该探究得出的结论是: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0℃时,各取100g水于两只烧杯中,分别逐渐加入氯化铵固体和食盐固体,至不再溶解,称量两溶液的质量,溶液质量越大,说明该物质溶解能力越强,即该物质的溶解度越大。
16. 乙 20℃【详解】本题考查了溶解度的含义,固体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小,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1)根据表格,0℃时,甲乙丙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乙;
(2)根据表格,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20℃(3)根据溶解度定义,20℃时S乙=36.0 g/100g水的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乙物质;
(4),根据表格,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应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5)将60℃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由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可知,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60℃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乙的溶液由晶体析出,形成的是0℃的饱和溶液,丙是不饱和溶液,所以a错误。由于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无法判断甲、乙两物质的析出量, 所以b错误;在0℃时,由于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由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100%可知,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丙中无溶质析出,依然是60℃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于在0℃甲、乙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在60℃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故选C。
17.(1) 金属材料 ac/ca 软水 +4
(2) t2℃时NaCl与Na2CO3的溶解度相等 58 小于
【详解】(1)①铝合金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②a、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2,少开私家车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b、夏天将空调温度调的很低会增加电能的消耗,电能大多靠燃煤获得,燃煤的量增加会导致碳排放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c、使用节能灯照明会减少电能的损耗,电使用的少会减少煤的燃烧,能减少碳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c;
③软水是含有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填软水。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ClO2中O为-2价,设Cl的化合价为x,则x+(-2×2)=0,x=+4,故Cl为+4价;
(2)①M点为NaCl与Na2CO3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则含义为t2℃时NaCl与Na2CO3的溶解度相等;
②t1℃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16g,则此温度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6g碳酸钠,故50g水中最多可溶解8g碳酸钠;t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Na2CO3固体不能完全溶解,溶液的质量=50g+8g=58g;
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则将t2℃时相同质量的Na2C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两溶液还是饱和溶液,且溶解度NaCl>Na2CO3,则此时所得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8.(1)质软、有滑腻感、有金属光泽
(2)乳化
(3)吸附性
(4)煮沸
【详解】(1)石墨具有质软、有滑腻感、金属光泽的性质,因此可制铅笔芯。
(2)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异味。
(4)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19.(1)62.5
(2)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或蒸发溶剂至有晶体析出
(3)大于
(4)冷却热饱和溶液
【详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则50g水最多能溶解12.5g硝酸钾,由于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所以将硝酸钾固体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2.5g +50g=62.5克。
(2)将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或蒸发溶剂至有晶体析出。
(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分别取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恒温蒸发掉等质量的水(均不蒸干),则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钾。
(4)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所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提纯硝酸钾。
20.(1) 0.9% 溶液具有稳定性,合理即可
(2)氯化钠溶解,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
(3)用电导率传感器(或氯离子浓度传感器)测定不同位置溶液的电导率(或氯离子浓度),数值不变
(4)不为零,因为溶液中有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详解】(1)溶质质量分数=,故填:0.9%;
溶液具有稳定性,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组成不发生改变,故填:溶液具有稳定性,合理即可;
(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上升,是因为氯化钠溶解,导致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上升,故填:氯化钠溶解,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
(3)溶液均一性是溶液各部分组成相同,那么溶液各部分的氯离子浓度和电导率也应该相同,故填:用电导率传感器(或氯离子浓度传感器)测定不同位置溶液的电导率(或氯离子浓度),数值不变;
(4)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溶液中存在硝酸钠,有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导率不为0,故填:不为零,因为溶液中有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21. ①② 颗粒大小 ①③ 温度
【分析】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温度、物质的颗粒大小、搅拌等。题干的实验过程是:①取5 g食盐粉末加入50 mL水中,②取5 g颗粒状食盐加入50 mL,水中,③取5 g食盐粉末加入50 mL热水中,分别记录食盐完全溶解的时间,由此知,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物质的颗粒大小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详解】①要探究物质的颗粒大小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除了物质的颗粒大小这 一因素不同外,其他的实验条件都需相同,所以对比①②, 可得出物质的溶解速率与物质颗粒大小有关,故填:①②,颗粒大小。
②要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除了温度这 一因素不同外,其他的实验条件都需相同,所以对比①③, 可得出物质的溶解速率与温度有关,故填:①③,温度。
【点睛】本题探究的是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知道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的内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