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9-21 15:1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
同步训练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
B.受精后,种子发育过程中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为果实
C.脱落酸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D.乙烯在番茄成长和成熟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答案:B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改变细胞的代谢活动,A项错误;自然条件下,受精后,子房发育成为果实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生长素,是由发育的种子合成的,B项正确;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项错误;乙烯能促进果实(番茄)的成熟,D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下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黄化豌豆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
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拮抗关系
D.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A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赤霉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细胞伸长,因此A表示赤霉素,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而乙烯含量增高时会抑制细胞伸长,所以B表示乙烯,A项错误;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增高又会抑制细胞伸长,所以a浓度高于b浓度,B项正确;激素A(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激素B(乙烯),抑制细胞伸长,所以二者属于拮抗关系,C项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D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外源赤霉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的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B.该激素能促进植物茎的伸长和果实的发育,且具有两重性
C.若增设D组(激素处理叶片),则幼铃的脱落最显著
D.实验中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最可能是C
答案:B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从图中C组可以发现,用激素处理幼铃,能使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增加,即光合产物增多,减少棉铃脱落,故A正确;该激素是赤霉素,能促进植物茎伸长和果实的发育,但不具有两重性,故B错误;若该激素处理植物的叶片,则光合产物主要存在于叶片中,很少调配到幼铃,则幼铃脱落最显著,故C正确;饲喂叶片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由于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标记碳要比标记氧好,故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4.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赤霉素能增加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
B.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应该是抑制作用
C.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所以生长素应该是一种蛋白质
D.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需要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不仅仅是上述两种激素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分析图示可知,赤霉素能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所以赤霉素能增加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A项正确;赤霉素能够抑制生长素的分解,B项正确;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但生长素不是一种蛋白质,而是吲哚乙酸,C项错误;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5.小麦幼苗受到大风的影响后,植株茎杆出现了倒伏现象(图甲所示),但一段时问后,弯曲的茎杆又慢慢变得直立(图乙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弯曲的茎杆能直立生长体现了植物茎的背地性
B.弯曲的茎杆又慢慢变得直立的过程离不开重力的作用
C.过多施用赤霉素易造成小麦植株倒伏
D.茎杆从弯曲到直立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茎杆倒伏后能直立生长是由于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茎的近地侧比背地侧生长快,体现了植物茎的背地性,A正确;生长素因重力作用而重新分布,使得弯曲的茎杆恢复直立生长,体现了重力这一物理信息对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B正确;施用赤霉素过多,植株旺长,容易倒伏,C正确;茎杆从弯曲到直立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没有抑制作用,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与茎背地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6.黄瓜幼苗的生长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图是黄瓜幼苗体内赤霉素(GA)、乙烯对生长素(IAA)的影响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IAA与乙烯对幼苗的生长起拮抗作用
B.GA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幼苗生长的
C.IAA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D.GA含量的改变,会影响IAA含量的变化
答案:C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IAA促进幼苗生长,乙烯则抑制幼苗生长,IAA与乙烯对幼苗的生长起拮抗作用,A项不符合题意;GA可以促进无活性的IAA转变成有活性的IAA、促进色氨酸转变成IAA、以及抑制IAA氧化,从而促进幼苗生长,即GA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幼苗生长的,且GA含量的改变,会影响IAA含量的变化,B、D项均不符合题意;IAA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但是通过图解不能得出这一结论,C项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7.科研人员将萌发力不同的两批成熟玉米种子浸泡在28℃的蒸馏水中,24小时后,测定玉米种子胚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相对含量,结果如下表。
GA含量 ABA含量
萌发率高的种子 123 56
萌发率低的种子 256 9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种子产生GA的场所是胚
B.玉米种子内GA含量与种子萌发力呈负相关
C.GA含量较高不可能是导致种子萌发力较低的原因
D.GA和ABA对玉米种子萌发力的作用是相互平衡协调的
答案:A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发育的种子是GA的产生部位,故A正确;GA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萌发率低的种子胚内GA和ABA含量都高,ABA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故B错误;GA含量过高可能会抑制种子的萌发,故C错误;GA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而ABA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故二者是拮抗作用,故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8.实验人员用脱落酸(ABA)和脱落酸抑制剂(ABAI)处理“百丽”桃,分析其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硬度、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得到下图结果。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由图可推测ABA处理能够使果实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降低
B.由图可知长距离运输水果可用ABA处理,短距离运输可用ABAI处理
C.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且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
D.ABA能够促进呼吸的原因是ABA在促进细胞分裂时需要更多能量
答案:C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分析图甲可知,ABA处理可使果实硬度提前降低,说明能够使果实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增大,A错误;ABA处理比ABAI处理硬度下降的快,所以长距离运输水果用ABAI处理,短距离运输可用ABA处理,B错误;图乙和图丙说明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且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C正确;由乙丙图可知,ABA能够促进呼吸,也能促进乙烯释放,但ABA不能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9.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后绘出了如图所示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甲是生长素,激素乙是细胞分裂素
B.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
C.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促进作用
D.激素甲和激素乙在植物侧芽生长中起拮抗作用
答案:ABC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分析曲线可知,去除顶芽后侧芽部位激素甲浓度下降,激素乙浓度升高,顶端优势去除,说明激素甲是生长素,激素乙是细胞分裂素,A正确;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生长,B正确;曲线表明随侧芽部位细胞分裂素浓度升高,侧芽长度增大,说明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促进作用,C正确;低浓度生长素和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侧芽生长,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曲线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0.在根冠和衰老叶片中含量较多的植物激素是( )
A.脱落酸 B.乙烯 C.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
答案:A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脱落酸在根冠和衰老的叶片中含量较高,故A正确。乙烯在各个部位都能产生,故B错误。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分生旺盛的部位,故C错误。赤霉素主要是在未成熟的种子中产生,故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1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烯浓度高脱落率不一定高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D.农业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答案:C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分析柱状图可知,乙烯浓度很高时脱落率较低,A正确;图形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乙烯浓度也升高,推测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B正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乙烯浓度也升高,同时叶片脱落率也升高,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可能是相互协同的,C错误;根据图形可知,农业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以提高乙烯浓度,同时能降低脱落率,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2.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体有机物的合成与积累
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脱水,抑制种子的萌发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答案:B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分析图形可知,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A正确;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不能促进植物体有机物的合成,B错误;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不有利于种子的萌发,C正确;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3.分析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影响的曲线图,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
A.b时刻后茎段以最大且恒定速率生长
B. a、c两个时刻植物茎段的生长速率相同
C.茎段的生长速率可能与生长素浓度成正相关
D.乙烯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可能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分析曲线可知,b时刻后茎段长度基本不变,A错误;a时刻前后茎段长度迅速增大,c时刻前后茎段长度基本不变,说明a时刻植物茎段的生长速率明显大于c时刻,B错误;a时刻前后茎段的生长速率可能与生长素浓度成正相关,b时刻以后随生长素含量下降,茎段长度不变,C错误;乙烯增加到一定浓度时生长素含量下降,说明乙烯可能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曲线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 B.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休眠
C.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发育 D.细胞分裂素合成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
答案:A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可抑制细胞分裂,A项正确;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部位合成,可以促进种子萌发,B项错误;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而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C项错误;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根尖部位合成的,D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及其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一”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索
C.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
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甲抑制生长促进种子休眠应是脱落酸,乙打破种子休眠应是赤霉素,丙能形成无子果实应是生长素,故B正确。甲和乙之间是拮抗作用,故A正确。用生长素类似物形成的无子果实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C错误。植物激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故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
16.为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h,然后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在23℃的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绘制成下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和赤霉素有协同作用
B.实验组中生长素或赤霉素均应用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
C.浸入蒸馏水中1h的目的是排除内源植物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答案:A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切段的伸长,但并不能证明具有协同作用,A错误;对照实验中加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满足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生长素和赤霉素也应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B正确;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是为了减少切段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在此实验范围内,生长素都只起到促进作用,故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D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下图为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图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C.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
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答案:C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及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可知,植物越冬休眠,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夏季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A错误;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胡萝卜素进而经⑥形成脱落酸,使叶片脱落,使光合速率下降,B错误;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缩小细胞周期,C正确;激素不能给细胞提供能量,也不能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而是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D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的向地性现象与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的作用相同
B、乙烯具有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的作用
C、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B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根的向地性现象与顶端优势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A正确;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B错误;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的萌发,C正确;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协同作用,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下表为探究赤霉素打破休眠对马铃薯苗期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据表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赤霉素浓度(mg/L) 处理时间(h) 株高(cm) 叶面积(cm2/株) 干物重(g/株)
0 0 22.8 480.7 4.4
10 1 28.0 648.9 5.5
50 1 39.8 874.8 6.8
100 1 31.2 854.1 6.5
10 6 29.4 648.0 5.1
50 6 34.4 633.1 5.3
100 6 36.2 471.2 4.3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赤霉素溶液的浓度和处理的时间
B.同一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时间越长,促进效果越明显
C.用50mg/L的赤霉素处理1小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D.欲探究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需在50mg/L附近设置等浓度梯度的赤霉素溶液进行实验
答案:B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即赤霉素浓度和处理时间,A正确;比较可知,同一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时间越长,促进效果不一定越明显,B错误;50mg/L的赤霉素处理1小时干重最大,即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表中50mg/L是促进生长较适宜的浓度,欲进一步探究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需在50mg/L附近设置等浓度梯度的赤霉素溶液进行实验,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各类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为研究赤霉素、乙烯对花芽性别分化和茎生长的影响,以雌雄同株异花的苎麻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和茎的生长
B.赤霉素、乙烯对苎麻细胞基因表达均有影响
C.乙烯对苎麻茎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乙烯能抵消赤霉素促进苎麻雌花分化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表中数据显示,赤霉素处理组的雌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茎生长的增高率却高于对照组,乙烯处理组的雌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茎生长的增高率却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和茎的生长,乙烯可促进苎麻雌花分化,但对苎麻茎生长却具有抑制作用,进而说明赤霉素、乙烯对苎麻细胞基因表达均有影响,乙烯能抵消赤霉素促进苎麻雄花分化的作用, A、B、C三项均正确,D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1.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以下是关于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探究:
(1) 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如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① 本实验中,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
② 从图2中B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分别是GA3和IAA单独处理的________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存在________关系。
(2)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如图3),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4。
① 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② 从图4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
③ 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
④ 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1) ① 茎芽尖端 ②3.6、18 协同作用
(2) ① 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② 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 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③ 生长受抑制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片 ④ 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1) ①IAA为极性运输,故应该将之加在茎芽顶端,以便向下运输,促进顶端以下部分生长。
②从图2中B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促进作用为(13-4)=9,GA3单独处理为6.5-4=2.5,IAA单独处理为4.5-4=0.5,故9/2.5=3.6,9/0.5=18;可推测GA3和IAA联合对促进茎芽生长效果都比各自单独处理好,因此二者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具有协同作用。
(2)本实验是为了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所以是否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是自变量,同时要排除内源细胞分裂素的影响,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①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内源性激素的干扰。
②从图4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和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③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B叶片膜面积相对值减少,故导致B叶生长受抑制,对照组的处理是应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④由图可知Ⅱ、Ⅲ、Ⅳ的结果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和相关实验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力。
22.实验人员用脱落酸和脱落酸抑制剂处理“百丽”桃,“百丽”桃在成熟过程中硬度、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1)果实的硬度与植物细胞膜外的__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有关,其主要成分中一种多糖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可知,使用脱落酸处理能够使细胞中 __________酶和果胶酶的活性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从而使果实的硬度下降。
(3)由图可知,所研究的因变量中,___________的变化趋势相同,且经脱落酸处理后可使两者变化曲线的峰值________________出现。
(4)由图可知,若将“百丽”桃进行长距离运输,可在运输前用____________处理,从而延长保鲜时间。
答案:(1)细胞壁 葡萄糖
(2)纤维素酶 增大
(3)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 提前
(4)脱落酸抑制剂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脱落酸和脱落酸抑制剂对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与理解能力。 植物细胞壁主要起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中纤维素是多糖,其组成单体是葡萄糖。由图甲可知,经脱落酸处理后,果实硬度下降,说明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增大,促进了细胞壁的水解。由图乙和图丙可知,经脱落酸和脱落酸抑制剂处理后,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且经脱落酸处理后,两者变化曲线的峰值均提前出现。对“百丽”桃进行长距离运输时,可在运输前用脱落酸抑制剂处理,从而延长保鲜时间。
分析:本题考查各类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如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促进 促进 抑制 促进
赤霉素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抑制
细胞分裂素 促进 降低 促进 抑制
脱落酸 一般抑制 促进
乙烯 抑制 促进
(1)植物激素是指 。
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 (填“相同”或“不同”),同时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 的结果。
(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 ,② 。
(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 类的植物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 和 不合适。
答案:(1)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不同 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
(2)去除顶芽 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3)细胞分裂素 时间 剂量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分析表中内容,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作用不同。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果实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所以这三种激素是协同作用。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2)结合表中内容分析,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有降低顶端优势的效应,所以要解除顶端优势可去除顶芽或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的措施。
(3)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细胞分裂素类的调节剂,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的时间和剂量不合适,会导致西瓜爆裂现象的发生。
分析:本题考查各类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研究人员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植物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其结果如下图所示(横坐标0代表刚开花),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的,是植物体内 的化学载体。
(2)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d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d左右)含量比值加大的两种植物激素分别是 ,在此过程中 (填植物激素)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 的结果。
(3)香梨果实采收后30 d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变化说明乙烯具有 作用。
(4)采收后 的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
(5)农业生产上储藏保鲜经常采用喷洒 (激素)。
答案:(1)信息
(2)赤霉素和脱落酸 生长素 多种激素平衡协调作用
(3)促进果实成熟
(4)赤霉素
(5)细胞分裂素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并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同时符合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d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d左右)含量比值加大两个条件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和脱落酸;在此过程中(花后50天左右)吲哚乙酸(生长素)含量也较高,即生长素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综上所述,在植物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是单一的植物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
(3)香梨果实采收后30 d才进入完全成熟的阶段,在此期间乙烯的含量迅速增加,说明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4)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作用,据图可知采收后赤霉素的含量骤减,这个变化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
(5)由于细胞分裂素能够延缓叶绿素和蛋白质的降解速度,稳定多聚核糖体(蛋白质高速合成的场所),抑制DNA酶、RNA酶及蛋白酶的活性,保持膜的完整性等,所以细胞分裂素可用于蔬菜、水果的保鲜。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对图形信息的分析能力。
25.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正常生长和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下生长所起的调控作用,研究者向野生型拟南芥中转入基因E可使其细胞中GA含量降低(突变体),结果如图。
(1)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均为植物激素。它们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_____________的微量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由图1可知,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处理和干旱处理后,_______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由此可知,GA含量___ _(填“高”或“低”)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发育。
(3)由图2可知,野生型拟南芥对ABA的敏感性_____(填“高于”或“低于”)突变体拟南芥,其原因是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拟南芥中GA和ABA的含量分别是____ __。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GA含量与拟南芥抵抗逆境生存能力有关,GA还可通过影响细胞中的ABA信号途径调控植株生长状态,所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显著影响(或:调节作用) 有机物
(2)突变体 低
(3)低于 GA含量低,ABA含量高
(4)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由图1可知,经盐处理和干旱处理后,突变体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突变体由于导入了基因E,故GA含量较低,由此可知,GA含量低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发育。
(3)由图2可知,随着ABA浓度的增加,突变体的种子萌发率迅速降低,说明野生型拟南芥对ABA的敏感性低于突变体拟南芥,其原因是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拟南芥中GA含量低,ABA含量高。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GA含量与拟南芥抵抗逆境生存能力有关,GA还可通过影响细胞中的ABA信号途径调控植株生长状态,所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