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藤野先生
【基础作业】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lànmàn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莞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lànmàn( ) 绯红( )
发髻( ) 扭几扭( )
(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3)选段中“无非”一词表现了作者的 情绪;“标致”一词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 之意。
(4)解释词语。
油光可鉴: 。
(5)选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改为
2.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事件
“我”在东京 无比憎恶,另寻他处
“我”在仙台 ①
“我”离开仙台 ②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 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 ,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 的, 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A.热心 学术 伟大 虽然
B.热切 医学 伟大 但是
C.热心 医学 高尚 虽然
D.热切 学术 高尚 但是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老师转身面向大家,他决定这一课, , , , 。
①他们才能理解并接纳这份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也才能写出诚挚感人的作文
②不是具体地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文,也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样写自己的母亲
③他觉得唯有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无私的付出
④而是启发孩子们,体会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以及那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炽热的爱
A.②④③①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素养作业】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远航归来
肖复兴
①不知为什么,最近一些日子,总想起王老师。王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十年,但我还清楚记得他的名字叫王继皋。
②王老师是我们班语文课的代课老师。那时候,我们的语文任课老师病了,学校找他来代课。他第一次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全班同学好奇的目光就像聚光灯一样集中在他的身上。他梳着一个油光锃亮并高耸起来的分头,身穿笔挺的西装裤子,白衬衣塞在裤子里面,很精神的打扮。关键是脚底下穿着的一双皮鞋格外打眼,古铜色,野鱼皮,镂空,露着好多花纹编织的眼儿。
③从此,王老师在我们学校以时髦而著称,常引来一些老师的“侧目”,尤其是那些老派的老师不大满意,私下里议论:校长怎么把这样一个老师给弄进学校来,这不是误人子弟嘛!
④显然,校长很喜欢王老师,因为他有才华。王老师确实有才华。王老师和我们原来的语文老师教课最大的不一样的地方,是他每一节课都要留下十多分钟的时间,为我们朗读一段课外书的内容。这些书,都是他事先准备好带来的,他从书中摘出一段,读给我们听。书中的内容,我都记不清楚了,但每一次读,都让我入迷。这些和语文课本不一样的内容,带给我很多新鲜的感觉,让我充满好奇和向往。
⑤王老师朗读的声音非常好听,他的嗓音略带沙哑,用现在的话说,是有磁性的。而且,他朗读的时候,非常投入,不管底下的学生有什么反应,他都沉浸其中,声情并茂,忘乎所以。有时候,同学们听得入迷,教室里安静得很,他的声音在教室里如水波一样荡漾。有时候,同学们听不大懂,有调皮的同学开始不安分,故意出怪声,或成心把铅笔盒弄掉到地上。他依旧朗读他的,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也是他自己的世界。
⑥王老师的板书很好看,起码对于我来说,他是我见到过的字写得最好看的一位老师。他头一天给我们上课,先介绍自己的名字的时候,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王继皋”三个大字,我就觉得特别好看。我不懂书法,只觉得他的字写得( )那种龙飞凤舞的样子,( )教我大字课的老师那种毛笔楷书一本正经的样子,( )秀气中带有点儿潇洒劲头儿。我从没有描过红模子,也从来没有模仿过谁的字,但是,不知不觉地模仿起王老师的字来了。起初,上课记笔记,我看着他在黑板上写的字的样子,照葫芦画瓢写。后来,渐渐地形成了习惯,写作文,记日记,我都不自觉地用的是王老师的字体。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我读中学,即使到现在,我的字里面,依然存在着王老师的字抹不去的影子。这真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一个人对你的影响,竟然可以通过字绵延那么长的时间。
⑦王老师不仅字写得好看,人长得也好看。我一直觉得他有些像当时的电影明星冯喆。那时候,刚看完《南征北战》,我觉得特别像,还跟同学说过,他们都不住点头,也说是像,真像。后来,我又看了《羊城暗哨》和《桃花扇》,更觉得他和冯喆实在是太像了。这一发现,让我心里暗暗有些激动,特别想对王老师讲,但没有敢讲。当时,年龄太小,觉得王老师很大,师道尊严,拉开了距离。其实,现在想想,王老师当时的年龄并不大,撑死了,也不到三十。
⑧王老师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他好几次讲完课文后留下来的那十多分钟,他没有给我们读课外书,而是教我们唱歌。他自己先把歌给我们唱了一遍,唱得真是十分好听,比教我们音乐课的老师唱得好听多了。沙哑的嗓音,显得格外浑厚,他唱得充满深情。全班同学听他唱歌,比听他朗诵要专注,就是平时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同学,也托着脑袋听得入迷。
⑨不知道别的同学是否还记得,我到现在记忆犹新。王老师教我们唱的歌,歌名叫作《远航归来》。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里面的每一句歌词:
祖国的河山遥遥在望,
祖国的炊烟招手唤儿郎。
秀丽的海岸绵延万里,
银色的浪花也叫人感到亲切甜香
祖国,我们远航归来了,
祖国,我们的亲娘!
当我们回到你的怀抱,
火热的心又飞向海洋……
⑩一连好几次的语文课上,王老师都带我们唱这首歌,每一次唱,我都很激动,仿佛真的是一名水兵远航归来,尽管那时我连海都没有见过,也觉得银色的浪花和秀丽的海岸就在身边。我还发现,每一次唱这首歌的时候,王老师比我还要激动,眼睛亮亮的,好像在看好远好远的地方。
整整六十年过去了,这首《远航归来》,还常常会在耳边回荡。这首歌,几乎成了我的少年之歌,成了王老师留给我难忘而带有特殊旋律的定格。
(有删改)
5.第③段有何作用
6.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有时候,同学们听得入迷,教室里安静得很,他的声音在教室里如水波一样荡漾。
(2)我还发现,每一次唱这首歌的时候,王老师比我还要激动,眼睛亮亮的,好像在看好远好远的地方。
7.在第⑥段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8.王老师给“我”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印象
9.文章以“远航归来”为题,有哪些用意
【拓展作业】
10.为纪念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5周年,我校举办“讲好联大故事 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活动,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11月1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立的“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由于长沙连遭日机猛烈轰炸,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向西南迁移,行程3200多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最后到达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材料二 电影《九零后》中,“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老人在回忆联大的宿舍时,用了四个字总结:小、挤、脏、乱。王希季说,一开始宿舍里的臭虫咬得他睡不着觉,浑身都痒,后来能与臭虫“和平共处”。就是这样一所前后仅存在了8年零11个月的“最穷大学”,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享誉世界。
(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训“刚毅坚卓”的含义作简要解说。
(2)有人说“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烂熳 fēi jì niǔ
(2)茸 耸 莞 宛
(3)失望 反语 讽刺
(4)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5)书名号 双引号
2.①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 ②怀念先生,增加勇气
3.A 4.A
5.反衬王老师的与众不同,突出表现了他的才华;引出下文。
6.(1)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王老师声音优美动听的特点,令人沉浸其中。
(2)示例:运用神态描写,通过描绘王老师深情的眼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憧憬。
7.既不是 也不是 而是
8.上课方式新颖,有吸引力;声音好听,朗读声情并茂;板书好看,字体秀气又潇洒;穿着有品位,精神气质好;歌声充满深情,让人入迷。
9.表达出王老师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出“我”对王老师种种往事的回忆和深深怀念;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深化主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憧憬。
10.(1)示例:“刚毅”要求师生做一个无私无畏的人,激励人坚忍不拔,刻苦自励,追求真理,创造丰功伟业;“坚卓”则要求人心之坚定,刻苦自励,勤奋学习,卓然成家,但又不慕名利地位,铁骨铮铮。
(2)示例:大学并不是空有大的教育规模,而是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优良的教育系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