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 2.1-2.6综合练习(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下 2.1-2.6综合练习(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2 09: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1-2.6综合练习(二)(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水分子 B.电压表 C.漏斗 D.磁感线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起见插座不能直接接在零线和火线之间
B.家庭电路中,由于铜的导电性能好,应用铜导线替代熔丝更不容易跳闸
C.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并提出了磁感线
D.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的存在且原子核很小
3.有①氮气,②碘,③金刚石,④水,⑤水银,⑥高锰酸钾,⑦氧气,⑧氖气s种物质。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②③⑧ B.③⑤⑧ C.②⑤⑦ D.①④⑥
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氯气由氯原子构成 ④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⑤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⑥原子不能再分
⑦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A.②⑤⑥⑦ B.①④⑤ C.④⑤ D.③④⑤
5.元素z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
A.a+m+n B.a﹣m﹣n C.m+n﹣a D.m﹣n﹣a
6.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下列这些微粒中,会引起极光的是(  )
A.水分子 B.氢离子 C.氢原子 D.中子
7.科学家在挑战人工合成更高顺位的元素,目前已合成到了118号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质子数为118。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8 B.176 C.294 D.412
8.3 15晚会曾报道了一些制药企业的药用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铬”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病变.这里的“铬”是指(  )
A.金属铬 B.铬元素 C.铬离子 D.铬原子
9.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He﹣4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也不显电性 D.在元素周期表中与铍(Be)元素占同一位置
10.在下列表示微粒的示意图中,黑色圆圈和白色圆圈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原子,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1.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S、H2O2、H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分子 B.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H2O、F﹣、NH4+原子核外电子数均为10 D.O2和O3的化学性质相似
12.关于化学符号H2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氢气 B.表示氢元素
C.表示一个氢气分子 D.表示一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13.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下列关于几位科学家的原子结构模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依据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①②④③
B.如图②模型波尔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绕核运动
C.汤姆生认为图①模型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面包内,电子像葡萄干镶嵌其中
D.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的图④模型
14.在2H3PO4中包括“1,2,3,4”四个数字,下列所述中,它们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1”表示磷元素的个数 B.“2”表示分子的个数
C.“3”表示每个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 D.“4”表示每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
二、填空题
15.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常常需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下表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你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H+1 2He0
3Li+1 4Be+2 5B+3 6C+4,﹣4 7N+5,﹣3 8O﹣2 9F﹣1 10Ne0
11Na+1 12Mg+2 13Al+3 14Si+4,﹣4 15P+5,﹣3 16S 17Cl+7,﹣1 18Ar0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3)11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粒子与
   (写元素符号)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4)16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推测该元素最低负化合价为   价,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5)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请写出其中的一个:   。
(6)某元素R与硫酸根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S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回答下列问题:
①R的元素符号为   。
②R在化合物中可以显+3价,则+3价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16.钛(Ti)具有硬度大,密度小、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地球表面富含钛铁矿石,它的主要成分是FeTiO3。
(1)钛抗腐蚀性属于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已知 FeTiO3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17.用化学用语填空:①n个铁离子    ;②2个二氧化碳分子    ;
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③    ;④P2O5   。
18.现有①氧气,②空气,③二氧化碳,④氯酸钾,⑤硫,⑥水等八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属 于化合物的有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填序号)。
19.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位同学替两种元素进行的自我 介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甲    ,乙    。
(2)上述两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选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不同。
20.无磷洗衣粉是通过4A沸石等不含磷的物质作助洗剂,减少了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利于 生态环境的维持。
(1)过去的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xO10,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价,则x应为    。
(2)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mA,元素B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n,若化合价不变,则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    。
21.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二是小纱同学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资料,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带电性
A 14 14 14 不带电
B 26 30 24 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14 14 16 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14 16 14 不带电
(1)分析表一元素周期表可知,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2)当表一中甲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时,与乙元素能组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3)表二中互为同位素的粒子是    。
22.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钱嵌在带正电荷的“西瓜瓢”中,如今这些观点均是    (选填“正确“错误”)的。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研究过程是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3)据报道,中国科学家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提取出反物质一超快正电子源,“反物质”是此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α粒子是带2个正电荷的氦原子核He2+,则反α粒子的符号可表示为    。
23.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原子结构模型如图,相关信息如下表,试回答: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氕 H 1
氘 D 2
氚 T 3
(1)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
24.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A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2)如图B所示为甲苯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其中“O”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则甲苯化学式为    。
(3)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如图C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
(4)老师在讲解化学式时,以原子得失电子的观念来说明,利用凹角和凸角的模型作为教具,如图D所示。甲模型表示失去一个电子的钠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之组合,乙模型表示失去两个电子的镁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之组合。下列化学式可以用丙模型表示的是    。
A.FeCl2 B.Mg3N2 C.Al2O3 D.AlCl3
25.元素周期规律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1789年,拉瓦锡发布了包括33种化学元素的列表。拉瓦锡将元素归类为气体、金属、非金属和土质。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纳提出了锂钠钾、钙锶钡、磷砷锑、氯溴碘等15种元素,他把这些元素称为“三种元素组”。
......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将已知元素作了排列。他发现第八个元素就与第一个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现周期性)。这好像音乐上的八个音阶一样重复出现,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论。下表是“八音律表”的前部分。
H Li Be B C N O
F Na Mg Al Si P S
(1)根据纽兰兹“八音律表”,与Mg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物理性质进行了比较,直到19世纪末才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分析上述科学史材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多选)。
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
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不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手段
C.纽兰兹的“八音律表”中没有稀有元素,说明他的理论是错误,没有作用的
D.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现在所学的元素周期表已包含所有元素
E.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答案
1.解:A、图示是水分子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故A错误;
B、图示是电压表的符号,不属于模型,故B正确;
C、图示是漏斗的模型,属于模型,故C错误;
D、图示是磁感线模型,属于模型,故D错误。
故选:B。
2.解:A、家庭电路中,插座相当于是用电器,插座应直接接在零线和火线之间,故A错误;
B、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替代熔丝,由于铜导线的熔点高,当电流过大时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作用,故B错误;
C、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但磁感线的概念不是奥斯特提出的,故C错误;
D、α粒子散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的发生了偏转,极少数的超过了90°,有的超过了180°甚至被弹了回来,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故D正确。
故选:D。
3.所有【解答】①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②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③金刚石属于固
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④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⑤
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⑥高锰酸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⑦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⑧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氖原子直接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③⑤⑧。 故选: B
4.解: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说法错误;
②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说法错误;
③氯气由氯分子构成,说法错误;
④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说法正确;
⑤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说法正确;
⑥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不能再分,说法错误;
⑦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说法错误。
故选:C。
5.【解答】由题意可知: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y,因为“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 与元素y的阴离子y=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又因为“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
a﹣m=Y+n,故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a﹣m﹣n.
故选:B.
6.解:A、根据材料可知,人们看到的极光,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中造成的,因水分子不带电,所以水分子不会引起极光现象,故A错误;
B、根据材料可知,人们看到的极光,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中造成的,因氢离子带正电,所以氢离子会引起极光现象,故B正确;
C、根据材料可知,人们看到的极光,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中造成的,因氢原子不带电,所以氢原子不会引起极光现象,故C错误;
D、根据材料可知,人们看到的极光,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中造成的,因中子不带电,所以中子不会引起极光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7.解: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为118。
故选:A。
8.解:药用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这里的“铬”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铬”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9.解:A、因为中子不带电,又因为该粒子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故A正确;
B、一个氦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因为1个质子的质量约等于1个中子的质量,所以2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质量约等于4个中子的质量,故B正确;
C、因为中子不带电,所以失去一个中子后仍不显电性,故C正确;
D、因为是“零号元素”,质子数是0,与铍(Be)的质子数不同,故D错。
故选:D。
10.解:A、图A表示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图B是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图C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图D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解:A、H2S、H2O、H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不是氢分子,错误;
B、在单质中,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所以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错误;
C、H2O、F﹣、NH4+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0、9、11,核外电子数均为10,正确;
D、O2和O3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错误;
故选:C。
12.【解答】A、 可表示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 可表示氢气,不能表示氢元素,故选项说法
错误。
C、 可表示一个氢气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 可表示一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
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解:A.20世纪20年代以来提出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依据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①④②③,故A错误;
B.1913年玻尔提出了玻尔模型,波尔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绕核运动,故B正确;
C.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蛋糕模型,汤姆生认为图①模型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面包内,电子像葡萄干镶嵌其中,故C正确;
D.1911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故D正确。
故选:A。
14.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中的“1”表示1个磷酸分子中含有1个磷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
中的“2”表示磷酸分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
说法正确。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
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中的“3”表示1个磷酸
分子中含有3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
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中的“4”表示1个磷酸
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15.解:(1)根据1869年以门捷列夫为代表的科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因此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门捷列夫;故答案为:门捷列夫;
(2)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A;
(3)11号元素是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后,形成的钠离子核外带10个电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答案为:金属;Ne;
(4)16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根据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在化学反应中能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最低负化合价为﹣2价;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则16号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应为+6,其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SO3;故答案为:16;﹣2;SO3;
(5)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同一列元素具有相同的化合价;同一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升高,故答案为:同一横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正化合价逐渐升高;
(6)①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X+32+16×4=152,则X=56.故答案为Fe;
②因为R在化合物中可以显+3价,则+3价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2O3;Fe2O3中Fe的质量分数为:
×100%=70%,故答案为:Fe2O3;70%。
16.解:(1)钛抗腐蚀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钛的化学性质;
(2)FeTi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价;
故答案为:
(1)化学性质;
(2)+4。
17.解: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n个铁离子表示为nFe3+;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2CO2;
③中的2表示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④P2O5中的2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
故答案为:①nFe3+;
②2CO2;
③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④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
18.①氧气、⑤硫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
③二氧化碳、④氯酸钾、⑥水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
②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 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
①⑤;③④⑥;②。
19.解:(1)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
(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则上述两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
(1)Al;N;
(2)质子数。
20.解:(1)在Na5PXO10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因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5+(+5)×x+(﹣2)×10=0,解得x=3;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NamA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A的化合价为﹣m;在BCln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B元素的化合价为+n,所以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BmAn。
故答案为:(1)3;(2)BmAn。
21.解:(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分析表一元素周期表可知,同一横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位于15号元素、17号元素之间,为16号硫元素,核电荷数为16;
(2)甲为硫元素,乙为氧元素;当表一中甲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时,与乙元素能组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二氧化硫,该气体的化学式为SO2;
(3)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不同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关系;表二中C为离子,AD为原子,因此互为同位素的粒子是AD;
故答案为:
(1)16;
(2)SO2;
(3)AD。
22.解:(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非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荷的“西瓜瓢”或“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上;因此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2)卢瑟福进行a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
(3)a粒子是氦核,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则反a粒子的质量数为4,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为He2﹣。
故答案为:
(1)错误;
(2)A;
(3)He2﹣。
23.解:(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三种原子中质子数相同,则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质子。
(2)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T2O。
(3)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吨海水中重水质量是10000kg×0.02%=2kg,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16=20,则所含氘的质量是2kg×=0.4kg。
故答案为:(1)质子;
(2)T2O;
(3)0.4。
24.解:(1)Hg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的,因此①表示原子;水是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答案为:原子;水分子;
(2)由甲苯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苯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与8个氢原子构成,则甲苯的化学式为C7H8;故答案为:C7H8;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如图C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质子数不同;故答案为:质子数不同;
(4)由甲、乙模型可知,凹角的失电子,凸角的得电子,由丙模型可知,构成该物质的两种粒子个数比为2:3,所以观察各选项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5.解:(1)根据纽兰兹“八音律表”,与Mg性质相似的元素是Be。
故答案为:Be。
(2)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该选项正确。
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需要借助技术手段,该选项不正确。
C、纽兰兹的“八音律表”中没有稀有元素,不能说明他的理论是错误,没有作用的,该选项不正确。
D、我们现在所学的元素周期表没有包含所有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E、由于元素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历程可见,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