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 境环 境人类社会物质和能量废弃物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生产活动消费活动读图说明人地关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中, 通过生产活动从地理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通过消费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 。
地理环境会将受到的这种影响通过环境问题的形式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结论: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地联系。生产和消费环境问题采集渔猎文明时期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人类开始大规模利用和改造自然,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局部地区环境遭到破坏。玛雅文明的消失玛雅古观象台遗址从玛雅文明的消失,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生态破坏、人地关系出现矛盾,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破坏古代中国人地关系思想的科学萌芽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 王制篇》)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 首时》)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光化学烟雾事件,两个月内死亡人数高达12000人! ? 1954年美国洛杉矾市光化学烟雾事件,许多市民喉头发炎和头痛,75%的居民患眼病? 1953年日本发现水俣事件,截至1991年3月,有2248人患病,其中死亡1004人? 1955年以来日本出现四日事件,患者出现哮喘等症状,并发生死亡事件,仅1975年的受害者就超过1万人 ? 1984年12月印度发生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1408人死亡,2万人严重中毒,15万人接受治疗,20万人逃离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人地关系恶化——环境问题严重1、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2、修水坝对环境的影响
3、建设城市对环境的影响P92谈谈这三图反应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呢?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环境趋于恶化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农业文明改造自然环境问题不严重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采猎文明崇拜自然
后果人地关系特点人类文明时期人地思想发展阶段归纳与总结:二、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读图思考: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是并没有象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贫穷了。请你讲讲其中的道理。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三、直面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变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的时候就会形成环境污染问题。 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1、环境污染(二)环境问题的表现工厂三废――大气污染工厂三废――水污染四川沱江河污染事件你知道“痛痛病”吗?案例:“痛痛病”和“水俣病”都是在日本发生的工业公害病。这是由于含有镉或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土壤和水源。“水俣病”是汞中毒,患者由于体内大量积蓄甲基汞而发生脑中枢神经和末捎神经损害,轻者手足麻痹,重者死亡。“痛痛病”是镉中毒,患者手足疼痛,全身各处都很易发生骨折。得这种病的人都一直喊着“痛啊!痛啊!”,直到死去,所以被叫做“痛痛病”。由于普通干电池里都含有这两种有毒元素,所以说电池从生产到废弃,时刻都潜伏着污染。电池的回收势在必行!痛痛病是哪些环境问题的表现?—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生活生产中产生污染 --固体废弃物交通、工厂产生污染-废气、噪音等 其他的污染:
海洋污染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2、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的表现滥伐森林 土地荒漠化 沙尘暴 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物种的灭绝 由于人类由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一个种加快到每小时一个种。 人类对矿产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和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所导致。3、资源短缺环境问题的表现1.城市和农村的比较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水污染等水土流失、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三)、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1)环境承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2)发达国家污染将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谁的环境问题更严重????为什么?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1)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除了酸雨,还有哪些全球化的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工业化走过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就是我们的地球,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但现在怎样呢?拯救地球是我们地球村每一个村民的责任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3.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公平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3.三个基本原则(2)持续性原则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3.三个基本原则(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二、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改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2)公众在行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采用节水措施将旧东西、书籍捐献以节俭为荣——回忆本课内容:
一、人地关系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
关系。
二、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
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三、
环
境
问
题
的
表
现
和
分
布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全球化趋势资源短缺四、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概念、三大内涵、三大原则)
2.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社会公众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