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着惊海天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一着惊海天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4 00:1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军强国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国人的强军梦才能成真。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第4课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蔡年迟 蒲海洋
学习目标
1.了解报纸通讯的特点;
2.分析文章的价值感、层次感和美感;
3.探究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感,发奋努力,扬我国威。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蔡年迟,湖北浠水人,海军大校,某报主任编辑,硕士研究生。先后随同我国舰艇编队出访18个国家,发表新闻、文学、摄影作品2千余篇(幅),28篇在全国获奖,6次荣获中国新闻奖,1次荣立二等功,13次荣立三等功。
蒲海洋是《人民海军报》记者。
2.了解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3.了解通讯的特点
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⑤议论色彩较浓。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本文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在现场,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记者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个历史时刻,独家完成了现场特写,并第一时间发回报社,报社第一时间安排上版,在一版以文配图的形式,进行了突出处理。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着陆( ) 桅杆( ) 咆哮( )
娴熟( ) 默契( ) 镌刻( )
凛冽( ) 无怨无悔( )
舰wěi( ) zhàn蓝( ) 浩hàn( )
一丝不g u( ) dān精竭虑( )
zhuó
wéi
xiào
xián

juān



l n liè
hu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2.解释下列词语。
白手起家:
殚精竭虑:
镌刻:
浩瀚:
娴熟:
在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雕刻。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熟练。
1.通读全文,概括一下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
整体阅读
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又具体地勾勒出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
整体阅读
2.初步感知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结构。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4)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5-20)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重点研讨
重点研讨
2.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重点研讨
3.第三、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重点研讨
4.第19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运用对偶、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本段第一句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重点研讨
5.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我们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上舰”)有什么作用?
彰显出了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这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烘托了此时的成功。
重点研讨
6.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表达出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
重点研讨
7.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悟?
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落后,我们经历了百年屈辱,舰载机的着舰成功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振奋人心。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跟随记者见证了实现强军梦想路上的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此时我们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我们了解了通讯的一般写法,知道通讯有别于消息,它不仅要求将某一事件客观、概括地反映出来,还要求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进行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和详尽的描述,以求能够给读者留下生动可感的印象,达到“情动于心而言于行”的最高境界。
当堂检测
主观题
不可以。“揪”字的意思是“用手抓住或扭住”,生动地刻画了人们急切、担心、期待、兴奋的复杂感情。用“抓”字这种感情不强烈。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一句话中的“揪”能否换成“抓”?
拓展延伸
运用特写镜头描写方法,描写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场景或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