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苏轼。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的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的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这位大文豪做一次心灵的交流吧。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第11课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
整体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分文章节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整体阅读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考虑,想到
共同,一起
院子里
整体阅读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形容水的澄澈
均为水生植物
大概是
只是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层意。
重点研讨
议论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
(4句)观月赏景。
(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
记叙
描写
重点研讨
2.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重点研讨
3.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
重点研讨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重点研讨
4.文中多处语句体现出了苏轼与张怀民的友谊深厚,试找出一句做简要赏析。
如“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面对美景,只有张怀民可以共乐,而张怀民也没有睡觉,表现了两个人心有灵犀,友情深厚。
重点研讨
5.这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闲
入夜即解衣欲睡
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
与怀民于庭中散步
欣赏月下美景
重点研讨
6.此时苏轼的心境如何?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重点研讨
7.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心境,结合背景,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课堂小结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诗人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精神。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诗人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当堂检测
主观题
作者去找张怀民,“怀民亦未寝”句中的“亦”可否去掉,说说你的看法。
不可去掉。怀民与作者同被贬到黄州,“亦”表现了二人同样的境遇。否则就不会有下文二人共同的感受与情趣。
拓展延伸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