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的《三峡》。
第10课 三峡
郦道元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郦道元,北魏范阳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是记述我国古代河流水道的地理书。《水经注》是他为《水经》作的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郦道元生于官宦世家,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创作《水经注》四十卷。它名义上是以《水经》为蓝本作的注释,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字,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
1.掌握重点字词。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虽乘奔御风:
绝?多生怪柏:
属引凄异:
略无阙处:
飞奔的马。
山峰。
延长。
“阙”通缺,缺口,中断。
(1)通假字
阙:通“缺”,中断。
(2)词类活用
奔:动词作名词,此指飞奔的马。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略无阙处
乘奔御风
断绝
极
消失
(3)一词多义
自:
自非亭午夜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
如果
从,在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绝:
沿溯阻绝
绝?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整体阅读
2.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于,这里是“在” 的意思
完全没有
同“缺”,空隙、缺口
整体阅读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如果不是
正午
半夜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水漫上山陵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整体阅读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古城名,在今重庆
飞奔的马
没有那么快
整体阅读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
回旋的清波
极高的山峰
飞速地往下冲荡
茂盛
甚,很
整体阅读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天刚放晴
下雪的早晨
肃杀,凄寒
接连不断
凄惨悲凉
回声
声音悲凉婉转
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
1.理清课文的层次及主要意思。
重点研讨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
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
春冬之景: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
秋峡: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重点研讨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从奇山、异水两方面描写三峡景观
重点研讨
3.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重点研讨
4.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
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研讨
5.《三峡》一文中描写夏天水流湍急的景象,但描写角度与众不同。试举例加以说明。
本文表现三峡水流湍急的景象,不是像一般文章采用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侧面烘托的方法。例如:往来船只被阻断,王命急宣,船速极快等。
重点研讨
6.本文最后收笔落在渔人的歌唱上,这样写的好处是?
借用渔歌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7.鉴赏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重点研讨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高峻美。
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重点研讨
8.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写山的长、多、陡、高。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重点研讨
(2)动静结合
静景:山;动景:水
(3)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课堂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峡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我们从中受益匪浅。在课后,我们要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我们的笔来描绘大自然的雄伟壮丽。
当堂检测
主观题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出三峡什么特点?
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
二是突现了三峡山高,狭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拓展延伸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