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今天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第19课 苏州园林
叶圣陶
学习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叶圣陶(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池沼( ) 倘若( ) 轩榭( )
芭蕉( ) 镂空( ) 蔷薇( )
记载( ) 对称( ) 嶙峋( )
lán干( ) 丘hè( ) zhēn zhuó ( )
重峦dié zhàng ( )màn延( ) 自出心cái( )
xuān xiè
zhǎo
lín xún
lòu
qiáng wēi
zǎi
chèn
t ng
阑
壑
斟酌
蔓
bā
裁
叠嶂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2.解释下列字词。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
别具匠心:
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整体阅读
1.初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总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并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2—9):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各个角度介绍说明。
(10)总结了全文,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引人回味。
整体阅读
2.文中哪一句话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美?
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重点研讨
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重点研讨
(1)举例子:①“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②“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2)作比较: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②“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重点研讨
(3)打比方:“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4)摹状貌:“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重点研讨
3.为了突出苏州园林的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做了哪些精心的设计?
整体:(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3)花草树木的映衬 (4)近景远景的层次
局部: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重点研讨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重点研讨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重点研讨
花草树木的映衬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近景远景的层次
重点研讨
苏州园林的墙壁上有砖砌的镂空图案
廊子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重点研讨
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
色彩的搭配美
门、窗的图案美
重点研讨
3.四个“讲究”的次序能否任意调换?
四个“讲究”的次序不能任意调换,因为前后有着从主到次,从布局到层次,并由近而远的关系,如果任意调换次序,就会使文章条理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重点研讨
4.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是如何映衬达到画意之美的?
三个“映衬”:
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重点研讨
精练而形象富有诗意美的语言,如:
①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它形象写出了俯下的高树和仰起的低树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画美。
②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繁华和欢娱。“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珠光宝气”,显示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图画,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5.第五自然段里有哪些词语精练形象而富有诗意美?
重点研讨
6.阅读第10段,思考本文结尾有何特点?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
课堂小结
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通过周密的观察,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抓住了苏州园林不同中的共同点,进而围绕这个中心,把各种景物综合分成几个类型和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和说明,做到了以一统百。这种由总到分总的结构、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值得我们学习。
当堂检测
主观题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你怎样理解这里的“寂寞”?
这里的寂寞是单调的意思。
拓展延伸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