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需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多吃无害
B.为防治骨质疏松,我们应长期摄人过量的钙元素
C.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大脖子病,所以应尽量多吃
D.青少年经常喝碳酸饮料会导致“钙”流失,这里的“钙”指的是钙元素
2、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 B.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不能分解
C.加铁酱油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D.粽子中糯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
3、学习化学,树立健康生活新观念。下列观念或行为不正确的是
A.毒品对肝、肾和脑会造成永久性损害,我们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C.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
D.人体所摄入必需元素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4、民以食为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
B.生活中常见的汽水、牛奶、冰水均属于溶液
C.人体缺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
D.在食用皮蛋时可以蘸点食醋,以中和皮蛋中含有的少量碱性物质
5、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甲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乙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实现 B.乙一定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组成的单质
C.丁物质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甲烷或酒精 D.甲、乙、丙、丁中可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6、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用途
A 沼气 CH4 可作燃料,点燃前要先验纯
B 生石灰 CaCO3 可作建筑材料
C 木炭 C 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
D 75%的酒精 C2H5OH 抗疫期间可作消毒剂
A.A B.B C.C D.D
7、云雾茶中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提高记忆力等多种保健作用,下列有关茶氨酸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茶氨酸由C、H、O、N四种原子组成
C.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N2分子 D.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不一致的是
A.木炭有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B.石墨有导电性—用作电极
C.酒精具有可燃性—用作消毒剂 D.金刚石硬度大—用于裁玻璃
9、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中血浆的pH为7.35~7.45
B.用亚硝酸钠做调味剂,腌制蔬菜等
C.洗发时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避免头发受损
D.每人每天约需3~5g食盐,长期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10、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安全、健康常识,观点错误的是
A.加入适量食盐,进行菜品调味
B.使用甲醛浸泡,进行海产品保鲜
C.禁止携带火种入山,防止引起火灾
D.保证烟囱通畅,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中国。
①创建美丽中国需要向人民提供优质食品。牛奶是一种优质食品,除水外,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
②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写出你知道的一种清洁能源:______。
(2)某水样加入肥皂水后产生了较多泡沫,该水样是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
(3)午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______原理。
(4)工业上利用氯气与NaOH反应制备次氯酸钠(NaClO),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工业制备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酒后驾驶分两种: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mg,属于______驾驶;
(2)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根据酒精的燃烧产物,判断酒精的元素组成情况为______。
3、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1)火星车使用的新型镁锂合金属于______(填“金属”或“复合”)材料,实现了探测器的轻量化
(2)火星车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______,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火星车集热窗内装有正十一烷(C11H24),此物质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火星车传回的火星地表图像在视觉上呈现为橘红色,是因为其地表广泛分布赤铁矿。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祝融号着陆后,展开太阳能板,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驱动仪器正常运转。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______(写一种)。
4、用化学用语填空。
(1)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___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_。
(3)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
(4)硝酸______。
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
(2)硝酸铵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
(3)一种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
(4)一种可还原氧化铁的氧化物___________。
(5)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____)
2、人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能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50%-70%(____)
3、医用酒精和生理盐水都是混合物(____)
4、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____)
5、95%的酒精浓度高杀菌消毒效果好(__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定量研究: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可用于医疗消毒,也常作燃料。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现将一定质量的乙醇和氧气放在密闭容器中,它们恰好完全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请答题:
物质质量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反应前/g 4.6 a 0 0
反应后/g 0 0 8.8 5.4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__________;
(2)乙醇中氧元素质量为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复方冬青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A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1)A物质属于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A物质的化学式为 。
(3)A物质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填最简比)。
(4)A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3、新药左旋氧氟沙星(C18H20FN3O4)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
(1)左旋氧氟沙星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3)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_______g。
(4)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4、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为做好个人防护,生活中常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手部消毒。另外,乙醇还用作酒精灯的燃料,酒精灯添加燃料不得超过其容量的2/3,约含乙醇92g。已知:乙醇完全燃烧的反应为。
请问:
(1)从是否含碳元素的角度,乙醇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92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联合装置区发生爆炸,造成严重污染,PX 是对二甲苯(p-xylene)的简写,其结构式如图,分子式为C6H4(CH3)2,它是一种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具有芳香气味,有毒,蒸汽可以和水蒸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请根据所学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二甲苯属于 。(填“无机物” 或“有机物”)。
(2)对二甲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准确至0.1%),
(3)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 (最简比)
(4) g对二甲苯与3.2g甲烷含等质量的碳元素。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氧化亚铜(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全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
(猜想)红色沉淀可能是①Cu2O ②Cu2O和 _____ 的混合物
(资料) 氨气能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氮气和水
(方案) ①连好装置如图,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准确称取28.8克的红色沉淀于玻璃管中
③先A处反应,通一段时间氨气后称量D质量为108.3克,④加热装置C
⑤待D中恒重为111.9克时,停止加热,继续通氨气直到装置C完全冷却。
(1)A处为用浓氨水与固体CaO接触,作用 _____ 。
(2)停止加热,继续通氨气除了让生成的铜充分冷却,还有的一个作用为 _____
(3)为防止未反应的氨气扩散到空气中,E处可以连接的装置为(液体均为稀硫酸,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___
(结论)(4)经计算得出,红色沉淀的成份为 ________ 。
(延伸)(5)有同学认为利用此实验装置还可以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不过还需要测出一个数据,你认为要测出的数据为 ________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 实验所消耗的氨气质量 B B中干燥管中增加的质量 C 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质量
(6)下列情况会使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偏小的有 ________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 红色沉淀未完全反应 B 红色沉淀未完全干燥
C 实验中缺少B装置 D 实验结束后未等铜完全冷却就拆除装置.
2、我国从2011年5月1号起就实行了“醉驾入刑”,但还是有些人抱侥幸心理以身试法。醉酒的原因是酒中含有一种物质叫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醉酒后驾车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
(1)交警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Cr2O7+3C2H5OH+8H2SO4=2Cr2(SO4)3+3CH3COOH+2K2SO4+11H2O,则硫酸铬中铬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价。
(2)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乙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乙酸属于______(填 “无机物”或“有机物”),现有一瓶密封放置了十几年的某种白酒,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白酒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
材料一:乙醇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材料二:乙酸,易溶于水,食醋中含有的醋酸就是乙酸。
(猜 想)猜想1:只有乙醇 猜想2:只有乙酸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___________。 溶液由橙色变为蓝绿色 猜想3成立
②另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反思)
(1)请写一条反酒驾标语或公益广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不充分燃烧也会产生CO污染环境,请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2C2H5OH+5O22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对人体健康均不利,错误;
B、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对人体健康均不利,错误;
C、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对人体健康均不利,错误;
D、我们所说的补钙、钙流失等均指钙元素,D项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正确;
B、蛋白质进入人体后被分解为氨基酸,然后被人体吸收,错误;
C、加铁酱油中含有铁元素,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正确;
D、粽子中糯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正确。
故选B。
3、D
【详解】
A、毒品对肝、肾和脑会造成永久性损害,我们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符合题意;
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D、人体所摄入必需元素摄入过多或摄入不足均不利于人体健康,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
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不能食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汽水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牛奶属于乳浊液,冰是固态的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皮蛋中含有碱性物质,在食用皮蛋时可以蘸点食醋,以中和皮蛋中含有的少量碱性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分析】
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乙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推出乙为氧气,甲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甲能与乙相互转化,可推出甲为二氧化碳,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可推出丙为水,丁能转化为甲和丙,丁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甲烷、乙醇等,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A、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氧气,二氧化碳可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不符合题意;
B、乙为氧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符合题意;
C、丁能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故丁可能为氧化铜,甲烷、乙醇等均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也可能是甲烷、乙醇等,符合题意;
D、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氧气,丙为水,丁可能为氧化铜等,它们均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
A、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化学式为C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能作燃料,点燃前要验纯,故A选项正确;
B、CaCO3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能作建筑材料,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故B选项错误;
C、木炭主要成为为碳,化学式为C,木炭和活性炭一样都有吸附性,常用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故C选项正确;
D、75%的酒精,溶质为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有杀菌消毒作用,抗疫期间可作消毒剂,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7、A
【详解】
A、茶氨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正确。
B、茶氨酸由茶氨酸分子构成,错误。
C、一种分子中不含有其他分子。每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错误。
D、茶氨酸中碳、氢、氧、氮的质量比为(12×7):(1×14):(16×3):(14×2),氢元素占比最小,所以茶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
故选A。
【点睛】
8、C
【详解】
A、木炭有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对应一致,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有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对应一致,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酒精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对应不一致,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对应一致,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9、B
【详解】
A、人体中血浆的pH为7.35~7.45,选项说法正确;
B、亚硝酸钠是工业盐,有毒,不能食用,选项说法不正确;
C、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洗发水显碱性,而护发液显酸性,应先用略显碱性旳洗发剂再用略显酸性的护发剂,避免头发受损,选项说法正确;
D、每人每天约需3~5g食盐,但长期摄入过多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B
【详解】
A、氯化钠有咸味,是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故A选项正确;
B、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故B选项错误;
C、禁止携带火种入山,防止引起火灾,故C选项正确;
D、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保证烟囱通畅及通风,能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1、
(1) 蛋白质 氢能源(或太阳能、风能等合理即可)
(2)软水
(3)乳化
(4)2NaOH+Cl2=NaClO+NaCl+H2O
【解析】
(1)
①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②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熟知的新能源有氢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故填:蛋白质;氢能源(或太阳能、风能等合理即可)。
(2)
日常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若某水样加入肥皂水后产生了较多泡沫,说明该水样为软水;故填:软水。
(3)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午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填:乳化。
(4)
工业上利用氯气与NaOH反应制备次氯酸钠(NaClO),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
(1)醉酒
(2)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解析】
(1)
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mg,酒精含量超过了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反应前的物质也应该含有这三种元素,氧气能提供氧元素,所以酒精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但不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要确定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要通过定量计算的方法来判断,故酒精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
(1)金属
(2) SiO2 +4价
(3) 有机物 11:2
(4)
(5) 电 核能(风能)等
【分析】
(1)
镁锂合金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
根据“先读后写”,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
二氧化硅中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
(3)
该物质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24=11:2;
(4)
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祝融号着陆后,展开太阳能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4、
(1)CO
(2)CH4
(3)2Fe2+
(4)HNO3
【解析】
(1)
常见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一氧化碳,其一个分子由1个碳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故其化学式写为CO。
(2)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与4个氧原子构成,故甲烷的化学式写为CH4。
(3)
书写离子符号时,先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再写出电荷的电性,则亚铁离子的符号写为Fe2+,表示多个离子时,在相应的离子符号前面写出离子数目即可,故2个亚铁离子的符号写为2Fe2+。
(4)
硝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硝酸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硝酸的化学式写为HNO3,故填HNO3。
5、
(1)N2
(2)NH4+
(3)Ca(OH)2
(4)CO
(5)CH4
【解析】
(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含量最大,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填:N2。
(2)
硝酸铵中阳离子是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标注在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1”省略不写,故填:NH4+。
(3)
氢氧化钙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
(4)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还原氧化铁,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故填:CO。
(5)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故填:CH4。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2、错误
【详解】
人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能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10%-20%,糖类才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故填:错误。
3、正确
【详解】
医用酒精是由酒精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生理盐水是氯化钠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所以医用酒精和生理盐水都是混合物,正确。
4、正确
【详解】
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日常生活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此判断正确。
【点睛】
5、错误
【详解】
70~75%的酒精浓度高杀菌消毒效果好,叙述错误,故填错误。
四、计算题
1、
(1)9.6
(2)4.6g乙醇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为:。
【解析】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a=8.8+5.4-4.6=9.6。
(2)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g乙醇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为。
2、(1)有机
(2)C8H8O3
(3)1:1
(4)63.2%
【详解】
(1)有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
(2)通过模型可知,1个该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8H8O3。故答案为:C8H8O3;
(3)1个该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8:8=1:1。故答案为:1:1;
(4)该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63.2%。
3、
(1)有机物
(2)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2.8
(4)见光易分解(或易发生化学变化)
【分析】
(1)
左旋氧氟沙星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
见答案;
(3)
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0.2g×2×7=2.8g;
(4)
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需避光保存,可能具有见光易分解的化学性质。
4、(1)有机物
(2)解:设消耗氧气的质量是x
答:消耗氧气的质量是192g。
【详解】
(1)乙醇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见答案。
5、(1)有机物 (2)90.5% (3)4:5 (4)2.65
【解析】
试题分析:(1)对二甲苯C6H4(CH3)2,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表达式,对二甲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0.5%
(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故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4:5 (4)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故可设对二甲苯的质量为x,对二甲苯C6H4(CH3)2的相对分子质量=106,列式为:
x×96/106×100%=3.2g×12/16×100% x=2.65g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五、实验探究
1、铜 以产生稳定持续的氨气 为让生成的水蒸汽被D装置完全吸收 bef Cu2O C B
【详解】
[猜想]根据元素守恒和物质颜色,红色沉淀可能是①Cu2O;②Cu2O和Cu的混合物.
(1)浓氨水与固体CaO接触,产生氨气,A处为用浓氨水与固体CaO接触,作用是产生稳定持续的氨气。
(2)停止加热,继续通氨气除了让生成的铜充分冷却,还有的一个作用为让生成的水蒸汽被D装置完全吸收。
(3)为防止未反应的氨气扩散到空气中,E处可以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氨气易溶于水,且能与硫酸反应,为防止倒吸可以用的装置为bef。
(4)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111.9g-108.3g=3.6g
设参加反应的Cu2O的质量为x,
x=28.8g,所以红色沉淀的成分是氧化亚铜。
(5)根据氧化铜和氨气的反应可以知道,在反应前后氧化铜失去了氧,而氧化铜失去的氧和生成的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还需要测出一个数据为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质量,故选C。
(6)红色沉淀未完全干燥,D管吸收水分质量增大值偏高,计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时氧元素的比数就会偏高,会使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偏小,故选B。
2、+3 有机物 既有乙醇,也有乙酸 K2Cr2O7酸性溶液 石蕊溶液 变红色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2CO+6H2O
【详解】
试题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已知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化合价为+3价。(2)乙酸是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物。
【实验探究】
①K2Cr2O7酸性溶液(没强调酸性得0分)
②石蕊溶液(Na2CO3溶液等) 变红色(有气泡冒出)
(2)依据题意生成CO和H2O
考点: 化学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