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下科学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常考题型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下科学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常考题型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19:5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科学 第四单元 常考题型训练
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
题型一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练1 2022丽水青田县校级月考
植物的根能够不断向土壤深处延伸,起主要作用的是如图所示根尖结构中的(  )
A.a区和b区 B.b区和c区 C.c区和d区 D.a区和d区
练2 2023绍兴越城区校级月考
某同学学完“根尖的结构”的知识后,整理的笔记有误的是(  )
A.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地方
B.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伸长区细胞伸长使体积增大
C.成熟区表面有大量的根毛,内部出现了导管,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D.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有大液泡,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属于分生组织
练3 2023杭州拱墅区校级月考
水培是一种将植物的根系直接浸润于营养液中的新型室内植物无土栽培方式,水培花卉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缺氧胁迫和养分失衡的限制,影响花卉品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水培植物的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将植物的根露出水面一半左右,有利于根部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C.观花类植物花芽发育阶段,可以适当增加含磷的营养液
D.植株长得矮小、叶片发黄时,可以适当增加含NaC1的溶液
练4 2023台州路桥区校级期末
两株长势相同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如图甲所示,过几天后,植株的生长状况如图乙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
A.实验的变量是水的多少
B.实验应在黑暗中进行
C.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成分完全相同
D.土壤浸出液能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
练5 2023金华婺城区校级月考
莫言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各放入等体积的透明液体中,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取出萝卜条,发现: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挺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1)“魔术”的奥秘在于A、B烧杯中的液体,它们分别是   。
A.清水,清水 B.盐水,盐水 C.清水,盐水 D.盐水,清水
(2)萝卜条软硬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吸水和失水,C、D两幅图哪一幅能说明B图中的现象?   。
(3)根毛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根细胞液浓度。(选填“大于”或“小于”)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练6 2022舟山校级月考丽水
下列关于茎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分别是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几个部分
B.我们一般指的木材主要指的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
C.竹子的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竹子的茎中无形成层
D.茎具有支持、输导、贮藏营养、生殖等生理功能
练7 2022丽水中考模拟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练8 2022丽水松阳县校级月考
冬日的暖阳晒得人特别舒服,这种时节也是晾晒腊肉的好季节,可是有些人为了图方便,直接在路旁的小树上绑上铁丝进行晾晒,这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行为,而且有可能直接导致小树的死亡,这是由于(  )
A.铁丝的捆绑,截断了树干中木质部内有机物由下往上运输的通道
B.铁丝的捆绑,截断了树干中木质部内有机物由上往下运输的通道
C.铁丝的捆绑截断了树干中韧皮部内有机物由下往上运输的通道
D.铁丝的捆绑,截断了树干中韧皮部内有机物由上往下运输的通道
练9 2023丽水缙云县校级月考
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观察纵切面,木质部越靠近枝条上端的地方颜色越浅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练10 2022丽水缙云县校级月考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周末去公园散步,刚进入树荫底下感到很舒适,他们就讨论起生物学习到的蒸腾作用的意义,四位同学的说法有误的是(  )
A.甲说: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使水分向上运输
B.乙说:夏天,树荫底下比较凉快有蒸腾作用的功劳
C.丙说:树荫底下感觉空气很清新,蒸腾作用可以释放出氧气
D.丁说:植物体内的水分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参与了水循环
练11 2022绍兴越城区校级月考
如图表示光照充足的白天,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或气体,箭头表示物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只表示二氧化碳,②只表示氧气
B.③表示水和无机盐,④表示有机物
C.①和②均是从气孔中进出的
D.③和④所经过的结构是不一样的
练12 2023绍兴越城区校级月考
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因为水汽化时要吸热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
练13 2023金华婺城区校级月考
要探究绿色植物叶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应选用哪两个实验装置做对照实验?(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练14 2023丽水云和县校级月考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以探究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两个装置中水量应相同
C.该实验装置应放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以免植物枝条缺水干枯
D.应加入植物油可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
练15 2023温州外国语校级月考
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到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空气湿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情况的选项是(  )
A. B.
C. D.
练1 【答案】:B
【解析】:
根向土壤深处延伸,起主要作用的是c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来补充和b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
练2 【答案】:D
【解析】:
A.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地方,A正确;
B.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B正确;
C.成熟区表面有大量的根毛,内部出现了导管,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C正确;
D.分生区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于分生组织,无大液泡,无叶绿体,D错误。
练3 【答案】:D
【解析】:
A.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正确;
B.将植物的根露出水面一半左右,有利于根部细胞进行呼吸作用,B正确;
C.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观花类植物花芽发育阶段,可以适当增加含磷的营养液,C正确;
D.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缺氮肥,植株长得矮小、叶片发黄,D错误。
练4 【答案】:D
【解析】:
A.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无机盐,不是水的多少,错误;
B.实验应该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错误;
C.土壤浸出液中比蒸馏水多无机盐,成分不同,错误;
D.土壤浸出液能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正确。
练5 【答案】:(1)C(2)C(3)小于
【解析】:
(1)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挺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了,说明A烧杯中放的是清水,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吸水,B烧杯中放的是盐水,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萝卜体内的水流到盐水里,因此萝卜细胞失水,C正确。
(2)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图C水流向细胞外,表明细胞外的浓度大,图D水流向细胞内,表明植物细胞吸水;图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了,表明细胞外的浓度大,此时C图说明与B图中的现象相同。
(3)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液浓度。
练6 【答案】:A
【解析】: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单子叶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
练7 【答案】:D
【解析】:
图中甲是表皮,乙是韧皮部,丙是髓,丁是木质部。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可见D正确。
练8 【答案】:D
【解析】: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铁丝会把树皮勒断,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勒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到根,根不能进行呼吸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死亡。
练9 【答案】:D
【解析】:
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上端颜色越浅,可见导管输导水和无机盐的方向是自下而上。
练10 【答案】:C
【解析】:
A.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使水分向上运输,A正确;
B.夏天,树荫底下比较凉快有蒸腾作用的功劳,B正确;
C.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使空气清新,氧含量高,C错误;
D.植物体内的水分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参与了水循环,D正确。
练11 【答案】:A
【解析】: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A错误;
B.其中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自下而上吸收来的,氧气有气孔出来,它合成的有机物由筛管自上向下运送。因此表示进入的③是水和无机盐,表示向下的④是有机物,B正确;
C.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①和②均是从气孔中进出的,C正确;
D.导管运输水,筛管运输无机盐,所以③和④所经过的结构是不一样的,D正确。
练12 【答案】:C
【解析】: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与细胞的含水量有关,A错误。
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气孔,二氧化碳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B错误。
C.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
D.盐水的浓度比较大,将叶片浸入浓盐水,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D错误。
练13 【答案】:A
【解析】:
要探究绿色植物叶是否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因此必须选带叶的和没有叶植物,且以瓶中的水减少量为依据,因此应选用①②两个实验装置做对照实验;③④中叶的数量差不多,对照性差,且④没有把塑料袋口扎在茎的基部,塑料袋内的水珠一部分来自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因此不能做对照实验。
练14 【答案】:C
【解析】:
A.甲和乙除了枝条的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所以变量是叶,因此甲乙是一组对照实验,A正确。
B.两个装置中水量应相同是为了保证变量唯一, B正确。
C.该实验装置放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影响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实验效果不明显,C错误。
D.植物油可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D正确。
练15 【答案】:B
【解析】:
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
①光照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②温度:在一定限度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③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④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