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A版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8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3.答:
24.答:
25.答:
26.答:
五.简答题(共4小题,共22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7.答:
答:
29.答:
30.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考试范围:第4-6节;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2023春 鹤壁期末)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 B.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
C.减少一次性生活用品的使用 D.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
2.(2023秋 宁波期末)给树输液是树木移栽后养护、施肥和防治害虫的常见方法。招宝山新移栽的一批树正在打针输液。要使药剂能输送至树的全身,则应注射到( )
A.保护组织B.分生组织C.机械组织D.输导组织
3.将一株植物的叶片用透明的塑料袋密封起来放在太阳下几小时后,发现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来自植物的(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2023秋 宁海县期末)“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下列关于荷花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荷叶表皮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关闭
B.荷叶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荷花的根状茎具有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
D.藕中含有的丰富有机物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的
5.热带雨林中的树木没有年轮的原因是( )
A.茎无形成层 B.四季中气温变化不大
C.雨量充沛 D.四季中温度变化较大
6.小华、小英、小美、小明进行“影响土壤侵蚀因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情况与结果。
姓名实验编号
变量 小美 小华 小英 小明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水的流量 大 小 大 小 小 小 小 小
土壤坡度 小 小 大 大 小 小 大 小
有无植物 无 无 无 有 无 有 无 无
结果 土壤被侵蚀情况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小美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
A.水的流量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B.土壤坡度不同,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C.有无植物生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D.土壤种类不同,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7.如图所示,小明在某公园里看到一种睡莲,其巨大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上。睡莲是一种水生植物,于是小明就猜想它叶片上的气孔分布的特点为( )
A.叶的上表皮气孔多
B.叶的下表皮气孔多
C.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差不多
D.叶的表皮根本无气孔
8.(2023春 上城区月考)杭州湘湖三期的花田一年播种不同的花种,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下列关于油菜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菜花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导管向下运输的
B.油菜花种子的萌发初期过程需要光照条件
C.移栽油菜花幼苗一般要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根尖结构
D.油菜花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子房继续发育,形成种子
9.绿色植物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 )
A.蒸腾作用
B.维持植物生理过程
C.组成植物体
D.光合作用
10.如图表示两类不同植物在一天中的气孔张开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据图进行了下列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Ⅱ植物白天吸收水分远多于夜间
B.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比较符合曲线Ⅱ
C.Ⅰ植物主要在夜间利用CO2
D.极度干旱环境下的植物气孔生理比较符合曲线Ⅰ
11.在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部位时,实验中不需用到的仪器有( )
A.红墨水 B.放大镜 C.刀片 D.显微镜
12.人们用某些化学物质喷施于农作物表面后,能形成单分子层,阻碍水分的散失.运用这项技术的结果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B.可能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C.可能会影响植物体内矿质养料的运输
D.对植物的吸水速度不会造成影响
13.当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会被洪水淹没。当洪水退去后,农民要“洗苗”,洗去作物上的泥沙。这主要是为了( )
A.防止作物被泥沙压弯倒伏
B.洗去泥沙让作物干净美观,更好卖
C.去掉泥沙的遮挡使作物接受光照更均匀
D.洗去泥沙,保证气孔的通畅
14.下列有利于植物叶片快速蒸腾的因素是( )
A.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增大
B.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缩小
C.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缩小
D.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增大
15.(2023春 荣成市期中)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由①②④⑤组成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⑥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2022春 普陀区校级月考)《跟着贝尔去冒险》介绍了很多在野外取水的方法。
(1)若要收集到树干中的水分,甲图中钉入的竹管应到达茎中的 处;
(2)乙图为沙漠中的取水方法,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17.(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兴趣小组选用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每一次滴加蔗糖溶液观察记录现象后又用与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等渗溶液处理使细胞恢复到初始状态。保卫细胞实验操作及结果如图:
图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最有可能是 状态(填“甲”、“乙”、“丙”)的保卫细胞。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用序号表示)。
18.如图所示,对一植物的侧枝枝条树皮进行环割处理,一段时间后该枝条的切口处出现一个瘤状物,该瘤状物的形成是由于 堆积引起的,瘤状物在切口的 (“上”或“下”)方。
19.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
(2)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选填“d点前”、“d点”或“d点后”)。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20.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如图所示为气孔的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示意图:
(1)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有 。
(2)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 所示的状态。
21.今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一到傍晚到沐川醉氧公园散步的人络绎不绝,主要是因为树林里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 ,使得空气清新;同时植物的 作用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凉爽宜人。
22.桃树在移栽时,要去掉大量的枝叶,采取遮阴处理,这是为了减弱植物的 。为使桃树能生长健壮,张大爷经常浇水施肥,其中施肥是为了给桃树的生长提供 。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23.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图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
方法 A处韧皮
部环割 B处韧皮
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
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
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
处理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当细胞液的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24.(2023秋 邻水县期末)小科为了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在四个U形管内加入等量且适量稀释的红墨水,取长势相近、叶片数量相同的四根新鲜海桐枝条,再用橡皮管将其下端与U形管左侧连通,分别放在甲、乙、丙、丁四种环境中。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的高度。
环境 环境温度/℃ 空气温度 光照情况 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的高度
甲 30 70% 光照 h1
乙 30 30% 光照 h2
丙 16 30% 光照 h3
丁 30 30% 无光照 h4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形成 组对照实验,实验中可通过比较 来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2)小科设置甲、乙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3)如果h2>h3,据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5.“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下表中A和B是分别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和茎用蔬菜的两种培养液。
A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 L-1(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 B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 L-1(适用于栽培茎用蔬菜)
含氮的无机盐 2810 2000
含磷的无机盐 130 250
含钾的无机盐 790 960
为了进一步探究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将等量的小石子(不能为植物提供无机盐)装入20只容器中,每只容器各植入一株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对其中10株每天只浇自来水,另10株每天除了浇等量的自来水外,还施加适量含氮的无机盐。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叶用蔬菜比茎用蔬菜需要更多含氮的无机盐,原因是 。
(2)表中,A培养液中不同种类无机盐的含量不同,这说明 。
(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变量是 ,除该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
(4)实验中,如果每组只选用一株番茄幼苗,这样设计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 。
(5)一段时间后,两株番茄幼苗的大小和颜色有明显的差异,这说明 。
26.如图1是某同学观察到的菠菜叶横切面结构图,图2是该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设计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呈现绿色,主要是因为图1中[②] 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2)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图1中的[③] 运输到茎,进而运输到其他器官。
(3)将盆栽银边天竺葵(边缘呈银白色)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如图2)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后,将此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最后滴加碘液,结果A、C两处不变蓝,B处变蓝。
a.将银边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b.图2中A和B处作对照,实验变量是 。
c.分析图2中B和C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2分)
27.丽水市网红景点——古堰画乡有十多棵千年以上树龄的古香樟树。有的古香樟树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空心树”(如图),可这些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空心树”周围经常有加固装置,以防止“空心树”倒塌。请分析空心的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的原因。
28.(2023春 杭州期末)前一段时间,因为新冠疫情全民居家。小科同学仅用一根黄瓜创作出的一幅“抗疫”作品《青山绿水》在朋友圈刷屏了(图1)。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疫情期间,小科同学与妈妈一起在院子里搭了黄瓜架,种植了黄瓜秧苗(图2),小科看到妈妈经常给黄瓜苗浇水,植物吸收的水分中约有99%用于 。
(2)黄瓜是用卷须缠上架子的(图3),它的茎属于 茎。
(3)居家期间,一盘爽口的糖拌黄瓜(图4)也可以让全家吃得津津有味。小科亲手做这道菜后发现,如果放糖后太久,黄瓜吃起来就不爽口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9.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2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四: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四所示方法处理。
(1)采用方案一可观察到图1中细胞 (选填“A”或“B”)的气孔张开。
(2)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 。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于是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可能原因是 。
(4)在方案四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 (mB-mA)(选填“>”、“<”或“=”)。
30.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并且可行的方法。
(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只是能除草,还能 。
(2)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
(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写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两个合理建议: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考试范围:第4-6节;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2023春 鹤壁期末)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
B.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
C.减少一次性生活用品的使用
D.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
【答案】D
【解答】:A、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既有利于环境有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利用,A正确。
B、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可以提高物质的利用率,B正确。
C、习惯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正确。
D、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会给环境造成污染,D错误。
故选:D。
2.(2023秋 宁波期末)给树输液是树木移栽后养护、施肥和防治害虫的常见方法。招宝山新移栽的一批树正在打针输液。要使药剂能输送至树的全身,则应注射到( )
A.保护组织B.分生组织C.机械组织D.输导组织
【答案】D
【解答】解:A、保护组织有保护和功能,不符合题意;
B、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不符合题意;
C、机械组织有支持和巩固等作用,不符合题意;
D、输导组织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符合题意。
故选:D。
3.将一株植物的叶片用透明的塑料袋密封起来放在太阳下几小时后,发现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来自植物的(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A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绿色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晴天的上午,阳光下,利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将完好的透明塑料袋套在盆栽植物上,植物体内的水就会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被散发出来,遇塑料袋的内壁就会凝结成一个个的小水珠。
故选:A。
(2023秋 宁海县期末)“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下列关于荷花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荷叶表皮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关闭
B.荷叶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荷花的根状茎具有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
D.藕中含有的丰富有机物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的
【答案】C
【解答】解:A、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外侧较厚而内侧较薄,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向内侧壁薄的方向弯曲,气孔张开,A错误。
B、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只要是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因此荷叶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B错误。
C、荷花的根状茎属于变态茎,具有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C正确。
D、藕中含有的丰富有机物主要是通过荷叶上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合成,并通过筛管运输到藕中,D错误。
故选:C。
5.热带雨林中的树木没有年轮的原因是( )
A.茎无形成层
B.四季中气温变化不大
C.雨量充沛
D.四季中温度变化较大
【答案】B
【解答】解:年轮的形成与形成层的活动状况有关。由于一年中气候条件不同,形成层由活动有盛有衰,这就使其所形成的细胞有大有小,细胞壁有薄有厚。因此,不同季节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形态出现差异,因而出现年轮。春季,气温回暖,形成层细胞开始分裂,分裂后的细胞大而壁厚,颜色鲜嫩,科学家称之为早期木;以后细胞生长减慢,壁更厚,体积缩小,颜色变深,这被称为后期木,树干里的深色年轮就是由后期木形成的。在这以后,树又进入冬季休眠时期,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这样,许多种树的主干里便生成一圈又一圈深浅相间的环,每一环就是一年增长的部分。这种年轮在针叶树中最显著,在大多数温带落叶树中不明显,而许多热带树中则根本没有。因为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木本植物,如桉树等,由于一年内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形成层的活动几乎整年不停,这样在木材中就难以看出生长轮或年轮的分界线。不过也有些树种的木材,可借助于显微化学的方法来辨认生长轮的界线。
故选:B。
6.小华、小英、小美、小明进行“影响土壤侵蚀因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情况与结果。
姓名实验编号
变量 小美 小华 小英 小明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水的流量 大 小 大 小 小 小 小 小
土壤坡度 小 小 大 大 小 小 大 小
有无植物 无 无 无 有 无 有 无 无
结果 土壤被侵蚀情况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小美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
A.水的流量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B.土壤坡度不同,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C.有无植物生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D.土壤种类不同,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答案】A
【解答】解: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小美设计的甲乙两组实验对照,实验变量是水的流量的大小,其它条件均相同,因此小美要探究的是水的流量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而小华、小英、小明三者设计的实验均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故选:A。
7.如图所示,小明在某公园里看到一种睡莲,其巨大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上。睡莲是一种水生植物,于是小明就猜想它叶片上的气孔分布的特点为( )
A.叶的上表皮气孔多
B.叶的下表皮气孔多
C.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差不多
D.叶的表皮根本无气孔
【答案】A
【解答】解:大多数植物叶片上气孔分布的特点是:下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睡莲是一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要吸收空气中的气体,气孔在上表皮多。
故选:A。
8.(2023春 上城区月考)杭州湘湖三期的花田一年播种不同的花种,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下列关于油菜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菜花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导管向下运输的
B.油菜花种子的萌发初期过程需要光照条件
C.移栽油菜花幼苗一般要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根尖结构
D.油菜花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子房继续发育,形成种子
【答案】C
【解答】解:A、油菜花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从上往下运输的,导管是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A错误。
B、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所以油菜花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条件,B错误。
C、移栽油菜花幼苗一般要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C正确。
D、油菜花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子房继续发育,形成果实,D错误。
故选:C。
9.绿色植物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 )
A.蒸腾作用
B.维持植物生理过程
C.组成植物体
D.光合作用
【答案】A
【解答】解: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0%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0%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故A是正确的。
故选:A。
10.如图表示两类不同植物在一天中的气孔张开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据图进行了下列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Ⅱ植物白天吸收水分远多于夜间
B.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比较符合曲线Ⅱ
C.Ⅰ植物主要在夜间利用CO2
D.极度干旱环境下的植物气孔生理比较符合曲线Ⅰ
【答案】C
【解答】解:A、Ⅱ在正午时气孔张开面积最大,所以此时水分散失最大,吸收水分也最大,夜间气孔基本关闭,所以此时水分散失最少,吸收水分也最少;故A正确。
B、水生植物正午时分气孔基本关闭,光合速率较低,符合Ⅱ,故B正确
C、Ⅰ虽然在中午,气孔基本闭合,但在其它时间还是张开,光合作用主要也是在白天进行,故C错误。
D、极度干旱环境下,正午温度最高,所以气孔张开面积最小,才能减少水分的散失,故D正确
故选:C。
11.在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部位时,实验中不需用到的仪器有( )
A.红墨水 B.放大镜 C.刀片 D.显微镜
【答案】D
【解答】解: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导管和筛管,导管位于木质部,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位于韧皮部,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带叶一段枝条浸入加有红墨水的水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促进蒸腾作用),将枝条的茎用刀片横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木质部,因为木质部中有导管,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因此在此实验中不需用到的仪器有显微镜。
故选:D。
12.人们用某些化学物质喷施于农作物表面后,能形成单分子层,阻碍水分的散失.运用这项技术的结果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B.可能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C.可能会影响植物体内矿质养料的运输
D.对植物的吸水速度不会造成影响
【答案】D
【分析】用某些化学性物质喷施于农作物表面后,能形成单分子层,单分子层覆盖了叶表面的气孔,降低了蒸腾作用,使水分的散失减少.
【解答】解:A、由于移栽植物根细胞吸收水分的能力较弱,降低蒸腾作用有越来越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A正确;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由于单分子层覆盖了叶表面的气孔,二氧化碳由气孔进入细胞间隙的量减少,可能会影响光合作用,B正确;
C、蒸腾作用是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蒸腾作用降低会影响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C正确;
D、植物水分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拉力,蒸腾作用降低,水分运输的少,也就影响植物吸水的速度,D错误。
故选:D。
13.当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会被洪水淹没。当洪水退去后,农民要“洗苗”,洗去作物上的泥沙。这主要是为了( )
A.防止作物被泥沙压弯倒伏
B.洗去泥沙让作物干净美观,更好卖
C.去掉泥沙的遮挡使作物接受光照更均匀
D.洗去泥沙,保证气孔的通畅
【答案】D
【解答】: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如果气孔闭合,空气无法进出,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无法获得氧气都无法顺利进行;同样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散失,蒸腾作用进行不畅也致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受阻。所以在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被洪水淹没。当洪水退去后,农民要进行“洗苗”,洗去农作物上的泥沙,保证气孔的通畅。
故选:D。
14.下列有利于植物叶片快速蒸腾的因素是( )
A.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增大
B.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缩小
C.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缩小
D.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增大
【答案】D
【解答】解: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既能张开也能闭合,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控制植物的失水量,使植物体内保持适量的水分;气孔之所以能够张开和闭合是因为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薄不均匀,靠近孔腔的外壁厚,不易伸展;背气孔腔的内壁薄,较易伸展。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内壁伸展拉长,牵动外壁向内凹陷,使气孔张开,此时蒸腾作用快;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内外壁都拉直,使气孔闭合,此时蒸腾作用减弱。
故选:D。
15.(2023春 荣成市期中)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由①②④⑤组成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⑥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答案】A
【解答】解:A、叶片由①⑤表皮、③叶脉和叶肉(包括②栅栏组织和④海绵组织)组成,A错误;
B、②栅栏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栅栏组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③叶脉中有导管,导管能从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C正确;
D、⑥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是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2022春 普陀区校级月考)《跟着贝尔去冒险》介绍了很多在野外取水的方法。
(1)若要收集到树干中的水分,甲图中钉入的竹管应到达茎中的 处;
(2)乙图为沙漠中的取水方法,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答案】(1)导管;(2)汽化和液化。
【解答】(1)木质茎的木质部中有导管,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若要收集到树干中的水分,甲图中钉入的竹管应到达茎中的导管处;
(2)由图知。沙坑中的水分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塑料薄膜液化成小水珠,涉及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和液化。
故答案为:(1)导管;(2)汽化和液化。
17.(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兴趣小组选用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每一次滴加蔗糖溶液观察记录现象后又用与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等渗溶液处理使细胞恢复到初始状态。保卫细胞实验操作及结果如图:
图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最有可能是 状态(填“甲”、“乙”、“丙”)的保卫细胞。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用序号表示)。
【答案】丁;②①③
【解答】解: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会关闭,吸水时气孔会张开。所以图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最有可能是丁状态的保卫细胞。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②①③。
故答案为:丁;②①③
18.如图所示,对一植物的侧枝枝条树皮进行环割处理,一段时间后该枝条的切口处出现一个瘤状物,该瘤状物的形成是由于 堆积引起的,瘤状物在切口的 (“上”或“下”)方。
【解答】: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自上而下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有机物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
故答案为:有机物;上。
19.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
(2)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选填“d点前”、“d点”或“d点后”)。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答案】(1)蒸腾。(2)d点前。(3)多于。
【解答】解:(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d点前有光照,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d点前。
(3)从图中看出,当光照强度为f时,植物A和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等于植物B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A的二氧化碳释放量比植物B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大,表明植物A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植物B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植物A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植物B。
故答案为:(1)蒸腾。(2)d点前。(3)多于。
20.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如图所示为气孔的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示意图:
(1)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有 。
(2)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 所示的状态。
【解答】解:(1)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有氧气、二氧化碳、水。
(2)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细胞体积缩小,壁拉直,气孔关闭,即图中甲所示的状态。
故答案为:(1)氧气、二氧化碳、水(2)甲
21.今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一到傍晚到沐川醉氧公园散步的人络绎不绝,主要是因为树林里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 ,使得空气清新;同时植物的 作用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凉爽宜人。
【答案】氧气;蒸腾
【解答】解: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今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一到傍晚到沐川醉氧公园散步的人络绎不绝,主要是因为树林里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灼伤,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凉爽宜人。
故答案为:氧气;蒸腾
22.桃树在移栽时,要去掉大量的枝叶,采取遮阴处理,这是为了减弱植物的 。为使桃树能生长健壮,张大爷经常浇水施肥,其中施肥是为了给桃树的生长提供 。
【答案】蒸腾作用;无机盐
【解答】解: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旺盛。因此移栽桃树时修剪大部分的枝叶或者遮阴处理,为了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所以张大爷给桃树施肥,施肥是为了给桃树生长提供无机盐。
故答案为:蒸腾作用;无机盐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23.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图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
方法 A处韧皮
部环割 B处韧皮
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
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
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
处理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当细胞液的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解答】:(1)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水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水分由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2)筛管是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从A处韧皮部环割,A处下面的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仍然可以通过筛管运输到根部;而从B处韧皮部环割,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完全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不能进行呼吸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死亡。根得不到有机物被饿死,最终导致树木死亡。
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从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根吸收的水仍然能通过导管运输到A处下面的叶片,只是A处上面的叶片得不到水,因此只有A处上面的部分死亡,而整株月季不会死亡;但是从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运输水分的导管整个被割断,B处上方等不到水,因此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也能生长,最终导致死亡。
故答案为:(1)根;自下而上;大于;(2)第二组、第四组。
24.(2023秋 邻水县期末)小科为了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在四个U形管内加入等量且适量稀释的红墨水,取长势相近、叶片数量相同的四根新鲜海桐枝条,再用橡皮管将其下端与U形管左侧连通,分别放在甲、乙、丙、丁四种环境中。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的高度。
环境 环境温度/℃ 空气温度 光照情况 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的高度
甲 30 70% 光照 h1
乙 30 30% 光照 h2
丙 16 30% 光照 h3
丁 30 30% 无光照 h4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形成 组对照实验,实验中可通过比较 来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2)小科设置甲、乙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3)如果h2>h3,据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1)3;相同时间内,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的高度(合理即可)
(2)空气湿度是否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合理即可)
(3)植物蒸腾作用强弱与环境温度有关系(或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蒸腾作用越强)
【解答】:(1)由表格可知,甲、乙形成以空气湿度为变量的对照,乙、丙形成以环境温度为变量的对照,乙、丁形成以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因此实验中可形成3组对照实验,实验中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的高度来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2)甲、乙除空气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因此设置甲、乙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空气湿度是否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
(3)如果h2>h3,据此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植物蒸腾作用强弱与环境温度有关系或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蒸腾作用越强。
故答案为:(1)3;相同时间内,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的高度(合理即可)
(2)空气湿度是否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合理即可)
(3)植物蒸腾作用强弱与环境温度有关系(或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蒸腾作用越强)
25.“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下表中A和B是分别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和茎用蔬菜的两种培养液。
A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 L-1(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 B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 L-1(适用于栽培茎用蔬菜)
含氮的无机盐 2810 2000
含磷的无机盐 130 250
含钾的无机盐 790 960
为了进一步探究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将等量的小石子(不能为植物提供无机盐)装入20只容器中,每只容器各植入一株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对其中10株每天只浇自来水,另10株每天除了浇等量的自来水外,还施加适量含氮的无机盐。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叶用蔬菜比茎用蔬菜需要更多含氮的无机盐,原因是 。
(2)表中,A培养液中不同种类无机盐的含量不同,这说明 。
(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变量是 ,除该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
(4)实验中,如果每组只选用一株番茄幼苗,这样设计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 。
(5)一段时间后,两株番茄幼苗的大小和颜色有明显的差异,这说明 。
【答案】(1)氮肥能使枝叶繁茂;
(2)蔬菜对不同种类的无机盐需求量不同;
(3)有无含氮的无机盐;
(4)不科学,实验对象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5)番茄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
【解答】解:(1)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
(2)A培养液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氮、磷、钾三类无机盐的作用不同,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因此蔬菜对不同种类的无机盐需求量不同。
(3)对其中10株每天只浇自来水,另10株每天除了浇等量的自来水外,还施加适量含氮的无机盐,除了一个没有含氮的无机盐,另一个有含氮的无机盐,其他条件均相同,实验变量的是有无含氮的无机盐。
(4)探究实验具有重复性原则,可以进行多次实验,也可以单次实验使用多个实验材料。如果单次实验每组只选一个实验材料是不科学的,因为实验材料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5)两株番茄幼苗的培养条件除是否加入含氮的无机盐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没有含氮无机盐的植株细弱矮小、颜色发黄,有含氮无机盐的植株粗壮高大、颜色深绿,从而证明番茄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
故答案为:(1)氮肥能使枝叶繁茂;(2)蔬菜对不同种类的无机盐需求量不同;
(3)有无含氮的无机盐;(4)不科学,实验对象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5)番茄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
26.如图1是某同学观察到的菠菜叶横切面结构图,图2是该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设计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呈现绿色,主要是因为图1中[②] 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2)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图1中的[③] 运输到茎,进而运输到其他器官。
(3)将盆栽银边天竺葵(边缘呈银白色)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如图2)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后,将此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最后滴加碘液,结果A、C两处不变蓝,B处变蓝。
a.将银边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b.图2中A和B处作对照,实验变量是 。
c.分析图2中B和C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叶肉(2)叶脉(3)a.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光照c.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解答】:(1)由于叶片的②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所以叶片呈现绿色。
(2)叶脉中具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所以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图1中的[③]叶脉运输到茎,进而运输到其他器官。
(3)a.将银边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
b.图2中A是叶片的遮光部分,B处没有遮光,A和B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
c.图2中,C处没有叶绿体,尽管和B处一样光照,也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故答案为:(1)叶肉(2)叶脉
(3)a.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光照c.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2分)
27.丽水市网红景点——古堰画乡有十多棵千年以上树龄的古香樟树。有的古香樟树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空心树”(如图),可这些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空心树”周围经常有加固装置,以防止“空心树”倒塌。请分析空心的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的原因。
【答案】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内侧的韧皮部能够正常运输根部等其它器官需要的有机物,木质部中的导管能够正常运输叶等其它器官需要的水和无机盐
【解答】解: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筛管在植物韧皮部内,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空心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质部空了,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仍在,所以空心的古香樟树还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内侧的韧皮部能够正常运输根部等其它器官需要的有机物,木质部中的导管能够正常运输叶等其它器官需要的水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内侧的韧皮部能够正常运输根部等其它器官需要的有机物,木质部中的导管能够正常运输叶等其它器官需要的水和无机盐
28.(2023春 杭州期末)前一段时间,因为新冠疫情全民居家。小科同学仅用一根黄瓜创作出的一幅“抗疫”作品《青山绿水》在朋友圈刷屏了(图1)。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疫情期间,小科同学与妈妈一起在院子里搭了黄瓜架,种植了黄瓜秧苗(图2),小科看到妈妈经常给黄瓜苗浇水,植物吸收的水分中约有99%用于 。
(2)黄瓜是用卷须缠上架子的(图3),它的茎属于 茎。
(3)居家期间,一盘爽口的糖拌黄瓜(图4)也可以让全家吃得津津有味。小科亲手做这道菜后发现,如果放糖后太久,黄瓜吃起来就不爽口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1)蒸腾作用;(2)攀缘;
(3)黄瓜细胞周围的糖水浓度高于黄瓜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造成的。
【解答】解:(1)植物根吸收的水分99%以上用于蒸腾作用。
(2)黄瓜是用卷须缠上架子,使它的柔软的茎不断向上攀缘生长,所以黄瓜的茎属于攀缘茎。
(3)当周围液体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会失水,所以糖拌黄瓜放久了出现许多汁液,是因为黄瓜细胞周围的糖水浓度高于黄瓜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造成的。
故答案为:(1)蒸腾作用;(2)攀缘;
(3)黄瓜细胞周围的糖水浓度高于黄瓜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造成的。
29.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2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四: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四所示方法处理。
(1)采用方案一可观察到图1中细胞 (选填“A”或“B”)的气孔张开。
(2)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 。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于是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可能原因是 。
(4)在方案四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 (mB-mA)(选填“>”、“<”或“=”)。
【答案】(1)A。(2)气孔多。
(3)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4)<。
【解答】:(1)图1中A气孔张开,B气孔关闭。
(2)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如果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表皮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4)A叶片不处理蒸腾作用最大,因此mA最小,B叶片下表面涂上凡士林,只用气孔少的上表面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B大于mA,C叶片两面涂上凡士林,不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c最大。因此“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mB-mA。
故答案为:(1)A。(2)气孔多。(3)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4)<。
30.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并且可行的方法。
(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只是能除草,还能 。
(2)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
(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写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两个合理建议: 。
【答案】(1)保留水分;(2)腐草是土壤的一种肥料;(3)植树种草、退耕还草。
【解答】解;(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只是能除草,还能保留水分。
(2)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因为腐草是土壤一种的肥料。
(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草。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形区。
故答案为:(1)保留水分;(2)腐草是土壤的一种肥料;(3)植树种草、退耕还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