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Ⅰ人教新课标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Ⅰ人教新课标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25 14: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选择题
1.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B)21教育网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
解析:地下水补给河水,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稳定。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B)
A.雨水 B.冰川 C.湖泊水 D.地下水
解析:气温越高,河流的径流量越大,可知该河水补给来源是高山冰川融水。
3.该流域位于(B)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解析:高山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多分布在大陆内部,如中亚地区、我国西北地区等,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4.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岀湖径流量的变化,期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B)21cnjy.com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湖泊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入湖的水量大,出湖的水量小,从而对河流的洪峰起了削峰补枯的作用。www-2-1-cnjy-com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C)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城市化前,地面植被覆盖率好,下渗多,地表径流变化小,峰值时间推迟;城市化后,地面植被覆盖率差,下渗少,地表径流变化大,峰值时间来得快。
6.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D)
A.天然调蓄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
解析:地面植被覆盖率可影响地表径流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早晚。
7.下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分别为(B)
A.蒸发、地表径流、距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解析:据图可知,上部代表上空,下部表示陆地。箭头①方向朝下,表示降水;箭头②为水平方向,是地表径流;箭头③表示地表水体的蒸发;④表示跨流域调水。
下列所示为我国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的是(B)
A.大气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量增加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下径流量增加
解析:地表植被遭受破坏,蒸发量减小、水汽输送量减少、地下水补给来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导致地表径流增加。www.21-cn-jy.com
9.下列属于能增加该流域年降水量的人类活动是(D)
A.伐木樵采 B.平整土地
C.修建梯田 D.修建水库
解析:修建水库,扩大水面面积,从而增大蒸发量,引发降水,流域内降水增加。
下图是某地水循环运动中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M表示(A)
A.形成地下水 B.形成生物水
C.形成湖泊水与沼泽水 D.形成冰川等固态水
解析:图中M水量占总水量的50%。结合降水的转化主要是蒸发、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故M应是形成地下水。2·1·c·n·j·y
11.该地人们的下列活动,可促使M增加的是(A)
A.植树造林 B.扩大耕地规模
C.修建水库 D.城市化加速
解析:地下水是由地表径流下渗形成的,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可增加下渗。
二、综合题
12.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 321.07平方千米,水位为3 193.8米。与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70.82平方千米,水位上升了0.35米。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2-1-c-n-j-y
材料二 青海湖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试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高盐度的原因。
(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解析:(1)青海湖地处内流区,参与内陆循环;布塔河为内流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降水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2)可从水循环的降水、蒸发、径流三个环节入手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3)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与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加及湖区生态环境改善有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1)陆地内循环 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2)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湖水补给量少,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21·cn·jy·com
(3)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加;流域内实施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  21*cnjy*com
13.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________和________。【来源:21cnj*y.co*m】
(2)增大甲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解析:(1)地表径流环节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配。(2)甲环节为地下径流,通过植树造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可以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从而增大地下径流量。(3)结合课题回答合理即可。【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1)地表径流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2)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3)河水污染现状;河水自然净化的过程;影响河水自然净化的因素;本地天气变化的规律与河水水位变化等。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